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技术要求(试用稿).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5223489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技术要求(试用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技术要求(试用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技术要求(试用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技术要求(试用稿).doc(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技术要 求(试行)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二一年十月目 录1、 目的和意义12、 适用范围13、 引用的技术标准14、 基本技术要求24.2、电子成果数据格式24.3、地形图测图要求24.4、土地分类24.5、打印及装订要求34.6、视距和测距要求35、 1:2000比例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5.1前期测量35.1.1准备工作35.1.1.1资料收集35.1.1.2测区踏勘45.1.1.3技术设计45.1.2控制测量45.1.2.1基本要求45.1.2.2提供的资料45.1.2.3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布网方案、测绘精度以及控制点密度45.1.3、地形图的测绘75.1.4、典

2、型示范区及坡改梯区域的地形图测绘85.1.5现状图制作及现状地类面积统计95.1.5.1、现状图制作95.1.5.1.1、1:2000现状图制作要求95.1.5.1.2、1:1万现状图的制作要求105.1.5.2、面积统计105.1.5.2.1、1:2000现状图统计要求105.1.5.3、1:1万现状图图斑面积统计115.1.6、1:2000与1:1万图件资料对接方式115.1.7、测绘技术设计书115.1.8、测绘技术总结125.1.9、测绘单位测绘资质以及测绘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复印件135.1.10、文字资料及图件资料的数据光盘135.1.11、成果资料提交135.2、1:2000比例尺竣

3、工测量135.2.1准备工作135.2.1.1资料收集145.2.1.2测区踏勘145.2.1.3技术设计145.2.2、控制测量145.2.3、现状图修、补测145.2.4、竣工图制作及新增耕地面积测算145.2.4.1竣工图制作145.2.4.1.1、1:2000竣工图155.2.4.1.2、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竣工)制作165.2.4.2新增耕地面积测算165.2.5、技术设计书185.2.6、测绘技术总结185.2.7、测绘单位测绘资质以及测绘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复印件195.2.8、文字资料及图件资料的数据光盘205.2.9、成果资料提交206、 1:500比例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

4、测量206.1、1:500比例尺前期测量206.1.1准备工作206.1.1.1 资料收集206.1.1.2 测区踏勘216.1.1.3技术设计216.1.2 控制测量216.1.3 地形图测量216.1.3.1 测量对象216.1.3.2、外业测量要求216.1.4图件制作及面积统计226.1.4.1、现状图及分布图制作226.1.4.1.1、1:500现状图制作要求226.1.4.1.2、复垦点分布图的制作及打印装订要求236.1.4.1.3、1:1万现状图制作及统计要求246.1.4.2、面积统计246.1.4.2.1、1:500现状图地类面积统计要求246.1.4.2.2、1:1万图斑

5、面积统计要求246.1.5、1:500与1:1万图件资料对接方式246.1.7、测绘技术总结256.1.8、成果资料提交256.2、1:500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竣工测量256.2.1、准备工作256.2.1.1、资料收集256.2.1.2、测区踏勘256.2.1.3、技术设计266.2.2、控制成果利用266.2.3、现状图修、补测主要内容266.2.4、竣工图及新增耕地面积测算266.2.4.1竣工图制作266.2.4.1.1、1:500竣工图制作266.2.4.1.2、竣工后的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276.2.2.1.3、面积统计及新增耕地测算276.2.5、测绘技术总结286.2.6、

6、成果资料提交287、 附件297.1、单线线状地物标注格式297.1.1、小路297.1.2、单线沟307.1.3、新修生产路:307.1.4、新修单线沟渠317.1.5、新修石坎317.2、文本资料编制格式327.3、竣工测绘中耕地内的线状地物及面状非耕地扣除327.4、面积统计表格式样357.4、图件式样错误!未定义书签。1、 目的和意义为规范、统一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工作,依据测绘法律法规及国土资源部相关规定,结合重庆市地形特点以及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成果的生产流程,制定本技术要求。重庆市土地整治项目测绘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2、 适用范围本

7、技术要求适用于重庆市辖范围内土地整治项目测绘成果的生产及质量评定。3、 引用的技术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下发的文件以最新的为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1:500 1:1000

8、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2008)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开发整理测绘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5458号)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入库前测绘成果资料审查的通知(渝国土房管2006366号文件);重庆市区县投资土地

9、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8221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9495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印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管理有关文字格式(式样)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9505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9778号);4、 基本技术要求4.1、坐标系统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4.2、电子成果数据格式A. 图件格式:所有提交的图件为AUTOCAD数据格式文件(“*.dwg”)。B. 技术报告等文字资料: 为Word 文档(“*.doc”)C.

