第5辑:秦氏卧房等出对联-《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502020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辑:秦氏卧房等出对联-《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5辑:秦氏卧房等出对联-《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辑:秦氏卧房等出对联-《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辑:秦氏卧房等出对联-《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辑:秦氏卧房等出对联宁府上房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注释】1 .燃藜图藜:亦称“灰草”、“灰菜” O植物名。嫩叶可食,老茎可作拐杖。此图画的是东汉学者刘 向深夜苦读,忽有拄藜杖老人至而授其五行洪范天书的故事。事见汉末无名氏三辅黄图卷六阁部天 禄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 老父乃吹杖端,烟然(燃),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向)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 去。(向)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一之精。天帝闻金卯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 书,日:余略授子焉。至子歆,从授其术,

2、向亦不悟此人焉。(绅:古代土大夫束在腰间而一头下垂的大带。 太一:天神名。金卯之子:指刘向。“金卯”为繁体崟姓的隐语。崟字左下为“金”字,“金”上为“卯” 字,故称。)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六所记略同。这是一幅劝人勤奋苦学的传统画,故贾宝玉极不喜欢。2“世事”二句,意思是能把人情世故弄懂都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就是文章。上下句是互文,文义 互 为补充。练达,老练通达。此联是说熟悉世事和人情就是有学问,就能写出好文章。这是劝人要想成名获利,就必 须老于世故,故贾宝玉极其厌恶。【赏析】贾宝玉随贾母等至宁府赏梅,倦怠欲睡中觉,侄媳秦可卿先领他到上房内间,宝玉见室中挂着一幅燃藜图, “心中便有些不快”,又

3、见了这一副对联,“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曹雪芹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细节,用很少的笔墨,一下子把事物的本质方面极深刻地反映出来的本领,常常 使人惊叹不已。这里写一画一联和宝玉的态度就是很好的例子。绘着神仙持 青藜杖,吹杖头出火,照汉代儒生刘向 夜坐诵书(事见刘向别传)的燃藜图,与这一副说懂得 人情世故比读书做文章还重要的对联放在一起,正 好相辅相成;同作为劝学“仕途经济”的楷模和 格言,其嘲讽意味,耐人咀嚼。对联字面堂正,对仗整饬,却又俗 气逼人,儒臭熏天。宝玉连叫:“快出去!快出去!环境特点和人物思想性格两方面都写得十分鲜明突出。今人也引用这副对联来说多参加社会实践、多

4、观察、了解现实生活、多掌握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的重要性, 那是从不同角度出发,赋予对联以新的含义了。秦氏卧房宋学士秦太虚所书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注释】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唐伯虎: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唐寅之字,在本书第二回中已被曹雪 芹列为“逸士高人”之一。海棠春睡图:当指描绘杨贵妃醉态的画。其根据显然是唐郑处诲明皇杂录 佚文所载唐明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上尝登沉香亭,召妃子。妃子时卯酒未醒,高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 上皇笑日:岂是妃子醉耶?海棠睡未足耳。”唐伯虎是否画过这幅画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曹雪芹显然是借 以渲染秦可卿卧室的奢靡。2 .宋学士秦太虚指北宋词人秦

5、观,太虚是其字号之一。因他是苏轼门下四学士之一,故称学土。在本书第 二回中,他已被曹雪芹列为“逸士高人”之一。其词多写男女情事,风格媚丽香艳3 .嫩寒:轻寒,微寒。锁梦:不成梦,睡不着觉。唐代诗僧齐己城中示友人诗;“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 山。”谓重城不能阻其梦中归山也。“春冷它的含蓄意义是青春孤单寂寥。4 .“芳气”句,这句意思是说,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笼人,将人笼罩住。诸本多误作“袭人”,应由“花气 袭人”致误。甲戌本另笔将“笼”涂改成袭”(当是后人据他本误改)。“笼”平声,“袭”仄声,用“袭”即 犯孤平虽“芳”字是平声也不行),这是诗律之大忌,所以非用平声不可。袭人:熏人。形容酒气浓烈。此

6、联 是说春天的微寒使人难以入睡,屋子里充满了浓烈的酒香。此联为曹雪芹杜撰而托名秦太虚,除了用以渲染秦可 卿卧室的奢靡之外,还当隐寓秦可卿为“太虚幻境”中人物,从而为下面“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作铺垫。【赏析】这一联是宝玉到秦氏房中所见,对联在明代画家唐寅(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画杨 贵妃醉态)的两旁。 秦太虚(10491100),名观,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土,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太学博士及 国史院编修官,是“苏(轼)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词多写男女情爱,风格纤弱靡丽。他虽创制过海棠春 词调(因词中有“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句,故名),但这副假托他手迹的对联只是小说的作者学得

7、很像的拟 作,并不出自他的淮海集。写这一联一画与写房内其他种种摆设器物一样,全用假托,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香艳故事”。为了挖苦掉在 宁府这个臭水潭中的秦氏的堕落,或也暗示她对宝玉的引诱,虽用侧笔烘染,含义却明确无误。但创作这样一副 对联是需要有极高的文字技巧的。因为它既要艳、要淫,更要藏、要雅,否那么公然挂在墙上作自我嘲讽,就不合 情理了。我国汉语文字的多重含义、它所代表的传 统意象和高超的修辞技巧的运用,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真可 谓已臻化境了。拟作淮海艳句而不称“秦观”、“秦少游,偏称“秦太虚”(第十一回写宝玉探望秦氏而掉泪时, 再度重复),正为了取 其姓同可卿,而用其字称幻境。这里,作者的

