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5311854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发展理论主要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观点 ) 认知发展理论习性学理论生态系统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又译心理分析理论,是西方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理论分为两个时期: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与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1、人格的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成分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 id),包括人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由快乐原则支配。自我( ego),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 既要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活动的,它是有意识的、理智的。

2、超我( superego), 人格中良心、理想方面,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力求完美。超我以至善原则行事。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性本能,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冲动,这种能量和冲动被称作“力比多”。力比多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投射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它依次成为儿童兴奋的中心,这就促成了相应的人格发展阶段。2、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1)口唇期( 01 岁)(2)肛门期( 1 3岁)(3)生殖器期( 3 6 岁)(4)潜伏期( 5、6 12 岁左右)(5)生殖期( 12 岁20 岁左右)3、简评贡献 :儿童早期经验影响后期发展的观点很有价值;把人格发展看成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3、对人格发展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足 :观点缺乏有力支持;过于强调性本能的满足;研究取样来自少量精神疾病患者。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埃里克森的基本观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渐进贯穿终生的过程,并要依次经历8 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即解决由个体的生物成熟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产生的冲突即发展危机。每阶段发展危机的解决,即获得积极品质,使个体顺利的发

4、展至下一个阶段,否则个体将会遭遇到适应的困难,并进而阻碍到以后各个阶段的发展。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 2 岁)自主对羞耻和疑虑(24 岁)主动对内疚( 47 岁)勤奋对自卑( 712 岁)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约1218 岁亲密对孤独( 1830 岁左右)繁殖对停滞(成年期)自我完善对失望(老年期)3、简评埃里克森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中心的观点,强调自我和理智的力量;且更强调文化的影响。他把儿童看成一个整体,从社会的、情绪的和道德的整体发展来研究人格的发展,强调社会环境和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也因此推动了儿童研究的进展。但其理论对发展动因阐述不清。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

5、展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即为学习理论,因行为主义理论注重研究行为的学习和改变,而不注重内在的认知、动机和情绪的发展,而被称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是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华生认为,发展是习得外部刺激和外显反应的联结的过程,即行为积累的过程。他赞成洛克的白板说, 认为发展完全依赖于后天的环境中获得的经验,发展是环境塑造的行为改变的连续过程,即环境决定论或教育万能说。阿尔伯特实验证实,情绪也是后天习得的。彼得实验证实,恐惧情绪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因此,华生主张重视对儿童的早期行为训练,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不采用体罚。要求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进行严格的训练。

6、二、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斯金纳认为, 个体人格是一系列行为习惯的独特组合,行为习惯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学习而形成的。他认为,人类发展取决于外部刺激(强化物或惩罚物),而不是本能、内驱力或生物成熟等内部力量。强调操作性条件学习原理的作用。但,他忽视了认知因素。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都拉( Albert Bandura)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即观察他人行为和模仿他人的榜样形成的。并认为人的行为是内部过程和外部影响交互作用的产物。由此,他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交互作用论,强调社会学习在儿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因此形成了行为主义新流派: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名师资料总结 -

7、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学习。用班图拉的话来说 “即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后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行为反应特点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 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 动作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换。 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2、交互作用论班杜拉认为个人和环境因素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两者是相互

8、决定的,且人也不能视为独立于行为之外的原因。他主张行为、 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3、社会学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攻击性 性别角色 自我强化 亲社会行为四、对学习理论的简评贡献:实验研究非常严格,经得起检验,对理解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外显行为的直接原因的强调有重要的临床和实践应用价值。不足:忽视了个体的生物因素,对人类发展的解释不免过于简单;早期行为理论忽视个体认知因素的作用,只强调环境的作用,但这个环境不是儿童真正的生态环境,而是人为的实验室情境。第三节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研究及其理论皮亚杰(J.Piaget1896-1980 )认为,儿童

9、的认知发展是沟通生物学与认识论的桥梁。他认为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了解,可以揭示整个人类认知发生的规律,从而构建他的“发生认识论”学说。他的研究左右了整个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1、皮亚杰的研究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 1955 年在日内瓦创建了 “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2、皮亚杰的观点(1)认知结构智力 :智力(认知能力、思维)是有助于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基本生命过程。认知结构 :个人在感知及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心理

10、结构,即个体用来应对或解释某些经验的有组织的思维或行为模式。图式 :认知结构组织的基本单元就是图式,指的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或类似的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2)认知过程皮亚杰认为,对经验的组织和适应是促使图式不断完善的功能性原则。组织原则 :组织是通过整合和协调生理或心理结构,最终形成复杂的心理倾向。适应原则 :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同化是儿童以原有认

11、知结构解释新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顺应是个体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认知结构以纳入和适应新经验的过程。(3)认知发展阶段认知发展既连续,又分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 02 岁) 前运算阶段( 2 7 岁) 具体运算阶段( 7、8 11、12 岁) 形式运算阶段( 12 岁以后)【跨文化研究发现各国儿童认知发展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观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1、文化-历史发展观维果斯基创立社会文化理论,以解释人类高级的心理机能价值观、信念、习俗和社会团体技

12、能等如何通过社会互动传递到下一代。并将心理机能区分为两种:靠生物进化而来的低级心理机能;受历史文化影响而来的高级心理机能。2、发展的实质维果斯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个体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相对于皮亚杰强调儿童通过独立的探索来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维果斯基更关注社会互动,关注有经验的成人与儿童的合作性对话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维果斯基强调儿童的发展具有文化的特异性,特定的文化为儿童确定了特定的认知发展任务,并传递给儿童特定的社会文化工具和技能。这种观点促进了跨文化研究的发展。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基于其发展的观点,还提出了教

