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起源(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的起源(17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药的起源药物是指防治疾病用的一切药品,它可以来地自然界,也可以是人工合成。其早期由于没有医学理论指导使用,也就没有形成药学理论,都是凭本能或经验使用,故只称之为药物。在近两三千年来,医学理论诞生了,用之指导药物的使用形成了药学理论,每种药学理论都是其相应医学理论中的组成部分。由于医学理论的不同,于是就有了不同的药学理论,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药物。如中药、阿拉伯药、希腊药、西药等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谓中药是“中医传统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药类物质”。也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或经验)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植物、动物、矿物),少部分为人工制品,如酒、醋、神曲、人痘苗等
2、。 药物的起源已有100多万年至200万年的历史,从人类诞生时起就有了药物,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有多久药物的历史就有多长。当时纯粹是使用天然药物,且是现采现用,绝无医学理论作指导。中药是在原始药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也是以天然药物为主,但不全都是天然药物,尚有化学药物等。既使是天然药物部分,也懂得了种养、贮存、炮制等等。更为本质的区别在于有中医理论作指导,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才能叫中药。如大黄一药,众多国家都使用,它能泻下治便秘(属功能性者),若不分寒热虚实,凡(属功能性)便秘者皆用之则非中药;若认为本品性味苦寒,有攻积清热泻下之功效,治便秘只宜于热证、实证者,忌用于虚、
3、寒证,如果定要用之治虚、寒便秘,就必须配伍补虚、温里之药用,此时的大黄属于中药。对于化学药,按照西医药理论使用就是西药,按照中医药理论使用就是中药。中药的起源地在中国,但只要按照中医理论使用,则不论使用者为何国,均是中药。中药的主产地亦是在中国,但外国所产药物,只要按照中医理论使用,亦是中药,如中药里的冰片、番泻叶等。 中医理论诞生至今只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大概在内经前数百年中医理论开始形成,可惜这段时间留下的文字甚少,能用于指导药物使用的医学理论更难得到。现今所知能明确指导药物使用的医学著作是内经。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有相当完整、严谨体系的中医基础理论巨著。其中有不少中药基础理论,如至真要
4、大论篇谓:(药物)“五味阴阳之用如何?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寒因热用,热因寒用”,“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等等。这里阐述了五味是产生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使其具有了理论意义。药性有寒、热,治热病热证用寒药,治寒病寒证用热药等等。内经理论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及其以前医药实践的一次归纳、总结、升华,用于指导防治疾病及药物的使用,但对具体的药物未作论述。对药物作了理论阐述的著作首推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东汉末期(约在公元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是一部有较完整中药基础理论及在具体药物中贯彻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中药学专著。药物理论中包括了产地、生长环境、采
5、收、炮制、五味、四气、毒性、功效、应用等内容,应用一项用的是中医病名、证名、症状名。因此,该书是第一部典型的中药学专著。在它之前,理应有一些初具中医药理论的中药学著作,可惜至今尚未发现。因此,真正称得上是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的只能是神农本草经。 由于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才是中药,故中药是在中医理论诞生这段时期才开始出现的。也就是说,同样一种在中华大地上使用了上百万年的药物,在未用中医理论指导之前,不能称之为中药,只能叫做药物,当它开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时,就成为了中药。这是由于在中医理论的产生过程中,将药物防治疾病的经验,逐步纳入中医理论的高度分析,使之适合于中医之使用。如夏枯草,可治
6、瘰疬、鼠瘘,但对此病中属热证者宜,属寒证者不宜,故神农本草经在用中医理论来总结时,谓其“味苦辛,(性)寒。”有“破症,散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瘰疬、鼠瘘”,这样,夏枯草就从一般的药物变成中药了。这就是中药的起源。那么,到底具备了哪些要素的药物才算是中药?我们认为这些要素应是: 1.五味。这里的药味不单纯是尝到的味,更重要的是具有产生功效作用的理论意义上的味。 2.四气,即寒凉温热。这是对药物作用性质的高度概括。 3.用中医理论阐述的功效。 4.用于治疗中医的病、证、症。 5.归经。这是宋朝才开始产生的理论。 6.毒性。 7.其他。 其中以前4点为最基本 中药的发展在我们了解了中药的起源后,我
7、们来看看它是如何发展的. 中药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十个阶段:先秦时期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予以注意。我国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据医史学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先发现的也是植物药。在渔猎生产和生活开始以后,人类才有
