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零距离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零距离答案.doc(1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中语文零距离答案【精品文档】第 185 页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1)一、1. 如鸣珮环2.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 怅寥廓4. 金张藉旧业5. 想佳人妆楼颙望6. 洪波涌起二、1. 哀 悲痛,悲伤。 怜悯,同情。 哀叹。2. 爱 喜爱。 爱护。 顾惜,爱惜。 吝惜。 舍不得,吝啬。3. 安 安定、安稳。 安稳。 安逸、安适。 奉养、安身。 习惯、满足于。 哪里、哪儿。 怎么,哪里。三、1. 诗歌赋比兴2. 一位伊人的追求者、钦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一个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人物形象。3
2、. 示例: 蒹葭中使用双声(蒹葭)、叠字(苍苍、萋萋、采采),以获得声韵上的美感,更好的表达伊人追求者执著的形象;示例: 蒹葭采用叠章的语言形式,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首章“苍、霜、方、长、央”,次章“萋、晞、湄、跻、坻”,三章“采、已、涘、右、沚”),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在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中所饱含的无限情意。四、(一) 1. (1) 那实际上(2) 困苦(3) 妨碍(4) 空闲、闲暇(5) 树根(6) 往回看2. B(B项,“业”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C、D三项都为使动用法。)3. (1) 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偷偷地察看仿效,都不能赶上他。(2) 况
3、且没有空闲,又用什么使我们生活繁荣、性情安乐呢? 4. 对比类比官吏治民要顺应民性,应当了解、适应人民的需求,使生产得以发展、生活得以安定(二)1. 精神(心理)生理(身体)(意思对即可)。2. 对比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性3. D(“实病之所从集也”此句为判断句,“实”在这里为“实在”的意思,“集”后面有省略“于身”,知道这几个方面便能准确地理解此句话的意思。)4. 疾(病)神精神(心理)因素对于治病养生有着巨大的作用。(或: 如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无怀无惟”,不以病为意,反而有助于把病治好。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难,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参考译文】有一个得了郁积病的客人,龙启瑞去拜访慰问
4、他。见到他昏昏沉沉地坐着,或者仰卧休息,每天能吃三锅饭,吃饭时能把餐具中的食物全吃尽。我说:“你生病了?”客人回答说:“病了。”“那么你得的是什么病?”他回答说:“我苦于肠胃肚子有病而总是上厕所,医生治疗它,三个月不见效,我担忧不知道治病的方法,停下了我的工作学业来治疗,病却越发厉害了。”我叹息说:“唉!我现在才知道你确实病了。先生之所谓肠胃有病,只是饮食冷热(不当)造成的。天地万物生成于精神,保养于精神,所以精神饱满身体就强壮,精神旺盛生命力就旺盛,精神衰弱则会生病,精神散失就会死亡。因此喝了酒的人,躺在悬崖旁边而不至于掉下去,这是因为他的精神健全。一个小孩子,遇到猛虎就折断三尺的草茎打老虎
5、,老虎也不伤害他。为什么?他心里忘了外物(不害怕),那么外物就没有什么能伤害他。现在你没有什么病,但每天以生病为忧,害怕忧虑,实在是疾病得以集于身的原因。你何不早晨起床去轻松散步,夜间舒舒服服睡觉,不胡思乱想,来使你的生活安定?(这样)疾病大概就接近治愈了!”客人说:“好!我要按你的意见办。”试了三天,他的病好了。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2)一、1. 水波不兴2. 不宜妄自菲薄3. 悠然见南山4. 三山半落青天外5. 青冥浩荡不见底6. 猛志固常在二、1. 按 考察、查办。 打拍子。2. 案 几案、长方形的桌子。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 通“按”,考察、查办。3. 拔 攻占、攻取。 提拔、
