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案(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案(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平原二中初一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案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日积月累的细节,是一个人由于多次练习或重复,使某一行为方式成为不需经过努力就自然出现的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习惯,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奠定了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保证今后学习的顺利进行,而且还是孩子今后优质工作、生活的根本保证。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预习:课前主动预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会质疑,学会用工具书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2、听课:认真听讲,
2、不做小动作,不说废话,不东张西望;善于思考,积极发言,大胆质疑,不懂就问;认真做好笔记。3、小组讨论: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善于倾听,虚心好学;善于交流心得,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4、读写: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口脑手协调一致,集中注意力;注意用眼卫生。5、作业:保持簿本整洁,格式规范,爱惜学习用品;先做作业再整理书包最后玩;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仔细检查。6、订正:发现错误及时订正,错误不再一犯再犯。7、复习:学会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看看笔记,默默词语,读读课文,背背优美的句子。8、课外阅读:每天读书读报半小时;爱护图书;边阅读边思考,学会做读书笔记;广泛查询、收集相关资料,积
3、累课外知识。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1、兴趣激发“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循善诱的启发、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2、学法指导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能力、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要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怎样抓重点、记
4、难点等记笔记的方法;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可把比较科学的读书步骤编成口诀,让学生熟记下来,切实照着做。“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学生一旦熟练掌握了好方法,就会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养成。3、强化训练习惯是由多次重复逐渐形成的。初一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期望一两次就培养起好习惯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在开始阶段,可用一定时间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按要求进行督查、指导。经过课内若干时间的反复练习,学生初步养成一些良好学习习惯后,可有课内发展到课外,并在学科间迁移。如培养一边阅读一边圈点的习惯,教师可让学生明确圈点的具体要求,并且有意识的进行分布训练,因为一次要求
5、、一次训练,是不能形成习惯的。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要有意识的训练,使之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4、以身示范初一学生习惯未定,行为准则、习惯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的身教。孔子说:“其身正,毋令则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例如教师写教案整洁详细,上课时板书整洁美观一丝不苟,藏书都留下圈点划记的痕迹,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声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学生看在眼里,自然效仿在行动上。5、自我督促教育心理学表明,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强化行为,印象既深,效果又好。6、同伴互助学生
6、与同伴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及能力、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了解同学的学习习惯,既能发现同学习惯的不良,又能及时提醒、帮助、督促同学纠正不良习惯。如发现同学修改习作不认真,随心所欲,有同伴给他指出比老师指出其接受性要好得多。互相纠正时,学生如果把存在的问题和改正的措施等进行反思,又便于更有效地改正不良习惯,巩固和提高良好习惯。7、家校协同成功的习惯培养,需要家校协同。否则,就造成学校教育的苍白无力。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教育他们自觉的与自己已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作斗争,并用新的良好行为来代替它。如果家校教育协同,不断提醒、督促、检查,有助于帮
7、助学生解决行动中的具体困难。四、实施步骤1、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加强对学生习惯培养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学校学习习惯培养文化氛围。初一年级组将通过教师业务学习、集体教研、班会、板报等形式在师生中进行学习习惯培养的宣传,使师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2、集中学习:年级组统一印发学习习惯的学习材料,由班主任引导学生一块学习。3、分散学习:任课老师利用课堂随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五、检查验收1、检查要求:从本学期开始在初一年级全面展开实施。建立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班干部组成的教育、监控、反馈与评价机制。2、检查形式:采取学生自查合格、学生互查合格、年级组考查验收
