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一(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440469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教学设计一(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城》教学设计一(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城》教学设计一(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教学设计一(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长城教学设计一-第 6 页17.长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28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

2、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板书课题)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观察彩图,了解图意。(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1)介绍观察点。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在长城上) (2)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长、大、弯)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高大、坚固)。-(可以

3、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 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像一条长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比喻)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注:学生可能无法说出来,老师应当适当地引导。 (2)作者为什么列举出"一万三千里"这个数据?(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1)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观察点)看到的?(作者走在长城上) (2)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来说)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根据文意和学生搜集的资料异型想象,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情入文,学习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

5、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提示:"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条石多,多到"数不清";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山势"陡峭"。"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再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 4、齐读第四自然段,感受民族的骄傲。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插图,结合下列词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维。 同学们,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以中国人的骄傲-万里长城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我们的长城。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本文通过"观察彩图,了解图意"-"图文对应"-"图文对照"-"复述插图",四次看图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观察能力的训练,从中学会观察的方法。通过"拓展延伸"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