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_正弦定理》教学设计(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_正弦定理》教学设计(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3.1正弦定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正弦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其主要任务是引入并证明正弦定理,以及对正弦定理的应用。在课型上属于“定理教学课”。本节课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拓,也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它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的边与其对角的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由特殊到一般得到正弦定理等方法,体验数学
2、发现和创造的历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实现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弦定理的发现,推导及应用难点:正弦定理的推导及应用四、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导入教师:(1)在ABC中,A,B,C分别为,对应的边长a:b:c为1:1:1,对应角的正弦值分别为,引导学生考察,的关系。(学生回答它们相等)(2)、在ABC中,A,B,C分别为,对应的边长a:b:c为1:1:,对应角的正弦值分别为,1;(学生回答它们相等)(3)、在ABC中,A,B,C分别为,对应的边长a:b:c为1:2,对应角的正弦值分别为,1。(学生回
3、答它们相等)(图3) 教师:那么任意三角形是否有呢?结论:对于任意三角形都成立。(二)证明猜想,得出定理教师:对任意的三角形,如何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证明呢?前面探索过程对我们有没有启发?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个代表总结并证明。学生:思考得出(1) 对于呢? 学生:思考交流得出,如图4,在RtABC中,设BC=a,AC=b,AB=c, 则有,又,则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2)在锐角三角形中,如图2设BC=a,CA=b,AB=c 作:,垂足为D在中,在中, 同理,在中, (3)在钝角三角形中,如图6设为钝角,BC=a,CA=b,AB=c,作交BC的延长线于D 在中, 在中, 同锐角三角形证明可知
4、: 教师:我们把这条性质称为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三)了解解三角形概念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四)运用定理,解决例题讨论正弦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类型: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方程思想分析正弦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1)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求三角形的另一角和另两边,如;(2)如果已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与另两角,如。例题的处理,先让学生思考答题,让学生思考主要是突出主体,学生答题是让学生书写解题步骤,如果有不正确不规范的地方,由
5、教师更正并规范解题步骤。例1:在中,已知,解三角形。分析“已知三角形中两角及一边,求其他元素”,第一步可由三角形内角和为求出第三个角C,再由正弦定理求其他两边。例2:在中,已知,解三角形。分析“已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元素”学生:反馈练习:练习1.3.1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要研究”的主动学习。(五)课堂小结:让学生尝试小结,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小结主要体现:(1)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思想方法。(2)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已知三角形中两角及一边,求其他元素;已知三角形中两边和其中一
6、边所对的角,求其他元素。(3)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六)作业布置作业:第21页习题1.3第1题(3)(4),2。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正弦定理的学习,让学生先猜想定理并且证明定理,通过对定理的探究,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正弦定理解决解三角形的相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自主课堂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多思考,多回答,多练习。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在讲解时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在和学生互动时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来尝试回答问题和作练习,如果有学生回答不准确不详细,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最后由老师更正归纳。我在这次自主课堂的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比如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分工不够细致,在分工时要考虑学生的层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