8、的形式3、坚持用好学生学习习惯周评价表。督促学生自觉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附一:平原二中初一学生学习习惯周评价表班级: 小组:姓名:时间:评价内容评价等级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综合等级课前准备1.预备铃响后是否迅速进入教室,保持安静2.是否准备好学具、课本、资料、练习本等3.是否课前复习,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课前预习习惯 4.是否提前预习课程,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准备。 5.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否通过各种方式解决6.预习时是否做不同的标记。 7.预习时精力是否集中。 导学案8.正确使用学案,能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学习自学、互学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案中内容,并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想法或见解。合作学
9、习9.学习中注意交流和互助,取长补短,不仅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而且能帮助他人,共同提高。课堂学习习惯 10.是否严格遵守课堂(包括自习)纪律。 11.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积极探索。 12.是否积极踊跃发言。说话是否完清楚,洪亮。 13.有疑难问题时,是否及时举手发问。 14.是否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15.是否善于合作学习。 16.学习能否举一反三,通过学科间的联系理解问题。 制订计划习惯 17.能否制订切合实际的周、月、学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 阅读习惯 18.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是否不少于3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是否不少于2首。19.是否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10、 20.能否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或查工具书解决。 书写习惯 21.做作业是否专心。 22.是否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3.书写时能否保护视力。 24.是否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 25.写完作业是否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记忆习惯 26.能否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 27.能否及时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新感受。 作业习惯 28.当天的作业是否当天完成。 29.是否独立、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 30.是否在书包中分类放置学习资料用具。 纠错习惯 31.老师指出的错误是否及时改正。是否建立了错题集。 总结反思习惯 32.每天睡前是否反思。 33.是否建立了自己的成
11、长记录袋。 34.能否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是否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35.每学期结束,是否写出了总结材料。 注:附二:集中学习培训材料 在初中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以下几个阶段抓起:一、预习预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习惯,几乎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简单是提前看一看书而已,预习能让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有目的性。预习听课的重点,可以使同学们更从容地听课,因为一部分老师要讲的内容都已经理解了,听起课来当然会轻松。此外,预习会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会转化成为信心,
12、从而超越其他学生。预习时间课前预习所花费的时间和预习程度要因人而异,对于学习较好的同学,需花费少量的时间。因为成绩较好的同学在上课听课的过程中很少遇到听不懂或是不明白的情况,预习的目的只是为了理清知识体系和听课的条理。所以,抓住每节课的空档时间预习是基础较好的同学应该应用的效率最高的方法。对于学习较薄弱的同学,预习应该更细致和深入一些,应在头一天就进行。预习过程通常都是在上课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上的课程全部预习一遍。把预习的时间排在每天的复习时间之后,因为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把前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坚持每天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把书本内容详细看一遍,插图、
13、插图下面的标题或解说、每页底部的注脚等最好都不要疏漏。在预习的过程中先找出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地方,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过程。有遇到疑难和问题时,力求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疑难,对于无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铅笔画上记号,提醒自己在上课时注意听老师在这一点上的讲解。预习时的思考是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预习不思考就等于没预习。预习时要把精力投入在对知识的思考上而非仅仅对书上知识的浏览、记忆,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在预习的时候,把所有不太懂的地方全部找到,在上课或课下的时候,把还不太懂的地方赶紧找老师或同学询问,消灭这些学习上的障碍。预习结果怎样才算预习好了呢? 那就是预习之后,对知
