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水保资证乙字第042号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编制单位:重庆德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9月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批 准: 核 定: 审 查: 校 核: 编 写: 参加工作主要人员: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规模项目工程总占地hm2 ,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建设地点重庆市巴南区工程等级所在流域长江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133000(一期)工程建设期2年扰动地表面积(hm2)项目建设区(hm2)责任范围面积(hm2)直接影响区(hm2)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万t)14353减
2、少水土流失总量(万t)14203扰动土地治理率100%控制率(%)100%防治任务及目标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地貌区省级水土流失分区公告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hm2)(含主体)治理度(%)100%主要防治措施及工程量修建临时排水沟7849m,沉沙池42个,撒播草籽面积为2,共需编织袋400m3,塑料彩条布7600m2。水土流失背景值(t/km2.a)2568方案目标值(t/km2.a)500项目区允许值(t/km2.a)500控制比拦渣率%可绿化面积(hm2)植物措施面积(hm2)植被恢复指数(%)100林草植被覆盖率(%)%方案投资(静态)总投资万元方案中新增投资防治费万元补偿
3、费万元主体工程已列投资200万元监测费万元监理费万元水保方案新增投资万元其 它万元方案实施期总投资/减少水土流失量157元/t方案编制单位重庆德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业主单位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地址地址项目负责人及电话项目法人编制联系人及电话沈小虎 项目联系人联系人电话传真/邮编89076819/400020传真/邮编电子信箱电子信箱前 言重庆市巴南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东及涪陵、南川接壤,南及綦江相连,西及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及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位于巴南区李九路组
4、团地块,东临渝南大道,南接红光大道,北侧为李九路,西面为李家沱正街。交通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工程所在地属低山-丘陵地貌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渝府发19998号)、重庆市水土流失公告(2006年6月),项目区所在的巴南区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工程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8年8月,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接受任务后,我单位收集了工程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
5、环境及水土流失方面的基础资料,并对项目占地区及直接影响区内的水土流失现状作了详尽的调查工作。结合工程地区自然、社会环境现状及规划及工程建设特点,在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划分不同区域,分别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拟定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制定了水土流失监测计划、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和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编制了投资估算,并作了效益分析,于2008年9月编制完成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工作中,得到了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巴南区水利局、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6、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目录1 方案编制总则11.1 编制目的和意义11.2 编制依据2方案编制深度、设计水平年5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72.1 工程概况72.2 项目区概况142.3 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203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22水土流失成因及类型分析2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23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23综合分析294水土流失防治方案31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31防治责任范围32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及评价3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36单项水土保持措施设计424.6 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工程量445水土保持监测47监测目的47监测任务47监测技术要
7、求47监测方法48监测机构49监测技术和手段49监测单位和费用49监测制度及监测成果报送506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516.1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516.2 效益分析697 方案实施保证措施747.1 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74技术保证措施74资金来源及管理758 综合结论及建议768.1 综合结论768.2 建议77附件:附件1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附件2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保设施数量确认函附件3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附图:附图1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项目位置示意图附图2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总平面图