10、面积统计表格: 为Excel文档(“*.xls”)4.3、地形图测图要求地形图测图要求参照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及本技术要求中列出的条款。4.4、土地分类A. 土地分类应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土地分类划分统计,但建设用地复垦前期测绘的土地分类按下条的要求执行。B. 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前期土地按“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中的“村庄(203)”和“采矿用地(204)”分类,村庄和采矿用地下再特殊分类,具体如下:i 村庄(203)分为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学校等)

11、。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和宅基地附属用地农村宅基地指房屋。宅基地附属用地指院坝、水利设施、便道等ii 采矿用地(204),分为:采矿用地和采矿附属设施用地,采矿附属设施用地分为房屋和其他附属用地采矿用地:废弃、闲置的采矿作业场。附属设施用地:指为满足采矿生产和生活的房屋及配套的水利、交通等用地4.5、打印及装订要求A. 1:2000比例尺测绘:技术设计书、报告、各类独立的数据表册、样方图,打印幅面按A4纸张规格;现状图按1:2000比例尺打印,控制展点图可按自由比例打印(其图上注记大小不得小于图上2MM),所有图件折叠成A4纸张规格。B. 复垦1:500比例尺测绘:技术设计书、报告、各类独立的数

12、据表册、打印按A4纸张规格;现状图按1:500比例尺打印,分布图可按自由比例尺打印(其成图注记最小不得小于图上2mm),图件须统一按A4或A3纸张的规格折叠,同一项目的现状图装订不应出现两种规格。C. 1:1万现状图:按标准分幅和标准比例打印,折叠成A4纸张规格。4.6、视距和测距要求地形、地物点视距和测距的最大长度: 比例尺视距最大长度测距的最大长度地物点地形点地物点地形点1:50070801501:2000150200300400注: 1 山地、高山地地物点最大视距可按地形点最大视距;2 当采用数字化成图或按坐标展点成图时,其测距最大长度可按上表地形点放长1倍。5、 1:2000比例尺土地

13、开发整理项目5.1前期测量5.1.1准备工作5.1.1.1资料收集收集项目区内的基础控制点成果、1:1万地形图、最新变更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纸质和电子文档)、乡镇最新土地利用总规图、最新的1:1万正摄影像资料。5.1.1.2测区踏勘正式作业前,应进行测区踏勘,了解测区内的地形、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5.1.1.3技术设计按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 的规定,针对项目区实际情况及行业要求编写技术设计书。5.1.2控制测量测区控制测量的平面和高程观测、平差、精度限差要求采用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的相关要求;当采用GPS测量时,应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

14、T18314-2009)的相关要求开展控制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相关技术要求按照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执行。5.1.2.1基本要求控制网起算数据的来源应明确,发展等级应符合技术规程规定,精度应达到相应等级的各项技术参数,控制点密度应满足相应测图比例尺、测图方法的相关要求5.1.2.2提供的资料控制网观测数据、平差资料、展点图、起算点成果、控制点成果表、点之记(或点位说明)、平差精度表。5.1.2.3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布网方案、测绘精度以及控制点密度A. 四等或一级导线的观测要求 垂直角观测按下表进行: 平面等级项 目二、三等四等一、二、三级导线DJ1DJ2DJ2DJ

15、2测回数中丝法421三丝法21垂直角测回数较差()101577指标差较差()77测距边长按如下观测:控制网等级测距仪观测次数总测回数备注往返四等1121、 为(5mm+3ppmD)的级仪器;2、 1测回时照准目标一次,一般读数4次,可根据仪器出现的离散度和大气的透明程度适当增减。4一级112光电测距的各项较差限差: 项目仪器等级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测回间较差(mm)往返或不同测绘间的较差级572(a+bD)级10152(a+bD) 为仪器标称精度。垂直角、距离、仪器高、觇标高、气温、气压按,边长应严密改正(气温、气压、加、乘常数的观测及记录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测距边