14、识的体系和知识本身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知识的应用方法也有一个初步的感觉。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文理科的预习侧重点不同文科:对于文科,预习的时候要注意理解、搞清楚问题的实质;例如:语文、历史、政治要通过看书本,了解文章的内容、概要和观点等实质性问题。象英语的要求就多一些,首先要看、读单词表,然后是看课文,在看课文时把本课生词着重标记出来,在课文中理解单词的意思。除了看之外还要听配套的朗读磁带,并朗读课文,虽然一下子不能把生词记住,但也要达到可以流利朗读这一标准。另外,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
15、想,并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理科:理科预习要遵循以下步骤:所预习的内容大约比老师提前一天,这样有利于灵活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预习时重点通读课本,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划在书上。不一定要把所有内容完全弄懂,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听课时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如果上课还没有解决,要在课下向老师询问。对于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在纸上列一个图表,分层次地将这章的知识点列举出来,这不仅可以在听课时头脑清晰,还会降低复习时的难度,一举两得。5、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二、听课听课是学习的最有效途径,很重要,而会听课就更重要了。以下是科学的听课方式,对比一下自己的听
16、课方式,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养分,改善听课效果。如何上好课?这是初中生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变“课堂”为“学堂”,变被动的“听”为主动地“学”;同时,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上课要“听、记、练”。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听课的方法,可参考“四项基本原则”:抓住思路、前松后紧、因为而异、以我为主。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
17、。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需要注意以下4点:听课时最关键的是能时刻跟上老师的进度,积极思考上课的时候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获得知识不仅快而且掌握牢固。要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尤其是当老师讲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更要集中200%的注意力听,边听边思考,看看老师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而不只是盯着问题的答案。听懂之后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这样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在听课之后
18、就了然于心了,以后做作业和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认真听课会帮助自己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其实,一般学生对初中的知识都能掌握百分之八、九十。尖子生和普通同学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弥补知识上的漏洞。那些漏洞,往往是理解这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不能看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并分析出题中的未知条件,就全靠它了。这才是考试、做题时,深刻理解题目的根本、答为所问的根本。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上课时不仅要听老师讲思路,同时还要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做法,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就应该举手告诉老师,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
19、种积极、互动的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表达能力,对于答主观题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上课也就变成很有乐趣的学习活动了。另外,上课要专心听讲并注重与老师进行眼神和语言的交流,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消化吸收、理解新知识,并且可以获得老师更多的反馈和关注。不同学科 “听法”也不同如果是理科课程,要边听边想: 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安排? 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如果是文科课程,比如政治,要注意听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而历史课又要注意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以及那些必记的年代。听课需要“批判
20、地吸收”有时听课会经常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说具体点,就是老师本身的语言或行为对学生的听课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老师的讲课风格存在差异,学生就会暗地里评价老师,这个老师讲得好,爱听,就好好听;那个老师讲得不好,不爱听,就会轻视,不好好听。其实这样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作为学生不要过多受此影响,要善于批判地吸收。另外,要善于边听边分析,边归纳。比如:老师这节课讲了一百句话,要分清楚哪些是结论性语言,哪些是说明性语言,哪些是过渡性语言,这些语言彼此关系如何,重点要记住哪几句,等等。课后“静思5分钟”大有学问一般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和最后几分钟是重要的,因为通常老师会在前几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在最后几分
