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新生儿科健全感染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新生儿科健全感染管理制度.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布局流程管理1、应设普通病室、隔离病室、沐浴间、配奶间、奶具清洗问(区)、治疗室与处置室等。各室分开设置,洁污分开,各类物品消毒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2、新生儿病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二、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凡有传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皮肤化脓性疾等暂停与新生儿接触。严格限制进入新生儿病房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须更换清洁、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诊疗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禁止未穿工作服随意进入新生儿病室。2、探视人员管理:新生儿室不设陪护、谢绝探视。确因病情特殊需要家属进入探视者应严格按要求更衣、戴口罩、换专用鞋并洗手
2、后方可进入。患流行性感冒或皮肤化脓性疾病者谢绝探视。三、环境管理1、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足月新生儿22-26,早产儿24-28),湿度保持在55%-65%。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定时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天检查消毒器的运行状况,定期对消毒器进行清洁、维护并记录。3、桌面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有血液等污染时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30-60分钟,再用清洁水擦拭干净。4、地面每天湿式清扫,保持清洁无尘。有血液等污染时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30-6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所有墙面、角落与天花板至少每月清扫1次,保持清洁
3、无尘。5、新生儿室应尽可能减少物品摆放,物品的摆放按照无菌、清洁、污染有序分开。四、手卫生管理1、新生儿病房入口处、病室、治疗室、配奶间、沐浴间、处置室等应配置专用的洗手设施或快速手消毒剂。2、凡进入新生儿病房与进行各种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五、医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管理1、凡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3、氧气湿化瓶、呼吸机湿化罐、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
4、、器具与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表、浴巾、浴垫等。6、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更换,污染后随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终末消毒。六、各项诊疗护理操作管理1、医务人员在实施各项诊疗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2、每日医生查房应先查新早产患儿再查普通患儿。3、每日各项操作应先由早产婴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诊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应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4、传染性疾病新生儿应尽快隔离治疗,特殊感染的新生儿应收住隔离室,与正常新生儿隔离,病室或床边应悬挂隔离标识,物品专用,用后严格消毒。七、配奶与沐浴管理1
5、、配奶间、奶具清洗间分开设置,保持环境清洁;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压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清洗、送供应室高压灭菌;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清洁消毒;一用一更换,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定期清洁。奶嘴用无菌镊子夹取。镊缸4小时更换一次。2、应保持沐浴间清洁。沐浴水温控制在38-41,防止烫伤。3、沐浴用品,如沐浴液、洗发液和爽身粉等,取用时应采用非接触式。4、新生儿使用的眼药水、爽身粉、护臀霜均一婴一用。5、与早产儿和体重1000g的新生儿和须保护性隔离的新生儿皮肤接触的毛衫、被套等布类应清洗、灭菌后方可使用八、医院感染的监测按要求对新生室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
6、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暴发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一、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与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与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与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二、医院应当与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三、发现
7、本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初步核实后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处,并通报相关部门。四、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与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五、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同时报市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六、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七、医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
8、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八、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九、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新生儿科医
9、院感染监测制度 一、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对本科室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与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提高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检测率。三、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且认真填写科内“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四、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五、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定的按本制度第三条的规定进行报