16、长的改正及取位按两差改正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执行。 平差计算后的坐标作为测区起始点成果,利用其发展下一级控制测量(导线网或RTK测量)。B. 采用RTK测量时,应选择不少于三点作为起算点;当按三角测量观测时,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如下:等级测角中误差()三角形最大闭合差()平均边长(km)方向观测测回数DJ1DJ2DJ6四等2.59269246一级小三角51526C. 在保证起始数据相对精度的情况下,发展下一级控制测量,下一级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如下:1) RTK测量:依据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的相关要求进行。2) 导线测量: 主要技

17、术: 等级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距离水平角垂直角一级522310n1/14000三级(图)1211224n1/6000 注:n为测站数,上表的“三级(图)”中的“方位角闭合差”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是按图根导线按严密平差时的参数。方向法观测法的各项限差():经纬仪型号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DJ1696DJ28139DJ61824 注:当照准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较差按同一观测时段内的相临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仍按上表规定。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比例尺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导线相对闭合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

18、差()测 距距离水平角垂直角仪器类型方法与测回数1:200030002501/400011240n级单程观测注:n为测站数。3)、图根点密度:按常规成图时,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点/km2):测图比例尺1:2000图根点密度15按数字化成图时,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点/km2):测图比例尺1:2000图根点密度4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应以满足测图需要而适当加大密度。5.1.3、地形图的测绘A. 实测项目区红线范围外30米内的地形和地类。B. 高程注记至分米,高程密度基本上满足3.0厘米一个高程注记点。并同时注意下列几种情况的高程注记。i 独立地物应注记高程,各类坎子要注记两端坎头的

19、高程和坎中间点的上下高程。ii 道路交叉口、涵洞(包括在道路的)一般均应注记高程。iii 山脊及地形急剧变化处和特殊地貌应注记高程。iv 山顶制高点、鞍部的高程应全部注记。C. 低压线,通信线只测注其线路拐角处的杆位,两杆位之间用直线连接并配置相应的符号。D. 居民点及其他建筑的表示:i 房屋间距小于20米的房屋综合表示外轮廓,但间距大于20米的房屋应分开表示。ii 水利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实测上图。iii 较大的房屋需测注房角高程。E. 陡坎测绘i 当修建正规而明显的坡、坎比高小于1m,图上长度短于10mm的可不表示。ii 同时用作道路使用的田坎应表示。iii 较大平田的田坎应表示,冲田一般以3

20、0米左右的间距选择表示田坎,同时注意保持与实地地貌的一致,但涉及土地整治项目的特殊地物应表示。iv 梯田坎在图上投影宽度大于1米时,应绘出,并标注坎的宽度。梯田坎过密,田坎宽度投影小于1米,田坎间距小于图上10mm的田坎可舍去。v 陡坎、斜坡的源头,要从坎头开始测绘。斜坡底线的高程应测注,坡脚用地类界表示,斜坡面内不绘植被符号。vi 以陡坎,斜坡构成的花台,应加陡坎,斜坡符号表示。F. 项目红线范围内大于25的耕地范围须勾绘出来,勾绘以红线表示,并标注“大于25度”。G. 水库及池塘测绘 水库、池塘要测绘水涯线并注高程,水域部分采用名称注记,无名称的注“塘”字;当塘四周为陡坎时不绘制水涯线;池

21、塘应测注塘顶边高程以及量取塘顶至水面的高度。水系应完整表示出来,实测红线范围内沟渠走向,宽度(下底宽、上顶宽),堤顶高程。排水涉及到沟道,外河等,需要标注堤顶高程、水位。水源涉及到塘,坝,水库等,需要标注该蓄水工程的特征水位,如堤顶高程,溢洪水位,灌溉渠首水位等。H. 其它草地用“”表示。旱地内的零星果树(果树未成林),仍以旱地表示。I. 以1:2000实测地形图作为底图,对照最新变更的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调查地类图斑,地类界线应实地测绘。两种比例尺的现状图上的地类应保持一致。J. 各种地类标注应准确。K. 居民地外的谷场为农村的打谷场,应单独测绘;与居民地并连的谷场不单独表示,合并到居民地