6、选拔。 超出、突出。三、1.赋2.B B项,全诗只用了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其他内容都是重复,由此,可看出全诗是通过动词的变换来表现妇女的劳动过程的,B项正确。A项,“被统治者剥削”并没有从诗中体现出来,整首诗是欢快的。C项,“实际意义性较弱”错误,整首诗表现出来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意义重大。D项,同C项,“意义浅显,没什么研究价值”错误。3.妇女在田野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乐的劳动景象。四、(一)1.(1)草野之人的意见(2)责备(3)怜悯(4)要求、责成B(B项,两句中“以”都为连词,表原因,“因为”。A项,前一个“则”为连词,表示接关系,是“就”的意思;后一个“则”为连词,
7、表示转折关系,是“却”的意思。C项,前一个“乃”为副词,表前后的逆接相背,是“竟”的意思;后一个“乃”为副词,表前后的顺接或紧接,是“就”的意思。D项,前一个“其”为第三人称代词;后一个“其”为语气词。)3.清楚地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说的知道不对却不停止去做啊。至于抨击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4.表现他谨慎谦虚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参考译文】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值,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就:“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
8、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天下太平中吧。”王珪进言说:“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查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您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珪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存心规劝,太宗更加信任他。一天,王珪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的丈夫而纳她为妾,怎么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呢?”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听说齐恒公到郭国,问老百姓:郭国为什么灭亡?老百姓回答说:因为他能喜欢善的厌恶恶的。齐恒公说:如像
9、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呢?老百姓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清楚地知道那是错的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说的知道不对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珪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兑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
10、彦博惧怕,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悯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您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是再追究了。当时,王珪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龄;文才武略,将相被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 传达皇帝的命令,反映下面的情况,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国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