10、告。六、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本院感染病例发病特点、高危因素等每年进行一到两项目标性监测。七、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各临床科室监控医生每年联合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新生儿科感染暴发流行处置与控制措施一、科室发现感染流行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二、立即对病人分区隔离,已感染患儿安置隔离室、新收患儿安置在病区,与已暴露患儿分开安置,诊疗用品分开配置,一切诊疗、护理操作均按隔离要求执行,认真落实洗手制度。存在严重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三、积极配合医开展流行调查。四、采样后,组织对室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地面、床单位、医疗用品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五、密切
11、监测发病情况,如有新发病例与时报告。新生儿科手卫生管理制度一、全科人员人人掌握手卫生概念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二、经常检查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包括洗手池、流动水、干手纸巾、洗手流程图、抗菌洗手液。生活垃圾桶、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感应水龙头开关。三、床头桌配备足够量的快速手消毒剂。严格手卫生5大指征,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储液器中或用水稀释后再继续使用。四、科室应每季度对手卫生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当怀疑流行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与时进行监测。不同环境下的手合格标准为: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手消毒后细菌总数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细菌总数应5cfu/ cm2。五、
12、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护士长每周三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的观察,并与时反馈手卫生依从性的结果,提出分析整改措施六、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 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患者前后;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后。七、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八、医务
13、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之前;2、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与被传染性 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3、直接为感染患儿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其污物后;九、护士长每月统计手卫生用品包括:干手纸巾、抗菌洗手液、洁肤柔消毒液出入库记录十、护士长每月底进行全科人员洗手正确率的观察和考核十一、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十二、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必须洗手。新生儿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相关工作人员在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中必
14、须做到标准防护。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应当与时报告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科,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备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处理后要分析总结经验减少事故的发生。三、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存地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中。 四、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并按照要求与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五、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六、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
15、、渗漏和其它缺陷。七、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与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病理性废物,冰箱低温、防腐暂存。八、隔离的感染患者或者疑似感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与时密封。九、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十、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十一、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十二、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十三、产生
16、医疗废物的科室应有医疗废物登记表,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去向以与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十四、科内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责任人为下夜班、各班护士与专职废物收集运转人员移交医疗废物后双方应与时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并签全名。十五、医疗废物登记表保存3年。每年与时更换新本十六、未遵守本制度做好登记的,限期改正,多次检查不合格的,给予警告甚至罚款处罚。新生儿病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出耐药的细菌。一、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加强医务人手卫生。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17、,配备充足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儿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儿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1、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或定植儿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劳菌传播。2、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或定植患儿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准。3、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儿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安置在同一房间。4、与患儿直接接触的相