22、内,但面积超过100m2的谷场应单独表示出来。L. 单线道路应注记路面材料及宽度。M. 调查测绘各级行政权属界线,权属界线调查至社或组,权属界线可参考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权属界线。调查各级权属名称,权属名称调注到社或组。N. 涉及到土地整理的主要路、沟、池、凼、水源等要素应尽可能将其测绘完整,偏离红线太远时,可标示其概略走向和距离。O. 小地名应尽可能调注齐全,但小地名过多影响图面负荷时,可根据其在当地的知名程度适当取舍。P. 地形图测绘的其它内容及取舍原则和表示方法按城市测量规范和地形图图式要求执行5.1.4、典型示范区及坡改梯区域的地形图测绘典型示范区及坡改梯区域的地形图除了按1:20

23、00比例尺的要求测绘外,还应按照1:500比例尺要求单独测绘成图,其范围包含典型示范区及坡改梯区域范围线外20米内的范围。5.1.5现状图制作及现状地类面积统计5.1.5.1、现状图制作5.1.5.1.1、1:2000现状图制作要求A. 1:2000地形图原则上以项目为单位编制总图,并以项目名称命名,也可根据业主需要,进行标准分幅(按正方形分幅,图纸尺寸50cm50cm);B. 项目区的界线应以权属界、河流、沟渠、道路、田土坎等线状地物为界线,一般不分割对应的1:1万地类图斑;C. 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对应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地类大体一致, D. 田坎的归并、走向要合理;要准确反映

24、地形地貌(平坝田土、梯田、坡地)特征;E. 涉及大于25的不可整理或开发的耕地、其他草地或裸地,应在图上标示其范围但不着色,范围线应用图上宽度为0.4mm的虚实线表示;不再此列的其他地类图斑填色标准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要求进行。F. 项目区内地形图上相同要素应保证图层、线型、颜色等的一致性;G. 图面上的各种注记不能互相压盖,同类注记字体的高度、宽度、颜色应一致。H. 图斑编号应连续规范,字体与大小应统一,指向明确(宜注在图斑中心);I. 图面内的权属名称、图斑编号等注记应突出、清晰,图例注释完整且与图面表示一致。J. 涉及土地整理的路、沟等线划应加粗表示,使其醒目、突出(具体宽度见附件8.1

25、)。K. 图廓整饰应完整:项目名称、测绘单位、坐标系统、比例尺;测量人员、检查人员、测量日期、内图廓坐标(横坐标加代号)标注等L. 四至坐标的标注:标注项目区红线范围的四至点坐标。M. 其他需表示的内容:项目区红线面积、项目性质、实施规模(整理规模、开发规模)、测绘单位鲜章等。N. 现状图上的其他注记及表示方法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的要求执行5.1.5.1.2、1:1万现状图的制作要求A. 以项目区最新变更(经省级国土部门认可)的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底图,绘制项目区红线,红线外围界线应以明显的

26、线状地物或权属界线为边界,注明项目名称。B. 不能随意变更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原始地类图斑;C. 区县局应对项目进行变更说明,经办人署名、注明签字时间另加盖区县局印章(如该项目红线范围内所有土地均变更到年月,经办人:,年月日)。5.1.5.2、面积统计5.1.5.2.1、1:2000现状图统计要求A. 耕地以及开发的土地应根据实测的1:2000地形图进行坡度级的划分。坡度级分为2、2-6、6-15、15-25、25五个(上含下不含)。坡度2的耕地内的线状地物和面状非耕地按相应要求实际扣除并计算耕地面积,不按田坎系数计算耕地面积;坡度2的耕地分旱地和水田两种类型,分坡度级计算耕地面积; B.

