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35386732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一)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二)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三)学问结构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起先: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启继,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渐渐形成。演化: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国家政权是在:约公元前2070年。启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是:开创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制度起先的标记是: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禹的地位。2.夏商

2、的政治特点:王权的神奇色调。将统治者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确定。3.夏商的行政制度:夏商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心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心:商朝中心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中国古代,在中心设相的官职以参加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商朝。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拱卫王室。2.内容分封方法:把王畿以外的广阔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武王死后,周公旦接着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3、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义务关系a.诸侯必需听从周天子的吩咐。b.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土战钱朝c.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担当作战义务。这样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西周时期,国王干脆治理的地区包括:都城旁边地区。山东省通常被称为“齐鲁大地”,这渊源于:西周分封的齐鲁两国统治中心都在山东省。周王分封商代贵族为诸侯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

4、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强国。记忆方法:统治边远强国。4.瓦解缘由a.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等。b.随着诸侯势力的日益扩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记忆方法:权力大起来越大。时间:西周后期。例题: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白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A宗教色调B宗族色调C神权色调D皇权色调解析:B材料说明,同姓宗族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分封制带有显明的宗族色调。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2.内容分

5、为大宗和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吩咐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需听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3.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4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记忆方法:保证地位稳定。5.含义/实质: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即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初期,诸侯国国君的法定继承

6、人是:国君正室夫人所生的最大的儿子。西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不是肯定化的。如周王的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而言,是小宗;但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而言又是大宗。也就是说,区分大宗与小宗,关键是看相对于何系、何人而言。宗法制表面看来是周王的“家事”,但事实上是周朝“国事”。这是因为西周是家天下的世袭制,家事也就带上了政治色调,王室的婚姻也是政治,因为这关系到其子是

7、否能继承王(侯)位的问题。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但其干脆目的是不一样的。分封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确保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例题: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宗法制度是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的安排与继承制度B宗法制下的家族等级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C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D礼乐制度起到了维护宗法制的作用解析:C西周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为“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是针对贵族集团而言,没有庶人和奴隶。例题:下列关于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

8、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周朝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解析:D宗法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在建立初期的确巩固了统治,但是到后期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不利于社会的平稳转型。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分分封制宗法制主要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核心内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蕃屏周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权力与义务诸侯有在各自领地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力,但也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子可获土地、庶民、奴隶等,但须明确下级贵族臣服于

9、上级贵族、全体贵族听从于周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双方关系周王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听从周王的吩咐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是君臣关系历史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强国。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共性(联系)两者互为表里。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部都享有世袭统治权。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深厚的部族色调。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宗法制对王位继承制、权力财产安排制、宗族制、特

10、权制等都产生了影响)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相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世袭制的确立:(1)约公元前_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2)禹年老时沿用_的惯例,选举继位人。但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_”的局面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_所取代。(3)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_,有时_。2王权的神奇: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_,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确

11、定,王权具有了神奇色调。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心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中心设有_、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_和_,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1商朝在中心设立的参加商王决策的职位是()A相、史B卜、祝C卿士、师D相、卿士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分封制的建立及其目的公元前_年,_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为了进行_,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死后,其弟_接着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2分封制的内容(1)分封对象:周武王把_分别授予_、_和_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被

12、封诸侯义务: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需对周天子听从吩咐,_、_、_和_。(3)被封诸侯权利: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_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担当作战等义务。3分封制的作用(1)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_”。(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3)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4)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5)西周成为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强国。4分封制的衰落(1)缘由: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_、_、_等。(2)衰落及瓦解:随着诸侯国力力的日益壮大,到

13、_,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2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A减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C巩固周王朝统治D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3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的权利有哪些()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建立武装ABCD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材料二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请回答:(1)材料一中,西周分封制对诸侯作出了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

14、系?(2)材料二中揭示了什么重大历史问题?(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周到春秋,周王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改变?其主要缘由何在?设计一个表格,把分封制下王与诸侯的关系表达清晰。权利义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爱护诸侯国不受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及相互之间和谐。诸侯诸侯在受封领地上,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对卿士大夫进行再分封。听从周天子的吩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及朝觐述职。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_、_和_继承上的冲突,西周实行了与_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2特点:嫡长子

