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人力资源—人才思想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238755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人才思想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人才思想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人才思想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本科人力资源—人才思想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doc(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管子人才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文摘要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子书,也是一部奇书,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才思想。本文以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出发点,分析了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归纳和总结了管子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且以之为基础,揭示了管子人才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意义,从而实现古今和中外思想的一次跨时空对话。这也是本文的理论旨趣所在。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在此期间,原有的宗法贵族制的逐渐消亡,而新的官僚制度则伴随着新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这种政治变迁是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管仲相齐四十多年积累的大量实践

2、经验,齐国稷下学宫的悠久思想以及齐国的社会状况和文化体系等构成了管子人才思想的文化背景。第二部分,管子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是管子人才思想的本体依据,循道思想是其哲学基础的第一层次;人是人才思想的主要对象,管子阐释了对人性的看法,形成了人性自利的管理逻辑起点,进而提出工具理性的人本管理的理念,这是第二层次;最后,管子辨析了义利关系,提出“义利两有”和“废私立公”的主张,从而为人才思想奠定了价值基础,这是第三层次。第三部分,管子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管子人才思想遵循依法管理和礼法并重这两大原则。管子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等方面的措施和思考,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组成管

3、子人才思想的有机整体。第四部分,管子人才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的启示。本文尝试把管子人才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和比较。首先分析了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演进和理论探索,明确指出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五点现实困境,深入挖掘管子人才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意义:一、管子人才思想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现了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二、管子人才思想中的“百年树人”思想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抓紧人才规划的要求;三、管子人才思想中“选贤任能”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充分任用人才的要求;四、管子人才思想中的“禄当其功”思想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化人才激励的要求;五、管子人才思想中的“德法

4、并重”思想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保障人才控制的要求。最后,作者认为:以管子为代表的古代经典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用“扬弃”的态度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挖掘和整理其中包含的对今天依然适用的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实现管理之美。关键词:人才,时代背景,哲学基础,启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Theory of Talent Man in Guanzi and Its Great Significance to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AbstractGuanzi is a very famous book as well as a legend in

5、Chinese ancient time. It contains a very richful thought of talented-pers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where Guanzis theory comes from. It will analyze it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and sum up the main content of talented-person theory in Guanzi. Based on the mentioned, this pa

6、per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Guanzis talented-person theory to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eanwhile, it carries out a dialogue beyond time and place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This is just what 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historical backg

7、round and source of Guanzis talented-person theory.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ning States Period is a big transform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During that period, the original patriarchal aristocracy declined when a set of new bureaucracy system was coming into being with a new social format

8、ion. This is the social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Guanzis talented-person theory. While for its culture background, it is based on Kuan Chungs over 40 years of accumulated experience of assisting Qi, Jixia Academic Palaces long-standing ideas as well as social conditions and culture system of Qi. The

9、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Guanzis talented-person theory. “Tao” is a intrinsic basis of Guanzis theory. Adhering to “Tao” is the first layer of hi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Human being is the main object of the talented management. Guanzi shows some s

10、tatements on human nature, and it has become a starting point of logical management on human self-advantage. Whats more, it explores the ideology of Human-oriented Management. This is the second layer of it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Through discrim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ice and intere

11、sts, Guanzi calls on both justice and interests are equal, this is the value basis of the talented theory and it comprises the third layer of Guanzi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The third part of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main content of Guanzis talented-person though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thoug

12、ht is rule management as well as both rites and law. Guanzi gives a set of measures and ideas on the intellectual cultivation, selection, employment and evaluation. These four parts are co-related and co- infiltrated, which form an organic whole.The fourth part of the paper is the significance of Gu

13、anzis thought to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paper tries to make an analysi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Guanzis talented-person thought.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its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showing that there are 5 realistic dilemmas in mo

14、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further exploring its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Guanzis human-oriented theory embodies the aim of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Guanzis long time cultivation of the talented embodies requirement of talent planning in mod

