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汉的统治教案示例之二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5297122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东汉的统治教案示例之二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东汉的统治教案示例之二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东汉的统治教案示例之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东汉的统治教案示例之二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东汉的统治教案示例之二教案示例之二第 15 课 东汉的统治教材分析本课概述了西汉后期至东汉末年的政治状况。汉武帝以后,西汉王朝由盛而衰,王莽乘机代汉建新。新莽时期,实行托古改制,社会动荡,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接着,刘秀重建汉政权,史称东汉。东汉前期,政治比较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到了东汉后期,宦官独揽大权,“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政治更加腐朽,发生了“党锢之祸”。东汉中后期的黑暗政治,导致了黄巾起义。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王莽改制;光武中兴;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黄巾起义。2思想政治教育

2、:王莽改制是在西汉末年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下进行的。改制的失败,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所形成的黑暗统治是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3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光武中兴的说法?”“黄巾起义的特点是什么?”“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在组织发动群众上有什么不同?”培养其综合概括、分析比较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光武中兴;黄巾起义。难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的形成。教学方法以讲为主的综合教学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名师资料

3、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提问:为巩固封建统治,恢复经济,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汉武帝为加强专制皇权,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汉初60 余年,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到汉武帝时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西汉王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以后,西汉便由盛而衰了。那么,西汉是怎样结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王莽改制1王莽代汉西汉后期,统治阶级越来越腐朽

4、(以成帝常微行长安城中,斗鸡走马为例说明),土地兼并十分严重(解释土地兼并,并以匡衡、张禹大量占田说明土地兼并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西汉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在社会动乱中,外戚王莽趁机夺取政权(解释外戚,对王莽略作介绍)。公元8 年,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莽”(联系王莽代汉建新的年代,引导学生回忆公元前后的概念) 。2王莽改制王莽即位后,为了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宣布实行“改革”,改制的主要内容有实行“王田”“私属”制、改革币制等(解释改制内容)。王莽改制并没能解决社会问题,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政局的动荡。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3绿林、赤眉起义(结合“绿林

5、赤眉起义形势图”讲述)公元17、18 年,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交待绿林、赤眉起义的地区、领导人及名称由来)。公元 23 年,绿林军在昆阳消灭了王莽的主力军队(略述昆阳之战,并借此交待刘秀的经历)。昆阳大捷后,绿林军乘胜攻入长安,新莽政权被推翻。二、光武中兴1东汉的建立公元25 年,刘秀即位称帝,重建汉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公元2557 年在位)。2光武中兴刘秀登基称帝后,面临的是西汉后期以来残破的社会局面。长期的战乱和伴之而来的饥荒疫疾,使得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经济凋敝。与此同时,各地农民起义也时伏时起。为了巩固东汉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光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解放奴婢

6、”。自公元26 年至 38 年,光武帝先后六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概括交待属于释放之例的奴婢,明确被释放的是部分奴婢)。公元35 年,光武帝又三次下令禁止残害奴婢,对未被释放的官私奴婢,在法律上给以一定的人身保障。光武帝释放及禁止残害奴婢的政策,对缓和社会矛盾,保护和解放劳动力,起了积极作用。整顿吏治。光武帝在位期间,重视整顿吏治。他裁汰了昏庸无能的官吏,惩办了贪赃枉法的官吏,奖励、重用清廉正直、秉公执法的官吏。(讲述“强项令”董宣的故事。)整顿吏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另外,光武帝还注意减轻赋税,并提倡节俭。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稳定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到光武帝

7、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人口由东汉初年的1000 多万,增加到2100 万。历史上把光武帝统治的时期称为“光武中兴”。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光武中兴的说法”?教师概括总结。 )“光武中兴”以后的几十年,东汉王朝政局安定,社会经济进一步恢复发展,人口和垦田数目不断增加。公元75 年,东汉人口增加到3400 万;公元88 年,增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到 4300 万;公元

8、105 年时,达到5300 多万,接近了西汉最高人口数字(让学生回忆西汉末年的人口数量) 。东汉的垦田数目,到公元105 年时,达到732 万顷,接近了西汉时期的最高水平。人口和垦田数目的增长,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二、外戚和宦官专权(引导学生回忆外戚和宦官的概念后,继而指出)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控制中央政权。东汉自和帝(公元88 年 105 年在位)开始,皇帝即位时年龄都很小(用“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表”说明)。小皇帝年幼不懂事,朝政常常由太后主持。太后又依靠自己的父兄帮助处理朝政。这就形成了外戚专权。小皇帝长大后,不甘忍受外戚挟持,便结纳身边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亲政

9、后,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于是,又演成宦官掌权的局面。皇帝死后,又有新的小皇帝即位,又出现外戚专权。新的小皇帝长大后,再依靠宦官铲除外戚。这种斗争循环反复,就形成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他们骄横贪婪,各谋私利,搞得政治十分黑暗(以梁冀、“五侯”为例,说明外戚和宦官专权时期的黑暗政治)。四、党锢之祸东汉桓帝( 146167 年在位)、灵帝( 167189 年在位)时期,宦官专权,为非作歹。太学生和一些官僚士大夫联合起来。同宦官势力斗争。宦官诬陷他们结成党羽,攻击朝廷,逮捕其领袖人物,判处终身禁锢,不许录用,许多人受到牵连。这在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五、黄巾起义1起义的背景(联系三四目内容讲述

10、)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人民负担沉重,苦难日深。与此同时,水旱蝗灾连年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民缺衣少食,有的全家惨死在灾荒中。严重的天灾人祸,迫使农民纷纷起来斗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用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说明当时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184 年,终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大起义。2起义的组织、准备(结合“黄巾大起义形势图”讲述)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巨鹿人张角。他是太平道的首领(解释太平道)。张角吸取了以往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在起义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他借传教发动群众。经过十几年,黄河、长江流域有几十万人参加了太平道,张角把参加

11、太平道的人,按地区组织成三十六“方”。经过长期组织、准备,张角号召农民起来,推翻东汉的统治(讲解张角的预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与弟子约定在甲子年各地同时起义。3起义的爆发及失败公元 184 年 2 月,张角领导农民几十万人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为黄巾军。黄巾军攻占了许多郡县,捕杀了不少东汉官吏。(指导学生观察“黄巾起义想象图”,并讲解。)黄巾军的英勇作战,给东汉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东汉政府联合地主武装,共同镇压起义军。由于黄巾军力量分散,经过九个月的英勇战斗,终于失败了。起义军余部继续顽强斗争了几十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12、-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4起义的意义黄巾起义在广大地区打击了官僚、地主,基本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使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引导学生分析黄巾起义的特点,教师归纳总结。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比较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在组织发动群众上的不同之处。)课堂小结 (首先,结合板书,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第14、15 课教材内容,概述两汉的兴衰,梳理汉政权的兴亡线索。)布置作业 (略)简评 通观以上两课,执教者在发展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上颇有令人借鉴之处:第一,善于以问题导入,将学生带入历史学习的情境中。第二,精心设计并实施能力培养目标,如,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归纳汉武帝促成大一统局面的措施,启发学生比较陈胜、吴广起义在组织发动群众上的不同之处等等。均从不同角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与比较能力。第三,所提问题有难有易,有直接发问,有变式发问,体现了能力培养一般性与殊性相结合的特点。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