11、不如魏征。至于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二)1. 万柳堂之胜景万柳堂之衰败2. C(A项,作者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游览万柳堂时,万柳堂并非胜地。B项,万柳堂并不是冯相国退官时所修。D项,本文是作者自主而写的,女子游者是嘱托作者去万柳堂游览,而不是撰写文章。)3. 富贵荣耀随时间而升降,士应有所悟,而不再羡慕富贵这身外之物。而身在富贵中,则更应时时感到深忧,切不可再去搜刮民脂造园,做那种庸俗贪卑的人。4. 借题发挥(借物喻理、叙议结合、卒章见旨等。)5. “万柳之堂”的“可爱”表现有: 广三十亩,无杂树,尽植以柳,径曲而深,假山池塘错落有致,
12、池旁皆蒹葭,云水萧疏。作者对“万柳之堂”的修建持反对态度,认为富贵乃身外之物,士大夫富贵而要深忧,不能搜刮民膏建园自乐。【参考译文】过去的人,富贵到了极点,就往往要建造别墅来供自己享乐,为了竭尽达到建筑艺术的精巧,而不惜一切代价。等到建成,却不能常常住在别墅中,只是偶然去一次而已,甚至有的终身都没有去过。而能够常住在里面的人,却又无力去建造别墅。贤能的公卿大夫忙于国家的事务,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这种事,只有庸俗贪卑的人,才想用建造豪华别墅向家乡那些无知的人夸耀,使他们感到震惊。康熙朝的宰相、临朐人冯溥,当他在朝任职时,所做过的事既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只是他有座别墅园林在城的东南角
13、。园的面积有三十亩,园中没有一棵杂树,随着地势的高低,全部种的是柳树,因而题写园中的堂名为“万柳之堂”。在矮墙的外面,骑马经过的人可以望见。园中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深处,利用园中低洼的沼地,建成了池塘,又堆积泥土,造出了假山;池塘边都长满了芦荻,云彩和池水疏落映衬,可爱极了。雍正初年,我刚到北京,喜欢游玩的朋友都对我介绍万柳堂的胜景。我第一次到万柳堂,还多少有些亭台水阁。第二次到那里,以前凌空架在水上的高桥,已斜卧在水中了。第三次去,则凡是园中所种的柳树,都像斩过一样,没有一棵留存了。人世间富贵的荣耀,它总是随着时间有升有降,大概也和这个万柳堂园一样。那么士大夫如果能够自己有所领悟的话,就应该不
14、再羡慕富贵这样的身外之物。那些已经置身在富贵之中的人,正应当深忧也来不及,又怎么能搜刮百姓的脂膏来建造园林呢?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3)一、1. 溪头卧剥莲蓬2. 阡陌交通3. 青霭入看无4. 杨柳岸晓风残月5. 金石可镂6. 少壮不努力二、1. 白 亮,明亮。 洁净,纯洁。 陈述,禀告、告诉。2. 败 使衰落。 破旧。 衰落、凋谢。3. 拜 行礼、下拜。 授予官职、任命。 呈上、献上。三、 1. 西晋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2. 象征才高位卑的寒门弟子,表现了作者作为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的愤慨之情。3.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一句写的是社
15、会现象,世胄与英俊境遇的高下不同表现出社会的不公及作者的不平。四、(一)1. (1) 乘辇车(2) 美丽(3) 抢劫,掠夺(4) 在夜晚,在晚上(5) 收藏的珍宝(6) 通“慢”,久2. A(A项与“多于南庙之农夫”中的“之”都为助词,意为“的”。B项,“之”为代词。C项,“之”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D项,“之”为往,到去”的意思。)3. 秦人(从此)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成)土块,把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扔得到处都是)。4. 一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出他们抢夺劫掠的行径。(二)1. 长安2. 王事3. D(D项,“喷
16、入沧海,横浸汕”只是写出江水的归处,没有写江水沿途流淌的状态。)4. 要点: 送别之时,不说彼此相思、互相珍重一类的俗套语,而是反笔以出,笔姿摇曳不尽;将作者的一种豪放不羁之气贯注在山水之间,颇具李白诗文之神韵。(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大丈夫哪一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我和宗衮在两年之间,会面了又离别,离别了又会面,这当中来来去去所经历的路程,总共有三万里。为什么说有这么长的路程呢?去年春天,我们两人在京城相会,当时我去桂林,宗衮去滑台;今年秋天,我们竟然料想不到又在桂林相会,过了没多久,宗衮又回到滑台: 这都是因为国事的缘故。坐船坐车,来来往往,哪里只有三万里呢?人的一生有
