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1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319508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中古史教学大纲(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世界中世纪史教学大纲 李静平 【说明】世界中世纪史是历史系历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是世界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介于世界上古史和世界近代史之间,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门课程。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形成的原因及其相互交往的形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后果和影响;阐述外国封建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的历史过程,揭示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基本规律,为深刻认识近代社会的特点奠定基础。 世界中世纪史头绪纷繁,内容比较复杂,教学时数较少,学生多为初次接触,比较生疏,教学难度较大。因此,教学中既要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意选择基础知识的科学性。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所编写的面向21世纪的历史

2、学12门主干课教学内容要点一书编写的。选用的教材是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教材是我国世界史研究的一种革新教材。 【本文】前言 关于“世界中世纪史”的几个问题一、 关于中世纪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二、 关于西欧的中世纪三、 关于东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四、 学习中世纪史的意义第一章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教学目的:本章要求同学们首先掌握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形成及其这两个世界的基本特征、真正理解交流与冲撞这一两大世界的主要交往方式的真正含义和后果。要求同学们了解公元前后数百年间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基本情况,并从全球的角度来理解这种民族大迁徙对亚洲和欧洲所产生的影响

3、,其中要重点掌握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对整个西欧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内容要点: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形成原因及其相互交往的形式,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后果和影响;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原因以及匈奴人西迁所引发的后果;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对西欧历史的影响。第一节 农耕、游牧人类文明的两个世界一、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1、 农耕世界2、 游牧世界3、 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南富北贫二、 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1、 和平交往-两大世界关系的主流2、 暴力冲突-两大世界交往的另一种基本方式3、 交往的历史后果-世界文明的扩展第二节、亚欧大陆民族的大迁徙及其后果一、 亚洲东部民族的大迁徙 1、 中

4、国秦汉时期亚洲东部民族的分布2、大漠霸主-匈奴人的西迁(1)匈奴西迁的原因(2)匈奴与中原王朝的关系(3)匈奴人西迁的经过 二、亚洲其他民族的迁徙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五胡十六国时期2、厌哒人的迁徙3、阿瓦尔人的西迁三、欧洲民族大迁徙1、罗马帝国周围的蛮族情况2、古代日耳曼人的社会(三个阶段的状况)3、蛮族人入侵罗马帝国(几支主要的蛮族人部落的迁徙情况)四、欧洲民族大迁徙的后果-西欧文明的重构和再生1、引起了西欧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2、欧洲统治者的人种发生了变化-日耳曼人取代了罗马人的统治3、西欧文明的中心发生转移 教学方法:讨论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2 作业与思考:1、简述农耕世界与游

5、牧世界的大致范围2、叙述农耕、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及其后果3、试论述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西欧基督教文明的产生 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唯物史观关于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理论,理解西欧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历史特征,获得深入分析西欧中世纪历史的实际能力。 内容要点:本章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法兰克国家及其封建制度的形成,了解查理曼帝国分裂对西欧政治格局的影响,掌握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重点学习西欧城市的特点及其对西欧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并了解英、法、德和天主教在中世纪初期的历史发展状况,重点掌握中世纪西欧城市文化的发展及其对以后文艺复兴所产生的影响,要学习十

6、字军东侵的原因及其影响。第一节 中世纪的开端法兰克王国与加洛林帝国一、 法兰克国家的形成和发展1、 法兰克部落概况2、 克洛维-王国的奠基人3、 萨利克法典反映的状况 二、6-7世纪法兰克国家封建关系的发展1、 大量的分赐土地为封建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物质条件2、 懒王与宫相3、 查里-玛特的采邑改革三、加洛林王朝的统治1、王朝的建立2、查理曼帝国3、封建制的确立4、帝国的分裂-凡尔登条约第二节 频繁的外族入侵一、 阿拉伯人的侵袭二、 匈牙利人的进攻三、 诺曼人的活动第三节 西欧封建经济发展一、10-13世纪的大垦殖运动1、 政策的变化-由刀箭转向犁头2、 垦殖运动的过程3、 垦殖运动的意义二、

7、封建庄园经济1、 有关领地制2、 庄园的特点-自然经济三、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1、 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2、 城市兴起后的一系列斗争3、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4、 城市兴起的意义第四节 封建西欧政治一、 封君与封臣关系1、 金字塔式的分封2、 骑士制度二、 虚妄的国度-神圣罗马帝国、教权与皇权的斗争1、 德国、意大利、教皇国之间的关系2、 奥托一世与“奥托特权”3、 政教之争三、 法国政治与王权的扩张1、 加佩王朝的建立2、 王权的逐渐加强3、 腓力四世时期的-“阿维农之囚”四、 英国王权的消长1、 英国早期的历史2、 威廉征服及其后果-末日审判书3、 亨利二世的改革-“盾牌钱”4、 自由大宪章运