21、钟复习这节课讲的内容,所以在这段时间一定要认真听讲,这样可以减轻课下复习功课的压力,非常有效。同时更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课上刚讲过的一些关键的思路理一遍。而通过静思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程详细审视一遍,可以轻而易举地划分题型,并记忆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这样可以保证思维的连贯性。所以,5分钟的课后静思等效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后复习50分钟。三、做笔记 做笔记是门很少有人研究的学问。会做笔记的同学可能上课时记得并不多,但很有成效。有些同学的笔记只有自己看得懂,但也很有效。相反,有的同学笔记记得很多,上课时几乎一直在记笔记,不仅效果差,甚至会影响听课效果。所以学会有效地做笔
22、记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如何记课堂笔记?做笔记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上,有重点地以最简略的语言记录老师的讲题思路和方法的眼、脑、手、心同时运动的智力活动过程。在课堂笔记方面,首先要记录老师讲课的要点(并不是每一句话)。笔记中特别注重标明重点、难点和老师要求回答的问题,留待课后自己消化。笔记不是记录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而大部分是自己在听课时的思考,包括老师教的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疑问的解答,一部分是老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当板书很少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维一起思考,同时要迅速捕捉到他关键性的语言并记下来,从而较完整地记录下老师的思考、分析、论证过程。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
23、下,先听懂老师的分析思路,下课后再根据这些提纲挈领的东西丰富和完善笔记。另外,每一门科目都有自身的结构,学习过程中如能按照学科自身结构记笔记必能事半功倍。同时,笔记与一个人的思维紧密联系,如果可以摸索形成与学科特点相适应的笔记结构,那么便已初步掌握了该学科的思维方式,自然会促进该学科的学习。课后笔记要消化吸收,做好自我监控在课后,要通过笔记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归纳,笔记就是帮助自己进行复习的一个工具。除了对老师讲解的内容做笔记之外,把做过的练习卷、试卷上的要点和做错的题目记在笔记本上也很有用,记录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错题,并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及答案。平时有空时就翻开看看这些错题,另外
24、每次考试复习前再认真看一遍,可以引以为鉴,避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和不必要的丢分。记笔记应注意事项:1、每一门课最好准备专用的笔记本,不要在一个本里同时记几门课的笔记,这样会很混乱。可以准备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2、这个计划包括:第一,在对内容预习、复习的基础上,对上课大概记什么,不记什么,要有个计划;第二,在记笔记的格式安排上,事先要有个计划。比如可以在每页笔记的右侧划一竖线,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左侧剩余的大半页纸用于做课堂笔记。3、记笔记一定要有重点,要条理清晰。另外,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以提高笔记效率。
25、可以简化某些字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只要自己以后复习,看得懂就可以。4、整理笔记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系统化,是对笔记的“升华”。另外,要及时对笔记上的东西进行复习,这是对你自己劳动成果的利用和尊重,同时能够将笔记的价值完全地体现出来。5、值得你注意的是,记笔记和听课是相辅相成的,听课是记笔记的前提条件,而记笔记是对听课的一种补充和巩固,二者缺一不可。你一定要协调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不能只听不记,也不能只记不听。四、复习复习的方法有很多,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关键是形成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复习方法,只要感觉效果好,就应该坚持下去,并且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学习习惯,结果一定会
26、是很好的。当你还没有找到十分有效的复习方法时,不妨借鉴一下成功者的经验,这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复习方法的一个捷径。复习要把握时间和频率时间:当天学的东西当天就进行复习,时间拖得越晚,遗忘率就越高。复习时一方面通过看书、看笔记来回忆重点;另一方面通过做相应的练习题来巩固强化。若五、六门甚至更多的功课需要复习时,怎样才能使有限的时间在众多科目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呢?通常要在完成老师任务的前提下,在自己精力允许的范围内,扬长补短,即加强弱科,巩固优科,争取发展一、两个强科。制定计划时不要把时间安排的太紧,因为要留出机动时间来应付“突发事件”或临时任务,防止计划被打乱。频率:复习不是一次性的工作,没有人
27、只通过一次复习就能一步登天的。新学的东西,当天要复习,过三天还要再复习一遍,到周末则把本周所学的再总体复习一遍。还要进行“循环复习法”,以一个月为周期,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的时候,除了复习本单元,还复习第一单元;在复习第三单元的时候则顺带复习第二单元,这样就对以前的内容不断进行有规律的复习,又不会一下子占用太多时间。此外还要进行阶段性复习和考试前的复习。复习方法复习的时候要把握书本,紧贴书本。没有任何一门考试是脱离教材的。把握了教材,就把握了考试题。平时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粒一粒的珍珠,复习就是一条线,把所学的东西串起来。复习时一定要有侧重点,重点复习自己知识上的弱点和缺陷,以及课程本身的重点和
28、难点。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在那里。复习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再加工的过程。复习时要思考知识掌握的程度,要做到透彻理解、熟练应用。“尝试回忆”复习法复习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是“尝试回忆”复习法,就是先不看书,把老师上课讲的主要内容回忆一遍,有人称之为“过电影”。边回忆,边写在纸上,对于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就先空着。等整个过程结束后,再打开课堂笔记和书本来对照,这样对检查自己听课、学习的效果十分有好处,尤其对于那些回忆不起来的内容,或者回忆错误的内容,对照后印象会特别深刻。或者在临睡之前躺在床上闭住眼睛努力回忆老师今天讲课的重点,到回忆中断的