13、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最近发展区 :指儿童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指导下表现出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三、信息加工观20 世纪 90 年代, 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看到了行为主义研究的偏颇和皮亚杰研究的局限性,开始采用精确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方法,探测人们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由此兴起了一种新的思潮,即信息加工观。信息加工论主张, 将人类心理视作一个信息流动的符号加工系统,认为人类大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类似于电脑的信息输入、加工和转

14、换输出过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试图揭示个体在解决问题和完成复杂任务时头脑里信息加工的步骤和程序。对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详尽地描述和解释了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成为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皮亚杰的理论对当代发展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发展心理学中与认知因素有关的研究以及很多认知心理研究机构的建立,主要归功于皮亚杰的影响。皮亚杰富有挑战性的理论激起了同行们进行研究和提出新理论

15、的兴趣,随着研究的进展,皮亚杰的理论和有关研究结果遭到了多方面的批评。皮亚杰的研究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 其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顺序不变的观点出遭到了质疑。也因强调儿童的生物学潜能,相对忽略经验和教育作用受到批评,如维果斯基,就提出了不同观点。第四节习性学理论习性学是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习惯或行为的科学,又称为动物行为学。1854 年最早持进化论观点的法国著名生物学家若弗鲁瓦 圣 伊莱尔,首次将这个词用来指研究动物在其自然栖息地中特性的科学。一、习性学的基本观点第一,强调生物遗传因素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进化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即基因和自然选择的作用。第二,几乎所有行为都是适应性的。动物生来就有许

16、多生物性的程序化行为;这些行为是进化的产物,是有利于生存的适应性行为。第三,发展存在关键期。动物许多行为模式的形成可能性有关键期,即动物在成长的某个时期(特别是早期) ,特别容易形成某种行为或反应,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就难以形成了。具有习性学倾向的心理学家也十分重视人类早期经验,认为人类早期发展也存在关键期,或敏感期。洛仑兹发现印刻现象。印刻是某些雏鸟的早期追随行为,它可以确保幼崽与母亲保持接近、有食物供给并免收威胁。印刻现象启发了John Bowlby 对婴儿依恋行为的研究。二、习性学的贡献和局限性贡献:习性学指出,不同物种(包括人类)的学习能力和行为模式都是不同的;动物和人类的学习受到生物学

17、因素的限制;研究方法上避免了实验室研究的缺陷。关键期/敏感期的概念对儿童教育具有启发作用。局限:许多观点基于进化论提出的,缺乏实证研究证据。同时,习性学家很难确定是本能或遗传,还是后天的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人类的许多复杂行为和动机。学习理论者认为,即使那些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行为也会受到学习的影响,为后天经验所修正。第五节生态系统论布朗芬布伦纳 认为,是自然环境而不是实验室对人的发展是一个主要影响源,提出了生态系统论,又称生物生态学理论。一、生态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18、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生态系统论认为, 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或自然生态环境是一种嵌套式结构的系统,具有层次性、动态性、整体性。这一环境系统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人们心理发展的环境子系统,它们层层嵌套,进行着动态的相互影响,由此构成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体生态环境。布朗芬布伦纳认为, 个体发展的生态环境内到外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四个子系统同时影响个体的发展。微系统 是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中间系统 是指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外层系统 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宏系统 是指存在

19、于以上3 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为说明个体所处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布朗芬布伦纳还提出时序系统,用以说明儿童所处的环境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时序系统,是前面4 个系统的基础,涉及时间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其中包括历史事件(如,911)和渐进的历史变化(如职业妇女数量变化)。同时,布朗芬布伦纳还强调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而改变,儿童也会积极的选择、修正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环境和经验。二、生态系统论的贡献和局限性贡献:首先 , 扩大了心理学研究中环境的概念;其次, 强调发展的多因素和动态性。不足:过分强调环境对发展的作用,未提出一个人类发展的系统的理论模式,可以说,

20、该理论是其他发展理论的一个补充。第七节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一、1949 年之前的发展心理学思想1、陈鹤琴2、黄翼3、艾伟二、1949 年之后的发展心理学思想1、潘淑2、朱智贤朱智贤( 1902-1991)是我国系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专家。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关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朱智贤认为, 环境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这个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目前国内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朱智贤的提法。关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朱智贤认为, 心理发展如何, 向哪儿发展?是由适合于主体心

21、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从学习到心理发展,人类心理要经过一系列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还提出了一种表达方式: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涉及到教育要求达到难度问题。朱智贤提出,只有那种高于主体的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观努力后,又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朱智贤认为,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出年龄特征来。心理发展的年

22、龄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而且也有可变性。在同一年龄阶段中,既有本质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又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即个别特点。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他在 “ 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 一文中,反复阐明整体研究的重要性。强调:第一,要将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来研究;第二,系统地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研究;第三,系统处理结果。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发展心理学朱智贤指出,坚持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发展心理学,这是我国心理学前进道路上的主要方向。他反对脱离实际地为研究而研究的风气,主张研究中国人从出生到成熟心理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只有我们拿出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来,才能在国际心理学界有发言权。他主张将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结合起来研究,主张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儿童与青少年的智力和人格。复习与思考:教材第二章的思考与练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