17、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分别,像这样相距遥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还有什么好说的!时间正值十一月,我们几个朋友出城到野外(为宗衮)饯行。秋天的天空洁净无杂物,像是俯向红色的山崖。再加上万重高山耸立,像从平地上突起。山像铁那么黑,像笔锋那么尖。又有阳江、桂江(即漓江),从军城(即桂林)旁边流过,向南流淌,喷薄进入大海,浸润着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处在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哪里知道遥远的边地还有这么美好的山水?山水既是这样,人也是如此(都充满同样的情趣)。宗衮面对此情此景,与我分手道别。忘记我还是可以的,怎么能忘掉这美好的山水啊!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4)一、1. 天
18、气晚来秋2. 烟笼寒水月笼沙3. 又恐琼楼玉宇4.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 如今有谁堪摘6. 野旷天低树二、1. 报 报答、回报。 答复、回复。 报复。2. 暴 暴躁、急躁。 猛烈、急速。 欺凌、损害。 突然、猝然。 通“曝”,晒。3. 悲 哀怜、怜悯。 感叹、慨叹。三、1.洛阳纸贵2.C(C项,“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这两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为欲扬先抑,评价荆轲“虽无壮士节”但却“与世殊伦”。)3.放任性情,蔑视权贵借此表现蔑视权贵,重视个人尊严的精神四、(一)1.(1)凭恃(2)担心(3)致力,追求(4)适意,满足2.B(B项两个“则”均表示假设关系,“那么”之意。A项,前一个“乃”意为“竟
19、,竟然”;后一个“乃”意为“才”。C项,前一个“焉”为句末语气词;后一个“焉”为兼词,意为“在这件事上”。D项,前一个“若”意为“如,比得上”;后一个“若”意为“好像”。)3.如今你制作良药使患病的人活下来,对百姓的功劳非常大,为什么要用樗散的称号来污辱自己呢?(4分)(修、活、何为,介宾倒装。)樗散生难道果真是明白道理的人吗?君子之道,可贵之处在于谋生要问心无愧。4.太子公曰食焉而无愧5.本文借给以卖药隐于民意的樗散生立传,劝诫人们不要追逐外在的虚名,主张“名实相符”,从某种意义上凸现了作者追求精神自适的隐士人格。【参考译文】樗散生,钱塘人,姓李名诇,安孟言。年轻时师从绍兴人杨廉夫(维桢),
20、凭恃意气,崇尚志节,擅长写诗。在金陵市中卖药为生,他把居室取名为“樗亭”,而自称为“樗散生”。金陵市里患病的人到他家买药。没有不有所施与的,所施志的必定是良药,人人谈到樗散生都赞不绝口。有人问樗散生:“现在的人没有谁不想成为有用之材,有一寸就夸耀一尺,有一尺就夸耀有一寻(八尺为一寻),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才能不能马上被使用,又担心不能得到重用而悲哀。如今你竞然以樗散自命,樗木,是无用之木,你难道是没有才能的人吗?为什么你的嗜好和别人不相同呢?所厌恶的樗木,是因为它没有用处啊。如今你制作良药使患病的人活下来,对百姓的功劳非常大,为什么要用樗散的称号来污辱自己呢?”樗散生说:“我考虑这已是深思熟虑
21、了。美好的名声,我难道不想拥有吗?然而如果没有实际来与它相符,那么名只足以是一种祸害。我如果自认为是可用的,那将拿有用的标准来要求我,我或许不足以和所要求的一样,那么我就是无知狂妄的人了。我现在自己认为是“樗木”,我不必担心我的可用之处,然而我的可用之处本来就存在,这对我有什么损害呢?世上受祸害严重的,是追求名声太急切。名声,是有名无实的东西,得到未必对自己有好处,那些和我竞争的人,争论不休想夺取好名声,不也危险吗?我因此心态平和而不敢追求名声。况且我以卖药为生,医药的己容易读懂,治病的方法容易掌握,我确实尽心尽力了。内心有怀疑的病不敢勉强给人治疗,对病情作用不大的不敢多收酬劳,即使有不能治愈
22、,大概可以没有愧疚了,我确实愿意凭我的才学而安享升斗的俸禄,难道我的才能都不如别人吗?但是小吏们在我旁边操持着律法,百姓拿着诉状在我前面吵扰,我内心想使事态平息,却没有闲暇的精力,想施展我的才能,情势却不允许,我内心的愧疚无法释怀。还不如从事易于掌握的医术,拥有无用的名声而自我满足!”于是问的人辞谢他,都说樗散生是明白道理的人。我是从建安(建德)府的黄仁云那里听说的。史官说:樗散生的传闻不假啊。樗散生难道果真是明白道理的人吗?君子之道,可贵之处在于谋生要问心无愧。我看世上有愧于心的人很多啊,樗散生难道没有看见吗?孔子让开去做官,漆雕开自认为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而不愿做,孔子对此很高兴。樗散生难
