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最新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三年级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最新文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三年级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最新文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最新文案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 2、
2、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展示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出是:日历。指名说说日历有什么作用呢? 师:日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月、小月的认识 (1)师:(出示2004年的年历)同学们从这张年历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日子(学生回答)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年历,填出每个月的天数。(学生填表) (2)请3名学生拿上来展示,并说出每个月的天数。师:从你们的表中可以看
3、出各月天数有哪几种情况?(学生回答,师板书:31天、30天、28天、29天) (3)师:(展示课件)我也收集了近十年的每月的天数,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统计表,你发现些什么?(小组讨论,把讨论的情况写在纸上) (4)小组代表发言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展示概念课件:大小月概念(一个月31天叫大月,一个月有30天叫小月)。 (6)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 2、闰年、平年认识 (1)师:同学们,大小月中怎么没有2月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给出的19952004近十年2月是多少天?(28天、29天)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2)猜测:1994年、1993年、2005年、2
4、006年的2月有多少天? (课件展示万年历进行验正) (3)教师展示闰年、平年概念课件,揭示什么叫平年、闰年。 师: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主要是看哪一个月的天数呢?(2月) (4)质疑:刚才我们知道了2月的天数在四年里有3年是28天,1年是29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师:同学们随便说出几个年份,让老师说出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出2月是多少天。 (5)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判断的吗?讲解求闰年的方法(教师展示课件)。 反馈练习:给出1949年、1997年、1999年、2008年年份让学生分小组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6)师:同学们会判断平闰
5、年了,但知道闰年、平年是怎么来的呢?(教师展示课件讲解平闰年的来历) (7)师:我们知道了闰年、平年的来历,那么一般多少年闰一年呢?(4年)为什么又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说法呢?(展示课件说明) 3、大小月的记忆方法 (1)师:怎样熟记大月、小月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并握成拳头。师展示课件:拳头记忆法。 (2)速记儿歌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天,闰年二是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quot;(老师对"腊"字说明,请学生齐念) (三)形成应用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解了大月、小月、闰年、平年的知识,现
6、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大家理解没有,我们来做小游戏好吗? 1、拖水果(判断大小月) 利用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完成。 2、做做小侦探(一个罪犯经过整容,拿着一张1979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准备出关,可还是被警察一眼识破,这是为什么?) 3、判断平年闰年,让学生到电脑前输入不同年二月的天数。 4、(分组讨论完成)小星的故事(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刚好是两个月,是哪两个月呢?如果是61天呢?60天呢?59天呢?) (四)实践操作 教师给出2005年一月日历,请学生利用学具制作一张2005年二月的日历,全班交流。 (五)情感激励,总结评价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你认为各位小朋友学习得怎么样
7、,哪位同学最棒?你将给他几颗星呢?请你评一评? (六)板书设计(略)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最新文案2 一、教材说明: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整十数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展开教学,为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分四个部分:整十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的验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穿插安排两个练习,最后安排复习和实践活动。本单元的教学要突破过去就计算讲计算,过分强调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除法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教
8、材的安排上还能看出,本单元特别加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 1、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一位数除整十数口算。 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验算方法。 2、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带余数、不带余数) 3、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 4、一位数除两位数总结 5、“农村新貌”附加内容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
9、意义和算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3、能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商。 4、使学生掌握带余数或者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方法。 (二)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运算进行描述。 (三)解决问题: 1、能运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运算,解决生活自己身边的简单问题。 2、能与同学合作,讨论数学学习中的问题。 (四)情感态度: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数学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以一位数除法为基础探索一位数除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
10、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3、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 4、除法的验算。 5、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6、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7、一般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五、教学难点: 1、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且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2、除数能整除被除数且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 3、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4、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 5、一般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
11、及笔算。 六、单元课时安排: 新授课:4课时 练习课:4课时 复习课:2课时 评价课:1课时 附加课:1课时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最新文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技能目标:能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探索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的规律,能正确地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情感与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去,愿意和同学合作交流,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和认识24时记时法,正确地把两种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
12、互换。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理解0时和24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创设情景 老师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想听吗? 小明是足球迷,小刚告诉他,星期六8时有球赛。小明早早就打开了电视机,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播放。你们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猜测)小明等呀等呀,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就打电话去问小刚,一问才知道,原来不是上午8时而是晚上8时。(板书两个时间) 小结:像这样说成上午、下午、晚上的记时方法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用的,我们称之为普通记时法。(板书普通记时法) 2、引出课题 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间,如果不说明是什么时候的几时,容易产生误会,引起混乱,还可能误了大事,
13、所以通常我们都要说清楚是上午还是下午。 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吗?出示节目预报。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呢?你喜欢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候播出的?(电脑出示)这些14时、18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记时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4时记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记时法) 二、引导探索 1、认识0时到12时 (1)播放新年钟声敲响的录像,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0点钟声用敲响)也就是说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0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0时。(电脑出示钟面图)那时你一般在做什么呢?(睡觉)可能还在做梦呢,在甜蜜的梦境中崭新的一天开始了。板书:0时 (2)(点击电脑,时针转动)时针转到1时现在是什么时间了?(1时、
