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太重煤机有限公司、长治液压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制订本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的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一、专业建设基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2004年山西省确立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0年被评为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2011年列入山西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
2、专业。本专业在校生957人,专业教学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双师型” 教师8名,山西省“双师型”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1名。3名教师被选拨为山西省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联系的高级专家,2名教师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其中1名是副主任委员)。本专业建设有校内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场所10个,与“山西易通环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厂中校”模式的生产型机械制造实训中心,拥有机械加工设备近50台套,价值487万元。建立了校外“科研、实习、就业”双向合作基地28家。本专业较早推行“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教学改革,促进了机械制造与自
3、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专业核心课程机械CAD/CAM是省级精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机械设备控制技术等3门课程是院级精品课程。近五年来主(参)编国家规划教材6部,申报山西省教育技术规划课题4项,生源充足、报到率高、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专业建设目前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训设备台套数量不够、品种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规模扩大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是年轻教师偏多,双师素质和服务社会能力亟待提高;三是课程建设滞后,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行业背景装备制造业是山西省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时期
4、,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和长治市推进工业新型化建设的强劲势头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专门人才的强烈需求形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地域优势和氛围。我院是“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牵头单位,有深厚的机电行业背景,近三年来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大同齿轮集团有限公司”、“太重煤机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通过双向选择选拔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就业,每年都在30人以上,建立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就业市场,专业发展呈现进出两旺的良好态势。(二)专业发展目标本专业对接装备制造业,发展定位是:建成在山西装备制造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领域发挥示
5、范作用的“四个基地、三个中心、一个窗口”,即成为在本省起示范和引领作用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装备制造业在职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基地、机械制造类职教师资素质提升基地、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技能竞赛基地;成为我省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领域的改革建设成果展示推广中心,机工和钳工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成为装备制造行业生产一线应用技术研究、生产技术服务和先进技能培训的服务中心;成为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窗口。(三)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装备制造领域机械制造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培养具有良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职业素质,具备
6、机械制造工艺编制与实施能力(工艺员、施工技术员),具备机械制造生产操作和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的初步能力(机床操作工),具备机械装备安装、调试(装配工)和控制、维修能力(维修工),具备机械零部件精度检测能力(检验员),具备适应管理、服务岗位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三、专业建设内容(一)开展定向培养,推进校企对接以“十二五”期间学院与“太重煤机有限公司”签署的“五个一百定向培养”合作项目实施为平台,校企合作确定定向培养学生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与工作任务,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研讨完善定向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生产项目共同开发教学项目,生产技术进
7、课堂,实施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深化定向培养班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在人才培养多方位对接机制。 (二)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开展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探索系统培养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以分数、能力层次招收中职和高职,分别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根据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和中职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分类分层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探索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三)开展学做一