27、 田坎系数应采用重庆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田坎系数,并加盖区县国土局鲜章;C. 分组(社)按图斑进行地类面积的统计,并逐级汇总到村、乡(镇)、区(县); D. 统计表格的种类、内容及要求i 表格的种类及内容i) 项目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斑台帐表格:反映该项目红线范围内各地类图斑面积数据;ii) 项目区1:2000按权属分坡度级面积统计表格:反映项目区内的整理土地以及开发土地按权属分坡度统计的面积;iii) 项目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格:反映项目区内按区(县)、乡(镇)、村、社(组)逐级对各类土地面积的汇总。ii 、统计表格的要求i) 土地分类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

28、体系进行分类;ii) 表头名称与项目名称相同;iii) 权属名称落实到村或社;iv) 面积统计单位采用公顷,保留四位小数;v) 涉及开发大于25度的耕地、其他草地、裸地面积,应在表格栏单独罗列。vi) 项目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斑台帐表格:备注一栏注明耕地、其它草地、裸地图斑的各坡度级情况。vii) 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格:分类汇总各地类面积,备注一栏注明耕地、其它草地、滩涂图斑的汇总面积。;viii) 项目区1:2000按权属分坡度级面积统计表格:只对可整理和开发的土地进行按权属分坡度级的面积统计;ix) 按权属对各类面积进行逐级汇总(镇/乡、村、社/组)。5.1

29、.5.3、1:1万现状图图斑面积统计A. 以1:1万现状图为基础,统计项目区内的各地类图斑面积并按权属对各地类进行汇总。统计的各分类面积与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统计的分类面积数据差异应小于5%,并以报告的形式分析各分类面积差异的主要原因;台帐应加盖区县国土局鲜章。B. 采用的土地分类体系是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体系C. 表格:图斑分类台账和按权属汇总表,不进行坡度极分类统计。5.1.6、1:2000与1:1万图件资料对接方式当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二调成果)的地类图斑与1:2000现状图地类图斑不一致时,按如下方式进行处理:A. 若实地地类图斑面积未达到二调上图要求,则认为图斑地类无误;

30、B. 若实地地类图斑面积达到二调上图要求,则应对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变更,并完善相关的变更手续。5.1.7、测绘技术设计书A. 测绘技术设计书封面应详细说明项目名称;(如县镇(乡)等个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000地形图测绘及土地利用现状调绘)注明技术设计书、设计单位名称、设计时间另加盖测绘单位印章;B. 扉页格式:加注承担单位、负责人、测算单位、编写人员、校对人员、审核人员;目录格式:包含目录、内容、附件等,其中内容对各级标题进行链接并加注对应页码;C.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述、技术依据、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说明、平面坐标系与高程系采用说明、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图形比例尺、图形比例

31、尺、平面控制测量情况说明、高程控制测量情况说明、1:2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绘、地形图矢量化及面积量算、现状属性数据及地类汇总、检查验收、成果质量评定、拟提交资料清单等;D. 技术设计书资料说明准确、文本格式(字体、字号、段落格式、图表样式、标题分级等)规范。5.1.8、测绘技术总结A. 测绘技术总结的文本格式(字体、字号、段落格式、图表样式、标题分级等)参照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统一规范,排版合理,条理清晰。B. 测绘技术总结封面应详细说明项目名称;(如县镇(乡)等个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000地形图测绘及土地利用现状调绘)注明技术总结、测绘单位名称、

32、测绘时间另加盖测绘单位印章;C. 自检验收表格说明,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检查人员、第二检查人员、部门自检人员、部门自检意见、职能检查部门检查人员、职能检查部门意见;D. 扉页格式:加注承担单位、负责人、测算单位、编写人员、校对人员、审核人员;目录格式:包含目录、内容、附件等,其中内容对各级标题进行链接并加注对应页码;E. 主要内容:技术总结文字成果说明准确、文本格式(字体、字号、段落格式、图表样式、标题分级等)统一规范,排版合理,条理清晰。项目概述:基本地形、地貌、水系、交通、红线的四至点坐标、1:1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等;技术依据:技术设计书中实际引用的标准;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说明、平面坐标系与

33、高程系采用说明;平面控制测量情况说明、高程控制测量情况说明以及使用仪器和平差软件说明。测图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方法、仪器使用情况;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绘、地形图矢量化及面积量算、现状属性数据及地类汇总、净耕地系数的采用及说明;检查验收、成果质量目标、提交资料清单等;5.1.9、测绘单位测绘资质以及测绘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复印件A. 测绘单位有效的测绘资质复印件并加盖测绘单位鲜章;B. 测绘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复印件应是本单位该项目测绘人员的资格证书。5.1.10、文字资料及图件资料的数据光盘A. 数据光盘应包含最新文字资料及图件资料所有内容;B. 数据光盘上注明项目名称、测绘单位及刻录日期等。5.1.11