8、可能接触较多的动物及其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及内脏等,并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类药物的医疗作用。直至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相继发现了矿物药。在这一时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至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随着文字的创造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文物考古表明,在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已有“药”字出现。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之草,从草,乐音”。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并以“草”(植物)类居多的客观事实。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
9、“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诗经中涉及的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其中不少是后世本草著作中收载的药物。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对炮制、制剂、用法、禁忌等皆有记述,说明中药的复方应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二、秦汉时期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著出现,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名医公孙阳庆曾传其弟子淳于意药论一书。从汉书中的有关记载可知,西汉晚期不仅已用“本草”一词来指称药物学及药学专著,而且拥有一批通晓本草的学者。 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红花、大蒜、胡麻,越南的意苡仁等相继传人中国;边远地区的麝香、羚羊角、琥珀
10、、龙眼等药源源不断地进入内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本草学的发展.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补充和完善过程。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二世纪。本经原书早佚,目前的各种版本,均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眼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等
11、内容。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文籍焚靡,千不遗一”,后人对这一时期本草学的了解还很不全面。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百种之多。重要的本草著作,除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名医别录、徐之才药对外,首推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该书约完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说,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针对当时药材伪劣品较多的状况,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及合药取量方面
12、的理论和操作原则,还增列了“诸病通用药”、“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原书无标题,以上题目为后人所习用)等,大大丰富了药学总论的内容。各论部分,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莱、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中又结合三品分类安排药物顺序。为便于保存文献资料原貌,陶氏采用朱写本经文,墨写别录文,小字作注的方式,对于药性,又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这在全凭手抄药书的时代,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本书较全面地搜集、整理了古代药物学的各种知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 南朝刘宋时期雷党纪敦著炮炙论,
13、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四、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医药学有较大发展。由于政权统一,版图辽阔,经济发达,同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相继从海外输入的药材品种亦有所增加,丰富了我国药学宝库,各地使用的药物总数已达千种。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分裂、战乱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药物品种及名称混乱,加之本草经集注在一百多年来的传抄中出现了不少错误,因此对本草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既是当时的迫切需要,也是本草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了由李勋、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14、)。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全书卷帙浩博,收载药物共844种。书中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该书很快传到国外,如公元731年即传入日本,并广为流传。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 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陈藏器编成本草拾遗。作者深入实践,不仅增补了大量民间药物,而且辨识品类也极审慎。陈氏又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为中药按临