18、关医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与时消毒处理,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与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进行消毒。5、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或定植患儿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或定植患儿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与时税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1、要加强多
19、重耐药茵感染患儿或定植患儿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2、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徽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儿暖箱、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被患儿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新生儿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措施一、严格执行人工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早用早脱机,尽量采用无创通气的措施。二、有人工机械通气操作指南、护理规范与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
20、和严格遵循。三、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有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四、重复使用的呼吸回路管道、雾化器,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要求,每周更换12次,回路管道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与时更换。五、连续呼吸机的管道上的冷凝水应当与时引流、倾去,避免倒流入肺。六、保持呼吸道通畅,与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并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七、定期进行重点部位病原学检查,在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时,应当在4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 八、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 九、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病原菌与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新生儿科物体表面清洁制度
21、一、空气: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天上、下午开窗通风各1次,每次30分钟。紫外线循环风每日晨消毒2小时。下帮班、夜班与时查看电源保证消毒效果,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5%65%。二、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迹、霉斑;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每日一次清洁三、地面:包括治疗室、值班室、病房大厅、走廊、卫生间、处置间等,每天1次使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擦拭,污染时随时擦拭。四、医疗器械:包括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按钮、操作面板每天1次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消毒湿巾擦拭。五、诊疗物品:包括治疗台面、治疗车、药品
22、柜、病历夹、床栏杆、床头柜、电话、门把手等,每天1次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做到一桌一巾一更换,雾化吸入器、呼吸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每日更换湿化瓶与湿化液,每日晨清洁消毒吸痰器六、床单元:患儿因出院、转科(院)、死亡等离开以后,应与时对床单元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做终末处置;特殊感染的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七、办公用品:包括电话听筒和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每天1次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消毒湿巾擦拭;八、清洁用具,包括拖布、抹布等,必须分区使用、清洁、消毒、晾干、保存,最好以不同颜色区分:大厅为绿色、污染区为红色、隔离区为蓝色九、物
23、体表面清洁时抹布应一桌一抹一更换,禁止一桶水一抹布的清洁方式;拖布一次擦拭面积不得超过20m2,或者一病房一拖布;十、清洁用具使用后先使用清洁剂清洗干净,再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10分钟以上,再使用清浩流动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十一、当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擦洗即可;当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当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时,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天至少2次。十二、消毒时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应清理污物,再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覆盖作用10分钟以上,再对整个区
24、域进行有序的擦拭消毒; 十三、每日清洁消毒应有序进行,从清洁区开始,再到污染区;十四 、使用腐蚀性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一定时间后应尽快使用清水擦拭,避免对物品产生腐蚀;十五、清洁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病原微生物和消毒剂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十六、 医务人员应按医疗废物分类要求丢弃废物于盛装容器内,病室和各工作间废物每天清理二次,垃圾袋满3/4时随时清理。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一、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接触患儿前后应与时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二、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三、无菌物品按灭菌日