8、动五、 封建西欧的扩张1、 十字军东侵的原因2、 十字军东侵的经过3、 十字军东侵的后果第五节“上帝在人间的事业”西欧封建教会和封建文化一、 封建教会1、 西欧基督化和基督教的封建化2、 教会的组织制度-教阶制 修会制3、 教义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经院哲学4、 教皇权利的膨胀-基督教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支柱二、 西欧封建文化1、 加洛林王朝的文化复兴2、 城市文化的发展3、 艺术的代表形式-罗马式与哥特式4、 中世纪西欧的文学作品-英雄史诗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15 作业与思考:1、简述法兰克国家封建化的过程2、试论述西欧封君封臣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中国封建制的差异3、试论述

9、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4、简述诺曼底征服及其对英国封建制的影响5、简述“盾牌钱”的内容及其对英国的影响6、简述英国自由大宪章的内容和影响7、简述十字军东侵的影响 第三章 西欧封建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重点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掌握英法百年战争、等级代表会议和王权的加强,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的分裂割据和西班牙国家的形成等史实及其影响。 内容要点:西欧中世纪后期社会经济的调整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庄园日益解体和农奴获得解放,发生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英法等级代表会议的形成和王权强弱的变化;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后果;学习并理解德国和意大利在这个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

10、,尤其要对其城市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视;要使学生了解在这个时期由于世俗主义倾向的增长给罗马天主教庭所带来的冲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西班牙历史发展的状况和再征服运动的内容。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调整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一、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 不断发生的天灾人祸2、 悄然兴起的调整和变革二、 封建庄园的衰落、城市的分化1、 封建庄园衰落的原因2、 小手工业者与城市贵族的斗争第二节 人民群众的反抗浪潮一、 斗争的原因及特点1、 原因-城乡人民生活的恶化2、 特点-宗教色彩浓二、 人民运动的代表1、 意大利多里奇诺起义-建立千年王国2、 法国扎克起义-消灭一切贵族3、 英国瓦特-泰勒起义-消灭

11、农奴制第三节 英、法王权的强化一、 封建体制的变革-封君封臣制的解体采邑分封是以服役为条件的,经济的发展,盾牌钱的实施,必然要使采邑分封制度发生变化二、 新兴政治力量-市民阶级的崛起三、 国家政权的新形式-等级议会制1、 英国等级议会制的形成2、 法国议会君主制-三级会议的产生3、 英、法两国议会制的比较四、 英国与法国之间的百年战争1、 原因2、 经过3、 结果第四节 日益分裂的德国和意大利一、 中世纪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1、 特点一,政治上四分五裂,皇权软弱,诸侯势力强大2、 特点二,经济发展不平衡,封建化进程缓慢二、 德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同盟1、 商品经济发展2、 城市同盟三、 四分五

12、裂的意大利1、 中世纪意大利的特点2、 城市共和国-威尼斯、佛罗伦萨第五节 再征服运动与西班牙的统一一、 穆斯林西班牙-后倭马亚王朝统治下的西班牙二、 教国家的兴起和反攻1、 什么是再征服运动2、 取得胜利的原因三、 王朝的合并与西班牙统一的完成1、 卡斯提2、 阿拉冈 教学方法:论述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9 作业与思考:1、试论述西欧中世纪后期封建体制的变革。2、试论述英法等级代表会议的形成。3、简述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4、试论述中古后期德、意城市的历史作用。5、叙述西班牙再征服运动的内容。第四章 拜占庭与东欧封建诸国 教学目的:本章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和东欧封建诸国尤其

13、是古代罗斯国家的历史概况。重点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最终灭亡的原因,要使学生充分理解保守和不思进取是拜占庭灭亡的主要原因,它衰亡时的情形与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极为相似。要使学生重点理解拜占庭帝国及其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要使学生大致了解斯拉夫人的分布情况和南斯拉夫人的民族成份和早期国家,了解古代罗斯国家的建国概况。 内容要点:拜占廷查士丁尼的统治及其影响;拜占廷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独具特色的拜占廷文化;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和东斯拉夫人国家的封建化及其特点。第一节 动荡的历史命运与封建制度的形成一、 东地中海世界与拜占庭帝国1、 拜占庭帝国的由来2、 4-6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经济特点二、