15、继承制。宗法制是用_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_继承,为_;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_,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_。诸侯的爵位,也只有_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_。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吩咐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需听从大宗。_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3影响:宗法制保证了_,有利于_。5说文解字说明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6视察下表,根据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

16、妾称谓妻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C大哥(25岁)妾二D二哥(22岁)1中国早期夏、商(殷)、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深厚的部族色调。2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比较项目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内容特点(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2)诸侯义务:听从周王、镇守边疆、随从作战、纳贡述职(1)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2)确定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1)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限制,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朝持续数百年(2)开拓

17、了疆域(1)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2)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关系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1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

18、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表现出来的,分封制也是严格根据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伯禽是周公的长子,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所以D项错。另外,推断大宗和小宗的依据是“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同时,周天子是肯定的大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在某诸侯国内部,诸侯国的始祖是大宗。由此推断可知,A、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C2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体现了中心和地方的行政关系体现了封建官僚机构对人民的压迫关系ABCD本题要求学生对分封制能够全面了解,西周的分封制是奴隶主统治阶级内

19、部的等级关系,分封的范围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因此首先解除答案,分封制是依血缘亲疏划定的等级建立诸侯国,规定受封的诸侯要听从周王的吩咐,按期向周王贡献财务,并随从作战。可见,分封制既体现了中心与地方的行政关系,又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故答案为C。C西周宗法制树状示意图比较直观地表明白宗法制的特点和基本原则。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权力安排制度。根据图中的原则,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确立为大宗,处于支配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从属地位。通过这一制度,以血缘关系形成了一种等级制度,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上图反映的是西周的宗法制,这一制度最大的特点是

20、()A嫡长子继承制B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和小宗C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A项是宗法制的核心,D项是宗法制度的作用。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这是它最大的特点。C1下图是带冠冕的禹。关于禹的说法,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B禹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C禹创立了宗法制度D禹创立了分封制度2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起源于()A宗法制度B古代地名C西周分封D汉初封国3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兼并斗争C西周初分封制D西周末王室衰微4唐朝李

21、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害兄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了()A中心集权制度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白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A宗教色调B宗族色调C神权色调D皇权色调6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有国,姬姓独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7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B实行分封制C行省制度的确立D郡县制的实行14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A“周王卿

22、诸侯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诸侯大夫士”的等级序列C“周王卿士诸侯”的等级序列D“周王诸侯士卿”等级序列8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迷信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D当时青铜铸造业更发达9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材料是()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10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1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浩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23、,”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肯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BCD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于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札记王制篇材料二天王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盂子告子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

24、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浩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需听从大宗。材料四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有纳入宗法体系。“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有是周礼的根本原则。请思索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主动作用?13阅读下列材料宗法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终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

25、度周王自称天子,是同姓(姬)贵族的大宗和天下共主,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周王嫡长子的兄弟被分封诸侯,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因而诸侯在自己的国内又是同姓的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嫡长子的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宗族的各分支中又是大宗。依此类推,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下去。由于周朝同姓百年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西周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请回答:(1)据材料一,在下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内容。(2)据材料材料,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西周宗法制的实质。1(2022新课标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

26、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2022山东卷)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深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3(2022天津卷)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参考答案:1D该题考察学生商朝中心官僚机构职权分工学问的再认、再现实力,须要对商朝中心官僚机构的设置和分工有整体的相识。题目中A项中史是负责祭祀占

27、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官职之一。B项中的卜与祝也是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官职。C项中的师执掌军权的官职。D项是符合题意的答案。2C本题属于因果型选择题。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B项“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只是分封制的目的之一,而A、D两项均与周初分封制的内容不相符合。只有C项“巩固周王朝统治”是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正确答案。3B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考查点是比较历史事务内的异同。解答此题的关键点是再现西周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然后从诸侯的义务与权利两个方面用解除法把答案中的错误答案解除即可。4(1)规定:诸侯要定期朝觐述职,违反者要受到周王的惩罚。关系: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君臣关系,诸侯