15、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Guanzis selection and promoting talented person embodies requirement of making full use of the talented in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 Guanzis performance rewarding embodies the strengthening of talent motivation in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Guanzi

16、s weighting of both morality and rules embodies requirement of talent controlling in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Lastly, the author of the paper believes Guanzi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classics that our ancestor left. We should have a dialectical judgment regarding Chinese tradition

17、al culture, excavating and arranging the content which is still applied in modern times, promo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alizing good management.Keywords: talented-person,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the significance,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目 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绪 论

18、1第一章 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3第一节 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3一、春秋时期宗法贵族制的逐渐消亡3二、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逐渐形成4第二节 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4一、齐国社会状况和齐文化特点4二、管仲、管子及稷下学宫6第二章 管子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8第一节 循道思想8一、“道”之内涵8二、循道无为9第二节 人性论10一、人性自利的假设10二、工具理性的人本管理11第三节 义利观13一、“义利两有”的主张13二、“废私立公”的导向14第三章 管子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16第一节 人才管理原则17一、依法管理原则17二、礼法并重原则18第二节 人才管理思想19一、“百年树人”的人

19、才培养观19二、“举贤上功”的人才选拔思想20三、“察能授官”的人才任用思想21四、“禄当其功,绩者多食”的人才激励思想21第四章 管子人才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23第一节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演进和理论探索23第二节 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24一、人力资源战略定位不明确25二、重人才使用而轻规划25三、人力资源任用机制不健全26四、激励管理的模式僵化27五、监督控制机制弱化28第三节 管子人才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28一、以人为本体现管理目的29二、百年树人抓紧人才规划30三、选贤任能充分任用人才31四、禄当其功强化人才激励33五、礼法相辅保障人才控制35结 语38参考

20、文献39致 谢41个人简历42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3绪 论管子是我国古代罕见的一部综合性巨著,它揉合了法、儒、道、阴阳等诸家思想,其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被公认为百家争鸣高潮时期的代表作品。罗根泽先生赞誉为“战国秦汉学术之宝藏”。用现代学科体系的分类方法来看,管子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军事理论、伦理学、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管子的丰富内容历来吸引着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唐朝以来,关于管子的各种校本和注释就有四十多种。近代的梁启超、刘师培、章炳麟、罗根泽等学术大师都对管子有着深厚的研究。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先

21、生在50年代、在闻一多、许维遹二位先生集校的基础上,囊括诸家研究之长,斟酌去取,下以己意,成管子集校,这被公认为管子研究的最大成果。它使文本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管子的研究重新起步并悄然升温,涌现出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直接进行文本方面的“翻译”和解读工作,如姜涛的管子新注,周瀚光的管子直解等,这些著作依据各种版本的古文对管子进行现代语的解释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管子打下了牢固的文献基础;第二类是对管子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胡家聪的管子新探、张固也的管子研究、池万兴的管子研究等为代表;第三类是对管子进行专题

22、性研究,如乐爱国的管子的科技思想、巫宝三的管子经济思想研究、周俊敏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虞祖尧的管子与企业经营之道、郝云的管子与现代管理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主办的管子学刊从创刊至今已经坚持了20多年,大力的推动和促进了学界的管子研究。本文主要涉及管子中包含的丰富的人才思想。这一点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阐发。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涉及到管子的人才思想:如郝云在管子与现代管理一书中有一章谈到管子的“管理人才论”,她通过引用具体的管理案例对管子中的人才思想进行了初步整理和论述;胡家聪在管子新探一书中,在第一章“从经言看齐法家管理国家的学说”中就涉及到“重农辟地、富民富国的民