14、查士丁尼的统治1、 内政;改革、编定法典2、 外交;征服战争三、 7世纪后的危机和封建制的形成1、 军区制的实施2、 军区制的实施产生的后果四、 封建制的发展和圣像破坏运动1、 立奥三世2、 圣像破坏运动 五、9-10世纪的拜占庭帝国1、 9世纪困境中挣扎的帝国-战争频繁2、 阶级矛盾的加深和封建制的确立 六、科穆宁王朝-军区制的瓦解,恩准制的实施第二节 走向灭亡的拜占庭帝国一、拉丁帝国的兴衰二、国内矛盾的激化,人民斗争的发生三、土耳其人的进攻-君士坦丁堡的陷第三节 独具魅力的拜占庭文化一、拜占庭文化形成的因素二、拜占庭文化的发展历程1、查士丁尼时代文化2、8-12世纪的文化3、12世纪以后的

15、文化 三、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 南斯拉夫人的早期国家一、 斯拉夫人的分布二、 保加利亚国家1、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2、 第二保加利亚王国三、 南斯拉夫人的其他部落情况第五节 东斯拉夫人与基辅罗斯一、 古基辅罗斯国家1、 古罗斯国家的形成-留里克王朝的建立2、 古罗斯国家的基本国策3、 古罗斯接受基督教二、 罗斯封建制的形成1、罗斯受洗的后果2、封建制的形成过程3、封建割据的发展三、从莫斯科公国到沙皇俄国1、莫斯科公国的兴起2、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摆脱蒙古人的统治3、伊凡四世的统治4、波兰和捷克第六节 东欧封建国家一、古波兰国家发展历程1、建立国家和封建关系的确立2、统一波兰国家的形成3、

16、古波兰经济的发展4、波兰和立陶宛的合并二、波兰农奴制和议会君主制的形成与特点 1、经济上-农奴制 2、政治上-议会君主制三、捷克国家的发展历程1、 早期国家的形成2、 封建关系的发展 四、胡司改革和胡司战争1、改革的背景 2、宗教改革的过程 3、胡司战争 教学方法:讲述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8 作业与思考:1、简述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2、试论述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3、叙述拜占庭文化的伟大成就。4、胡斯宗教改革的背景、主张及意义。第五章 西亚与中亚的封建帝国的崛起 学习目的:本章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衰过程,理解这几个帝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特征。 内容要点

17、:阿拉伯统一国家和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背景与过程;阿拉伯帝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矛盾;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蒙古帝国的勃兴与西征。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及衰落。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一、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条件1、关于阿拉伯半岛的概况2、各种危机的显现(生存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二、 伊斯兰教的产生1、伟大的先知-穆罕墨德2、有关古兰经3、有关信仰和义务 三、创立宗教国家1、 乌玛公社2、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第二节 阿拉伯帝国的创建和扩张一、神权共和时代-四任哈里发时代1、伯克尔的继任和扩张2、欧麦尔时期-阿拉伯国家扩张的第一高峰期3、奥斯曼时代-倭马亚家族的复兴4、

18、阿里时代-伊斯兰教的分裂、神权共和时代的结束二、横跨三大洲的帝国-倭马亚王朝时期1、帝国的迅速扩张2、迅速扩张的原因三、政教合一-阿拉伯帝国的政权体制1、倭马亚王朝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伊斯兰教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体制2、倭马亚王朝的经济状况四、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代-阿拔斯王朝1、王朝的建立2、王朝的政治制度3、王朝繁荣的社会经济4、阿拉伯帝国的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五、帝国的分裂和衰亡1、人民的反抗斗争2、教派分离与封建割据3、帝国的最后衰亡 第三节 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一、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1、以宗教为目的2、具有多民族的性质3、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二、文化成就1、科技发展2、文学

19、与艺术3、哲学成就三、文化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1、对东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 2、对欧洲文化复兴所起的作用第四节 蒙古国家的兴起与扩张一、蒙古的统一1、蒙古族的兴起2、蒙古国的建立和成吉思汗的建国措施二、蒙古帝国的建立1、对西夏的征服2、对金的用兵3、三次大规模的西侵4、迅速扩张的原因及征服带来的后果三、帝国的分裂-四大汗国1、金帐汗国2、察哈台和窝阔台汗国3、伊尔汗国-哈赞汗的改革四、中国文化的西传和东西文化的交流1、陆上丝绸之路的恢复2、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第五节 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衰一、奥斯曼国家的兴起1、东罗马帝国的衰落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2、奥斯曼国家的扩张-最后一个跨三洲帝国的建立二、奥斯曼