14、凌晨1时)板书:凌晨1时 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时。 (3)时针转至8出现学生升旗图片。问:现在又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互相说一说,谁来说? 上午8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8时。板书:8时上午8时 (4)(时针继续转动到10,汇报,再转到12)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自己轻声说一说,谁来说? 中午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时。 (5)小结:从0时开始到12时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
15、刻,前面要加凌晨或者上午;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不要加凌晨或上午。小学教学设计网- 2、学生自主探索认识13时到24时 (1)时针接着往下转一大格,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吗?与你的同伴讨论一下。 得出下午1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13时,13时就是下午1时。 (2)(时针继续转动),用24时记时法表示,自己填一填,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3)现在是24时,一天终于结束了,同时意味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所以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从13时到24时又经过了几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表示时刻又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 3、组织讨论
16、: 师: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一天24时小时的情况。(电脑)小朋友仔细观察用两种记时法表示的时间,对比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吗?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三、应用 1、想想做做1 请你根据每一幅图上小朋友的活动情况,说一说这是什么时候的几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几时? 2、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 3、想想做做2-5,7-8(视时间情况而定) 四、拓展 想想做做的第6题。给
17、钟面画上时针。 五、你知道吗? 学生自己阅读“你知道吗?”,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相互介绍,增长知识。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结束语:一天24小时人人拥有,聪明人珍惜时间,每分每秒都有收获,愚蠢的人只顾眼前的享受和玩耍,让时间白白的从身边溜走,最终一事无成。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最新文案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p34-p48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包括五部分内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估计。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它为后面学习
18、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2、本单元内容编写编写特点之一是加强了图形的特征、周长的概念等几何初步的教学。特点之二是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从儿童学习数学的客观规律出发,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愉快的学习。特点之三是充分运用了直观手段来教学,特备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看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 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 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摸一摸、量
19、一量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进行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发展性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及正确计算它们的周长。 3、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0、难点: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推导和归纳。 2、建立周长概念。 3、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共性。 【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 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所过程。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象、情景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
21、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学时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教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教材编写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的安排在不同德学段中,每一段都有相应的目标。 4、本单元可以用6课时进行教学。 小学数
22、学三年级教案最新文案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85页例题4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23、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3分钟) 1、(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你能说一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 2、你能分别指出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 3、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二、思(10分钟) (一)探究长方形周长 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 2、可以怎样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需要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 3、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长方形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测量完了请你在学习单上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二)探究
24、正方形的周长 1、我们需要测量正方形几条边的长度? 2、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正方形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测量完了请你在学习单上算一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三、议(6分钟) 算完后同桌间交流计算周长的方法。 四、展(8分钟) (一)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生汇报交流大致以下三种 生1:6+4+6+4=20(厘米) 师:你能说说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生1:我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的加起来,就得到了它的周长 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 生2:62+42=20厘米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请你说一说。 生2: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结合他所说用P
25、PT动态演示) 生3:(6+4)2=20(厘米) 师:6+4算的是什么?为什么又乘2? 生3:6+4表示长加宽的和,表示周长的一半。要求长方形的周长所以要乘2。 让生多说说并理解6+4表示先算一条长加一条宽表示周长的一半。(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 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1)5+5+5+5=20(厘米),把正方形四条边全部加起来得到它的周长。 (2)54=20(厘米),每条边都相等,有4条这样的边。 五、评(3分钟) 师:刚刚同学们总结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这几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须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师:现在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有
26、这么多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允许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师:刚刚同学们总结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这几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须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 (允许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师:现在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生共同小结: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各种方法中不管怎样列算式,求出的都是围成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的和,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师: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第二种最简单更好计算) 小结并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 师: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六、练(10分钟) 1、完成数学书85页做一做。 2、课本第88页第9题。 七、布置作业 作业:课本第87页练习十七,第1题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