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徐荣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徐荣兴.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土壤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设计课题: 土壤调查与制图 班 级: 2010-2 姓 名: 徐荣兴 学 号: 20104937 专 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生 ) 指导老师: 胡玉福 联系电话: 18200356430 E-mail: 1131920806 目录土壤调查与制图报告- 2 -前言- 2 -调查实习区域概况- 3 -实习过程- 6 -实习前准备- 6 -野外实习- 8 -成都平原的代表点-公平镇- 9 -岷江-成都平原形成的动力之一- 11 -柳街镇- 12 -走近青城山大观镇- 13 -倾城外山旁- 14 -大邑县- 16 -实验基地崇州市- 17 -总结- 19 -土壤调查与制图报告前言
2、土壤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其支撑着整个生物圈的运作。其最大的功能,是依据其物理性、化学性、与生物性,让植物的根立足,支称其地下部并供给植物或作物所需的营养份、水分及氧气。 土壤的物理性质是决定土壤供应水份与养份能力之因素,而其化学性质是决定土壤供给植物养分能力之因素,因此,土壤之物理及化学性质,会支配植物根能深入土壤之深度,以及土壤保持水分及供应养分之有效深度。土壤中亦含有很多种类的微生物,会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转化为无机养分供作物吸收,而植物残株及其根部亦会因收获而部份留在土壤上形成养分再回归土壤,供下期作物之需要。土壤在整个生态之功能,主要有五大项,包括:土壤在整个生态之功能,主要有五大
3、项,包括: 1. 提供作物生产 2. 提供水资源及其净化3. 提供工程施工介质4. 提供土壤中各种生物及微生物生存空间5. 提供土壤中各种养份及有机废弃物转变场所简单而言之,土壤就人类而言,提供了人类需要的最密切相关的一切资源,特别是衣食方面有着直接和间接的,但是又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这样说,没有土壤资源,就不可能有如今这样的一个生物圈,更不可能有如今这样的人类。所以,土壤资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资源,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由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自然土壤在人类的干预下受到极大的影响,有的地方受到极大的破坏和污染。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被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占用等问题日益凸现。为了更好的了
4、解土壤的现状,以便利用管理和治理好土壤资源,土壤调查至关重要。土壤调查是对一定地区的土壤类别及其成土因素进行实地勘查、描述、分类和制图的全过程,是认识和研究土壤的一项基础工作和手段。通过调查了解土壤的一般形态、形成和演变过程,查明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合理规划、利用、改良、保护和管理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按土壤调查目的和要求,通常分为详查与概查。土壤详查指在一定区域范围用大比例尺地形图(1/25000)为底图的土壤调查,特点是调查范围较小、成图精度要求高,通常采用航空图片结合地形图的方法进行。土壤概查是在县以上区域或中小河流域范围内,以中、小比例尺
5、地形图(1/50000)为底图的土壤调查,具有区域范围广、工作流动性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多采用卫星图片结合地形图的方法进行。对于我们农业院校来说,培养土壤调查的技术人才和科技人才是基本任务之一。而对于我们农资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最基本的土壤调查与制图知识也是必须的。为了学好土壤调查与制图,我们进行了这次野外调查实习,旨在理论与实际结合,利用理论来解释实际情况,同时也从野外获取直观的理论知识。从而丰富学识,学以致用,以便在以后的运用中能应用自如,为土壤的保护和更好的利用土壤做出应有的贡献。调查实习区域概况本次实习地点大的来说说在四川盆地内,具体来说包括温江区,都江堰,大邑县和崇州市。如图所示实习