25、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配奶间奶缸、摄缸、每次使用后更换并灭菌;奶瓶、奶嘴、奶盖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并写开包日期,提倡使用小包装。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剂量。配置的长期液体必须注明配置日期。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次,容器每周灭菌次。六、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七、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两次
26、,每次30分钟,每天进行空气消毒;地面、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消毒。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消毒。地面、物体表面消毒采用500mg/L 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地巾或拖布 清洗干净,在500mg/L 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八、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体温计、头罩
27、、氧气表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九、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器材,必须每日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处置,用毕终未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与暖箱水槽内必须应用灭菌水并每日更换。十、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患二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未消毒处理。十一、母婴同室的患者被服每周更换l次,特殊情况下与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的衣物。十二、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有明显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内,必须交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置部门处理。十三、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28、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新生儿科消毒隔离效果监测制度一、病房大厅、配奶室、治疗室、隔离室的空气,医务人员手,物表每季度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 二、使用中碘酒、酒精,洁肤柔手消毒液,每季度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铃、暖箱把手、电话、键盘、暖箱内壁等应每季度微生物监测一次三、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四、按照要求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进行监测。每半年监测一次,监测强度大于70五、各种消毒后的喉镜、呼吸机管道、湿化瓶、复苏囊与其它消毒物品;应每季度
29、进行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六、各种灭菌后的奶瓶、奶缸、奶刷、摄缸和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监测,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七、对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抗菌洗手液进行检测八、针对监测结果,每季度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改。有记录。 新生儿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工作人员上岗着装符合要求(工作帽、工作服,必要时戴口罩、手套、隔离衣、专用防护鞋、防护镜、防护面罩)。二、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严格禁止针头回套操作,以防刺伤。工作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事件以与锐器伤,应与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三、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消毒暖箱戴专用手套四、从事医疗废物收集、
30、运送时防止泄露,配备必须的防护用品,回收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和胶皮手套,穿工作服,回收物品后和下班前要注意清洁双手、沐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防止其健康受到损害。五、医务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和公共环境的保护,完成操作或离开工作区域时与时摘手套。严禁工作人员穿工作服外出进入食堂或到医院外环境。六、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排泄物、血液、体液无论是否被污染或接触非完整皮肤和粘膜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传播的隔离、空气传播的隔离和飞沫传播的隔离。七、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的操作时的医务人员着
31、装要求:衣帽整齐,戴口罩、手套、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进入传染病区时,进行可能被体液喷溅操作时)、医用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手套(医技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面罩(有可能被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房或病区)。八、医务人员进行有创操作如给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时。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面罩。九、医务人员应熟悉职业暴漏处理流程,掌握职业暴漏箱物品的种类与使用方法新生儿暖箱终末或彻底清洗消毒制度一、先拔掉婴儿保温箱电源,推至清洗消毒间,湿式擦拭电线后将电线盘起挂好。二、抽屉式水
32、箱与固定式水箱,均应先放掉箱内残水后再清洗、浸泡消毒。三、取下恒温罩输氧孔的塑料套、操作窗的塑料米封套、输液软垫,清洗、浸泡消毒。四、取出婴儿床,清洗、消毒。五、取出床搁板上密封条,清洗浸泡消毒。六、取出床搁板,清洗消毒。七、婴儿保温箱若为箱外加水式,水槽内面用小刷或棉签刷洗加水杯内壁,然后水槽清洗、消毒后冲净,晾干备用。八、拔掉温度控制仪插头,拧开温度控制仪面板上旋钮,取出温度控制仪、栅栏擦拭。九、用毛刷或湿棉签逐个擦拭风轮叶片,再按顺序安装风机。十、取下空气过滤器盖板,取出空气过滤网,用清洁剂漂洗,冲洗,晾干;注意不能揉搓滤网。十一、擦拭空气过滤器盖板里面表面与空气输入管内外部。十二、擦拭