28、必需听从周王的吩咐。(2)春秋时期,王权衰弱,周王不再受到诸侯的敬重。(3)自西周晚期,周朝统治起先发生重大危机,王权日趋衰弱,渐渐失去了对诸侯限制的实力;分封制规定,诸侯虽然是周王的臣属,但在其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国君,拥有用人、财政、军事等方面的独立大权。从而使一些诸侯趋势坐大,不再听从周王的吩咐。5D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障王权的平稳过渡,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6A根据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嫡长子,即正室所生的长子。1.A禹年老时沿用禅让制,但在他死后,其子启破坏了禅让制,政权权力传承变为王位世袭制,故B项应解除;西周建立后起先推行分封

29、制,宗法制又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所以C、D两项均应解除。故选A。2C“齐鲁之邦”来源于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因为齐国和鲁国是这一时期山东地区主要的封国,因此后人把山东地区统称为“齐鲁之邦”。3C材料中的意思体现了诸侯必需要向天子述职,这是在分封制下诸侯应尽的义务之一,体现了西周初年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4C5B材料说明,同姓宗族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这一时期闻名的姬姓封国有晋、卫、鲁等,也说明西周时期分封制带有显明的宗族色调。6C周王将土地和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建立起分封制度。铁犁和耕牛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7B“以藩屏周”是指通过分封制为周王室供应屏障,巩固周

30、王朝的统治。此题简单误把封建理解成封建制度8B正确理解西周的分封制所形成的等级秩序。9C鼎在西周时期是王权的一种象征,春秋时期诸侯墓中的九个鼎现象反映了周王室走向衰弱,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严峻的破坏。10D宗法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在社会初期的确巩固了统治,但是到后期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不利于社会的平稳转型。11C紧紧抓住西周的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可以解除含有的选项。12(1)分封制;因为是按爵位的凹凸赐给土地。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主动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

31、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13(1)AC:周王DE:诸侯F:卿大夫(2)宗法制的实质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保证王权稳定的一种政治制度。1C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答案为C。2C此题难度为易,考查提炼单点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实力。由文字信息中“外人”、“自己人”可见贾母强调的是远近亲疏,说明贾母宗法观念深厚。3C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的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王位,这种王位继承的方式在我国古代社会始终沿用

32、。据此推断选项C符合上述原则。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王位世袭制(1)背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2)建立: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渐渐形成。(3)特点: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2行政管理制度(1)王权: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确定,王权具有了神奇色调。(2)中心制度:商朝中心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3)地方制度:地方封侯、伯,他们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是王位世

33、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二是形成了一套从中心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三是承前启后。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说明商朝继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改变,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整。题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C奴隶主维护其统治的须要D生产力发展的必定结果答案D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渐渐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人类社会起先向奴隶社会过渡。而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重要标记。故正确答案为D项。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公元前1046年

34、,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主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3推广:武王死后,周公旦接着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4内容(1)周王把肯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义务:被封的诸侯国必需听从周天子的吩咐,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3)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5影响(1)在分封制下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2)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3)西周开发边远地区

35、,扩大统治区域,成为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强国。6瓦解(1)缘由: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2)瓦解:诸侯国力力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及破坏的缘由?(1)特点:一是分封对象的多方面。主要有同姓王室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先代帝王后裔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等。二是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三是“土地和人民”与“义务”是周天子同诸侯之间关系的关键。详细说,就是周天子把肯定土地和人民有条件地封授予诸侯,诸侯必需听从周天子的吩咐,向周天子尽义务。四是层层封授。诸侯可

36、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对士进行再分封。?(2)缘由:分封制破坏的根源在于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驾驭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随着诸侯与周王之间力气对比的改变,“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必定的结果。题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赐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答案C解析土地和人口是建立政治、经济共同体所必需的两大基本要素。周朝实行分封制,建立的是诸

37、侯国,因此周王赐予诸侯的是土地和人口。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1)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2)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3)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4)大宗可以吩咐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需听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