34、、成果资料提交A. 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B. 二次调查田坎系数;C. 开发整理测绘技术设计书D. 开发整理外业测绘控制点资料数据表格(图根点数据表格)E. 控制展点缩略图(示意图)F. 开发整理测绘技术总结G. 测绘单位测绘资质以及测绘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复印件H. 项目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I. 项目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统计表格J. 项目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图斑统计表格K. 项目区1:2000按权属分坡度级面积统计表格(耕地、其它草地、滩涂)L. 项目区1:1万土地利用分类面积统计表M. 1:1万与1:2000分类面积差异分析报告N. 文字资料及图

35、件资料的数据光盘O. 资料审查申报表及其它相关证明5.2、1:2000比例尺竣工测量5.2.1准备工作5.2.1.1资料收集收集项目区内的已有的控制点成果、前期入库的1:1现状图(纸质和电子文档)、入库备案资料(规划图、实施方案)、前期测绘资料等。5.2.1.2测区踏勘正式作业前,应进行测区踏勘,了解项目区的实际完成情况以及前期控制点位的保存情况。5.2.1.3技术设计按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 的规定,针对项目区实际情况及行业要求编写技术设计书。5.2.2、控制测量利用前期测量的各等级控制点或使用测有坐标的固定地物点,作为测区控制点的起算点使用,当密度不能满足测绘要求时,应按前期测

36、量中的布点要求和施测方法加密图根控制点5.2.3、现状图修、补测A. 土地利用现状图修、补测应以入库备案的1:2000规划图为基础图件。B. 对地类发生变化的图斑界线进行修、补测; C. 新修和维修的单体工程测绘i 项目区内的路、沟、池、凼、石坎等单体工程均应据实表示上图;ii 新修石坎及土坎逐条测绘表示;新修或维修线性工程设施应按宽度或高度不同(差别在20%内)分段测量其长度(投影平距),变换处按垂直于线状地物走向加一短线表示不同宽度或高度的分界,并调注其构筑材料及宽度等能直接量取的属性;iii 单体工程(包含新修和维修)应测绘其显性尺寸(能准确量取的尺寸,包含长度、宽度、高度、厚度、深度、

37、直径等),调查其材质和实地编号。D. 实测土地平整区地形,处理好平整区内与平整区外地貌、地物的相关关系,并实际反映竣工后的高程,正确反映实地地貌形态。E. 单体工程的编号应保持规划图、竣工图、实地、收方台账几者一致。5.2.4、竣工图制作及新增耕地面积测算5.2.4.1竣工图制作5.2.4.1.1、1:2000竣工图A. 项目区的界线范围须与入库备案的界线范围一致;B. 以竣工后实测的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图件,按照不同地类划分图斑并着色,制作竣工后土地利用现状图。C. 涉及大于25的不可整理的耕地或不可开发的其他草地或裸地,应在图上标示其范围但不着色,范围线应用图上宽度为0.4mm

38、的虚实线表示;不再此列的其他地类图斑填色标准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要求进行。D. 1:2000地形、竣工图与对应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规划设计图大体一致,并与实施前现状图各地类应一致或逻辑上无误;E. 项目图件名称须与实施前的名称相同;图面公里网格、村社名称、图斑编号等注记突出清晰,各地类、地物、色系等表示准确,图例注释完整且与图面表示一致,平面及高程坐标系、基本等高距、制图时间、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等齐全;F. 图斑编号应连续规范,字体与大小应统一,位置指向明确(宜注在图斑中心)。G. 图面内的权属名称、图斑编号等注记应突出、清晰,图例注释完整且与图面表示一致。H. 现状图图廓整