15、床功效分类的发端。 唐代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唐本草记载了用羊肝治夜盲症和改善视力的经验;本草拾遗记录了人胞作为强壮剂的效力;而用羊靥(羊的甲状腺)和鹿靥治甲状腺病,则见于千金方。酵毋制剂在公元前即有记载,到了唐代已普遍地用于医药,如千金方和甄权的药性论都对神曲的性质功用有明确的叙述 。 唐至五代时期对某些食物药和外来药都有专门的研究。由孟洗原著,经张鼎改编增补而成的食疗本草,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食疗专书。李殉的海药本草,则主要介绍海外输入药物及南药,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也反映出唐代对外来药物引进的情况和认识水平 五、宋代由于经济、文化、科学
16、技术和商业交通的进步,尤其是雕板印刷的应用,为宋代本草学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草书籍的修订,乃沿唐代先例以国家规模进行。公元973974年刊行了开宝本草,1060年刊行嘉佑补注本草, 1061年刊行本草图经。本草图经亦称图经本草,所附900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而私人撰述的书籍,如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简称征类本草),则在此基础上研究整理了大量经史文献中有关药学的资料,内容丰富,载药总数已达到1500余种,并于各药之后附列方剂以相印证,医药紧密结合。宋以前许多本草资料后来已经亡佚,亦赖此书的引用得以保存下来。它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大的文献价
17、值。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来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1076年,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熟药所,其后又发展为修合药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及出卖药所(后改名为“惠民局”)。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 “秋石”是从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它的制备方法最早见于苏沈良方。宝庆本草折衷则有“猪胆合为牛黄”的记载。此外,宋代用升华法制取龙脑、樟脑,蒸馏法制酒等,皆反映出这一时期中药制剂所取得的成就。 六、金元时期宋代本草著作的大量刊行,方兴未艾的药理研究,留下了丰富的药学文献
18、,并扩展了金元医家的学术视野。他们不再承袭唐宋的本草学风,改变了以资料汇集整理、药物品种搜寻和基源考证为重点的作法,编纂药书,不求其赅备,而多期于实用。因此,金元两代没有出现一种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这一时期的本草,一般出自医家之手,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物学特征。加刘完素的素问药注、本草论,张元素的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李东垣的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王好古的汤液本革,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等。上述本草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二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他们在宋人基础上,以药物形、色、气、味为主干,利用
19、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这一努力的结果,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但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给本草学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元代中外医药交流更加广泛,在药物相互贸易中,政府还派遣人员去各国采购。阿拉伯人、法兰西人开始来华行医。回回药物院的建立,更促进了中国医药和阿拉伯医药的交流。 七、明代明代,随着医药学的发展,药学知识和技术的进一步积累,沿用已久的证类本草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弘治16年(1503年),刘文泰奉敕修定本草,花费两年
20、时间编成本草品汇精要42卷,收药1815种,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24项记述。这种分项解说的体例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但分项过于繁杂,反而招致一些混乱。本书绘有1385幅精美的彩色药图和制药图,是古代彩绘本草之珍品。该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但书成之后存于内府而未刊行流传,故在药学史上末产生什么影响,1936年始由商务印书馆据故宫旧抄本铅印出版。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傅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
2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和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发挥。各论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以下再分为60类。各药之下,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诘、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六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这一时期的专题本草也取得瞩目成就。1406年朱啸撰救荒本革,选择可供灾荒时食用之物414种,记述其名称、产地、形态、性味良毒、
22、食用部位和加工烹任方法等,并精心绘制成图,在医药、农学、植物学方面均有较高价值。15世纪中期,兰茂实地调查和搜求云南地区药物400余种,辑为滇南本草,它是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李中立本草原始偏重于生药学研究,缪希雍炮炙大法则是明代影响最大的炮制专著。 这一时期人工栽培的药物已达200余种,种植技术也有根高的水平,如川芎茎节的无性繁殖,牡丹、芍药的分根繁衍。本草蒙荃所载五倍子制百药煎(没食子酸),早于欧洲200余年。约为十六世纪的著作白猿经所记的用新鲜乌头制取冰晶状的“射罔”,实为乌头碱的结晶。比起欧洲人在十九世纪初叶从鸦片中提炼出号称世界第一种生物碱吗啡,还要早一百多年。” 此外,