8、体课程建设,推进培养方式转变开展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的改革与建设,制订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加工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技术、设备控制技术、机械CAD/CAM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机械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机械设备装调与检测、毕业综合实践指导等10门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把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设备装调与检测、机械CAD/CAM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等4门课程建设成基于任务驱动、“学做一体”开展教学的优质课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四)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服务能力引进有丰富工程实践能力的兼职带头人1名,和校内专职教师组成双带头人结构,着重对带头人
9、进行培养,提升专业业务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加大对10名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提升课程建设能力、教学改革能力、科研能力;强化教师工程实践锻炼效果,确实提高全体教师“双师素质”;增加教师数量,保证教师每周不超16课时;改善教师结构,确保校内开展的实训教学、专项设计、课程大作业等教学环节有兼职教师参加,机械加工实训由高水平兼职教师指导为主,主要专业课程兼职教师承担一定教学任务,初步形成专兼职教师合作开展教学、对外业务培训、应用课题研究与技术服务的格局,推动专业水平的提高。(五)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强化实践育人 新建具有职场氛围的机械设备装调和检测与维修培训中心,形成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校内实
10、训场所。整合、补充机械加工基础设备,形成校内机械加工初级训练中心,与易通环能“厂中校”机械制造实训中心形成二级递进的训练体系,将职业技能鉴定纳入教学计划,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六)加强顶岗实践管理,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在毕业综合实践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师傅和技术人员对实训管理、业务指导与学生岗位能力考核工作,特别是要制定措施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人员和兼职教师的管理作用;积极推进毕业综合实践二段制(岗位轮训+顶岗实训),强化顶岗轮训期间的教学功能,使学生得到真实的岗位训练,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扎实开展学生离校安全教育与企业对学生进行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以多方出资的形式为学
11、生购买顶岗实习保险,化解责任风险。搭建教师与技术人员的交流平台,落实应用课题研究、先进技术共享、教学内容更新、兼职教师选拔问题;开展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信息跟踪调查工作,为学校、企业、社会、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四、建设举措(一)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吸收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机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主持校企合作成立开展改革与研究。专业带头人与课程带头人要带领骨干教师进行学习、考察与培训,更新观念。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学校和企业实地考察,组织双向交流、分析研讨论证。开发校企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的利用价值和途径,规划在学校进行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
12、内容和方式,研究在企业进行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的内容和组织方法,优化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方案。(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要在“机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安排下,专业带头人要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进行考察和对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先进经验进行学习;课程带头人要组织教师深入试点企业或代表性企业收集资料、资源、案例。针对机械制造过程岗位任务和任职资格进行分析研究,对所需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任务进行归纳,构建以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规划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制订学习目标与岗位能力
13、标准一致的考核标准。(三)建设具有职业环境的实训条件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建设岗位型、生产性机械设备装调、检测与维修中心,项目建设负责人要组织建设团队开展学习交流,聘请专家指导,对教学培训、生产服务、技术开发、交流示范、教师开展工程素质锻炼与应用技术研究等功能的体现充分论证后设计建设方案。(四)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形成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制度化;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兼职挂职锻炼,年青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至少一年,骨干教师企业经历不少于半年;建立假期技能培训机制,对专职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和课题开发能力培训,对兼职教师开
14、展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开展校企之间合作、专兼职教师教学之间业务的交流;建立和完善“双师”教师队伍培养、考核和评聘制度;加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和传、帮、带制度建设。(五)深化校企合作运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从校企双赢的愿望出发,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从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预防与预警措施、伤害赔偿责任与理赔办法等方面建设学生保险保障机制;从入学订单、中途订单、顶岗选拔、毕业选拔、毕业生跟踪服务等不同形式建设学生就业选拨机制和毕业生服务机制;以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就业水平、职业发展能力、企业满意度、创业绩效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制订学校、企业、社会、学生家长等多元参与的人才培养质
15、量评价与考核监测办法;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就业后的跟踪调查制度,做好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 五、绩效考核指标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见表1。表1 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考核表建设项目建设内容时间进度预期绩效考核指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完成10个企业岗位(工艺员、施工技术员、机床工、装配工、维修工、检验员)的岗位任务与岗位标准调研,并归纳制订岗位标准。2012年1-5月专业面向岗位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明晰岗位化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标准,对接岗位的课程体系与主干课程标准、考核标准,教学组织实施计划)。2012年1-5月完整详实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0门主干
