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探析教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探析教育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探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与完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约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多层次、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环境差异带来的不适应、学习与就业压力较大、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情感迷茫的问题、家庭经济问题、自我管理能力不佳、迷恋网络游戏等等。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联系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多方面之间的纽带,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具有其特殊优势,原因在于:高校辅导员不仅管理着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也引导着大学生向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前进。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
2、为促进学生发展、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一)环境不适应导致的心理障碍。每到新生入学,老生开学的时候,就会有许多同学表现出不适应学校环境的情况,对于那些习惯了父母呵护的学生来说,自理能力差,过于依靠父母是他们的通病,这使得他们不善于处理个人事务,不知道如何化解人际纠纷,导致消极怠慢的生活态度,有些同学甚至以沉迷网络游戏、过度的恋爱来填补此阶段心灵的空虚。 1.学业与就业压力大导致的心理障碍。对于新生而言,对大学生活的过高期望值导致学生新入学时产生消极的心理。再者,国内长期以往的应试教育体制让学生们习惯了填鸭式学习方法,以至于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没
3、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懂得如何在生活与学习之间切换,最终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考试成绩不理想,产生厌学、焦虑、抑郁、身心疲惫等心理健康障碍。 特别是高年级和毕业班的学生,在忙于繁重的学业之余还要准备各种资格证书考试如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同时,他们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变化的就业政策和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值,日积月累极可能会出现焦躁、紧张、恐慌、失眠、神经衰弱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对未来人生的发展产生质疑。 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学生们来到陌生的城市,与陌生的同学打交道,大家都处在一个矛盾的心理发展时期,都想被他人理解、认可,然而大部分学生喜欢把事情埋在心里,不愿意与他
4、人交流,未正确采取有效可行的发泄情绪的方法,因此,很多学生难以找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久而久之,他们变得不善于表现自己,更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苦与乐,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他们自身潜能的激发,也会阻碍他们良好人际圈的形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在性格内向的同学身上表现地更为明显。 3.情感问题导致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感情问题涉和亲情、友情、爱情三方面。在亲情方面,家庭的结构变化、家长与子女的沟通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某些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的健康发展,导致一些学生沉默寡言的性格;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直言不讳地提和学生的成
5、绩,这种不恰当的交流方式容易让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性格孤僻、思想极端、不愿与家长沟通等心理健康问题。在友情中,困扰学生最多的问题则是何为友情与爱情,二者很容易混为一谈。爱情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情感丰富、富于幻想,但在爱情路上却容易跌倒,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有许多同学会因为攀比心理、逆反心理等异常心态与异性交往,在恋爱过程中没有和时与家人沟通,双方产生矛盾时没有采取合适的办法解决,容易引发矛盾,严重的还会引起人身伤害事件。 5.经济问题导致的心理障碍。某些来自农村、偏远地区或是城市中的下岗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以和受教育的环境有所不同,使得该部分学生勤俭
6、节约、性格内向,对于别人的评价较为敏感。因此,沉重的经济负担让这些特殊群体比其他学生承担了更多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容易心生自卑、虚荣、孤独、恐惧等心理障碍,某些学生甚至会因为虚荣心作祟而欺骗家人,产生不当的过激行为。 6.沉迷网络导致的心理障碍。网络作为一种交流和通讯工具已随时随地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在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丰富性、便捷性、开放性的同时,五花八门的电脑游戏、手机软件、聊天工具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无节制的时间和精力被持续用在电脑和手机上的游戏、聊天和浏览,混淆了网络、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感,因而导致身体的健康发育迟缓, 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会
7、产生厌学、心理异常、兴趣丧失等心理健康障碍。 二、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导师和生命导师 (一)夯实自身的业务水平 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生活与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要学会在工作与学习上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心理学知识,熟练运用心理辅导技巧,主动走近学生,定期从班级抽取部分同学了解情况,从更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具有多样性,可以通过一对一谈话、心理委员汇报班级心理状况等方式,和时把握学生动向、心理行为和诉求,为存在异常心理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和的帮助。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如前所述,大学生是目前网络媒体平台运用最广泛的
8、人群,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丰富性与多样性使得大学生能很快接受网络的新鲜事物。基于此,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这一途径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面,例如,运用微信或qq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便于一部分不愿意当面交流的同学与老师沟通。辅导员也可通过这些平台,多多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例如,每周推荐优秀的心理健康读物或者心理方面的电影,推送一些心理健康小测试,以放松学生心态,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并和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与干预。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制 1.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机制 可以运用SCL-90心理健康普查等方法,从多个层次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系统测试,对毕业班的同学也可
9、以采取类似的心理健康调查的方法,根据测量数据和结果分布图进行评估分析,从而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并对某些具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追踪调查,实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动向,最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报告制成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测量数据报告能够让我们在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时提供较为科学依据,便于分析与评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应决策提供参考。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机制 开展心理主题健康讲座是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寻求校外权威的心理专业讲师给学生们集体辅导,根据不同院系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展开教育,让学生们逐渐学会自我调节。 除了寻找心理方面的专业老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开
10、展多种形式的普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更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是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的一种心理知识获取方式。因此,高校应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组织心理课外活动,例如心理情景剧的排演、心理小文章的征集、心理专题影片展播等等。一方面,开展心理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达到对心理健康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转变,并且激发学生接触心理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组织不同类型的心理主题游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模拟现实,体验现实,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调适情绪,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渐激发自己的潜能,达到预防心理疾病、发掘心理潜力的双重目
11、的。 (2)多层次社会支持体系的融合机制 辅导员老师应该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通过与家长们交流学生在校的心理状况,更好地制定学生心理工作干预方案。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仅靠学校、学校、父母、老师的力量是不足以完善的,学生的发展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需要集中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共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网络体系。如,高校可以通过社会上心理专业服务机构、心理健康网上平台等权威渠道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卫生指导。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通力协作,大学生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要想帮助大学生真正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学生自我调节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学生应该学会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化解心理矛盾,逐渐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从网络新媒体等渠道获得心理专项的资讯等方法学习自我调适的技巧。同时,要想解决心理障碍,要学会和自己交流,在此过程中激发心理潜能,从而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最终达到培养自己坚忍不拔、自信乐观、善良诚实的优秀品格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