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二节南亚教案湘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二节南亚教案湘教版 .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二节 南亚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课外资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二、教学重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三、教学难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
2、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四、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1 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历史故事传说引入新课内容。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后,非常注重对外的交往,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有鉴真东渡、也有我们从小就听遍了的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找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学生为全体学生简单介绍,提高兴趣。板书:第二节南亚二、讲授新课:板书:一、南亚次大陆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南亚次大陆名称的由来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读图启发学生。 )1、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3、。2、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指出南亚的范围: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3、印度次大陆。强调次大陆的概念不同于大陆或岛屿,而是“相对独立”4、主要国家、首都:临海国: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达卡内陆国: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廷布岛国: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各自控制其中一部分(图上找出印巴停火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板书:二、地形特征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
4、三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利用P42 活动题,讲授解题思路与技巧。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2、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3、南部是德干高原请学生用铅笔在P42 彩图上作地形区的标记,完成书上练习进行读图、析图训练。(边看边画,加深印象。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板书:三、河流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在黑板简图中绘出大体位置、形状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流经国家和注入的海洋。三、小结及作业布置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2、作业:课课练双基达标:选择题
5、第5 题、综合题第8 题。七、板书设计:第二节南亚一、南亚次大陆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2、国家与地区二、地形特征(三大地形区)1、喜马拉雅山脉2、印度河恒河平原3、德干高原三、河流1、印度河2、恒河平原第 2 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图2-13、图 2-14 和图 2-15,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了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6、- - - - - - - - 、了解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发展概况。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以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二、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图2-13、图 2-14 和图 2-15,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2、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作为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三、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图2-13、图 2-
7、14 和图 2-15,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四、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1 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请同学说说南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过渡: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南亚独特的气候,到底独特在哪里呢,马上来了解下。二、讲授新课:板书:四、气候特征1、指导学生熟悉解题思路。从纬度位置入手,探讨南亚地区可能的气候类型(在图上找出赤道及北回归线) 。2、分析 P43 图印度北部城市安拉阿巴德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指导学生按照(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温差、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差异)的方法
8、分析气候统计图。根据地图册第8 页观察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利用 P44 的活动分析南亚地区雨季降水多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吹向陆地,给南亚陆地带来充足的水分;以及雨季时东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降水特别多的原因根据动画演示了解南亚特殊的地形(图一),分别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西高止山脉的迎风坡,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地形雨特别多。分析并得出结论南亚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图一图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9、 - 板书: 1、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有少量热带沙漠气候,南部有少量热带草原气候。板书: 2、一年分三季在图 2-13 上标明南亚气候显著特征是一年分三季:热季:35 月(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雨季: 610 月(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几个月)、凉季: 11次年 2 月(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几个月),学生在图上作相应标记(图二),展示雨季及旱季对比图。简单介绍南亚的农作物及分布:简单介绍农作物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水稻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西部和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地区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带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部以“玄奘取经”和“印度的牛”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提高兴趣板书:五、宗教与社会各宗教在南亚
10、的主要分布国家以学生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1、南亚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人口超过一亿利用新闻(如火车出轨事件、沉船事件等)使学生理解南亚的人口密度较大,人口素质一般,科技水平欠发达,安全隐患较多。回忆上学期所学的知识,分别列出世界人口前10 位的国家2、南亚 8 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最发达电脑软件占据重要地位3、南亚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锡金、不丹印度教印度、尼泊尔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小结七、板书设计:四、气候特征1、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2、一年分三季五、宗教与社会八、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练习读图能力,通
11、过地图掌握你所需要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南亚旱季南亚雨季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 可以多加入一点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图获得地理知识。通过学习,主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自己进行总结的能力。课堂上,应该多让学生思考、讲。多加练习。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地理 2,课时: 2 3,学生课前准备:一、预习课文,了解南亚相关内容二、百度搜索南亚河流、气候、宗教社