23、卢复历时14年,以本草纲目和证类本草资料为主,于1626年辑成神农本草经3卷,为该书规存最早的辑复本。 八、清代清代研究本草之风盛行。一是由于医药学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补充修订本草纲目的不足,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二是配合临床需要,以符合实用为原则,撷取本草纲目精粹,编撰成节要性本草,如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黄宫绣本草求真等,三是受考据之风影响,从古代文献中重辑神农本草经,如孙星衍、顾观光等人的辑本,或对本经进行注释发挥,如张潞本经逢原、邹澎本经疏证等。 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共十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补充了马尾连、金钱草、鸦胆子等大量疗效确切的民间药,太子参、西
24、洋参、冬虫夏草、银柴胡等临床常用药,同时收载了金鸡纳(奎宁)、香草、臭草等外来药,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同时它对本草纲目已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之处加以订正。本书不但总结了我国十六至十八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失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重要文献价值。书中还记录了一些其它方面的自然科学成就,如用强水制铜版的方法,即首见于此书中。 本草求真(1769年)载药520种,上编分述药物的气味、功能、禁忌、配伍和制法等,下编阐述脏腑病证主药、六淫病证主药、药物总义等内容。由于本书以临床实用为宗旨,正文药物分为补、涩、散、泻、血、杂、食物7类,每类又分若干子目。为了便于检索
25、,书末附“卷后目录”,按药物自然属性分部类药。本书采用的按药物主要功效进行分类的方法,不仅较本经三品分类、陈藏器“十剂”分类更为先进,而且对当代临床中药学的功效分类亦有重要影响。其次,清代的大批草药专著,也为综合本草提供了新的内容。仅本草钢目拾遗引用,就有百草镜、草药书、采药志、草宝山海草函、李氏草秘等十余种。此外,还有生草药性备要、草药图经草木便方及本宝本草等。 清代专题类本草门类齐全,其中也不乏佳作。如张睿修事指南,为炮制类专著,郑肖岩伪药条辨,为优秀的辨药专书,唐容川本草问答、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的10余篇药理 九、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西方文化及西方医药学在我国进一步传播,这对我国的社
26、会及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之出现了一股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学的发展受到阻碍。但是,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本草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继承和发扬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随着中医学校的建立,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运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如浙江兰溪中医学校张寿颐的本草正义、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柯廉臣的实验药物学、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秦伯未的药物学、天津国医函授学校张锡钝的药物讲义等。这些中药讲义,对各药功用主治的论述大为充实,其中尤以本草正义的论述和发挥最为精辟中肯。” 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的出现,是民国时期本草学中的一件大事。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者,当推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本书
27、收录词目4300条,汇集古令有关论述,资料繁博,方便查阅,虽有不少错讹,仍不失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辞书。 本草学的现代研究亦开始起步。植物学、生药学工作者对确定中药品种及资源调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药学工作者则致力于中药化学及药理学研究。在当时条件下,多是进行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但取得的成就和对本草学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十、当代的本草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和揩施,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本草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从1954年起,各地出版部门根据卫生部的安排和建议,积
28、极进行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在本草方面,陆续影印、重刊或校点评注了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残卷)、证类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专著。六十年代以来,对亡佚本草的辑复也取得突出成绩,其中有些已正式出版发行,对本草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涌现的中药新著,不仅数量多,而且门类齐全,从各个角度将本草学提高到崭新的水平。其中最能反映当代本草学术成就的,有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中药在当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地位,也为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的提高,标准的确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药大辞