16、课程课程标准制订,对接岗位任务与岗位标准,含“知识能力”的考核办法与标准。2012年5-6月10门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机械CAD/CAM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机械设备装调与检测4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符合国家精品课程标准。2012年7月-2013年12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4门),符合国家精品课程标准。编写机械CAD/CAM应用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机械拆装与检测等校本教材建设(4本),争取有出版。2012年7月-2013年12月校本教材建设(4本)。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一名,聘用专业带头人一名。高级职称,在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工程
17、实践能力丰富,主持或指导课题研究,制定、研发、审阅教学文件等。2012年1月-2013年12月能驾驭专业建设与发展,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10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学习、培训参加国内培训机构专业技能培训,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取得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具备双师素质或达双师资格。10名骨干教师培养。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或教学改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或能独立担当具体业务的能力,具备专业发展研究、教学改革研究与课程开发能力。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具有专业建设研
18、究和课程建设、业绩。每年有科研课题和横向课题,承担技术服务。聘用12名兼职教师。机械制造行业工程师(技师)及技术能手参与教学、课程建设与技术服务。2012年1月-2013年12月每年有新技术运用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服务能力建设。建立技术服务体制,培训技术服务队伍。2012年1月-2013年12月每年开展1项有价值的横向课题研究实训实习条件改善把机械工程培训中心(机械设备装调、检测与维修培训区)建设成集机械设备装调、检测与维修培训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职能场所,具有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背景。2012年5月-2013年12月设备按照标书验收,建设到位。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校企合作
19、机制建设:校企合作双向基地运行方案学生就业选拔制度学生顶岗实习安全保障制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办法毕业生跟踪调查与服务实施办法等制度建设。2013年9月-2013年12月完善、适用的制度与运行机制。六、建设经费预算本专业央财预算共计28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140万元,非设备购置费140万元。设备购置费用用于改善“机械设备装调、检测与维修培训中心”实训条件,项目分项明细见表2。非设备购置项目建设资金预算分项明细见表3。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价(万元)金额(万元)资金使用时间分配(万元)总计140.00140.001框式水平仪3000.02组10.500.502011年-2012年12月2车床静
20、刚度综合实验台大连理工台17.007.003机床导轨几何精度综合实验台DGB-5A台12.52.54车床主轴回转精度测量仪ZHY-1A台14.004.005机床动刚度测量仪VTB-10台11.501.506机床温度场及其热变形测量仪DX1601台11.001.007机床噪声测量仪ZS30R台10.50.58机床振动测量仪VIB-10台10.500.509机床振动分析仪VA-11C套111.0011.0010激光干涉仪ML10台129.5029.5011检具 工具套114.0014.00小 计72.0072.001立式铣床X5032A台19.009.002013年1月-2013年12月2卧式铣床
21、X6132W台19.009.003外圆磨床M6020A台15.005.004普通外园车床CA6140台15.005.005卧式镗铣床TPX6111B台139.0039.006钻铣床ZX40台20.51.007立式铣床X5032A台19.009.008卧式铣床X6132W台19.009.009外圆磨床M6020A台15.005.0010普通外园车床CA6140台15.005.0011卧式镗铣床TPX6111B台139.0039.0012钻铣床ZX40台20.51.00小计68.0068.00表2 实训实习条件改善项目分项明细表表3 非设备购置项目建设资金预算分项明细表建 设 项 目2011年-2
22、012年12月资金预算(万元)2013年1月-2013.年12月资金预算(万元)资金预算总计(万元)总 计资金用途 68.00资金用途72.00140.00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职业岗位标准调研与制订调研10家企业差旅费2.5万;资料印装0.50万3.003.00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文件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社会专家开展学习、考察费5.00;研讨、论证,编印文件3.00万。8.008.00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10门主干课程课程标准制定调研、考察费10.00;研讨、论证,资料费,印装费5.00。 15.0015.004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调研、培训、案例采集费16.00;资料费、校本
23、教材印装费、网络资源建设费10.00。26.0026.00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培训专业带头人1人企业挂职锻炼费4.004.00聘用专业带头人(企业)1人聘用企业专业带头人2.00聘用企业专业带头人2.004.00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双师素质”教师2人培训费(含技能证书考核费用)2.00“双师素质”教师8人培训费(含技能证书考核费用)8.0010.00培训骨干教师10人骨干教师7人培训费7.00骨干教师3人培训费3.0010.00兼职教师12人专业教学聘用,案例征集费(每人10个教学案例,每项1.20)12.00专业教学聘用,案例征集费(每人10个教学案例,每项1.20)12.0024.00技术服务能力建设课题研究一项2.50技术服务团队建设与人员培训,课题研究一项;5.508.00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校企合作开展五项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双向基地运行方案学生顶岗实习安全保障制度交流、研讨、制订、印装2.002012年2013年学生就业选拔制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办法毕业生跟踪调查与服务实施办法交流、研讨、制订、印装3.005.00实习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保险费4.504.50学生实习保险费4.504.509.00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实训、劳动技能鉴定、技能大赛10.00实训、劳动技能鉴定、技能大赛4.0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