23、本思想”、“选贤任能的官僚制”等方面,在该书的其他部分也对管子中的人才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池万兴在管子研究中专门辟开一章(第六章)探讨管子的“民本”思想,并且把它概括为“重民、爱民”、“富民”、“利民”和“惠民”等四个方面。此外,更多的关于人才思想的探讨是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出现,并且视角各异:有的探讨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内涵和逻辑层次;有的探讨管子中的人力资源思想;有的探讨管子中的人才思想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等。这些探讨都为我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但是它们基本上是零散性的论述,没有得到系统的阐发。本文力图对管子中人才思想进行一次系统整理和深入挖掘,并且结合当代的人力资源管

24、理理论对之进行阐述。在当代管理学中,人的因素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些变化深刻的影响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方法、制度和模式。中国的学者主张在继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本土资源和外来思想的结合。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中,管子的价值被再次发现和肯定。尤其是其中蕴藏的丰富的人才思想,提供了实现上述结合的良好平台。管子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人力资源的培养、获取、开发、考核等方面的具体程序和方法。这说明在中国自己的传统经典和文化中就包含着西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基本因素和核心价值。所以,包括管子在内的传

25、统典籍并不是死去的故纸,它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直至今后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以管子为研究蓝本,探寻其中蕴藏的人才思想及其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现代人力管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力图把西方学者的思想和管子中的思想在“人才管理”这个平台上顺利对接,实现古今、中外思想的对话和融合,针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案。第一章 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大转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与封建社会的形成,国家的分裂和统一都在这一时期充分酝酿和确立。政治和社会的剧烈动荡,激发了文化的相互碰撞和繁

26、荣,诸子学说和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全面唱响及杰出人物辈出的轴心时代。管子一书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别具特色的,综合性的一部子书。其中的人才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节 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管子的成书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奴隶制逐渐解体、封建制逐渐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井田制和宗族公社在春秋社会的后期逐渐瓦解。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更迭和代替,社会政治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这构成了管子一书产生的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一、春秋时期宗法贵族制的逐渐消亡春秋战国时期宗法贵族制度逐渐走向灭亡,出现了官僚制度的萌芽。在管仲为相时期,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把全国的鄙野,即国都

27、以外的广大郊野地区,分为五属,五属的长官称为大夫。他们每年正月参加朝会,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向桓公报告政事,二是向桓公举荐人才。地方官吏如果妒贤嫉能、压制贤能不报,发现后一律以“蔽贤”、“蔽明”之罪治之。这样就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政事的世卿世禄制,基层涌现出来的人才都能通过属大夫选拔上报、朝中长官考评、桓公亲自策问的“三选制”脱颖而出,得到量才使用。 刘蔚华著,管仲与管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管子的“三选制”规定:本乡把有才德、有武功之人推选给国家,这是第一选;国家对所选人才实行考核和试用,择其优秀者推荐给国君,这是第二选;国君对推荐的人才亲自审核、考问,把合格者任命

28、为上卿的助手,这是第三选。 管子小匡“三选制”的实行,打破了贵族垄断官职的世卿世禄制度,而世卿世禄制是政权分散的根源,国君要树立权威,“因能授禄”,打破世袭制是必然之举。二、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逐渐形成官僚制是在世卿世禄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后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官位不再由贵族垄断,一般士民也可充任各级官员。同时,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之手,所有官员都由君主任命,只领取俸禄,不能世袭爵位和官职。春秋中叶,齐桓公任命平民出身的管仲为相,实行三选制,士庶中贤能者,得以为官,说明世卿世禄制逐渐衰落,官僚制逐渐形成。战国之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专齐国之政,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新的适应地主阶级

29、统治的官僚制度开始形成和发挥作用。到战国中期,基本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官制。 战国时期的官僚队伍,其来源的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即士人组成,士人入仕干政的途径之一就是依靠官学培养。齐国就有稷下学宫,管子成书也离不开稷下管子学派的功劳。第二节 管子人才思想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管子是一部经世治国的百科全书,以其丰富、全面的视角而著称。研究者普遍认为:管子中既有管仲思想的记录和发挥,又有从春秋到战国的齐国史官和管仲学派的发展和运用,内容包罗万象,其中糅合了道家思想、黄老思想、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等。如此博大的内容必定发端于当时的文化背景,产生于一定的思想文化基础之上。不过,学者们更多的是从

