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导 学 展 练 评 全程助学”教学模式(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导 学 展 练 评 全程助学”教学模式(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导 学 展 练 评 全程助学”教学模式-六年级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一、单元导入【指导思想】按照新教材的模块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知识整体,在教学时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先以系统的方式清晰建构在自己的大脑中,理清每个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种属关系;搞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长时记忆;训练学生养成有重点地看课本的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实现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的。【操作程序】(一)、新学年第一节课用幻灯片向学生讲解“导 学 展 练 评 全程助学”新授课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新教改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有一个全面了解(含评分标准)。(二)、把全班学生,
2、按过去成绩平衡,分成若干个3人组,即小组,二个3 人组为一个6 人组,即大组。各大、小组课前分好。大组序号用大写字母表示,分为A组,A组分A1、A2二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别用A11、A12、A13编号。其它B组、C组、D组、E组、F组、G组等大、小组及成员编号类推。全班按大、小组排定座次,各大、小组在组内民主选出组长。(三)、教师宣布上新课。播放幻灯片,导入、展示新课,讲解单元知识树,利用知识树实现在学生大脑中构建知识框架。(四)、根据知树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应当学什么。二、高效自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再等待教师的灌输,不再被动接受教师教授的现成结论,不再通
3、过大量的巩固练习来强化学生记忆,而是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经过长期训练后,使学生养成阅读、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习惯,这些习惯养成的背后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这远比掌握知识本身重要的多,它将让孩子们终身受益,实现教育、教学的最高镜界。【操作程序】(一)、教师播放幻灯片,出示新授课自学提纲,学生根据有学习方法提示的自学提纲进行课内自学,初步或全部掌握自学提纲中有价值的问题。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于是新授课,所以要求每名学生对新授课涉及的教材内容再次进行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对教材的定理、定义、公式进行学习,做到能记得住,为指导实践做好理论准备。其次,对教材上的例题进行学习、
4、研究,做到能理解,能应用相关的定理、定义、公式,为独立完成习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知识和技能准备(教师课前必须要求学生做好预习)。2、出示习题。 教师播放幻灯片或黑板出示习题,按照从简到难的梯度一次或分次出示。是计算课的,教师幻灯出示或黑板出示最具代表性的6道计算题。是应用题课的,教师幻灯出示或黑板出示各具代表性的6道应用题。要求每名学生独立完成。3、学生独立完成习题。(1)计算题。学生抄写教师出示的6道计算题。学生算题时,可根据学习例题时掌握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计算。(2)应用题。学生抄写教师出示的6道应用题,最好出示教材中的应用题,这样学生不用抄写节省时间(非教材中的习题最好在课前打印题签课堂
5、发给学生)。学生反复读题,分析理解题意。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确定本道习题应该使用的定理、定义、公式。学生回忆应该使用的定理、定义、公式的内容。学生确定解题方法。学生可应用:“图示法、消去法、对应法、假设法、转化法”等方法进行解题。具体解题方法由学生自己确定。(二)、教师进行第一次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自学效果,为自学成果展示做好准备。三、分工展示(一)小展示【指导思想】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许多孩子,特别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传统的课堂中很少甚至没有发言的机会,而在“新模式”分工展示这个环节中,每个孩子都有了发言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成了学习的主人,“面向全
6、体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口号,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操作程序】1、小组展示。根据分工,汇报已解决的习题,即先由小组按照题的难易程度分工展示各题,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发言,交流解题的方法和心得。小组中先让薄弱的学生汇报讲解,优秀的学生指导,最后达到小组成员都能登台展示。2、大组展示。小组中如遇到有争议或难点问题,拿到小组所在的大组中重点研讨、展示。大组展示有别于小组展示,即强的、会的进行讲解、展示,通过大组展示得出答案后,回到小组针对这一难点再进一步进行小组展示。做法也是小组中先让薄弱的学生汇报讲解,优秀的学生指导,最后达到小组成员都能登台展示。大组还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大组组长记录、统计后交给学习委员。
7、学习委员填在黑板上的“反馈栏”或用幻灯片出示。3、第二次学情调查。教师根据深入各组查看小展示情况,以及学习委员的反馈情况,教师将问题进行分类处理。(1)、交叉问题。即各大组存在的不同的问题,教师把问题通过交叉分配给已经决了该问题的大组进行跨组智力支持。已经决了该问题的大组,选派本大组最弱的成员,到提出问题的大组进行讲解,提出问题的大组通过其它大组成员的讲解,学会了如何解决该问题后,提出问题的大组再在二个小组内各成员间分别进行展示,做到小组成员都能解决该问题,最后达到小组成员都能登台大展示。被选派前去指导的孩子,在指导其它大组解决问题回去后,一定是荣誉感倍增,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会更加认真学习
