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设计和批改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设计和批改作业.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如何设计与批改作业当人们把目光盯着课程改革的时候,对作为课程改革重要局部的作业改革却仅用余光偶尔一瞥而已,这是一种偏颇的认识。任何教学过程的目标是否到达,要看学生的行为方式最终是否朝预期的方向改变,这种改变的根据,是教学信息的输人在学生身上引起知识的内化并生成能力,这是一个必要的反应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作业而习得,通过作业而强化,教师那么通过批改作业检查教学双方的效果。但我们到底如何布置作业?我们是不是还让学生在卷海题山中苦苦“挣扎,是不是还在机械的演练中重复着“老北京的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来一场“作业的革命?一、传统作业弊病有哪些(一)作业布置的专制性传统的作业布置,是教师单方面
2、的权利,作业“做什么、“怎么做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有执行与完成的义务,没有自主与选择的权利。教师根据自己的一厢情愿强令学生在“题海中挣扎,无视学生的兴趣。教师以“齐步走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完成同样的内容,无视学生的差异。因而,学生原本浓厚的作业兴趣被打磨得无影无踪,作业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二)作业内容的封闭性传统的作业,教师把目光聚焦于书本上,学生长期被局限于书本提供的情境中,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从推理到推理,在机械的演练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作业成了冷冰冰的认知组合与逻辑堆砌。作业所解决的问题与生活缺乏应有的关联,一旦遇到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学生那么
3、显得无从着手,力不从心,作业纯粹是象牙塔里的“游戏。(三)作业形式的单一性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将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稳固知识与“强化技能,因此教师的作业布置总是以此为出发点,过于强调知识的书面操作与演练,文科作业大多是读读、写写、背背,理科作业大多是算算、练练,即使是所谓的“应用题,也只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一些书面上的“实际问题,作业形式单一,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无视了作业的实践性、应用性与丰富性、多样性。(四)作业答案的绝对性传统作业中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非对即错,答案是绝对化与惟一性的,至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与
4、参与状态那么缺乏应有的关注,不管学生的答题多么具有个性、多么富有创意,但只要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就统统扔进“错误的筐子,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五)作业批改的冷漠性传统的作业批改,以“对、“错为主要评价标准,以等级为评价方式,教师通常扮演着终审法官的角色,学生的作业,仿佛是呈现给法官的待审卷宗,教师红笔一挥,便裁定了作业的好坏,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缺乏一种平等的交流与人文的关心,作业批改呈现出刺刀见红、杀气腾腾的冷酷。二、作业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一)作业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凸显的教学理念,所以,作业
5、也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素养的一个途径。作业的布置要表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统一。从知识这个角度来说,作业布置要关注知识的整合,作业应该成为各科知识整合的有效载体,既要重视本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又要注重跨学科知识间的融合与联系。从能力这个角度来说,作业要表达听、说、读、写、算、看、做、演等多个方面。从综合提高学生学科素养这个角度来说,作业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思想品质、审美情趣等方面素质的培养,使作业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平台。(二)作业是展示学生个性才华的舞台传统的作业是学生奉命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
6、,他们在抄、写、算、背的重复劳动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其实,作业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向往,成为学生展示个性才华的一个平台。学生应享有一定的作业自主权,只有学生有了自由自主的作业空间时,他们的个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施展,他们才真正有了展示自己生命才情的舞台。(三)作业是记录学生生命成长的站台作业是学生成长的见证,是学生生命开展的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业应该留下学生有意义的生命痕迹。所以,作业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留下开展的空间,让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在作业天地里尽情地飞扬,让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才华在作业星空里充分地施展与发挥,使作业成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提升人生意义的愉快而幸福的体验。三、呼唤:作业新