23、道是效仿漆雕开的吗?既然这样,那么说樗散生是明白道理的人,难道不对吗?有人就他是羡慕樗木因为不才而长寿。那是庄子的寓言,樗散生大概不会取用。(二)1. 孔子儒家2. C3. 一个人想要建功立业,就要善于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4. 文章列举孔子、孟子的事例,旨在说明作为人臣,自己要尽力争取得到君王的信任,同时要珍爱自己,以图再用,与贾谊形成对比,从而证明作者认为贾谊没能得到重用也有自身原因的看法。【参考译文】人要有才能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实在不容易。可惜啊,贾谊虽然能够做帝王的辅佐之臣,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君子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
24、代的贤能人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万分的之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有的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我看贾谊的议论,如果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贾谊遇到的是像汉文帝这样的贤明君主,尚且因未能被重用而郁郁死去。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贤能人士)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列国,多次试图被任用,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他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表明自己的想法),再派子夏去联络,重申(自己的意图)。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努力。孟子离开齐国时,
25、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的程度,还是得不到重用,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 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让汉文帝任用自己来施展政治抱负啊。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5)一、1. 茅檐长扫静无苔2. 得无异乎3. 百姓苦4. 师不必贤于弟子5. 休说鲈鱼堪脍6. 秦时明月汉时关二、1. 北 代
26、指元朝、元军。 战败而逃的军队。2. 备 完备、详尽。 防备、戒备。 具备。 全部、完全、尽。3. 被 遭受。 覆盖。 通“披”,披带。 表被动,被、受。三、1.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2.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 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与高洁人格。四、(一) 1. 樊川文集李商隐2. (1)承担(2) 露天的谷仓(3)栏杆(4) 以为借鉴(5) 不整齐(6) 集市(7) 顽固(8) 名词用作动词,灭族3. B (B项,“而”表示顺承。A、C、D项,“而”表示转折。)4. 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被攻破,楚人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就变成了
27、一片焦土。5. 借古讽今;(借六国与秦不爱人民而速亡的史实)告诫当今帝王要以民为本。(二)1. 好事多磨2. B(“诗如何而后可谓云曲?”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应为“如何诗”,“诗”在这里为名词作动词,译为“作诗”,“而后”在此表示顺接下文,无实义。)3. “诗文贵曲”D(文章中心为“诗文贵曲”,从A、C项中“天然”和“平谈”可看出其意求“直”。B项强调下功夫,没有谈到技巧。D项中“峰回路转”“风起波生”可看出“曲”。)4. 列举三位诗人的诗作,论述创作诗歌达到曲折回味的方法。【参考译文】但凡做人可贵之处在于直爽,而作诗写文章可贵之处却在于曲折。孔子说过:“抒发感情要真,用词成文要巧。”孟子说:“