33、恒温罩内、外表面,机声内、外表面和机架。十三、更换手套,将所有浸泡消毒的物品取出、冲洗、擦干。十四、按拆卸的反顺序逐个装回。安装时注意部件放置的位置、方向,旋转应锁紧,密封条四周应确保密封。十五、安装完毕,插上电源,测试性能是否良好。记录消毒时间 婴儿保温箱清洗消毒制度一、应有1-2个备用婴儿保温箱用以周转清洁消毒。二、婴儿保温箱使用后应终末清洗消毒,使用中应每日湿式清洁恒温罩内外表面,特殊感染患儿(包括多重耐药菌)还应消毒,每周或遇污染时对婴儿保温箱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三、报废婴儿保温箱应进行终末清洗消毒后在进行处理。四、婴儿保温箱的清洁消毒顺序为先清洗普通婴儿保温箱,后清洗特殊感染新生儿使用
34、后的婴儿保温箱,清洁消毒后应对清洗槽、地面等环境进行清洗消毒。五、消毒剂浓度与使用时间,应根据污染程度和产品使用说明决定。六、婴儿保温箱湿化水应用灭菌水,每日更换。七、婴儿保温箱的空气过滤材料至少应2个月更换一次,破损时谁更换,做好记录。八、清洁消毒后备用的婴儿保温箱应放在辅助区,注明清洗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清洗消毒人员姓名与检查人员姓名。推荐有效期为2周,2周内使用,可仅擦拭恒温罩内外表面。九、使用中的婴儿保温箱应注明启用日期。新生儿沐浴的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应每日沐浴(危重儿除外),并制作新生儿沐浴流程,流程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二、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非沐浴用物不得放入沐浴间。三、工
35、作人员着装整齐,剪短指甲、衣服口袋内避免有坚硬物,凡患呼吸道、皮肤与其他病人员均不得接触患儿进行沐浴操作。四、严格查对制度,沐浴时必须核对手圈与床号是否一致,严防抱错患儿。五、勿在畏奶后立即沐浴,应在奶后1小时才能进行沐浴,以免影响消化和吐奶。六、新生儿沐浴方式应为淋浴,水温以3840为宜,沐浴时先洗脸部、头部、上半身、再洗下半身,并注意观察全身情况,注意保护眼睛、耳朵、勿将水灌入品腔与耳鼻内,防止发生中耳炎与吸入性肺炎,新生儿沐浴用品一用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用品,禁止交叉使用。七、夏天沐浴后在皮肤褶皱处,如:臂部、腹股沟、腑下、颈下洒爽身粉,以保持皮肤干燥,冬天沐浴后涂润肤油,保持皮肤润滑,
36、爽身粉和润滑油应专婴专用,使用时避免污染。八、沐浴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全身皮肤、肢体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终止沐浴,并报告医院给予与时处理。九、沐浴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每日清扫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试台和地面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清洁,每周三大清扫一次。新生儿科配奶管理制度一、保持配奶间与配奶操作台清洁干燥,配方奶品牌需进行遮挡,使用时应注明开启时间和过期日期,开启后有效期为一个月,并保存在清洁干燥处。二、配奶工作应由护士完成,应严格执行医嘱,严格无菌操作,配奶前与配奶后应用流动水洗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重新洗手。三、夹取消毒后的奶嘴必须使用无菌镊子,不得用手进行抓取,无菌镊子应
37、每日进行消毒与更换(干罐镊子罐开启后有效使用时间为4小时)。四、奶瓶、奶嘴应做到一婴一用,用后应进行清洁与消毒,不得混用。五、使用后的奶瓶与奶嘴应做初步清洁后进行煮沸消毒灭菌。从无菌包装中取出的奶瓶与奶嘴超过24小时,即使没有使用也应重新灭菌。六、配奶用水壶外观每日应由保洁人员清洁擦拭1次,应定期去除水垢。每天煮沸5分钟后备用,配奶时需将水温调配至4045,并有温度监测,当天未用完的沸水应弃掉。七、按比例冲调配方奶粉,不可过稀或过浓,用量杯正确的量取水量,小于10ML的奶量需用注射器量取。(先放水再按配比放入等量奶粉)八、所有配方奶粉应现用现配,剩余奶应与时弃掉。九、母乳喂养患儿所食用的母乳需
38、提前水浴或用温奶器进行复温至3941,不得用微波炉进行加热。十、病房内奶粉应有专人进行管理,遵医嘱定期领取,有出入库记录。配奶区消毒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管理 1、配奶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患者感染性疾病者在未治愈前不得参与配奶工作。 2、配奶工作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配奶前应洗手,佩戴口罩、帽子。二、配奶用品管理1、奶粉应保存于清洁干燥处,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注明启用时间,密闭存放;开启后保存时间根据说明书配制。2、取用奶粉的勺子应干燥存放,不得存放在奶粉中。3、配奶必须使用温开水进行配制。4、奶具使用后,清水冲洗干净,集中送消毒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后干燥贮存,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
39、小时,没用使用完的应重新清洗消毒;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所用奶具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5、盛放奶具的奶瓶干燥容器每日必须清洗消毒。6、开水瓶每周彻底清洁去垢一次。三、配奶区环境管理1、应保持空气清新、干燥,地面、墙面、天花板等清洁无尘。2、每次配奶开始前与结束后,应清洁配奶操作台清洁用毛巾一用一更换。3、清洁拖把、抹布专室专用,配奶台抹布固定专用,每天更换消毒。五、新生儿沐浴区消毒管理制度1、患者皮肤化脓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接触新生儿;2、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手卫生意识,指甲不超过指尖,不得配戴首饰、手表等物品;3、每日沐浴前、沐浴后沐浴
40、区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4、沐浴区温度应保持在2628,水温在3840。5、新生儿淋浴用具每人一套,衣服、被服、浴巾、毛巾使用前应高压灭菌,并放专用柜内保管。6、使用中碘酒、酒精、石腊油等盛装瓶每周更换消毒。7、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应分时沐浴,应先为早产儿、非感染性疾病患儿沐浴,最后为感染性疾病患儿沐浴。沐浴方法遵照新生儿沐浴流程执行。8、保持洗婴台整洁,洗婴后立即清理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洗婴池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彻底刷洗。消毒后不可再在水池内清洗其他用物。9、电子称每天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10、尿布和衣物用后不要随
41、意抛在地上,以免污染地面,应分类集中于污衣袋和污物袋内。新生儿科人员管理制度一、医务人员须穿清洁的工作服,有明显污染时应与时更换;二、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三、诊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四、感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的患儿应单间隔离,无条件时同类疾病可同室隔离,护理人员固定、诊疗用品专用,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应加穿隔离衣,脱掉隔离衣以后方可接触其它患儿;五、医务人员患有腹泻、呼吸道感染、皮肤有疖肿或破溃时,治愈前不得接触患儿。六、母亲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时不得接触或母乳喂养新生儿;七、限制不必要的探视,确需探视时,探视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接触新生儿之前医务人员应指导探视者做好手卫生;八、科室监控小组成员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疾病状况,一旦发现特殊感染情况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