20、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制度的特点2、经济的发展状况三、土耳其征服的后果及其衰落1、征服的后果2、衰落的原因 教学方法:论述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9 作业与思考:1、简述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2、简述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3、试论述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4、蒙古成功征服世界广大地区的原因。 5、蒙古的征服对世界文明所产生的影响。6、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及其原因。参考书目第六章 南亚封建社会 教学目的: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印度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理解中世纪印度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内容要点:印度封建制度的特点,种姓制的变化,印度教及其影响;莫卧儿帝国的政治、经济。第一

21、节 印度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一、笈多王朝时期1、王朝的建立2、超日王地球的统治-法显传记载的状况 二、戒日帝国1、帝国的建立与扩张2、权力的分散与帝国的衰亡3、玄奘与中印文化交流 三、封建关系的形成1、 印度封建制的特点2、 裂土分封-封建化过程中国家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种姓制的变化和印度教1、 种姓制度的新变化2、 印度教第二节 德里苏丹国家 一、德里苏丹国家的建立1、 建立的背景2、 建立的过程二、德里国家的统治1、 政治统治制度2、 土地制度-封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3、 经济发展状况4、 人民斗争和德里国家的衰落第三节 莫卧儿帝国一、帝国的建立二、帝国的政治制度及特点1、土地占有情况2

22、、农村公社仍然存在3、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 三、阿克巴的改革 1、改革的原因2、改革的内容3、改革的结果 第四节 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围的影响一、斯里兰卡的佛教二、缅甸的佛教三、泰国的佛教四、柬埔寨和占婆的佛教 教学方法:论述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9 作业与思考:1、试述印度封建制的基本特征。2、试析印度教的基本教义及其实质。3、阿克巴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第七章 东亚封建社会 教学目的:本章使学生掌握朝鲜、日本封建国家的兴衰过程,理解东亚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获得分析东亚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内容要点:朝鲜封建制度的特点;日本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幕府政

23、治产生的社会根源,日本封建统一国家的重建,德川幕府的统治。第一节 古代朝鲜国家的形成与封建制度的确立 一、新罗国家以前的朝鲜 1、中国王朝对古代朝鲜的管理与开发 2、朝鲜的三国时代 3、新罗国家的统一 二、封建制度的产生-新罗国家的统治 1、新罗的封建制度-丁田制和禄邑制 2、新罗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 3、阶级矛盾的尖锐、新罗国家的灭亡 三 、高丽王朝 1、王朝的建立及其扩张 2、王朝封建制度的发展-田柴科、公田法的实施 3、高丽王朝的集权统治 4、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高丽王朝的灭亡 1、社会矛盾的激化,人民反抗斗争的不断发生 2、外族的入侵,加速了国家的灭亡第二节 李朝时期的封建社会 一、李氏

24、朝鲜的建立及封建制的发展 1、李氏朝鲜的建立 2、李朝前期的田制改革-科田法 3、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李朝的政治 1、行政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2、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三、李朝后期的朝鲜 1、内忧-党争 2、外患-壬辰卫国战争第三节 大化改新时期的日本 一、大化改新前的日本历史概况1、 日本的原初文化时期2、 日本的大和国家时期-贵族政体下的部民制度 二、大化改新-班田制的瓦解与庄园制的形成1、 改革的背景2、 改革的经过及内容3、 改革的影响及作用三、律令制国家的兴衰1、 什么是律令制2、 律令制国家的发展3、 班田制的瓦解和庄园制的兴起 四、摄关政治和院政 1、何为摄关政治 2、摄关家族与皇

25、族的争权 第四节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一、镰仓幕府时期1、 幕府政权的建立2、 御家人制度 二、室盯幕府时代-战国时代1、 早期-南北朝时期2、 政治形势的变化-封建割据的战国时代3、 社会经济的发展-发达的城市工商业 三、德川幕府-日本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峰1、 日本社会的重新统一2、 德川幕府时的统治政策-幕藩体制的形成3、 岛原起义及日本的锁国政策 第五节 朝鲜及日本文化一、朝鲜文化二、日本文化教学方法:讨论 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9 作业与思考:1、试述朝鲜封建制的形成和基本特征。2、李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3、“大化改新”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4、幕府政治的社会根源及其表现形式5

26、、日本封建制的特点。6、试评德川幕府的统治政策。【参考书目】孙义学世界中世纪史,大学历史系自学丛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年朱寰 世界中古史,吉林出版社1985年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刘家和、王敦书主编世界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版郭守田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87年扬真基督教史纲,三联书店1989年版扎波罗夫十字军东征,三联书店1962年马克尧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列夫臣柯拜占廷简史,三联书店1962年版鲁勃佐夫胡斯战争三联书店1962年版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伊斯兰教简史萨拉夫印度社会,商务出版社1977年王金林简明日本古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