39、饰应完整:同前期测绘。I. 四至点坐标的标注:标注项目区红线范围的四至点坐标。J. 单体工程(包含新修和维修)应按实测注明显性尺寸(能准确量取的尺寸,包含长度(投影长度)、宽度、高度、道路厚度、深度、直径等)及材质,路、沟、池、凼应对照规划设计图注明其规划设计编号,编号应保持规划图、竣工图、实地、工程量统计台帐几者一致。石坎密集时,石坎编号对应各条标注,其尺寸标注可在竣工图上列表标示;K. 使用图上宽度为2mm的紫色虚实线标示出竣工后的典型区域或坡改梯范围;L. 土地平整区域应在图上标示出其范围并用文字标注(与规划标注一致)。M. 项目区工程量表数据应标注在图上,工程量包括规划设计的工程量数据

40、、监理方提供的工程量和测量单位能直接量取的设施材料及宽度等属性。N. 标注项目区规划规模与竣工规模。O. 其他要求同前期测绘要求; 5.2.4.1.2、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竣工)制作A. 以项目区入库备案的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底图,对照实测的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变更发生了变化的图斑地类,进行数据库地类变更,统计变更前、后的各地类流向数据,绘制项目区红线范围(与前期一样),标注项目名称。B. 项目名称应、红线范围应与入库备案的项目名称相同,并且加盖了区县国土局及审查单位鲜章,另外还有变更说明,经办人署名、注明签字时间;C. 竣工现状图与入库前期以及规划设计图范围界及地类

41、应一致或前后地类对照不出现逻辑错误。D. 1:1万图上签字格式:该项目红线范围内所有土地均变更到年月,经办人:,年月日),加盖区县国土局的鲜章。5.2.4.2新增耕地面积测算A. 项目区耕地毛面积计算以竣工后实测的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图件,进行分类图斑面积量算,各耕地图斑面积之和即为项目区的耕地总面积(毛面积)。B. 竣工后的净耕地面积项目竣工后,逐条扣除耕地中宽度大于1米的线状地物以及面积大于100米2的面状非耕地,用耕地总面积减去扣除后的面积既得竣工后的净耕地面积。C. 新增耕地面积的测算项目区内大于25的耕地不统计新增耕地。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后得到的耕地面积减去项目区开发整理

42、前的耕地面积(数据以入库备案的实施方案为准),即为新增耕地面积。计算公式: S = S2 S1其中:S新增耕地面积S1开发整理前耕地面积S2开发整理后耕地面积i 按土地权属单位测算新增耕地面积按土地权属分别统计项目区实施前和实施后的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面积数据。ii 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将实施前和实施后各地类总面积填入表格中对应位置,反映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结构数据的变化(以公顷单位,保留四位小数)。D. 面积统计表格的内容i 项目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斑台帐统计表格:反映该项目红线范围内内各地类图斑面积数据;ii 项目区1:2000按权属分坡度级面积统计表格:反映项目区

43、内耕地、其它草地及滩涂按权属分坡度统计的面积;iii 项目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薄:按区(县)、乡(镇)、村、社(组)逐级对各类土地面积进行汇总。iv 项目区土地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反映项目区内土地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E. 面积统计要求:i 土地分类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体系进行分类;ii 各面积统计的最小权属单位为社或组;iii 面积统计单位采用公顷,保留四位小数;iv 表头名称与项目名称一致且完整、准确;v 田坎系数应按水田与旱地地类分坡度级填写,开发整理前的田坎系数采用重庆市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所测算的田坎系数,并加盖区县国土局鲜章。vi 项目

44、区内耕地的坡度类型应与规划设计时的坡度保持一致。vii 按权属进行逐级汇总(镇/乡、村、社/组)。viii 涉及开发大于25度的耕地、开发土地的面积,在表格栏单独罗列。ix 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斑台帐表格:备注一栏注明耕地、其它草地、滩涂图斑的各坡度级情况。x 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格:分类汇总各地类面积,备注一栏注明耕地、其它草地、滩涂图斑的汇总面积。;xi 1:2000按权属分坡度级面积统计表格:只对可整理和开发的土地进行按权属分坡度级的面积统计;5.2.5、技术设计书A. 测绘技术设计书封面应详细说明项目名称;(如县镇(乡)等个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000地形图测绘及土地利用现状调绘)注明技术设计书、设计单位名称、设计时间另加盖测绘单位印章;B. 扉页格式:加注承担单位、负责人、测算单位、编写人员、校对人员、审核人员;目录格式:包含目录、内容、附件等,其中内容对各级标题进行链接并加注对应页码;C. 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述、技术依据、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