8、。提出问题的大组成员,在受到其它大组最弱成员的指导后,一定很憋气、没面子,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展示中,必定百倍努力,以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其它大组为避免“被指导”,必定加倍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大组内。这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将一次次被激发。(2)、共性问题。即几乎所有大组均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往往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将立即调整教学方案,对这些问题利用黑板或口授,做一定的铺垫、启发、提醒,让问题呈现一定的渐进式梯度,让学生进一步在大、小组内研讨、解决和进行小展示。部分大组仍解决不了此共性问题的,由大组组长记录、统计后交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填在黑板上的“反馈栏”或用幻灯片出示。列为交叉问题按交叉问题程序再次进
9、行操作。3、教师进行第三次学情调查,深入各个小组,主要任务是监督(打分)、答疑、发现亮点和交叉分配下一步大展示的任务,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二)大展示【指导思想和作用】人是天生的学习者,特别是孩子。好奇心是孩子喜好学习的表面反应。每个孩子通过思考、讨论、争辩、感悟,最后得出结论。在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方法、使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加深了印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使小组得分最大化,大展示前,几乎所有的大、小组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拼命辅导本组成绩最差的孩子,直到把他教会,才放心的目送他登台展示。当他微笑着为小组或大组争得荣誉满载而归时,这个
10、孩子就有了自信和成就感,从而在突破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强化下一步突破学习难点的能力,激发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操作程序】1、学生(1)、根据教师的分工,各小组依次派代表上台进行展示。(2)、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补充、质疑、辩论。只要有一个孩子会的教师一律不讲。2、教师(1)教师的此时的工作是激励,在深度、方向、节奏上进行引导,并适时点拨和讲解教师认为存在的问题。(2)、对学生的大展示进行评价。在给各组展示评价时,根据小组代表的学生程度和展示的效果给各组打分。也可以指定大组中的一个号码代表该组来回答问题。(三)展示收获【指导思想和作用】使学生提炼归纳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知识链中的薄
11、弱环节。结合知识树,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已知和未知,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操作程序】1、教师回放幻灯片,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开始新课时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一个单元的结束,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2、教师公布考评结果。教师公布得分情况。3、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小结。教师按考评得分,让得分最少的小组进行收获小结展示,其他小组补充。4、学生利用知识树构建出知识框架。四、达标训练【指导思想】学以致用是巩固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之一。让孩子及时通过有针对性地训练,对其巩固所学、加深理解、提
12、升能力、查漏补缺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操作程序】1、教师进行第四次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练习的正确率高低及错误集中点进行课后反思,反馈课堂学习效果。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设置补充训练。3、当堂检测所学内容,反馈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4、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迁移应用,力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对出现的错误及时分析矫正,从而进一步巩固、整合学生认知结构,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能力。5、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设计问题,同时让大部分孩子能当堂完成、当堂核对。6、如果仍然存在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努力把当日问题当日解决。五、评价汇总【指导思想
13、和作用】传统的学业评价形式相对单一,基本都以终结性的考试评价作为唯一的标准,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而全程助学中这种过程性的评价是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它对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进行肯定、鼓励,对其每点不足也能进行及时的导向、校正和帮助,使其步入正轨,真正体现新课改的评价理念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发展。【操作程序】1、教师在学生做当堂训练时,对黑板上“课评表”中每个小组的各项打分进行汇总。2、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点评。3、在本节课结束时对优胜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4、课后由学习委员将分数记录在“日评表”中。5、教师对日评表进行归档保存,待日后单元或学科教学结束后进行阶段性评价或学科期末总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015年3月18日附件:考核标准。每个上台展示的同学得分不同,乐学生最多得2分、善学生最多得4分、勤学生最多可得6分。各小组代表的成绩即为小组成绩。各大组代表成绩即分别为二个小组成绩。对跨组进行智力支持的大组奖励1分,其中的小组各奖励一分。-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