30、管子中的社会经济问题、法治问题上着眼,探讨它在国家政治秩序上的思想和意义,而对于管子中人才思想的关注还不够。管子的人才思想是在齐国的管理实践中发展出来的,那么它与当时的齐国社会状况和学术文化有什么联系?管子与管仲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繁荣又对管子产生什么作用?以下本文将作具体分析。一、齐国社会状况和齐文化特点梁启超在其管子评传中就曾说过:“欲知管子,必先知齐国。”这是因为管子扎根于齐国的社会土壤中,产生于齐国特殊的文化土地上,齐国的政治策略、经济政策、文化传统、学术思想都深深的在管子中打下了烙印。而管子人才思想的形成也是齐国当时的社会状况与学术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管子成书于乱世

31、。淮南子要略就曾指出:“桓公忧中国之患,苦夷狄之乱,欲以存亡继绝,崇天子之位,广文武之业,故管子之书生焉。”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中华大地上战乱迭起,各个诸侯国都面临着存亡危机,处乱世而欲自存,就必须称霸于诸侯;而欲称霸于诸侯,就必须重视人才。因此,管子的人才思想正是迎合了那个时代的齐国的需要。太公姜尚受封于齐之初,鉴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还存在殷商旧贵族的反抗及齐地原住莱夷势力的侵扰,便把实现经济的繁荣作为了管理的主要目标。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采取了简其礼、从其俗、举贤上功,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获得平治。对于如何“举贤”,战国时代的六韬一书中的龙韬,其中有一篇

32、文章题为选将,记载姜太公选拔将领上的指导思想: 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知之有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问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这样,在齐国实行“举贤上功”,能够不问亲疏的选用贤人和论功行赏,这也使得齐国的人才观念和鲁国的“尊尊而亲亲”在文化上明显区分开来。到了桓公当政之时,更有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的佳话,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经济上的强大而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33、。战国时期,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的君主,但仍然延续了齐国的治国传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经济。同时,为了唤起齐国再度称霸的雄心,开始建立举世闻名的稷下学宫,授予大夫以尊宠称号和优厚待遇,招纳天下贤人学者会聚于此议论国事。稷下学在田齐威王和宣王时期达到了鼎盛,前后存在了将近一个半世纪之久。稷下学的兴起反映了新兴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渴求和新统治者为适应新时代治国的需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和雄才大略的风度。 刘蔚华著,管仲与管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齐国尚贤和放言的好传统被田齐君主所继承,并发扬光大。为了求得人才,齐威王接受宰相邹忌的建议,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

34、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齐策一 齐国君主的勇气和大度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罕见的。这种鼓励和倡导政治民主和学术自由的意图,也正是在于认识到了人才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正是齐国所处的这种历史时代的管理实践需要使得为其服务的人才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功利主义的倾向。另外,管子的人才思想也深受齐地文化特征的影响。齐国地处山东半岛,三面临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也决定了齐国农、工、商并举的经济特色。经济的多样性带来了文化的多元性,这也使得其文化必须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西周时期的齐国,姜太公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基本国策,对原来的夷俗夷

35、礼未作大的改动,使得齐地的本土文化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存,齐国仍属于东夷的文化圈。到了桓管时期,由于社会的巨变,原来的东夷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全方位的改革,这为夷夏文化在齐地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契机。“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 左丘明,国语齐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通过整饬、修复文武周公旧法,择其适合齐国社会实际的部分,并根据本国的社会心理状况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创造性地加以运用。管仲改革的绩效,后人看得很清楚。明代学者赵用贤评价管仲改革的方针时说:“王者之法,莫备于周公;而善变周公之法者,莫精于管子。” 刘蔚华著,管仲与管子M,济南

