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案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案设计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示意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实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学问及获得的实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以及对诗的热忱,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酷爱,增加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示意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
2、有浅近的学问,也简单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相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示意这一表达技巧,吸取珍贵的艺术养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爱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学问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好像参透了深邃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建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行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须要我们专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
3、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分,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缘由,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探讨,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样,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索: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索:这全部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
4、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索,探讨: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留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 屈原起先把它精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探讨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
5、: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示意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索:“木叶”示意的原委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舞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
6、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舞之意。 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案三 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案三 学习目的: 1、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示意性的理论; 2、引导学生借鉴课文分析诗歌的方法,提高观赏诗歌的实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洁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习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
7、不同,例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许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运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信任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索: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8、2、(46)“木”被人喜爱的缘由。(特征及缘由) 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示意性);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三、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示意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松软的叶子,而是飘舞、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
9、: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联想感叹:人到中年,一生将逝。古代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壮志未酬、理想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山穷水尽,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亲,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凉之情随之而生(触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叶”、“落木”,就会想到诗中主子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3、思索: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示意呢? 比较:“木”和“树”的区分: “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 “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 “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10、; “落木”:以“木”代“叶”洗净叶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示意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给予了该意象的示意性内涵,假如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四、拓展练习: 1、阅读下面三首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寓的思想感情。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快?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
11、腰学不成。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在有清霜。 明确: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绿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漂亮和大自然的活力。 唐诗:纤柔轻快,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二、作业:按如下表格,写出(1)诗歌 例句;(2)意象特征、示意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鸟 雨 烛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
12、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鸟:有空远感觉)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雨:一是清爽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烛:相思情、愁别意)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
13、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家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月:漂亮、忧愁、冷清、思念)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簇新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案二 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案二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策略:在熟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绽开探讨,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相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投
14、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读出感情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索探讨下列问题。) 二(投影以下内容) 1诗歌中的语言可以单凭语言说明吗?为什么? 2依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意象 微妙的意味 木 树 (根据字面的说明,“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
15、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课文说诗歌语言的示意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气,这些潜在力气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非常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
16、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漂亮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 ),领异标新二月花。”在( )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三品尝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育学生体察、咀嚼、品尝诗歌语言的习惯,培育融会贯穿质疑思辩的实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其次组: 水
17、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四作业 :摘抄、诵读课文中的名句。 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案一 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教案一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文中引用的古代诗句的含意。 2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实力目标 培育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调,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微小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实力。 德育目标 培育学生酷爱生活的主动乐观看法,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 教学重点 1抓出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示意性的特点
18、。 教学难点 从文章所阐述的学问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自读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细致体会本文所辨析的“木叶”“树叶”“落木”的微小区分,老师适当点拨,由个别推及一般,使他们明白诗歌语言的示意性特点。 2探究阅读,让学生通过鉴赏实践,提高诗歌的解读实力。 教具打算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老师: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试问:其中的“落木”何意? 学生思索后明确:“落木”即“落叶”。 老师: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呢?“木”和“叶”有何区分呢?让我们一
19、起阅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谜”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难懂的诗句。老师巡察并帮助解决。 2学生再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四人一小组沟通后明确: 第1自然段,以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引出争论话题。 第2自然段,探寻古诗中多用“木叶”的理由,解除了诗人们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由“木叶”而“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建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建,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第3自然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分。 第4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一
20、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自然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示意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第6自然段,说明“木”的其次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7自然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6自然段为其次部分,说明白“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自然段是小结。 三、详细研习课文 出示投影: 思索下
21、列问题,然后自由发言。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2“树叶”与“木叶”的潜在意味有何不同? 3“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4“木叶”与“落木”的意味又有何区分? 5“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学生甲:“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样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显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学生乙:“树”与“叶”都有繁密、潮湿的意味,合起来并不比单用意蕴丰富。“木”与“叶”则不同,“木”有疏朗、干燥的意味,“木叶”示意落叶的微黄、干燥,传递出疏朗的清秋气息。 学生丙: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22、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学生丁:“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少了“叶”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完全是一片悲凉、凄清。 学生戊:“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经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示意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明显是叶落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其次,“木”还示意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潮湿的,
23、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四、探究阅读 古代诗歌中,类似“木叶”的意象数不胜数。例如:松、竹、梅、兰、草、柳等。让学生试析某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以“柳”为例: 出示投影: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注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 柳 唐彦谦
24、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快?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种纤腰学不成。 注:乐游苑:又称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平安城,是当时士女节日游赏之处。 鉴赏:咏柳诗,用碧绿的色调,生动的比方,新颖的想象,描绘了春柳生气勃勃的葱郁景象,赞美了春风,赞美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喜悦。这首小诗,色调明丽,构思新巧,从春风绿柳绽开想象,用人们常见的生活细微环节,拟人化地刻画了春柳的形象,显示了春天的无限朝气,使人感到清爽爽目。 柳诗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原来是东风吹得柳枝飘动,诗中却用一“逐”字,说柳枝在追逐东风,写出柳枝的蓬勃朝气。“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
25、香使人心醉神摇。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又回到眼前的柳上来,用春日之柳的繁盛衬出秋日这柳的枯凋。 垂柳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惟妙惟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予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 五、课文总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板书设计 延长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观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会诗人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最终
26、的目的。观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所谓诗的作用和诗教,主要是指此而言。所谓诗的教化,也全在感情的潜移默化中进行。 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观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敞。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难免有时要“猜”。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混;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分。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须要观赏者以自己的阅历和思索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1观赏诗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2第一段中“主要是指此而言”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3“诗教”有什么特
27、点? 4诗歌观赏中“猜”的内涵是什么? 5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含意? 参考答案: 1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 2观赏诗歌主要是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上要受到教化和影响。 3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化。 4观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以自己的阅历和思索对诗的内容加以补充和阐发。 5对创作者来说,诗歌应给人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对观赏者而言,观赏诗歌必需借助想象与联想。 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