8、附图3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图附图4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置图附图5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临时措施典型设计图1 方案编制总则1.1 编制目的和意义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土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在许多地方由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对水土资源进行掠夺式利用,造成全球范围内水土流失愈演愈烈,导致水土资源急剧破坏,环境恶化,地球生物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已成为关系到我国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头号环境问题。重庆
9、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为新建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原地貌,损坏项目区的地表及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来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以避免建设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编制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1)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防治本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技术方案,为方案实施提供技术依据;(2) 为项目建设单位(业主)明确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措施及方案实施进度和水保投资概算等;(3) 结合项目建设及影响特点,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措施体系,及时、有效地防治工程建设带来的新增水
10、土流失,减轻原生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管理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4) 将水土流失防治纳入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便于水土保持工程及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和功能;(5) 为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持,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针对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采取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生产建设安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
11、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通过)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通过)(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第120号令)(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1988)(9)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01年6月26日)(10)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1
12、998年3月28日)(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1995年)(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12号令,2000年)(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16号令,2002年)(4) 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第24号令,2005年6月22日)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4)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水利部,水保2
13、004332号)(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6)关于印发的通知(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115号)(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8)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9)关于发布的通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10)关于颁布的通知(水总200367号)(1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渝府发19998号)(12)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13)重庆市水
14、利局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水水保200545号)(14)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物价局关于收取重庆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水土流失防治费收费的通知,渝财综2002208号(15)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核实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渝价2002578号技术规范及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199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