29、时候拿出课本和笔记本再看一遍,这种方法既节省时间,效果也非常好。“目录内容联想目录”四部曲法每天的小复习通常以课本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总结及讲解型的参考书,进行少量练习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而完成一个大的学习阶段,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统一复习。一般跟着老师的复习进度复习,也要安排较多的时间复习自己较差的科目,争取把所有的问题在复习中解决,不给考试留下任何疑点。这就需要联系前后的知识点,总结一些技巧和规律。“目录内容联想目录”四部曲,即:先翻到目录,把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框架;再翻到具体章节,一字不落的看一遍,以求细致理解每一个知识要素;而后回忆、联想一下书上的知识点;
30、最后要做的便是再翻到目录,在头脑里回顾一次。五、做作业做作业的步骤作业要“思、问、集”。做作业前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很重要。也就是说,不要一开始就动笔写作业,而要先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可以采取学习日记的形式,即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点列出来,然后逐一回想,哪些我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仔细审题,一定不要把题目看错了。往往有许多同学因看错题而在考试中丢分,所以一定要原原本本地、稳稳当当地把题意搞清楚,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分解成各个部分,寻找解题途径。要分解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各种已知、未知和潜在的已知条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化大为小,把问题逐步解决。不耐心对题目进行“解剖”分析,就会因无从下手而一
31、筹莫展。做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理科解题思想:如数学,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正确解题,争取一次做对。解题的时候,书写要规范、格式要明了、清晰。让自己和老师一目了然,重要的知识点要写出来,这样就保证解题过程准确无误。注意检查,整理错题。做作业的“木桶原理”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自己应有计划、有选择地做作业。在众多的习题中找到适合自己、能提高自己水平的题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自己已经掌握得很好的方面,尽量减少做作
32、业的时间,留出时间攻克薄弱环节。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考试成功标准在于总分。若一科已有115分的水平,再怎么做作业最多到120分,上涨5分;而某一科只有90分的水平,坚持努力,有针对性地做作业就会达到100、110分,上涨1020分。这就是“木桶原理”。做作业注意事项做作业尽量不依赖书本,把作业当成是考试,认真、独立地完成。切忌自己不做而抄袭别人的作业。如果遇到有不会做的,先放在一边,做别的题目。等其他的题都做完了再研究,翻翻书、钻研一下例题,想想相互之间的联系,一会儿就有灵感了。对各科的作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尽量兼顾:在自己较弱的学科上,多花点时间。如果某科作业太多,分成两部分做,中间
33、插做别的科目,起到调节的作用。注意不要拖太长时间,力求高效率,绝不拖拉。不要做太难的偏题、怪题。在考试中,考点往往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所占分数比例很大。而只有一小部分是高难度的、拉开档次的综合应用题,所以平时应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程度。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重视作业中的错误作业是用来检验自己学习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所以从做错的题目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好。应该重新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及时地做到查漏补缺。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六、
34、自习自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个不容易把握的学习过程,因为很多初中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自主性学习,也就是说,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就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然而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一定有一套自习的方法。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因为毕竟学习得靠自己,老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以启发、引导学生为主,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课外来进行钻研。如果只满足掌握课上的那点知识,取得比较高的分数就有点困难了。所以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掌握了那些基本知识之外还应该注意在更大的范围内自习。通过自习学来的知识不仅可以开阔思路,而且对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自习时一定要讲究效率。要注意留心自己最兴奋、状态最好的学习时段。自习
35、时段分为在学校的自习和在家里的自习。无论在学校自习还是在家里自习,都应该抓紧时间,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校的自习时间,一般都会有各个科目的老师来班里辅导,因此这个时段是非常宝贵的,就应该解决比较难的问题,抓紧时间问老师或同学,及时解决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回家之后的自习时间由自己灵活支配。要复习当天的功课,预习明天的课程,如有时间还可以读一些课内外读物,增长自己的知识。课外书籍往往有着生动易学、内容广泛的特点,通过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开阔思路。自习过程中,由于在思考问题上投入了大量时间,从而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的习得与增强不但对本学科学习有利,而且对学习其他内容也是大有裨益的。七、读
