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测试题及答案(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三章测试题及答案(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2孟子三章测试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围)B.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C.委而去之(离开) D.寡助之至(到)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亲戚畔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B.委而去之 结友而别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非淡泊无以明志 D.寡助之至 过中不至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两处)(1)夫环而攻之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6.填空。孟子,名( ),字(
2、 ),是( )时期的( )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 )”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 )(人名)的思想,与之并称为“(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语言运用8.阅读下面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
3、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孟子的治国思想:富贵不能淫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公孙衍(yn)、张仪岂(q)不诚大丈夫哉?B.一怒而诸(zh)侯惧,安居而天下熄(x)。C.往之女(n)家,必敬必戒(ji),无违夫子!D.富贵不能淫(yn),贫贱(jin)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往之女家(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丈夫之冠也( )(3)父命之( ) (4)戒之曰( )(5)以顺为正者( )(6)
4、与民由之( )(7)富贵不能淫( )(8)贫贱不能移( ) (9)威武不能屈(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1)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得志,与民由之( )(2)戒往送之门,戒之曰(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5翻译(1)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填空。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 )( )( )( )”意思相近。(用原文填空)7.能否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的准则。请调动你的积累,举出一个能够体现这种大丈夫精神的事例。(100字
5、左右)生于忧惠死于安乐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劳其筋骨(劳动) B.人恒过(犯错误)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曾益其所不能( )(2)困于心,衡于虑( )(3)入则无法家拂士( )3.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空乏其身 其真无马邪 B.舜发于畎亩之中 与民由之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C.所以/动心忍性 D.入/则无法家/拂
6、士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恒过,然后能改。(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6.学完本文以后,你班开展了一次“逆境与顺境谁更能造就人才”的辩论会。甲方认为:逆境出人才。乙方认为:顺境出人才。请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段辩论词。参考答案22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D(解析:D.极点。)2.“畔”同“叛”,背叛3.B(解析:A.助词,的/代词,指城池;B.表顺承;C.介词,凭借/连词,用来;D.极点/到。)4.(1)夫/环/而攻之(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5.(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7、6.轲子舆战国思想儒亚圣孔子孔孟7.D(解析: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并未涉及“法治”。)8.仁政(施仁政、民贵君轻、以民为本)富贵不能淫1.C(解析:C.“女”是通假字,应读“r”。)2.女”同“汝”,你3.(1)真正,确实(2)行冠礼(3)教导、训海(4)告诫(5)准则,标准(6)遵从(7)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8)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9)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4.(1)能够实现(2)告诫谨慎5.(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2)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称得上大丈夫!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8、独行其道7.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元朝官员劝他投降,他宁死不屈,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呢?他选取了后者,要以忠心名留青史。文天祥被拘囚在阴湿的地牢里,受尽折磨,但他坚持信念,最后被元军杀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A(解析:A.“劳”意为“使劳累”。)2.(1)“曾”同“增”,增加(2)“衡”同“横”,梗塞、不顺(3)“拂”同“弼”,辅佐3.D(解析:A.代词,代指他/表示加强诘问语气;B助词,的/代词,代指正道;C.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给,到”/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译作“在
9、,从”D.“而”都是连词,表顺承。)4.D(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为“入/则无/法家拂士”)5.(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6.【示例】甲方辩论词晚年被贬的苏轼面对人生的挫折,平和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淡然的心境洗练了东坡的豪放词风。身受腐刑的司马迁,一生受尽世人的白眼但坚强的意志使其著史记而名垂青史。可见遭遇挫折,不但不会使人生阴晦,反而更能使人进步,从而有所作为。乙方辩论词:杜牧出生在一个豪门世家,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年轻的时候,事业便有了很大的成就。他与李商隐被后人称作“小李杜”。梁思成能成长为一代建筑大师,离不开其父梁启超的谆谆告诫。傅聪能成长为伟大的音乐家,离不开其父傅雷的悉心教导。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当然是顺境,这难道不是他们成才的关键因素?无数的例子都能证明,顺境使人成才。(辩论词有理有据,语言简洁、犀利,有针对性即可)-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