15、规范(GB/T15773-1995)(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制图(SL73.6-2001)(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10)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相关设计文件及批文(1)重庆市2005年度水土保持公报(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3)巴南区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报告(4)重庆曼哈顿城项目一期修建性详规及方案设计(5)重庆建设用地规划公告函(渝规公2007巴字第0331号)(6)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1.3方案编制深度
16、、设计水平年方案编制深度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应及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相一致,由于本项目工程占地面积大,工程建设区内各个地块具体建设项目还没有确定,主体工程目前还未动工建设,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本水土保持报告的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设计水平年根据“三同时”原则,以及项目主体工程规划的期限(2008.112010.12)安排,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定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2.1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 项目建设位置重庆市巴南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
17、,东及涪陵、南川接壤,南及綦江相连,西及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及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位于巴南区李九路组团地块,东临渝南大道,南接红光大道,北侧为李九路,西面为李家沱正街。交通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具体位置见附图1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项目位置示意图。 项目建设性质该工程建设区为新建项目。 工程规模本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263502平方米,其中二类居住用地面积163401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66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34522平方米,容积率为,建筑密度为%,绿地率%。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工程布局.
18、1总平面布置(1)规划原则尊重环境,以人为本,追求人及自然,建筑及环境的相互交融,以及住宅形式及居住内涵的高度统一。 地块景观资源丰富,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小区建筑及基地原有水域及周边因素的关系,打造小区内部大尺度开敞居住休闲环境,及小区外环境连成一体,既使小区很好的利用了周边景观资源,也让小区形象成为周边区域的一景。注重房地产市场的营销策划,在容积率有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住宅观景率,很好地兼顾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尽量做到楼楼有花园,户户有风景。创造完善合理的交通系统,考虑各类人群活动性,便于居民出行、休闲活动不干扰,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合理布置各种配套服务设施,充分考虑教育、医疗卫生、文
19、体、商业服务、社区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等设施的布置。(2)总平面布局项目地势北高南低,高差30余米,北面面紧临城市主干道李九路,基地内部有规划的两条南北向及一条东西向的城市道路穿过。基地建设总用地面积163401,公共绿地面积6668,总建筑面积为522498.57,容积率为2.55,建筑密度为20.10%,绿地率35.01%。整个小区由基地内南北走向的水域、山脉,集中公共绿地及规划道路的限制,使建筑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分为五大组团。C-13/02地块建筑围合山脉布置形成最大组团。该组团建筑被中间山体分为两条南北带状布置,建筑本着景观最大化原则,每栋建筑都旋转一定角度及道路相贴。东侧建筑在山
20、脚接城市道路形成小区主要出入口,并且享受山景及内部组团景观。西侧侧建筑布置在山腰上,通过高差及道路形成隔离,同时享受东面山景及西面水景。C-15-1/02地块建筑为次组团,建筑在台地上围绕公共绿地布置,空间开敞宽阔,景观面大,视线无遮挡,提升小区品质。C-10/02地块在基地西北角独立成为一组团。C-10/02,C-7-1/02地块在基地西面,建筑紧临李家沱老城区,直接享用基地内唯一一片水域及大片草坡,且户型都朝向景观面,充分的利用了天然资源。C-14-1/02组团在基地中的位置最靠近李家沱老城区,故以集中商业为主,争取最大化的商业价值。(1)道路交通及技术标准小区主干道7米宽,局部地块6米。
21、C-13/02地块在其东北角和南面的城市主干道上设置两个车行主要出入口,东面及西面分别设置人行主要及次要出入口。C-15-1/02地块的东面的城市主干道上设置主要出入口,另外其小区内部道路在北面及C-13/02地块的内部道路连通,共紧急情况使用。C-10/02地块的内部道路分别连接其北面和南面的城市支道。C-7-1/02,C-8/02地块内部道路连通,分别连接其北面和南面的城市支道。C-14-1/02内建筑紧邻城市主干道布置。小区组团道路尽量避免破坏组团内部的步行环境,故结合地形尽可能的将其及主要景观步行场地标高错开,并就近设计地下车库出入口,使组团内为庭院路,既满足紧急消防及日常搬运之用,又
22、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同时从消防角度考虑,将局部步行景观场地及车行在某一标高处相连接,使部分建筑的消防扑救面更长。停车库以地下为主,地面为辅。(2)竖向设计该场地竖向设计中多采用台地,高、低挡墙,绿化护坡等方式,将场地高差自然处理过渡。小区内外景观资源优势均较为明显。内部设计有贯穿南北的大尺度开敞共享空间,建筑依势线性布置,既联系紧密,又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同时摒弃“围剿式”的布局,而采用“渗透式”的布局方式,保证单元建筑环境的均好。(1)平面设计小区的居住建筑为点式高层,有16F/-2F高层、18F/-2F高层、22F/-2F高层、24F/1F高层、25F/-4F高层、26F/-2F高层、27F
23、/-2F高层、31F/-2F高层,住宅户型主要以小户型为主,大户型为辅。小区商业建筑分为沿街商业及集中商业两种形式。1#、2#、3#、4#沿街商业为1F位于C-13/02地块东侧紧邻城市干道,5#、6#沿街商业为1F/-1F位于C-7-1/02地块内靠近水面布置。1#集中商业为5F位于C-8/02地块,紧邻城市干道布置;2#、3#集中商业为5F位于C-14-1/02地块紧邻城市干道;4#集中商业为2F位于C-7-1/02地块内紧邻公共绿地。小区的公共设施部分有两个3班幼儿园(分别位于高层建筑底层内),一个独立的6班幼儿园、2层的中央商业用房、公厕和垃圾收集站。小区地下车库2、7、9、11区为地