36、: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同时商贾的盛行,也令商人重物的倾向深深地影响着齐人的价值取向,因此齐文化中突出表现出了重事功、重物利的倾向。可以说,齐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开放务实、变通革新的特色,是对传统有继承,有摒弃,有融合,有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地域文化中,齐文化展现出其强大的活力和丰富的内涵,深深地融入了管子的人才思想之中,从而成为了它得以形成的文化背景。二、管仲、管子及稷下学宫管子与管仲有着密切的关系。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齐国很快达到霸主的地位。在先秦政治史上,罕有其匹。管子一书因管仲而得名,以人名书,是先秦子书的惯例。“因此管子一书

37、,韩非、贾谊、司马迁、刘向、班固以及历代官修正史皆题为管仲所撰。” 池万兴著,管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颍上人。他出身贫贱,经过商、当过兵,后来经好友鲍叔牙的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齐国的宰相。他在经济方面“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史记管晏列传,第2132页。,使齐国经济很快强大起来。他在军事上对外亲诸侯,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史记管晏列传,第2131页。,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孔子对他的功绩也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见杨伯峻论语译注

38、,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1页。对于管子的成书何人,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晋代以前的学者基本上认为管子系管仲所著,其代表人物有韩非、司马迁、刘向、班固等,但是对于这个观点,后人分歧较大。一派观点认为管子非管仲所著,其代表人物就是朱熹。朱熹认为管仲贵为齐国之相,是没有精力去著书立作的,“其书想只是战国时人收拾当时行事言语之类著之,并附以他书。”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 此书是战国时为了记载当时治理国家的举措和言论的汇编。另一派观点认为管仲本人确实从事了一部分内容的编著,代表人物主要是西晋的傅玄,至于管子中哪些部分是管仲所著却没有明确具体的说明。当然,无论是何种看法,管仲的事迹

39、和他与桓公之间的言论的确与管子的成书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管子一书的作者,既非一人之作,亦非一时之作。 叶适,水心集 它包含了春秋时代齐国的史官以及管仲的门人弟子、后代,直到战国田齐时代稷下学宫“管仲学派”的论著。 池万兴著,管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因此,管子一书,虽然不是管仲的自著,但是记录了管仲的思想和言论,包含了管仲治理国家的方略和丰富的经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管子与稷下学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稷下学宫的建立和发展使管仲学派的发展达到了高潮。战国时的稷下学宫中汇集了各个学派,允许各学派之间相互辩论,是一个讲学授业、著书立说的场所。作

40、为一个重要文化中心的稷下学宫,使各方贤士云集,他们的学说既有直接为政权服务的,也有纯粹的“清议”。但无论这些学者所属的学派是大是小,他们的理论对于政权的作用是重是轻,田齐政权的统治者都允许它们自由发展,从而增强了学术的大融合。在自由的学术气氛下,为学术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也使得各派思想开始显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学派上的分野也不似以前那样确定了。“稷下学宫创办了近一个半世纪,来到稷下学习、讲学和交流的人何止百千,使齐国在思想和人才方面形成优势,极大地推动了列国养士的潮流。” 刘蔚华著,管仲与管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可以说,稷下学者们在这种相互熏染的环境中彼此

41、吸收,取长补短。因此,在稷下学宫中,儒家的德治教化思想、道家的思辨方法、法家的富国强兵等都被广泛接受,互相吸收。也正是在这种相互融合的趋势中,稷下学不断的推陈出新,创造出了一种兼融百家的理论体系。这种百家争鸣、相互融合的特点也就直接为管子所吸收,从而形成了其理论特色。“从各个学术流派的学术地位来看,管仲学派无疑在稷下学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稷下学宫中的主要学派与中坚力量。而管子中的多数篇章大概是在稷下学宫这个特殊的时代与环境中完成的。” 池万兴著,管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第二章 管子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管子是在齐国的管理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种理论体系,这就使得管子