28、通晓了智慧作诗就生出巧妙,通晓了圣理作诗就有力量。”巧,就是指曲折。崔念陵有诗:“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他是知道此中的道理的!有人问:“怎样作诗才能说是曲折的?”我说: 古诗中的曲折,多得不可计数!即使拿近代人王仔园访友来说:“乱乌栖定夜三更,楼上银灯一点明。记得到门还不扣,花阴悄听读书声。”这就是曲折。假如到门口就敲,就太直接了。方蒙章的访友诗:“轻舟一路绕烟霞,更爱山前满涧花。不为寻君也留住,那知花里即君家。”也是曲折。假如知道是君家,就太直接了。宋代人咏梅诗说:“绿杨解语应相笑,漏泄春光恰是谁?”咏红梅云:“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这些咏梅而想到杨柳的心思、牧童的眼见,就是
29、曲折;假如专门咏梅花,就太直接了。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6)一、1. 山岳潜形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 渌水荡漾清猿啼4. 黄沙百战穿金甲5. 落花水香茅舍晚6. 经纶世务者二、1. 倍 通“背”,背弃、背叛。 通“背”,违反、违背。2. 背 反叛、背弃、违背。 离开。3. 奔 逃跑、逃亡。 奔马。 奔腾。三、1. 桃花源记饮酒2. B(B项,“有酒斟酌之”中的“斟酌”应为“与友人互相斟酒”的意思,而并非“斟酌诗句”,故B项错误。)3. 第一问: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 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
30、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四、(一)1. (1)为官(2)始,才(3)安定太平(4)认为奇特2.C(C项,“师”为名词作状语,意为“像对待老师一样”。A、B、D三项都为名词作动词。)3.(1)曹野人背着母亲急速奔跑到二百里外的地方,母亲才得以避免战祸。(2)许尚忠在这一年遇到一个长胡子的和尚,认为他的言谈十分奇特,便像对待师长一样侍奉他。4.文章语言简洁有力,如对曹野人的语言描写“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富贵之场而已乎?”,用语不多便勾画出其淡薄名利的形象。【参考译文】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是他的号。他的远祖在益阳为官,于是就上了益阳户籍。他的曾祖调任到龙阳的鹿溪,于是就成为龙阳人。他的五
31、世祖曾经担任过明朝的大官,有很多藏书。曹野人先生从小诵读那些藏书中的好文章,记诵阅读深入广博。曹野人天性机敏聪慧,下笔成文。蔡忠烈公担任长沙推官时,看过他的八股文,认为他的文章古朴不俗、奇异独特。曹野人后来进入益阳县学读书,才刚满二十岁,就有资格享受公家按月供给的粮食等生活物资。他凭借祖辈留下的产业,拥有很丰厚的家产,有一天忽然感叹道:“君子靠什么来安身立命,难道是在富贵场上追名逐利吗?”于是放弃家产,不再重视科举考试,选择了一个地方读书,全心钻研濂、洛理学,并写了一篇以乐饥为主题的文章来自勉。所谓“乐饥”,并非把饥饿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为值得自己快乐的事而快乐,即使饥饿也有快乐自在心中。他的文
32、章很多,大都是表达刻苦自修,看淡名利,减少嗜欲,以求达到“乐天知命”者的境界。曹野人又喜欢阅读仙道佛家的书籍,时间长了,自己认为有了心得。表现在他所做的事情,大多是人们意料不到的,乡里人因此把他看作异人。但曹野人的志向却在济世匡时,他谈论事情往往深切击中时弊,他呈送给邑令张际熙的意见书有几千字,寻究国家安定太平与动乱的根源,表达了忠君爱国的志向,蔡忠烈特别看重他。蔡忠烈认为他论辩是非达到了极为正确的高度,想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与他交往。大概他生平的知己,只有忠烈公一人罢了。曹野人侍奉双亲十分孝顺,因为当时天下大乱,曹野人担心没有什么办法来保全自己的母亲,于是常常在脚上包上沙袋行走,以致有人以为他癫
33、狂不经。明崇祯癸未年,流贼张献忠到来,曹野人背着母亲急速奔跑到二百里外的地方,母亲才得以避免战祸。曹野人极尽奉养之道,对母亲的丧事依礼尽哀。后来,曹野人自己剃去头发出家。回想当初,曹野人先生风度翩翩。曹野人没有胡子,后来遇到一个带长胡子的道人,道人脱下自己的胡子送给他,曹野人于是就有了漂亮的胡子。曹野人先生在清顺治甲申年的仲春去世。山东人许尚忠,喜好仙道,与朋友一起隐居在鲁山的丹霞洞。许尚忠在这一年遇到一个长胡子的和尚,认为他的言谈十分奇特,便像对待师长一样侍奉他。这个和尚沉默寡言,许尚忠问他的姓氏和故乡,他都不回答。过了三年,和尚才离去。和尚临走前,把他所讲授的经文编为一本书,授给许尚忠,书
34、名叫通源集,又留下一张偈子,署名是“楚益阳曹氏行尸”。清康熙甲辰年,许尚忠在常德为官,因为丈量土地的差事来到鹿溪,住在一个姓曹的人家里。起初不知这就是曹野人先生的家,后来看见案头上有一本书稿,上面写着“曹宗先野人著”,内容与通源集没有什么不同。许尚忠大吃一惊,询问曹家人,才知道他所像对待师长一样侍奉的和尚,就是曹野人先生的化身。(二)1. 内容形式2.A(“但”在古汉语中意为“仅仅”或“只是”,这里应为“只是”的意思,“务”为“做”的意思,“去泰去甚”应意为“走得太多,太远”的意思。)3. 追求浮艳的文风(过分追求华美的形式)、忽视作品的思想情趣(思想内容)4. 比喻论证5. 写作既要重内容,