24、下一层,地下车库1、4、5、6、8、10区为地下两层,地下车库3区为地下三层。小区建筑主要出入处均考虑无障碍设计。(2)建筑群外界面的设计小区内外景观资源优势突出,故规划设计本着“最大化利用景观,丰富天际线”的大原则。建筑高度沿基地东面主入口由18层向两边递增分别到28层和31层,既强调主入口又丰富整个小区的建筑层次。基地东南面的建筑高度也是由入口慢慢向中心区域递增,使得整个地块的建筑天际轮廓高低错落,有较强的韵律感,从各个主要视点观看均有良好的界面效果。基地西面的建筑位置也是随等高线布置,错落有致,轻快活泼。.5给排水设计(1)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DN200DN300管道)接入本工程内,并
25、在小区内形成环状管网。(2)用水量标准:住宅:250L人d ;商业(员工及顾客):5 Lm2d ; 公共服务设施:50 L人d ;地下车库:2Lm2次;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量按2Lm2d 计算 ;未预见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12计算。(3)生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为 4411m3 /d ,最大时用水量为590m3 /h 。(4)给水系统:由于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在地下室分别设消防水池、生活水箱,拟在地下室机房设置给水加压设施。由加压泵、贮水箱组成。每组团设置各自的加压泵,城市水进入贮水箱后经变频加压设备加压至各单体用户。本工程市政给水管网能满足生活用水的压力时,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超过市政供水压力
26、范围内的楼层则由变频加压设备供水,给水系统采用减压分区供水,供水分区压力控制在0.35Mpa-0.40 Mpa范围内。(5)给水管材:室内给水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给水管道,热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室外给水管道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消防管道采用热浸锌钢管。(6)排水:排水量: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水量为:3970m3 / d ;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周边道路上的市政污水干管,再排至城市污水处理厂。本工程生活污水及雨水采用分流制排放,分别设置污水及雨水管网。排水管材:室内排水管道采用高层建筑柔性排水铸铁管,法兰连接,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7).消防给水排水:消防水源同给水水源:消
27、防用水量标准: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室内消火栓系统按3小时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1小时计算,一次火灾所需水量为864 m3次,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系统设置:室外为低压制,设有三出口地上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在120M以内。在消防泵房附近分别设置消火栓、自动喷洒所用的消防水泵接合器,并在消防水泵接合器25-30M以内设有消火栓。城市水源供水至地下室消防水池后,再由消火栓泵及喷淋泵加压至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各层公众明显部位布置消火栓,以使同层有二股水柱能同时到达。消火栓箱内配有SN65
28、消火栓,25M衬胶龙带,f19水枪,DN25自救小龙带卷盘(20M),和消防泵启动按钮。在商场、地下车库、办公、住宅走道等公众部位均布置闭式喷头。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室设S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8)节水节能措施:生活给水充分利用市政水压供应。在建筑物引入管等用水集中的地方及各用水点加设水表,做到有水有量。蹲便器采用脚踏式自闭冲洗阀蹲便器。(9)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生活污水经调节、沉淀、消毒等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BOD5:30mg/l CODcr:100mg/l SS:70mg/l PH=6.9 色度:60减震防噪:/s,降低水流噪音。B.全部污水经生化池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后排
29、入泄洪沟。.9电气工程设计(1)供配电系统本工程用电变压器总装置容量约20000kVA,其中住宅变压器总装置容量约12500kVA;公建变压器总装置容量约7500kVA。拟由附近的城市变电站取得10KV电源,另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消防设备的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容量约3000kVA。在地下层设置二座10KV开闭所,八座10/0.4KV变电所。10kV电源由小区规划道路引入。电所采用放射式向公建和各住宅楼供电,公建和各住宅楼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区内所有室外电力管线全部在地下敷设,保证小区内市容环境整洁,小区内道路照明、绿化照明、景观照明管线在人行道和绿化带下穿管埋设,主干道电
30、力电缆在地下车库采用电缆桥架和电缆管敷设方式,本小区公建和住宅各单元及各户配电箱采用穿钢管引入敷设方式。宅采用一户一表计量方式,公建采用地下车库、变电所、配套公建分功能分区计量,小区商业采用多电表分户计量。(2) 弱电网络指标:住宅:语音:2线对/ 户;数据:1线对/ 户;电视:1个用户/户100m2100m2;公共建筑:电视:多个用户。电视数量估算: a.总需求量为9000门、信息点数量为5000个、电视用户4000个。b.置网络通信机房。c.网引入单膜通讯光纤电缆至设置在地下层的电信交接间,d.本地区电缆电视CATV网引入单膜通讯光纤电缆,在地下室设置电视设备间,电视经视频光端设备转换后,
31、分别引4芯单膜通讯光纤电缆至各高层住宅楼各单元光端设备,经光/电转换后接入各前端箱,各前端箱设置放大分配分支系统,用同轴电缆接入各用户,用户电平不小于685dB。工程建设周期及投资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规划建设工期为2008年11月2010年12月,建设期为2年,规划总投资为133000万元。2.2 项目区概况 地形、地貌巴南区地处重庆市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向南倾没及盆地南缘山地交接地带。境内狭长的条形低山及宽缓的向斜谷地相间排列,地势东高西低南北起伏。地貌以丘陵为主,山峦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呈低山、丘陵、河谷相间排列状。境内最高海拔1132.6米(石滩镇方斗山),最低154米(麻柳最