42、的人才思想是以实践目标为前提。齐文化的熏陶和稷下学的影响又赋予了它一种兼收并蓄的学术胸襟,形成了自身多元、融合、统一的理论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历代学者一直对管子的派别归属争论不休。汉志将之归于道家,隋志将它隶属于法家,有人则干脆称之为“杂家”。的确,管子书中既有道家的原理之说,又有明显的法家言论,而儒家伦理更是比比皆是,此外也不乏阴阳家、兵家的学说和主张,如此的博采广收实为先秦诸子中所难得一见的。然而,虽然在管子中可以找到各家学说的痕迹,但是这些理论又都不是以纯粹的派别之论而存于其中的,而是经过了一定的整合。在管子的人才思想中,它倡导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主张顺应人性的管理理念;它赞同法家

43、的人性自利说,所以人才管理要顺应这个价值前提就必须十分注重组织的利益所得及制度规范的管理作用;而且,它也吸收了儒家道德的管理功能和人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思想构成了管子人才思想的哲学基础。第一节 循道思想一、“道”之内涵“道”是管子的人才思想的本体论依据,但是它所依托的“道”与道家相比却更加具体和务实。在管子中,“道”有两种含义。其一,管子也与道家一样将“道”视为世界万物的本原,“道也者,通乎天上,详乎无穷,运乎众生。” 管子宙合 就是说“道”是无上的,无穷的,它贯通万物,包括世间一切的事物,“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管子戒 管子把“道”看成是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是万物之本原。它也强调“

44、道”与万物的生成关系。“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管子内业 而“道”与“精气”是相通的,“精气”是构成“道”的质料。“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管子内业 这样一来,管子所言的“道”与世间具体的事物融为一体,它既可以化生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那么人也就可以通过具体的存在来“明道”,从管子的“道”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其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的,正是“道”的这种唯物性对管子的人才思想

45、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管子人才管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便得到了哲学本体论的证明。其二,“道”指自然和社会运动变化的总规律。管子的哲学思想是重视“天道”的,“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而不安。” 管子形势 想称王天下而失去天道,是得不了天下称不了王的。得到天道,自然而然地就会成功;失去了天道,即使有王之名也长不了。“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 管子形势 可见它对自然规律的肯定。同样,社会变迁也有它的规律性“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 管子正世 要改革,不能只是仰慕古代,墨守成规,应当与时俱进。做任何工作,它强调都要遵循自然和社会

46、的规律而行,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规律”的概念,但是“顺道”、“守常”、“守则”、“循轨”、“人与天调”等,都是通过朴素的形式,把遵循规律、人和客观世界的统一,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刘蔚华著,管仲与管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正是在此唯物的世界观的基础上管子才能够提出顺应人性的管理理念,人性的“趋利避害”倾向也正是“道”的体现,制度与道德也都是“道”的具体化,而管理就是要遵道而行。二、循道无为管子十分强调致用,致用在管子看来必须循道定策,即确定政策需要依据客观规律,正如形势篇中所说:人的所作所为顺从于“天”,天就帮助他,所作所为违背了“天”,天就会背弃他。是否顺

47、从自然规律,在它看来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管子的人才思想从自利的人性假设出发,根据道家因循自然的原则,提倡顺应人性的管理,从而到达“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故善者势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如鸟之覆卵,无形无声,而唯见其成。” 管子禁藏 就此管子总结道:具有价值合理性的遵“道”而行的管理就应是对人的顺应,“善者目之以害,牵之以利。能利害者,财多而过寡矣。” 管子禁藏 而对人进行制服的思路却绝非“道”之所为,“胜民之为道,非天下之大道也。” 管子小问 通过循道而无为,顺应人性、遵从自然的法则,就可以成就事业、达成事功。所以早于孔子一百多年的管仲,才是第一个发现了人的思想家。 刘蔚华著,管仲与管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管子最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