35、又要重形式,两者不可偏废,才能写出好作品。例如六国论以六国灭亡的事例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运用得当,文章的内容(观点论据)和论证思路很好结合,才有这样的传世佳作。【参考译文】齐朝有位叫席毗的人,是位清明干练之士,官做到行台尚书。他讥笑鄙视文学,嘲讽刘逖说:“你辈的辞藻,好比那荣华,只能供片刻观赏,不是栋梁之才,哪能比得上我们这样的千丈松树,虽然常有风霜侵袭,也不会凋零!”刘逖回答道:“既是耐寒的树木,又能开放春花,怎么样呢?”席毗笑着说:“那当然可以啦!”凡是写文章,就好比人乘良马,虽然颇有俊逸之气,也应该用衔勒来控制它,不要让它错乱轨迹,肆意放纵地填充沟壑。文章应该以
36、义理情致为心肾,以气韵才调为筋骨,以事理材料为皮肤,以华丽辞句为服饰。现在的人相互承袭,反而趋向枝节,放弃根本,所写文章大都轻浮华艳,文辞与义理相互比较,则文辞优美而义理薄弱;内容与才华相互争胜,则内容繁杂而才华受损。放纵不羁者的文章,流利酣畅却忘了题,深究琢磨者的文章,材料堆砌却文采不足。现在的风气就是如此,你们哪能独自避免呢?只要做到不过分,不走极端。一定能有才华出众、声誉极高的人来改革文章的体裁,这实在是我所希望的。古人的文章,才华横溢,气势洒脱,其体态风格,与今天相去甚远。只是它遣词造句简略质朴,不够严密细致。如今的文章音律和谐缠绵,语句配偶对称,避讳精确详尽,技巧方面比过去强多了。应
37、该以古人文章的体制构架为根本,以今人文章的辞句音调为枝叶,两者应该并存,不可偏废。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7)一、1. 劳其筋骨2. 则有心旷神怡3. 是故无贵无贱4. 香雾云鬟湿5. 颠沛必于是6. 不求甚解二、1. 本 草本的根或茎干。 稿本、奏章。 天赋的、本来的、根本的。 树根,引申为主要的方面。 推究本源、考查。2. 逼 接近、靠近。 逼迫。 很,程度深。3. 彼 与“此”相对,另一个事物。 他、他们。三、1. 近体诗颈联对仗2.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3. 比喻。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忧
38、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四、(一) 1. 栾城集苏洵苏轼2. (1) 极、甚(2) 怨恨、忧愁(3) 如果、即使(4) 和、参与(5) 美景(6) 三十里为一舍(7) 关、闭(8) 张开(9) 去,往(10) 洗,洗涤3. 这些都是文人游子悲伤憔悴至不能承受的原因,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4. 示例: 文章多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 用“快哉”二字贯穿全篇,时而描述江上风光,时而评议历史画卷,时而抒情议论,对苏轼、张梦得在遭贬之后,能够自放山水之间和“不以物伤性”的坦荡心胸,表现了赞赏的态度。(二)1. 盛唐时期2. (1) 以气韵胜,千秋逸调。(2) 以格律胜,一代规模。(3) 以理
39、趣胜,合于佛理。3. C(C项“一定”说法太过绝对,文中用词为“庶几”,“差不多”的意思。)4. 自然万物文学传统与经典5. 从学名家之长,到重诗外功夫,探讨诗歌创作尽分量、备才能的途径和方法。【参考译文】诗歌总是离不开才华的。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我看合乎天才的是李白,合乎地才的是杜甫,合乎人才的是王维。李白诗歌以气韵取胜,杜甫诗歌以格律取胜,王维诗歌以理趣取胜。李白的诗千古飘逸,杜甫的诗是一代的典范,王维精通佛学,诗歌都合乎佛意。现在有才气的人就推崇李白,喜欢格律的人就学习杜甫,至于王维却少有人去学习,因为现在世间没有学道的人了。综合三家的特长来作诗,差不多也就不愧于风雅之道了。还不够啊
40、。学诗,却只是学习诗歌本身,就不算是诗了;学这三家的诗却只读他们的诗,就更不像诗了。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追根溯源的话,什么不完全具备了呢?所以学诗写诗的话,但凡天地之间的一草一木、古今之人的一言一事,从国风、汉魏以来的一字一句,乃至儒家的六经佛家的三藏,都要融汇于心,然后才饱满充实地在笔端流淌出来。就着万物而写诗描绘表现它,遇到题目就自然写成诗歌,这样各达佳境、各尽其妙。像这样,那么诗的分量才足显,人的才能才齐备。高考古诗文巩固练习与仿真测试(8)一、1. 忽如一夜春风来2. 无论魏晋3. 所欲有甚于生者4. 仰观宇宙之大5. 大珠小珠落玉盘6. 落霞与孤鹜齐飞二、1. 辟 通“避”回