32、嘴镇梓恫坝),低山海拔500-800米,相对高度300-500米。背斜低山自西向东是燕尾山、明月山、桃子荡山、鲜家坪山4条,向斜低山是石马、樵坪、石庙、龙岗、太和、清和6条。背斜低山形成“一山二岭一槽”、“一山三岭二槽”或“一山一岭”地貌;向斜低山分别形成低山坪顶或低山逆坡地貌;丘陵则呈“坪”、“岭”、“丘”2222,占0.8%。岭谷丘陵之间山水相连,梯土层层,冲田密布,粮林交错,是发展农林的主要地方。本项目规划用地为北高南低倾斜状地形,高差30余米,地形高差比较大,需作场地竖向设计处理。 地质条件巴南区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为重庆市主城区之一。境界地跨东经10625291065958,和北
33、纬2907452946232。项目区位于巴南区中南部低山丘陵地带,海拔高程210-1050米之间,地质构造属川东南弧形构造带西南部,出露地层大部分为中生界侏罗系,以紫色泥岩为主,间夹砂岩。项目区地处重庆市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向南倾没及盆地南缘山地交接地带。地貌以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北起伏,山峦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交错,呈低山、丘陵、河谷相间排列状。由于长期受风雨侵剥溶蚀,境内背斜低山形成岩溶槽谷地貌;向斜低山分别形成低山坪顶或低山逆坡地貌;丘陵则呈“坪”、“岭”、“丘”景观;河谷则由沙洲、河漫滩及河岸阶地构成。 水文、气候,盛夏高温炎热,一般8月为最热月,日最高气温大于35,年均最高气温,年极高
34、气温为42.3。,。气温。项目区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最高年降水量1497mm,最低年降水量785mm。年无霜期300345天。降水多集中在510月,约占年降水量的77%。同时,降水随地形、高差变化显著,海拔上升100m,降雨最多增加约60mm左右,无霜期递减7天。常发生灾害性暴雨洪水,引发较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10年一遇3h6h、24h最大降雨量、156mm。20年一遇3h6h、24h最大降雨量、196mm。 土壤及植被 项目区内土壤以水稻土类、紫色土类为主,山坡有效土层厚度在4060cm之间,沟道土壤潮湿,以砂壤土最为多见,土层较厚,土质肥沃,较耐干旱,适宜各种农作物生
35、长。巴南区属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自然条件优越,树木种类繁多。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有常绿阔叶林几经破坏,逐渐为次生植被所替代。现仅在跳石镇圣灯山海拔1000m左右的地方,残存约20hm2的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常绿针阔混交林。亚热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000米的酸性土壤上。以马尾松林分布最广,其次为杉木和柏木林。有些地段有马尾松、栎类混交林,柏林、栎类混交林分布;竹林分布在沿河两岸、低山湿润的沟谷以及居民点周围,主要竹种有慈竹、黄竹、水竹、白夹竹。此外还有桉树林、柑桔林、桑树林、茶林等,分布很广,但较分散。经济果木有桑树、宽皮柑橘、甜橙、柠檬、釉子、桃、李、樱桃、杏、茶树等,现存植被
36、为次生林,林种不合理,结构单一,生态效益差。222。全区林草覆盖率18.40%,森林覆盖率为17.90%。自然资源状况据西师水土林科研组的调查材料,本区曾有鸟兽63种,过去常见的有野兔、毫猪、黄鼠狼、狐狸、鼠獾、拱猪、浑子、竹鸡、喜鹊、乌鸦、白劳、狗獾、松鼠等鸟兽至今较为少见。由于森林中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m3m3,多年平均过境水量约3483亿m3m3。水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及农业灌溉供水不足。全区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5318kw,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为14018kw,占理论量的39.7%,已开发10220kw,占可开发量的72.9%。地下矿藏有天然气、煤、金矿、石灰石、白云石、
37、耐火粘土含钾凝灰岩等12种,尤其是天然气储量丰富,从五十年代起已被国家重点开发利用。可作建筑材料的石灰石、砂岩、紫页岩等储量大,分布广,局布裸露于地面,易于开采。目前仅少部分为发展建筑建材业开采利用。区内旅游资源数量较为丰富,十大景区、160个旅游资源单元,类型较为齐全,分布较为集中,形成了融温泉、溶洞、热洞、瀑布、森林生态、田园风光等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具有古、幽、奇、秀、险等特点。以重庆市“十佳风景旅游区”的南温泉风景区,益为“亚洲一绝”和“天然桑拿浴”的东温泉风景区,号称“川东小峨眉”的圣灯山风景区和民国巴县益为“华清第二汤”的桥口坝风景区最为突出。2.2.6社会经济概况2007年,全区幅
38、员面积2,辖19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75个居委会,275个村委会。根据2005年巴南统计年鉴,全区总户数30.84万户,总人口86.19万人,2,其中农业人口60.1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9.75%,非农业人口26.0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0.25%。全区常住人口82.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93万人,农村人口30.65万人;有社会劳动力51.7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4.85万人。年末2222,占耕地的1.32%。2007年全区,其中农业产值165145万元,林业产值3524万元,畜牧业产值97554万元,渔业产值。土地利用现状据2007年国土部门统计资料,全区土地总面积2,其中耕
39、地面积hm2,林地面积 hm2,草地面积 hm2,非生产用地面积9155.37 hm2,水域面积3070 hm2,未利用地面积 hm2,巴南区土地利用现状见表2-1。表2-1 巴南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地类面积(hm2)比例(%)耕地115235林地44324草地780非生产用地11092水域3070未利用地8529合计183030项目建设区土地总面积为hm2。2,非生产用地面积3.30 hm2,水域面积3.54 hm2,未利用地面积2.23 hm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详见表2-2。表2-2 项目建设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地类面积(hm2)比例(%)耕地非生产用地水域未利用地合计2.3 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
40、及水土保持现状 水土流失现状根据重庆市2005年度水土保持公报,巴南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为km2,占幅员面积的%。其中:轻度流失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中度流失km2,占流失面积的%;强度流失km2,占流失面积的%;极强度流失km2,占流失面积的%。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万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流失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表现形式为面蚀和细沟侵蚀。项目建设区土地总面积为hm2。2,非生产用地面积3.30 hm2,水域面积3.54 hm2,未利用地面积2.23 hm2。经调查统计,项目区年平均土壤流失总量677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568t/(km2a)。区内各部分流失现状详见表2-
