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星名师工作室《每日新闻》之(2022-43)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红星名师工作室《每日新闻》之(2022-43)公开课.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周红星名师工作室12016年开始重点推出每日新闻。每日新闻之(2022-43)编写者:汪宇飞 编写时间:2022年7月28日【一粒种子的太空之旅(科技大观)太空经济新业态前瞻】今年初,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题为外层空间为植物育种家提供独特优势 的文章表示,“诱变育种所获得的新性状,其商业价值和收益潜力极为可观”。文中提 到,一家名为“星际绿洲实验室”的航天技术公司计划开辟航天育种的商业路线,将一 批种子送到国际空间站进行实验,并由宇航员在太空完成播种和收获。“送上太空后返回的种子,只要有一粒好的种子繁殖下来,可能就会对人类有巨大 贡献。”几十年来,中国航天育种为人类丰富种质资源和种子创新贡献了
2、重要智慧成果。 1987年8月,我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水稻、辣椒等农作物种子,开启我国农作 物种子的太空之旅。2006年9月我国“实践八号”卫星成功发射,是迄今全世界唯一一 颗专门用于农业育种目的而发射的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历次飞行任务 都安排了农作物种子搭载实验。近年来,中国在空间诱变机理机制的基础研究领域获得 重要进展,在种质资源创新、育成品种数量、新品种推广面积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航天育种是诱变育种的一种,主要借助空间环境中的宇宙高能射线、微重力和复杂 电磁环境的复合作用,导致植物基因组发生变异。基因突变后的种子返回地面,再筛选 出能够稳定遗传的有益变异,就成了新的种
3、子资源或新品种。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 种的变异概率高、幅度大,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具有突破性性状且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基因源。目前我国10余个具有抗稻瘟病基因的华南水稻新品种,以及产量位于 第二位的高产小麦“鲁原502”都是出自航天育种。以往的航天育种都是利用航天飞行主任务的载荷余量,以不定期“搭车”的形式开 展实验,搭载资源有限。为了提高获得突变体的数量,搭载种子的数量要满足基础实验 量:像蔬菜、草类等体积小、重量轻的品类,搭载种子数量需要在千粒左右;如果是大 豆等重量和体积较大的品类,那么至少搭载百粒以上。“舱位”有限的情况下,出征太空 的种子要经过严格选拔,不仅需要在纯度、净度、水
4、分、发芽率和活性等方面满足高要 求,还要保证基因纯合,防止后代出现性状别离的情况。目前,中国通过国审和省审的航天主粮育种品种超过300个,育成的蔬菜水果花卉 新品种700多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80万公顷,增产粮食约16亿公斤,创造直 接经济效益产值2400多亿元。在国际空间站上,全球也有多个受商业公司支持的育种 工程,如百威公司开展的太空微重力条件下啤酒大麦发芽研究,塔吉特公司资助的太空 棉花工程等。良好的市场反应,可观的开展前景,令航天育种吸引着农业、林草、医药 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未来,相信随着各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人类会将更多地球植物种子带到太空,甚至 打造出“太空绿洲”,为促进全球农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新方 案。(作者为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航天生物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