36、书书分很多种类。不同的书,读的方法不同,读的重点也不同。书大体可以分为:描述类,叙述类,论述类和分析类。描述类书籍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集等文学作品,语文课本中的大部分文章属于这一类。读这类书籍时主要是去感受,感受作者的感受,感受文中的情与景。所以读这类书时要每字每句地读,细细品味,才能达到阅读的效果。叙述类图书主要包括历史书籍、记实性文学书籍。读这类书主要是去了解书中所记载的一系列人物、事件的相互关系,包括因果关系和时间关系等。掌握了这些关系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读这类书时不必过多地注重一字一句,但一定要按顺序阅读,读每一章节时最关注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用这四个要素把整本书串起来。
37、论述类书籍主要包括政治类书籍。读这类书主要是了解书本身所阐述的观点。这类书往往结论性的观点并不是很多,但会用相当多的篇幅来支持其观点,因此读这类书的时候是可以跳跃着阅读,就是先读结论,再去有目的地读作者的论据,这样读书的效率会很高。分析类书籍包括数、理、化、生物、地理等书籍。这类书籍都是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内容的,读这类书的目的是很清楚的,就是理解和接受。所以读这类书时,一定首先要清楚这一章要让自己理解什么,通常是一个定理或一个公式。然后围绕这一核心去读书,思路就会很清晰,读书效率自然会提高。对于教科书,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想读”或“不会读”。其一,认为“教科书简单,不值得读”;其二,认为“
38、老师已经讲了,没有新意,不必再读”;其三,读书障碍很多,不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可亲自去体验品尝读书的味道,真正认识到“书本是最好的教师”,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
39、方法,自学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八、记忆记忆是学习非常重要的环节,任何知识理解了绝不等于掌握了,没有记住知识是根本谈不上运用知识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知识,才能在需要用到所学知识时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地办法。所以就学习而言,理解是必经的过程,但记忆才是最终的目的。对于理科知识来说,先理解会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忆;对于文科知识而言,先记忆可能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记忆规则一般要规定记忆时间,并且一个人独自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记忆。记东西的时候,不要仅仅默读默记,而是动用尽可能多的感官,比如一边看一边念一边写。要注意的是不能老是打开书本,在记忆了一段东西之后,一定要把书合起来,在脑海里过一遍,有时想不起
40、来时不要马上翻书,而是努力回想,实在想不起来再看书。最好是睡前把背过的东西再回忆一遍,因为睡眠时没有新的信息输入大脑,刚刚记忆的东西就能不受干扰。如果书上的内容太散太杂,就要先在一张大的纸上画关系图,自己归纳组织后再记忆,这样就相当于把零散的个体结合成了有机的整体,再记忆时就容易得多了。每次记忆的量也有讲究,要定量记忆,日积月累,效果就慢慢显现出来了。此外还可以用交叉变换科目来记忆,背2个小时历史的效果肯定没有背1个小时历史加1个小时英语单词的效果好。文理科记忆法理科:对于理科课程应该是先理解再运用然后才记忆,若不理解不运用短暂的记住很容易,遗忘也更容易,所以只有理解后才记得牢。文科:认真理解
41、,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对要背诵的文章,力图比较深刻的理解文章的意义。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这样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全神贯注“一心不能二用”,做到全身心投入,心到、眼到、口到;熟读精思,反复朗读,慢慢咀嚼,细细品位。特别是对于古文学作品,用笔或口将文章准确地翻译一遍,反复消化,边熟读、背诵,边理解、记忆;分背、合背结合,分背就是按一篇文章的段落,一段一段分别背诵。合背就是在分段背熟的基础上,连贯起来背诵。“连环背诵法”就是分别背熟一篇文章的第一、二、三段以后,就把三段连起来背一次,然后单独背熟第四段以后,又把第二、三、四段连起来背一次,依次类推,全篇文章背完以后,从头到尾连贯起来背诵
42、。最后强调一点是:光有好的记忆方法还不行,有的知识还需要扎扎实实地坚持硬背下来,半点巧也没法取。九、作息养成一种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仅对同学中学时代的学习非常有益,甚至对学生未来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许多成功人士都得益于自己良好的作息习惯,因此应该重视自己的作息习惯。把作息安排变成生活习惯很多同学其实有着非常适合自己的时间表、计划书,但无法做到每天坚持。如果始终把按计划做当成是一件痛苦的事,为了遵循而遵循,这样很难持之以恒。计划可以很简单,但不可以老改变,应努力把计划日程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就和一天三顿饭一样自然,这样可以保证稳定的学习。定了时间表就要坚持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贴在
43、墙上,自己遵守并由父母监督。每当自己觉得不能执行下去的时候就看一看作息时间表,这时一种遵守诺言的力量就会促使自己坚持下去。另外,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且还要做到“松紧一致”。有的同学到了假期就会比较放纵自己,作息时间比较乱。因为作息规律一旦乱了,到上学的时候要调整过来又比较困难,而且是很累的一件事情。假期的时间安排和上学时应差不多,学习有一个惯性,可以适当间歇,但是不能一下扔开过久,要“松紧一致”。作息时间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作息时间关系到学习的精神状态,所以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应当有良好的作息安排。按照自己的特点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固然有其优越性,但有时却与考试期间的作息时间不一致。而人体的节律具有“惯性”,很难一下子完全调整过来,所以必须提前行动,以便使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在考前调节到最理想的状态。总的来说,一个人的作息时间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学习情况。-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