41、3。表2-3 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现状表水土流失分区地类面积(hm2)坡度()侵蚀强度平均侵蚀模数t/(km2a)年侵蚀量(t/a)工程永久占地坡耕地8-15中度3000363 15-25强度4500233 林地(覆盖度65%)8-15轻度1200交通道路用地5微度2007 水域5微度2007 荒草地15-25中度300067 土坎梯田5微度200总计525686772.3.2 水土保持现状巴南区是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10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该项目所在区域属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开发建设项目比较多,根据重庆市巴南区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重庆市巴南区新城迁扩建工程水土
42、保持方案报告书,部分项目、部分地段采取了拦挡、护坡、绿化、修建排水沟等水土保持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估计年土壤侵蚀减少量在万t左右。3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属房地产开发工程,工程建设中伴随大规模的土石方开挖和地表扰动,导致地表大范围裸露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破坏,遇到降雨将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会对工程区及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3.1水土流失成因及类型分析水土流失成因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是自然因子和人为干扰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子:工程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呈倾斜状,大致为北高南低,高差30余米,为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了有
43、利的地形条件;同时,降雨强度大、雨量集中等气候特点,又为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外营力;另外,由于施工等的人为干扰,工程区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蓄水保土能力大大下降,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综上所述,工程区特定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因子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奠定的基础条件,在大规模地表扰动和剧烈的开发活动中,势必产生强度水土流失,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人为干扰: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的基础条件,而人为干扰则是水土流失发生的驱动因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冲沟回填、场地平整、建筑物基础施工等大规模、极强度干扰活动,将严重扰动、损坏和改变原地形地貌,使地表土壤的抗蚀性降低,
44、在降雨、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水土流失,并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水土流失类型分析根据水土流失成因分析,降雨是水土流失产生的直接外营力。因此,工程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地段可能会发生重力侵蚀,水土流失的形式主要表现为表现为面蚀、沟蚀。3.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根据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特点,工程建设期,地面填挖、边坡施工、场地平整、建筑物施工等大量土石方工程,在降雨或大风等外营力作用下,将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扬尘;工程运行初期,因施工建设引起的各种水土流失驱动因子基本停止,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大大降低,但由于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植物措施)效益的滞后性,工程区仍将发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工程
45、运行后期,随着主体工程填筑、场地硬化、边坡防护、绿地营建等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充分发挥,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将基本得到全面控制,并趋于新的稳定状态。通过以上各时段水土流失分析,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和运行初期(1年),其中工程建设期将是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时段。3.3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依据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建设工程总体规划,结合现场勘察、调查和计算,在全面分析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工程取、弃土(渣)数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基础上,预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可能增加的水土流失量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等内容。具体预测内容及方法详见表3-1。表3-1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预 测 项 目预 测 内 容方 法扰动土地面积各施工区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根据工程征地、租地情况,结合各工区现场勘测确定损坏水保设施损坏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