41、避、躲避。 征召。 开辟、开拓。2. 蔽 遮盖,遮掩。 蒙蔽。 概括。3. 毕 完毕,结束。 都,全。三、1.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2. 一是柳花香,写出春之气息;二是酒肆里的酒香;三是暗含了朋友之间情谊的浓厚。3.D(A项,本诗为一首古体诗,并非律诗。B项中“欲行”的人应为李白自己。C项,诗歌开头将视觉、嗅觉、听觉融为一体,没有味觉。)四、(一)1.(1)杀(2)细小 (3)审问(4)剥夺,罢免2.A(A项都两个“以”都为介词,意为“因为”。B项,前一个“而”为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为连词,表修饰。C项,前一个“则”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则”是连词,表转折。D项,前一个“之”
42、为代词,意为“它”;后一个“之”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3.淮交官吏张电臣因犯贪污漕粮罪,折合白银一百二十多两,按例应当限期办案。让天下人明明白白知道皇上宽容直臣。4.顺治二年李森先书睿亲王揭发大学士冯铨贪污和放纵儿子为非作歹,被睿亲王免去官职。顺治十三年,李森先为张电臣上疏请求缓免,被剥夺官职。顺治十五年,李森先应诏上书,请求宽容对待进谏的大臣,被夺去官职。【参考译文】李森先,安琳技,是山东掖县的。曾经考中明朝崇祯年间进士。顺治二年,由国子监博士考选为江西道监察御史,上书睿亲王揭发大学士冯铨贪污和放纵儿子为非作歹的情况,大略说:“明二百多年的国运,毁坏在魏中贤手里而魏中贤当年杀戮贤良,通贿
43、谋逆的坏事,皆是因为冯铨。这是全国都知道的事情。请求立即彰显法令,在市上杀了他。”御史昊达,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祖、杜立德,御史王守履、罗四士、邓孕槐、桑芸等先后写信弹劾冯铨。睿亲王在重华殿集合大学士,刑部、科道的大臣们,召唤冯铨当面质询,睿亲王认为没有事实证据,指责李森先上书请求将冯铨斩杀于市的说法过当,免去他的官职。世祖有亲政以后,罢免了冯铨的官职。顺治九年十一月,大学士范文程把弹劾冯铨的各种奏章上奏皇上,皇上阅完后,说:“各大臣弹劾冯铨确实是恰当的,为什么因为这罢免官职?”范文程说:“各大臣弹劾冯铨,无右面是为君为国,皇上当考虑爱惜他们。而且如果让大臣难够钳制言官,不是细小而不值得计较的事
44、。”过了几日,皇上给吏部下旨,因为弹劾冯铨而被罢免的大臣被起用,李森先官复原职。顺治十三所,李森先以监察御史之职巡按江南,弹劾罢免贪官淮安李子燮,苏州推官扬昌龄,依照法令论罪。巡按苏州,对不守法令的和尚三遮、艺人王紫稼,用杖呓处死。一时间坏人受到震慑。淮安一名官吏张电臣贪污漕粮折合白银一百二十多两,按例应当严限破案期限,李森先为张电臣上疏请求缓免,皇上责怪李森先徇纵贪官,剥夺官职,逮捕至京审问,案情大白,官复原职。顺治十五年,李森先应诏上书,说:“皇上孜孜不倦谋求天下太平,多次下求言诏:但是大臣们犹豫观望的人很多,都是因为从前上书言事的大臣,一旦受到惩处,就流放永不续用,互相都把进谏作为警戒呀
45、。我认为相要广开言路,应该宽容对待进谏的大臣。像流徙的谏臣李呈祥、季开生、魏琯、李裀、郝浴、张鸣骏等,都与下诏恩准进谏因为公事受连累有关,倘使蒙受皇上顾念和怜悯,让天下人明明白白知道皇上宽容直臣,即使发配到偏远地方的直臣也不会被遗漏,凡是有进言责任的人,能不洗心竭虑进言吗?”皇上责怪他买恩徇情,夺去官职,下放刑部议罪,流放淌阳堡,皇上仍宽恕他,官复原职。不久命李森先以四川道御史之职往河南查荒,采用左都意识魏裔介的建议,给他查荒御史的印信,事情还没完成而死在任上。顺治十七年,皇上命吏部开列建言获罪的诸臣,那些流放的,列举了李呈祥,许琯、李裀、季开生和彭长庚、许尔安凡共六人。皇上命释放李呈祥,使许
46、琯、季开生归葬。其余的虽然是建言,情况和罪行不同,不可以宽容免罪。(二)1. 三国志2. C(A项,文中说“兄子严、郭,并喜讥议”,并没有说他们不尊重父母。B项,原文为“此吾仰大恶也”并没有说是不可容忍的罪过。D项,文中说马援不希望严、郭去效仿杜季良,并不是说不值得效仿。)3. 谨敕之士(天下)轻薄子4. 就这封信的内容看,马援最憎恶的是“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他希望自己的子侄能够效法龙伯高,而不要学杜季良“清浊无所失”。由此可以看出,马援是一个敦厚谨慎、洁身自好的人。【参考译文】当初,马援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马援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
47、 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 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亲自给她结上衣带和佩巾,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