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281876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关键:通过举例,比较运算的顺序和结果。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激发兴趣

2、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1)出示练习。 第一组 第二组(3 + 2)4 34 + 24 2(11 + 9) 112 + 92 205 + 45 (20 + 4)5(2)同桌分别计算、题中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3)比较每组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4)猜测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5)观察、激趣、导入:第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实例感知 初探规律1、创设情境。在同学们植树的情境中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分别发现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今

3、天我们继续来解决植树中的另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继续出示主题图。(2)学生读题,看图弄清题意。(3)独立列式解答,并展示不同的方法。(板演或投影展示,最好也有错误的算式)(4+2)25 425+225=625 =100+50=150(人) =150(人) 25(4+2) 254+252=256 =100+50=150(人) =150(人)2、畅说思路。你是怎么思考的?这些算式分别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果怎样?(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代表性的学生发言)3、分类整理。如果按照算式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可以分成哪几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一类:和,先算和,再算积;第二类:和,先

4、算两个乘积,再算和。4、探索问题。两种算式,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计算顺序,但结果却都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找和这两个算式来研究研究。(1)根据计算结果,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4+2)25 = 425+225(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相等关系。引导表述:左边是和的积,右边是积的和,结果相等。(三)合作交流 揭示规律1、初说规律。(1)小组活动。用自己的话在组内交流你发现的规律。(2)验证规律。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是如何进行验证的,你能运用学过的方法来验证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吗?利用 和 两个算式验证规律。学生自己举例验证。(3)概括你发现的规律。

5、(4)师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2、命名定律。(1)填写 ( _ ) _ = _ _。 _ ( _ ) = _ _。(2)概括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3)用字母表示:(ab)c = acbc c(ab) = cacb3、比较定律。比较乘法分配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区别(乘法分配律是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间的一种规律;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只是同级运算中的一种规律)。(四)巩固练习 运用规律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248)125=_(2)25(204)=25_ 25_(3)459559=(_)_(4)827738=8(_)

6、2、下面各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为什么?把能用的写出来。 (1)(12+31)+82 (2)1717+1516 (3)149+936 (4)(24+37)83、指导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注意点。(1)什么时候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35+65)17 254+2510 这些题都要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2)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尤其是积和的形式时,要先找出加号两边相同的量。2819+7281 2819+2881比较,谁可用乘法分配律简算?4、思考题。(1)947+539= (2)8(125+25+5)=(3)(10003)8= (4)125131255=讨论:怎样计算更快?你运用了哪个规律?

7、如果是两个数相减再乘,乘法分配律还成立吗?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继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之后的新的运算定律,它们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一并被称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但它不同于其他运算定律是单一的运算,是乘法和加法、减法混合的运算,其

8、抽象程度要高一些,不少孩子到了六年级还常晕晕乎乎把乘法分配率弄错,因此,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本课难度偏大。 首先是让学生从做一些练习题,感知乘法分配律,从形式上观察,导入了课题。接着通过前边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例子中解决问题去理解乘法分配律:一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8人负责挖坑和种树,4人负责抬水和浇树。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通过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得到两个算式。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题目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方法,再叫学生畅说思路,最后突显其表现的形式。如(4+2)2与425+225所用的数字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等,然后观察它们之间的形式变化特点,两个

9、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借助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这是生活中遇到过的问题,所以学生能够理解两个算式表达的意思,也顺利地解决了这两个算式相等的问题。由此,学生跨进了乘法分配律的大门。可是在引导学生解答题目的过程,我没有引导学生去分析题目,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解(4+2)25的意义是6个25的和是多少,与425+225的意思就是把4个25再加上2个25也是6个25的意义其实一样。我直接把两个等式连接,叫学生东形式上,运算顺序上去观察、推理、总结。在板书设计上我没有做到有计划的书写。对于练习题的设计,在第一课时来说我的题目有点难,我应该把重点放在形式上的训练,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在备课之前应该先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去设计教案。-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