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_第3课时开元盛世(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_第3课时开元盛世(3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课 开元盛世【学习目标】 1、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以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的知识。2、理解开元盛世就是唐朝的全盛时期。【学习重点】开元盛世;唐都长安。【学习难点】盛世经济繁荣的理解。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1、政治上(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 );整顿地方吏治;崇尚节俭。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 ”。2、经济的繁荣:农业:兴修水利工程;农作物种植上: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品种增多、饮茶之风盛行;农具改进:唐朝时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 和 ;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
2、术高;陶瓷业:代表作有越窑 、刑窑 和 。商业:唐朝的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 、扬州和 。长安:不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 的大都市。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 时期,历史上称为“ ”。了解: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后在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907年唐朝灭亡。二、合作探究:1、唐玄宗统治前期为什么能出现“开元之治”?2、总结盛世时期唐朝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表现。3、“开元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区别。4、从唐朝的由盛转衰中你得到什么认识。三、巩固训练: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
3、的原因不包括 A、唐玄宗励精图治 B、唐玄宗崇尚节俭 C、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关于唐朝人日常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饮茶之风盛行全国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在越窑可以买到最好的青瓷制品 D、长安城内的居民居住在坊里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4、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5、材料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1)这是谁的诗句? 2)“开元”是谁的年号?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5)
4、这种全盛局面是何时被打破的?6)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为什么?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7)与这位大诗人同朝代的著名诗人还有哪些?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知道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培养理清事件发展脉络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发挥的关键作用。难点: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一、自主预习,自我提高1、隋文帝时,开始用_的办法选官;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2、_时,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1、唐太宗:大大扩充了_的规模;科举制的完善 2、
5、武则天:首创_和_;(唐朝) 3、唐玄宗:_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1、改善了_,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2、科举制促进了_的发展;科举制的影响 3、科举制促进了_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_才被废除。二、合作探究1、科举制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如何评价科举制? 三、巩固训练1.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始于(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2.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3.正式设置进士科是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
6、则天时4.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 )A.500年 B.700年 C.900年 D.1300年5.殿试开始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6、废除科举制的时间( )A.西晋 B.元 C.南北朝 D.清末7、明经科举考试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A.选择题 B.填空题 C.问答题 D.作文题8.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东晋 B.西晋 C.南北朝 D.隋朝9.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D.对世界产生了深
7、远影响10、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11、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第17页) 材料二 :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第18页)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后世有何积极影响?-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