12、会等相关知识二、 教学课题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看地图、分析地图,让学生多思考、讨论、展示、讲解、练习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学会分析分区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结合地图熟悉南亚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培养学生据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 运用地图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3. 通过学习人类古代文明南亚补充中国古文明相关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三、 教材分析南亚相对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来说,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本节教材包括 “位置与国家” 、 “三大地形区” 、 “一年分三季” 、 “宗教
13、与社会” 、 “人口与经济” 等内容。考虑到南亚特殊的地理环境,教材在内容处理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明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内容处理上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教学重点: 1.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特征。2掌握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教学难点: 1.地形和河流的相互关系。2南亚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南亚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
14、索在搜索到拥抱南亚的相关视频,现场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南亚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加强了解。利用百度搜索南亚命的详细信息和图片,做成PPT 让学生对当时形势有深刻的比较认识。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积极向上,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感情不稳定、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善于机械记忆和直觉思维,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所以本节课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并把知识和图结合起来记忆。五、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两节区域地理内容,可以利用一般的分析区域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到人地关系,步步深入地研究。在学生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特征
15、后,落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学习方法可以采用讨论法或指导作业方式;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季风气候的成因,可以用电脑动画解决;同时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应提供大量的景观图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有其独特之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突出当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本节课的引入可从放映西游记片段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的想从知其一到想知其二,接着引入南亚的宗教。对于南亚的历史发展,从地理角度侧重于当地的语言、人种构成,进而为后面了解印度的经济发展特点打下基础。利用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图,用讲解法与读图分析法,培养学生阅读区域图的能力。对于南名师资
16、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 - - - - - - - - - 亚的地形与河流,采用指导作业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南亚分层设色地形图或动画演示进行讲解、总结归纳地形特征。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新课导入【视频导入】播放视频西游记片段,引导学生观看,通过天竺引出南亚。然后出示南亚图片,播放南亚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百度视频】南亚古国【印度】之旅(板书:第二节南亚) (二)、讲授新课一、南亚的位置、范围、国家(板书)【百度百科】南亚(学
17、生简单了解南亚)【教师活动】课件出示南亚政区图,并提出以下问题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南亚大体在什么山脉和什么大洋之间?南亚有多少国家?哪些是内陆国家、临海国家、岛屿国家?哪些国家同我国相邻?主要国家的首都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学再相互讨论回答相关问题。【教师活动】精讲点拨: “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区别。【百度百科】南亚次大陆【学生活动】当堂练习:课件出示南亚空白图,让学生指出南亚的海陆位置以及南亚的主要国家及首都。二、地形(板书)【教师活动】课件出示南亚地形图,南亚可分为哪三大地形区?三大地形区各有何特征?教师巡回辅导、解疑。【学生活动】学生读图思考并互相讨论以下问题。【教师活动】教
18、师总结、归纳点拨:北部山地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平原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平缓的德干高原【百度知道】南亚的地形特征【学生活动】讨论:德干高原地势东西比较,哪里地势较高?哪里地势较低?【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河流的流向去判断地势的高低,并且得出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三、河流(板书)【学生活动】读南亚地形图,找出南亚主要的两条河流以及他们主要流经的国家。【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并总结归纳: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流经南亚西部干旱地区,注入阿拉伯海;恒河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
19、洲。【教师活动】教师补充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进而联想到中国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百度百科】古印度文明(三) 、拓展延伸1、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为什么却叫印度河? 2、介绍圣河“恒河” 。【百度百科】印度河【百度百科】恒河(四)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地形由北向南分为山脉、平原、高原三部分。主要河流是印度河和恒河。 (五)、检测反馈1.在南亚地区,与中国没有接壤的国家是(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20、-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 - - - - - - - - - A. 印度 B.尼泊尔 C.巴基斯坦 D.孟加拉国 读图,回答第34 题。2.图中的古老高原的名是() A 巴西高原 B 德干高原 C 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3.图示范围的地势特点是() A.东北高西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4、读图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1)河流: a_、b_ ( 2)临海: _ _ (3)山脉: d_、 e_、 f_ 平原: g_ h_;高原: i_。 (3)国家: A_ 、B_、 C_、D_。 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21、南亚的位置和国家;地形与河流。首先,我采用了电视剧西游记的一段视频来引入新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活跃课堂气氛奠定了基础。其次,在讲述第一、二部分内容时,我采用学生读图、指图、识图相结合的方式,把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充分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在本课中充分把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展开,把舞台让给了学生,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独立的地理思维习惯,所以,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将是我以后教学的努力方向。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课堂练习略显不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做到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1南亚南
22、部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B山地C平原D丘陵2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雨季发生在()A 35 月B610 月C 1112 月D 12 月3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A印度教和伊斯兰教B犹太教和基督教C佛教和伊斯兰教D印度教和佛教4印度河最终注入()A孟加拉湾B阿拉伯海C波斯湾D地中海用。 5.读南亚凉季和雨季风向图,完成下列各题。(1)表示南亚雨季的是_图,表示凉季的是_图。(2)甲图表示的是_季风, 乙图表示的是_季风。给南亚带来大量降水形成雨季的是_季风,南亚降水主要集中在_和_部。(3)南亚的气候主要是_气候,这种气候在南亚最显著的特征是_。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 - - - - - - - - - 甲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