7、的转变(一)由“专制向“自主转变作业应该走出教师单方面说了算的“专制格局,让学生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在作业布置上,要建立起师生的互动平台,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在作业要求上,要改变“大一统的作业模式,考虑不同层次与不同特点的学生的需求,既让优秀生“吃得饱,也让学困生“吃得好;在作业内容上,要为学生留有自主选择与自由发挥的天地,给学生以挥洒才情的舞台;在作业批改上,也要适当为学生提供参与评改的时机,让他们“弹奏自己心爱的土琵琶。(二)由“承受向“探究转变作业不能单纯成为教师课堂所学内容的稳固与强化,教师应该站在“为学生的终身开展奠基的高度来思考作业的布置与设计。要注重学生学科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能
8、使学生仅仅成为承受学习的高手。要激发与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通过一些“挑战性的作业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饥饿感,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三)由“课本向“生活转变作业固然应该重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但作业不能完全围绕课本“兜圈子,如果教师完全以课本为中心来编制作业,那这种“练出来的学生充其量也只能是理论上的夸夸其谈者。作业设计要向生活开放,与生活对接,要把学生引领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去理解课本的知识内涵,并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可资利用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又可以强化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四)由“
9、单一向“多样转变作业的设计与批改不能单一,单一意味着枯燥,意味着乏味。作业应该表达出一种生动与丰富,表达出一种多姿多彩的美感。在作业形式上,应该表达“百花齐放,既要让学生做些书面性作业,也要让学生做些实践性作业;既要让学生做些积累性作业,也要让学生做些探究性作业;既要让学生做些静态性作业,也要让学生做些动态性作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验中感受作业的乐趣。在作业批改上,也应该表达多样性,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同时要善于通过多样化的鼓励方式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喜爱作业,盼望作业,把完成作业当着一种享受。(五)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作业布置要讲究实效,讲究质量,不要做一些机械重复
10、的无意义劳动,学科素养的形成,靠“题海战术是难以奏效的,那种用难题、偏题、怪题来为难学生的做法更是作业的大忌,我们千万不能把孩子的黄金时光淹没在无边无际的“卷山题海之中。所以,教师一定要强化质量意识,作业设计一定要表达生长性、生活性、趣味性、价值性的特点,少一点书面,多一点实践;少一点封闭,多一点开放;少一点机械,多一点鲜活。四、怎样的作业设计与批改最有效(一)让作业的内容鲜活起来1在自主中彰显学生的个性作业应该是一个“超市,应该准许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作业内容,根据自己的水平自选作业难度,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作业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种成功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都能在自
11、主中展示自己生命的才情。2在开放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作业的内容要表达开放性,不要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固定的、狭窄的模式上,要为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时机,引导学生去思考、想象、探索、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与独创性。有位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请以“、为内容,组合出一幅你心中最美丽的图形,并涂上色彩,然后再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或故事,向班上同学介绍你的这幅图。这一试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想象与表现方式将自己的体验与成果呈现出来。因此,学生的构图丰富多样,有组合成“天平的,有组合成“头像的,有组合成
12、“山水图的,有组合成“购物车的。学生写的说明或故事也多姿多彩,别具个性,让人在耳目一新中感受着学生独特的想象与创造的灵性。3在趣味中培育学生的灵性作业设计要有一定的趣味,要能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一看到作业就精神饱满,跃跃欲试,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有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讲了“计量单位一章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今天清晨9点钟,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200吨的早饭。背起2克重的书包,飞快地向400千米以外的学校跑去,速度达每小时10米,路上碰见了体重35克的小胖子阿方,来到教室,我马上拿出l毫米长的钢笔与2米厚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里