6、地点卫星地图四川盆地的面积约26万余平方千米,占四川省面积的46%。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我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冷月均温58,较同纬度的上海、武汉及纬度偏南的贵阳高24。极端最低温-6-2。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 盆地各地夏季始于5月底,夏长45个多月,最热月气温高达2629,长江河谷近30,盆地东南部极端最高温往往超过40。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 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但冬干、春旱、夏涝、
7、秋绵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最大日降水量可达300500毫米。夜雨占总雨量的6070%以上。盆地区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盆地年日照仅90013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370420千焦耳/平方厘米,均为中国最低值。四川盆地中植物近万种,古老而特有种之多为中国其他地区所不及,同样也是是中国动物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地区之一。四川盆地也是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这里土壤土地资源更加珍贵,了解清楚这里的土壤更是至关重要。但是对于我们实习来说,只是个认识的过程,这一地区交通方便,土壤类型多,地形有变化,很有代表性是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实习过程实习前准备本次实习由老师查有关资料,然
8、后确定了一条路线,然后实地踩点,确定了以下路线,如图:确定好路线,确定时间为2012年6月29日。接着准备好各种工具和实验药品。实验药品如图:盐酸卷尺剖面刀Fe2+Ph比色卡土壤比色卡野外实习2012年6月29日早上八点多,我们由数个班组成的一百多人的庞大调查实习队伍乘上三辆大巴车浩浩荡荡的从四川农业大学出发,开始了我们的土壤调查与制图的野外实习。成都平原的代表点-公平镇 第一点就在我们学校旁边的天香路边的一块油菜地里。我们每个班按老师要求挖坑,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然后分析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等。下图是老师为我们进行示范剖面的方法,其中也可以观察到土壤的性状第二土层第一土层 这里属
9、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当挖剖面的时候,上层土较疏松,里面含有较多的根系,土壤间多孔。其中蚯蚓,蚂蚁等生物较多。经过了解,该土地产量较高,从遗留下的油菜茬看,也可见证明。其具体测量指标制定如下表:地点温江公平镇地形特征平原,地势平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类型轻壤成土因素自然和人为都有成土过程近代灰色冲积物,涉及各种成土过程Ph第一层4第二层7土壤颜色第一层暗灰第二层淡黄与HCl是否反应第一层不反应第二层微弱反应土壤质地半沙半壤养分含量如何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周围土壤环境临近建筑群,采光不好,周围车辆较多,受到汽车尾气的影响较大这里是古冲积平原,其母质来源于岷江上游阿坝州等地的灰色冲积物。通
10、过打土钻,可见深层土壤含沙量较大,可见此地土壤是经过多年的反复沉积而形成。表层土中有不少锈斑,可推测该田曾经是水稻田。具体来分是渗育水稻土亚类,渗育灰潮图土属,土种则是半沙半泥田。老师要求各班人员口头交流了所测到的数据和成土因素等的推断。然后老师给大家讲解了地土壤的形成等。此点实习用时一个多小时。岷江-成都平原形成的动力之一这是我们实习的第二个点,由于天气下雨和在大河边,所以没有挖剖面,大家进行了简单的测量,老师也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岷江两岸的土地是灰色河流冲积物,初育土纲,新积灰沙土,土种是沙土。在河岸的土上滴加盐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可见土壤偏碱性,当中含有较多碳酸盐。在岷江河道
11、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河流的河漫滩二元结构,河岸边的阶地上分布着水稻田。老师讲土的分布从近河岸到远河岸规律是:沙土半沙半泥土 泥土。下图为岷江一角:岷江一角柳街镇柳街镇离岷江岸有好几公里了,这里属于二级阶地。在这里,我们挖了一个大破面,测得各层的PH都是6.5,无HCl反应,土壤底层沙性较强。老师给我们讲解说这事渗育水稻土亚类,渗育黄泥土属,土种是渗育黄泥土。这里的土壤是再积物。从其风华的程度和分层的情况都可以看出。黄泥里面含有小颗粒的白色石英。土壤母质的风化和母质的颜色有关系,神色矿物先风化,浅色矿物后风化。下面是一张实地图片这里地势开阔,周围树木茂盛。周边的作物长势较好。走近青城山大观镇在大观镇