38、最高领袖。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及其与分封制的关系?(1)特点: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依次类推,形成一个浩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需听从大宗。?(2)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的特点。题3在西周的宗法制中,“大宗能率小宗,

39、小宗能率群弟”。在这里,“小宗”相对于“群弟”而言,是()A诸侯B大宗C小宗D卿大夫答案B解析“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周王室是最大的“大宗”,其嫡长子、嫡长孙都是“大宗”,其余都是“小宗”,而“小宗”在自己的封地内又是“大宗”,依此类推,“小宗”相对于其率的“群弟”而言,应是大宗。阅读教材P5“周公辅佐成王图”插图及“西周分封示意图”。从插图可以看出周公辅佐成王,推行分封,拓展西周的统治区域。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到西周分封的特点、分封的区域和对象等。1.依据西周分封示意图,分析西周分封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从分封的地域看,主要集中在王畿以外的中原地区;(2)从分封的对象看,主要以王族同姓子弟

40、为主,还包括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阅读教材P6历史纵横。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实行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了更好的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西周又制定了礼乐制度,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加强统治秩序。2.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气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答案C解析礼崩乐坏主要是由于诸侯争霸,分封制被废,周王失去统领诸侯的地位而造成的。思索:从这段记载,你能看出商朝的相权有多大?(P5)学问点拨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伊尹既可以放逐太甲,也可以迎立太甲,所以相可以左右国君的立

41、与废。答案要点商朝的相具有超越国王的权力,他们不仅可以执掌国政,甚至可以将荒淫暴虐的国王流放,待其悔过自新后再迎回。变式1中国古代,在中心设相的官职以参加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基础学问的考查。商朝在中心就设有参加商王决策的官职相。一、本课测评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P7)学问点拨结合所学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干脆回答两者的内容;依据两者的内容分析特点,留意两者之间的联系。答案要点(1)分封制。主要内容:周王把肯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各诸侯国必需听从周天子的吩咐

42、,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特点:规定了周天子的权力和受封诸侯的义务,形成了严格的统治秩序;周天子是周王室的最高统治者,而诸侯在其领地又有特别大的独立性。(2)宗法制。主要内容: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方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稳定。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变式2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点在于它们()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须要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D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B解析A是分封制的目的;D属分封制和宗法

43、制的影响;C是二者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若与专制主义中心集权下的封建等级制度相比较则可以得出,形成此本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血缘关系。二、学习延长你能查查自己姓氏的由来吗?(P7)方法点拨(1)可以通过姓氏起源的相关书籍查阅;(2)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答案要点略 课程标准课标追问要点提示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相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别阐述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1)分封制:周王把肯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被封的诸侯国必需听从周天子的吩咐,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

44、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口分赐给士。(2)宗法制: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吩咐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需听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2.阐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位和爵位的继承制度:世袭制。(2)地方政治制度:分封制。(3)权力的安排和继承制度:宗法制。(4)基本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带有深厚的部族色调,宗法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

45、基础巩固1西周时期,受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主要义务是()享有封国的世袭统治权兼制其它诸侯国供应军赋和力役定期朝贡 ABCD答案B解析享有封国的世袭统治权、兼并其它诸侯国不是对周王的义务。2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答案B解析依据“授民授疆土”可知是分封制的内容,而建立邦国主要是巩固统治,故答案为B项。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明白()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相结合,团结同姓贵族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峻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ABCD答案B解析

46、从材料可以看出,在西周分封制中,同姓王室占绝大多数,符合题意;从西周分封的对象可以看出,并不是为团结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可解除、。4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推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反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丰功伟绩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答案B解析因西周主要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先代贵族,故属于平民的乙是不行能被分封为诸侯王的。5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

47、后劝告:“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依据源于()A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B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答案B解析从材料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立太子的依据是宗法制,而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6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缘由是它()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B能弥补正史缺载方志粗疏的缺陷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D能起到凝合社会群体力气的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辨别实力。首先要明确家谱之所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关键在于其史学价值,即它能弥补其他史学资料的不足,而不在于它记载某个家族或增加史料的数量,因此应选B项。7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