29、典由江苏新医学院编纂,分上、下册和附编三部分。该书收罗广泛,资料丰富,查阅方便,非常实用。 五十年代以来,政府先后数次组织各方面人员对中药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全国性的中药志及一大批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及地区性的中药志,使目前中药的总数达到8000种左右。普查中发现的国产沉香、马钱子、安息香、阿魏、萝芙木等,已经开发利用,并能在相当程度上满足国内需求,而不更完全依赖进口。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中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药的现代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瞩目成就,并促进了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文学科的发展。 当代中药教育事业的
30、振兴,为本草学和中药事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材。1956年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南京等地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使中医教育纳入了现代正规高等教育行列。1978年以来相继招收了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至此,我国的中药教育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培养的完整体系。为了适应中药教育的需要,各种中药教材,也多次编写修订,质量不断提高。 中药的基本知识一 一、中药的采集与贮藏中药大多是植物药,入药部分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部分所含有效成份的多少,可因采集季节和贮藏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掌握好采药的时机及贮藏方法,是提高药效的关键
31、之一。采集后的药物,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植物类药,首先除泥砂杂质,洗净;除鲜用外,根据入药部分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晒干、阴干或烘干等方法,使之迅速干燥;然后用木箱,密闭的甏、缸、瓶、罐等不同容器,贮藏在干燥、空气流通的地方。贮藏过程中,注意定期检查,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霉烂虫蛀、鼠咬、挥发、变色、融化等,以免影响药品质量,甚至造成浪费。中药的炮制炮制是泛指药物的各种加工处理。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消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质地纯正,药效力宏,且便于保管和贮藏。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生半夏有毒,用生姜制后可解除毒性;巴豆去油用霜,可减少毒性。加强药物的疗效。如龙骨、牡蛎经火锻
32、后,加强收敛功效;首乌与黑豆同煮,可增强补血作用等。改变药物性能,适应临床需要。如生地味苦性寒,重在养阴清热凉血;而经酒蒸晒后成熟地,则性味变为甘微温,功专滋肾补血。便于制剂和服用。如植物药切碎切片,便于煎制;烘干便于研粉。矿物药锻制后,质地松脆,易于研碎,有效成份亦易煎出等。炮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洗 用水洗去原药上的砂土、杂质,以达到清洁药物的目的。漂 将药物置水中,经常换水,以漂去其腥味、咸味或少毒性。如紫河车、海藻、乌头等。泡 将药物用清水或沸水浸泡,使药物柔软,便于切制或减低毒性。如乌药、附子等。水飞 将研成粗末的矿石类药物,置研钵内和水同研,以取得细净的药面。如滑石、炉甘
33、石等。炒 将药物放入铁锅内炒黄、炒焦、炒炭。其中不加辅料的,称清炒,如炒麦芽、焦山楂、小蓟炭;加入辅料的,称拌炒,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蛤粉炒阿胶等。炮 将药物用急火爆炒,使其焦黄包裂。如炮姜、炮山甲等。灸 将药物和酒、蜜、醋、姜汁、盐水等液体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内。其作用随辅料不同而异。如蜜灸滋润补益,酒灸升散活血,醋灸收敛、入肝止痛,盐灸入肾,姜制和胃降逆止呕等。锻 将药物用火直接或锻烧,使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如磁石。牡蛎等矿物及贝壳类药物。蒸 药物加酒或其它辅料后,隔水蒸熟,可改变其性能。如熟大黄、黄精等。煮 将药物放入水或辅料中煎煮。如芫花醋制,可减低毒性。淬 将矿物类药置火上锻
34、红后,迅即投入水或醋中,反复数次,使之酥松,便于制剂和发挥药效。如代赭石、自然铜等。三、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四、气所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故又称四性。它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如凡能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寒性或凉性;能够治寒性病证的药物,则认为是热性或温性。一般地说,寒性、凉性的药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定惊等作用;热性、温性的药物,大多
35、具有散寒、祛风、温里、助阳、通络等作用。在四气中,寒凉与温热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药性,但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在作用上有其一定的共通性,只是凉性比寒性、温性比热性药的作用缓和。此外,还有平性药,药性寒热不甚明显,性质比较平和,故不论寒性或热性病症,皆可选择配用。平性药实际上仍有偏凉、偏温之异,属于四气的范围,故仍称四气。(二)五、味五味是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别出来的;或是在医疗实践中,认识到药物的味和药理作用有近乎规律性的联系,从而加以分析归纳,上升为理论的。因此,五味不仅表明药的实际味道,而是从另一角度来表明药物的性能。五味的作用是:辛,能散、能行,有解
