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化美文月之美丽与清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化美文月之美丽与清愁.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月之美丽与清愁不知何时,月就挂在中天,也不知何时,它在人们心头成了寄托万千情感的美好意象。 素娥、冰轮、桂魄、玉镜文人墨客送给月亮许多优雅的别称,嵌于诗词歌赋,佳节佳景, 月满中庭,于是对月、观月、吟月、赏月,月,因了诗而如画,又因自身如画而入诗。不知不觉,月,也印上了人间无限的美丽与清愁。且看那月圆之时,清辉如玉,“家家 箫管,户户弦歌”,有轻言笑语,亦见泪眼颦眉。有人念。“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唐沈如筠的闺怨 便表达了闺中少妇在月圆之夜对征人深深的思念,竟发奇想,愿身随孤月,流照亲人,免这 思念之苦。有人盼。“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这位女子与情人约会
2、在月圆之夜,可月 都上了,人还未来,女子不由大发娇嗔:“今夜约,太迟生。”直到三更,方觉得“历历花间, 似有马蹄声”,赶紧“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女子由盼到怨到喜的神态变化, 在月色流转中明丽如画。有人恨。敦煌曲子词有一首望江南:“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 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不知那夜的明月可曾听到她的一片心声,词里虽骂得决绝, 却也见出女主人公的未能忘情。有人悔。“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罗隐咏月),嫦娥奔月,是中秋流传 最广的美丽故事,然而,从她飞向月宫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一生与孤寂冷清为伴,空留下“碧 海青天夜夜心”的千古遗憾。红楼梦第一回便写到中秋,寄居葫芦庙内的穷秀才贾雨村被甄土隐请去饮酒赏月, 见“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雨村“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 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甄土隐走 失了的女儿英莲,作诗亦从咏月开始,“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月如无恨月长圆”,月是否深谙世人喜怒忧思,直透心灵深处,因而便有了朔望之期, 阴晴之变?月,是否因承载了太多的美丽与清愁,便圆时美好,亏时感伤?恰似人生之悲欢 离合,聚散不定,月圆月缺中,早已流年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