12、大观村,我们观察了多个点,铲了两个斜面,可以清楚的看到黄色土壤。这里是成都平原的边缘,也就是冲积平原的扇顶。这里包含了第四系、第三系等。这里属于低山丘陵区,紫色土分布范围广。经过测定,ph为7.5,上层鱼盐酸无反应,下层对盐酸反应,但是不剧烈。这里周围的山小而都有一定的坡度,山上梳毛葱茏,山间分布着旱地,地中大多种着树苗,比如我们挖的一个坡面就在银杏树地里面。这里旅游业发展较好,所有这里生态环境较好。山间公路虽然不宽,但是都是水泥路面,路面里面里面有排水沟,这对于水土保持是有利的。表土都覆盖着各种杂草,土种还有不少虫子等小动物,可见土壤中生物因素丰富。另外,此地认为修路、种树等也对土壤有一定的
13、影响。倾城外山旁挖剖面的地点选在一块苗圃田里,这里地势平坦,但是离山不远。可见这些平坦天地都是山上冲下来的堆积物。远处的山上树木较为茂盛,但是山体较小,但是这里降水丰富,早期降水把山上风化物冲下来在平地积累,日积月累,终于形成平原,再在人们的耕作下,在各种成土因素下,形成了今天的土壤。经测定,记录如下表:Ph第一层5第二层6第三层7土壤颜色第一层暗灰第二层淡棕第三层暗黄棕经过分析此为淹育紫泥田,为重壤。亲自挖剖面,感觉土质较硬,而且土块很粘,板结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土壤母质本身的,另一面是苗圃天地认为管理少,土壤里面缺乏有机质,土种空隙少,生物也较少。大邑县到达大邑县的调查点的时候,雨下得
14、特别大,但是还是冒险大概调查了相关情况。此点在公路边的竹林下,近代受到植物的影响很大。测得土壤为酸性,土种有大量的石英,属于老冲积物。土壤质地为重壤,属于黄壤亚类,土种为黄泥土。从图上也可以看到,土壤颜色黄色较深,周围的植物较多。实验基地崇州市下午雨停了,费了不少周折终于走进了我们四川农业大学在崇州市的农场。走进农场,只见开阔的土地上水稻绿油油的铺了一大片,几乎是从大门看过去看不到尽头。细看,水稻长势非常好,每一茬的水稻杆非常多,有个别植株已经抽穗了。我们选择了一块空地,开始挖剖面。因为这是我们学校自己的土地,所有我们的剖面挖得较为标准。当然挖剖面过程中是相当辛苦的。取土测量观察,第一层土壤颜
15、色为暗灰色,ph为7.5,与盐酸反应,但是不剧烈,第二层、第三层与第一层的颜色差别不大,微微偏黄。ph差别较小,但是滴加盐酸时,反应强烈些。这里是近代冲积平原,土壤就是近代冲积物。土壤质地为重壤,属于泥田。土层底部还在渗水,其原因是周围都是水稻土,田中都有水,剖面底部比周围水位低。这里水热条件都较好,较适合种植水稻。另外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特别生物特多,挖开土,里面很多很多虫子。人在成土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总结这次实习直下午六点左右才结束,近十个小时,行程百多公里,跨越数个县市,调查了平原、河流、山地等多种地形,了解了各种土壤。这次调查实习,我个人在挖剖面方面出了不少力,学习到了如何挖破面,
16、如何对剖面进行观察等。同时也在实习观察中了解了调查的几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庄稼,道路等等各种情况,增加了见识。同时,在老师的讲解下和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对该区域的成土因素,土壤成土过程,土壤类型等情况有了直观的认识。四川是个人口大省,这里面积大,山地多,就成都平原始较为理想的农业生产地。我个人也到过不少地方,尤其是攀西地区和泸州等地,那些地方的土壤方面和耕作方面都不及成都平原。但是一天的调查下来,看见到处都是高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到处都是树苗圃。而真正的用来作为粮食生产的土地较少。沿路到处都是吊塔,到处都可以看到在施工,如此继续下去,耕地面积将不断减少,也许某一天,成都平原将无地可耕。无地可耕也许在现在看来无所谓,因为土地用在其它方面经济效应更高,就现在来看,只要有钱,还是能买到粮食的。但是将来人口数量太大了,粮食总量不足以满足需求的时候,那一切都晚了。更可怕的是,现在的各种工程对土地的破坏性是致命性的,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土地资源的重要性远远比金钱更重要,房屋可以建造在海面,可以建造在山上,但是在山上和海上开垦土地种植粮食,那个成本将会是更高。土壤调查,我国已经普查过了,但是土壤的保护工作还需要政府和我们每个公民高度重视,我们不要以现今的利益来看待土壤资源,我们要站在人类的角度,长远的看待。但愿经过专业的学习,能为土壤的保护做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