13、,教师将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适宜的单位名称改为修改错误百出但又幽默幽默的日记,使抽象的数学变得情趣盎然,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喜爱。4在实践中凸现学生的能力作业设计要面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与社区对话,与家庭对话,与自然对话,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时机、活动的时机与拓展的时机。 (二)让作业的形式丰富起来传统的作业只重视学生的纸上功夫,强调多写多做,作业形式比拟单一。事实上,作业不应该是单一的书面作业,而应该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从作业的载体看,有纸笔作业、口头作业、电声作业、音像作业、网络作业;从作业的内容看,有积累稳固性作业、实验操作性作业、演说交际性作业、品味鉴赏性作业、采集编创性作业、调研探究
14、性作业、考察体验性作业、问题争辩性作业;从作业完成的方式来看,有独立作业、合作作业,等等。教师要转变作业观念,改变传统作业的老面孔,让作业的“表情丰富与生动起来,力求形式灵活多样,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与不同的作业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作业形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要善于将作业融于游戏、绘画、表演、制作、调查、体验之中,将听、说、写、算与演、唱、画、做相结合,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多种感官一起作用。总之,教师要善于开动脑筋,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的思维活泼起来,让学生的情感丰盈起来。(三)让作业的批改生动起来1多点鼓励,少些指责在作业批改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变“区分性评
15、价为“鼓励性评价,善于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多点赞誉与鼓励,少点批评与指责,多几颗“,少几个“,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一种成就感。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批改后再作修改,改得好的照样得优秀,努力让学生摘到“成功的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2多点温情,少些冷漠作业批改应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教师要善于将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结合起来,让鼓励、期望、关心等真诚的语言通过作业批改流淌到学生的心中,比方:“你的见解很独特,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你的书写真工整,教师看起来很舒服。在进展等级评价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符号如一面红旗、一个笑脸、一个翘起的拇指作辅助评价。总之,教师要善于让作业本说话,使作业批改充满人情味。
16、3多点灵活,少些僵硬新课改特别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在作业批改上,也应该探究多样化的批改方式,构建多维度的作业评价体系。在批改主体上,教师批改、学生批改相结合;在批改途径上,书面批改与口头批改、展览批改、发表批改相结合;在批改手段上,纸笔批改与现代技术批改相结合;在成绩评定上,分数评价、等第评价、星级评价与语言评价相结合。作业的批改还有许多方式,教师要少些“僵死,让批改走向鲜活与生动。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让作业呈现“亲与的面孔,让作业成为学生愉悦而美好的体验,让智慧与灵性在作业中飞扬。操作点化优秀教师设计与批改好作业需要五
17、步骤:第一步:确立作业范围首先应该明确作业的外延,即我们应该明确在什么范围内做作业。作业不是一种程式化的演练,不是什么作业都可以让学生做的,作业应该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密切关联,表达对教学内容的稳固与反应,不能用一些与教师本次教学内容无关的什么百日过关、天天练来取代教师有的放矢的针对性作业。第二步:明确作业目的有效的作业应该有明确的目的,作业不应该成为一种随意化的行为,教师在设计作业前首先应该进展以下的追问:本次作业要实现什么目的?本次作业能否实现这一目的?不做这一作业能否也能到达这一目的?教师要树立有效作业观,要有强烈的作业质量与效率观念,通过对作业系统化的设计与作业方法策略的优化,到达作业质量
18、与效率的最正确状态,提高作业的实效性。第三步:研究作业重点在明确教学目的的根底上,教师的作业设计还要考虑本次作业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是积累知识,还是开展能力是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还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业的重点常常是与教学的重点相一致的,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应该主旨明确,重点突出。第四步:选择作业形式作业不应该是单一的面孔,不能用机械的书面演练取代学生丰富的作业体验,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能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实际效果采取最适宜的作业形式,每次作业的形式也不宜单一,即使是书面作业,题型也应有所不同。第五步:确定作业题量作业设计有个“最优作业量问题,总的来说,作业宜少不宜多。有些教师认为多布置些作业,教学质量总要好些,其实越过了一个客观存在的“度,在经济学上,会受到“边际效益递减律的制约,事倍功半;在心理学上,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所以,必须考虑作业“量的适当,就中学生而言,一门课的一次作业量以3题左右为宜,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由于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学生在作业完成上所花的时间与精力可能不一样,教师应设计一些层级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地来完成。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