8、用心,自不难窥见。春梦歌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注释】“春梦”歌春梦:春天做的梦。比喻欢乐短暂,往事已矣。飞花:飘飞的落花。比喻青春易逝,女儿命 薄。逐:随,跟随。寄言:赠言。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此歌是仙女警幻仙姑向天下的少男少女赠言,告诫 他们:人生如春梦般短暂,如随水落花般一去不返,何必为情爱而忧愁?这表现了作者的色空观念。【赏析】所谓“儿女闲愁,并不是抽象的;其中有封建礼教所造成的青年男女的不幸,也有封建阶级本身糜烂生活所 带来的恶果。作者虽然对具体的人和事表现了不同的爱憎倾向,但终究不能从 本质上对此加以分析区别,因而也 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这些矛盾,以至

9、只能劝人采取消极的处世态度,并对现实发出“繁华易散”、“乐极生 悲”等无可奈何的叹息。不过,这首歌也并非泛泛而作。在这里,作者是借仙子的唱词,对将来大观园众儿女风流云 散、花飞水逝的命 运先作预言。在艺术上,它有总摄全书情节的作用。孽海情天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注释】1 .孽海情天意谓沉迷于男女之情就会堕入孽海,受尽苦难。孽海:即“业海”。佛教用语。意谓世间种 种恶因造成的罪孽有如大海。四十二章经“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唐守遂注:“罪始滥觞,祸 终灭顶,恶心不息,业海转深。”情天:典出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假设有情天亦 老。”原

10、意是有情的老天。引申以指男女爱恋的境界。2 .厚地高天:典出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踏。”(盖:同“盍”。 何。局:曲,指弯腰曲背。踏:用小步走路,即轻轻地走路。)又荀子劝学:“是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指天地广大辽阔,无边无际。后用以说天地虽宽广,人却受禁锢不能自在。元好 问论诗诗:“东野(孟郊,唐代 苦吟诗人)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正用这个意思。3古今情:指古往今来人们的爱情。酬:实现,遂愿。这副对联是说天地虽大,而古往今来天下男女命中注 定的爱情或婚姻却难以实现或遂愿。这是曹雪芹为其笔下的男女青年安排的爱情婚姻悲剧,而这种

11、悲剧也正是当时 社会的现实,因而具有揭露和批判现实的意义。4风月债:风月本指美好景色,引申为男女情事。以欠债还债为喻,意思是说爱情不免总要付出痛苦的代价。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注释】“春恨秋悲”对联花容月貌:语或本“月貌金容”,出自南朝陈江总优填像铭:“毫光此遇,法相 今逢。眸云齿雪,月貌金容。大仙下降,避席为恭。”意谓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妍:美丽, 漂亮。这副太虚幻境“薄命司”的对联是说那些一年到头为情而愁苦的女子,自己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如花似月 的容貌,到底是为谁而美丽?暗示世上少有真情男子,故痴情女子都是薄命的,只能是自寻烦恼。【赏析】宝玉在太虚幻境的

12、内殿看到许多匾额对联,其中写有“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 感司”、“秋悲司”。仙姑告诉他说:“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 过去未来的簿册。“然后,一道至 “薄命司”,匾额两边写着这副对联。这里,先虚陪的六个司,从司名看,其实也就是小说所写的“薄命种种。 这样安排,为表示书中女子的不幸命运,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是相当普遍的。司,官署,是办理某一部门工作的机构。两副对联的内容正合太虚幻境这一虚构情节的需要,孤立地从外表上看,都是所谓“戒妄动 风月之情”,与 小说深刻地揭露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的主要倾向仿佛是矛盾抵触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研究曹雪芹对全书 原来的构思,

13、就会发现这些对联也与本回中诸判词、曲子一样,具有隐示人物未来命运的意思,并非泛泛地劝人净 心寡欲,以求能超度“孽海”。隐示的对象主要是小说的中心情节一一宝黛悲剧。从现在所见后四十回续书情节来 看,黛玉是死于被贾母等所弃,宝玉娶宝钗。这当然谈不上什么“春恨秋悲皆自惹”。可是,原来作者的构思并非 如此。许多线索都可以证明,在曹雪芹的笔下,黛玉原是为宝玉的获罪受苦而忧忿悲哀致死的。所谓偿风月之债, 主要也指眼泪还债,而“眼泪还债”的正确含义,应是说黛玉流尽了最后的泪水,报答知己相知相爱的恩情,而不是 如续书所写的怨恨知己的薄幸。所以,见过全部原稿的脂批者说:“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 而得仁,又何怨,悲夫!”(戚序本第三回总评)这里所引论语中“求仁”等等的话,就是“自惹”二字的 注解。黛玉后来行酒令时,抽得花名签的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也含有同样的隐义。但无论是“皆自惹”也 好,“当自嗟”也好,或者如警幻歌中所唱的“觅闲愁”也好,都不过是怀着悲观情绪的作者所说的无可奈何的话, 他并不真正想把悲剧的造成归咎于不幸者自身。这从小说任何一个情节的具体描写中都可以得到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