36、表、发汗、理气、行血、开窍等作用。酸,能收、能涩,有收敛、止涩、固脱、生津等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益、和中、缓急、解痉、止痛等作用。苦,能泻、能燥、能坚、能降,有通下、泻火、燥湿、坚阴、降气等作用。咸,能下、能软,有泻下、软坚、散结等作用。此外还有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一般淡附于甘,故称五味。中药的气味,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来说明药物性能的。气和味的组合不同,药物的作用就有区别。如厚朴苦温燥湿,乌梅酸温收敛,大枣甘温补脾,这是气同而味不同;又如杏仁苦温降气,黄连苦寒泻火,这是味同而气不同。若一气而兼数味的,其作用更为广泛,如防风辛甘微温,作用为祛风解表、胜湿解痉等。
37、正是由于药物气和味的复杂性,才反映出药物的各种不同功效。因此,掌握好药物四气五味的理论,才能更好地应用药物,提高疗效。(三)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作用的趋向,基本可概括为“升浮”和“沉降”两个方面。一般的规律是,升浮药的作用趋向为向上、向外,具发表、散寒、升阳、催吐等功效,能治疗病位在表(如外感发热)、在上(如呕吐),病势下陷(如脱肛、内脏下垂)的病证;沉降药的作用趋向为向下、向里,具有潜阳、平逆、收敛、渗利、泻下等功效。能治疗病位在里(如热结便秘)、病势上逆(如肝阳上亢的眩晕)的病证。有少数药物的作用趋向表现为“双向性”,即既能升浮,又可沉降,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亦可平喘利尿。升
38、降浮沉与药物的四气五味有密切关系。大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能升浮,如桂枝、紫苏、黄芪之类;气寒凉、味苦酸咸的药物,大多为沉降,如芒硝、大黄、黄柏等。此外,升降浮沉与药物的质地轻重以及炮制、配伍亦有密切关系。凡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如辛夷花、桑叶、菊花、升麻等;种子、果实、矿物、介壳等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鳖甲等。亦有少数例外,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等。炮制和配伍方面,如酒炒每多升浮,姜汁炒使其发散,醋炒每多收敛,盐水炒促其下行等。升浮药配在大剂沉降药中,亦能随其下达;沉降药配在大剂升浮药中,便可随之上升。因此,除了掌握药物本身性能外,熟悉药
39、性与炮制、配伍的关系,才能准确、灵活地用药。(四)归经说明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能起主要治疗作用,谓之归经。如麻黄发汗平喘,能治咳嗽气喘的肺经病,故归入肺经;芒硝泻下软坚,能治燥结便秘的大肠经病,故归入大肠经;天麻祛风止痉,可治手足抽搐的肝经病,故归入肝经药。由于多数的药物具有多种功效,能治疗几个脏腑经络的病变,因此一种药物可以归数经,说明其治疗范围较大。如杏仁即能止咳定喘,治疗肺经咳嗽气喘;又能润肠通便,治疗大肠肠便秘,这样如杏仁就归肺与大肠两经。由此可见,归经是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结合起来的一种用药规律。归经显示了药物的选择性。某些药物的气味虽然相同,其治疗作用也可有其重点。如同为苦
40、寒的龙胆草、黄芩、黄连、黄柏,但泻肝火取龙胆草,泻肺火取黄芩,泻心火取黄连,泻相火取黄柏,这都是药物归经不同所决定的。依据脏腑经络学说,一般把药物分别归入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三焦、心包十二经。药物归经与其功效、主治密切相关。掌握了药物的功能和主治,也就掌握了它的归经,因此在论述具体药物时,不再列出它们的归经。四、中药的运用和注意事项配伍中药除少数药单独应用外,大多是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应用,这就叫做配伍。凡功用相近的药物,配合后能相互协同,明显增强原有功效的,称为“相须”,如配知母。功用不相同的药物,配合后能互促进,共同提高疗效的,称为“相使”, 如生黄芪配茯苓。 两
41、种药物配合后,相互牵制,使原有功效降低或消失,称为 “相恶”,如生姜恶黄芩。 一种药物能抑制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 称为“相畏”、“相杀”,如半夏畏生姜,绿豆杀巴豆毒。两药合用后,产生不良反应或剧毒作用,称“相反”,如半夏反乌头。相恶和相反属配伍禁忌。(二)禁忌关于单味药的用药禁忌将在下一节中分述,这里只介绍配伍禁忌、妊娠和服药禁忌。配伍禁忌 古人提出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是:甘草反甘遂、芫花、大戟、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敛、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附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敛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
42、毒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附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现代曾对十八反、十九畏做过一些研究,但未曾得出明确结论。临床配伍用药,对此必须采取审慎态度。、妊娠禁忌 凡能损害胎元,造成胎动不安,甚至流产的药物,均属妊娠用药禁忌。临床常分禁用和慎用两类。禁用,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芫花、甘遂、三棱、莪术、穿山甲、水蛭、虻虫等;慎用,包括
43、活血、通经、祛瘀、通利、重镇及辛热类药物,如桃仁、红花、牛膝、王不留行、薏苡仁、条葵子、代赭石、磁石、附子、肉桂等。禁用药物妊娠期中绝对不能使用;慎用药物可根据孕妇具体情况慎重选用,能避免的尽量不用,非用不可的亦要避免长期使用,以防发生事故。、服药禁忌 一般指服药的同时或治疗期间的饮食禁忌,俗称“忌口”。大体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在服用某药的同时,要求不能进食某种食物,如同药物禁忌。例如:人参忌萝卜,地黄、蜂蜜忌葱,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二是在治疗期间要求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三)用量中药的用量,一般指干燥后的药材饮片,成人一日内汤剂服量。下节介绍的常用药,均有常用剂量,可供临床应用参考。药物剂量的大小,对疗效有直接影响。如病重而药轻,则药力不够,难以奏效;反之,病轻而药重,则又易损伤正气。因此掌握药物的剂量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药物性质平和者,用量可大些;毒性药物,剂量应严格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