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实用文档精选——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docx

上传人:高远 文档编号:3509537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实用文档精选——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优质实用文档精选——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实用文档精选——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实用文档精选——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一、 了解考纲,研究近三年考题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五大知识点:知识要点词义理解句意理解文意理解信息筛选据文推断能级要求理解B理解B分析综合C分析综合C分析综合C近三年新课标卷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考点分析14年15年16年1重要概念的理解筛选并整合 文中信息筛选并整合 文中信息2筛选信息并整合;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理解概念,归纳要点。理解概念,归纳要点。3筛选信息并

2、整合;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整合信息是重点 分析综合推断是延伸海量信息社会,怎样快速而准确获取信息是现代文小阅读命题的初衷。既然现代文小阅读命题是围绕“准确”采集信息而进行设计的,那么我们就不要把它当作鉴赏题来做,它其实就是准确筛选(即概括)、转述和推断的文字游戏。“论述类文本阅读”,它包括自然科学类文章(简称“自科文”)和社会科学类文章(简称“社科文”)阅读。近三年甚至近五年,各地高考所考试题绝大部分属于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其对应新课标全国卷的是第一大题1-3小题,每小题赋分是3分,总共9分。所用文本材料通常有4-7自然段,字数1

3、100字左右。近三年甚至近五年新课标高考卷卷和并且每道题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原文内容基本上是按文本材料的先后顺序来设置的。其中第1小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或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题干中常见关键词是“对的表述(解说)是否正确”;第2小题考查对文中主要内容概括的判断,看符不符合作者在文中的看法(即观点态度),题干中常见的关键词是“理解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第3小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题干中常见的关键词是“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确”。三个小题都要运用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单独强调一下:从2014年新课标高考卷开始,第1题不再考到“对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含意)理解”考点,随

4、后2015年新课标高考卷和卷、2016年新课标高考卷卷和卷第1题也都没有考到该考点,这些试卷第1小题和第2小题一样,考的都是“对文中主要内容概括的判断”考点。其中2014年新课标高考卷第1题题干表述为“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15-2016的新课标高考卷和卷都没有考到 “对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 (含意) 理解” , 第 1 小题和第 2 小题考的都是“对文中主要内容概括的判断” ,这种变化要引起重视。二、 论述类文本考题的文本结构特点及命题特征1、观点鲜明(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2、结构清

5、晰(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 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 阅读文本的篇幅:都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 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

6、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3、命题人干扰项的设置方法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添: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文本没有的内容,造成对内容的曲解,或无中生有。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

7、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需要补充提醒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在设置正确选项时,往往运用“似非而是”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远离”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相符。为达到相应的效果,往往在变换句式时运用合理的省略、调序、增添、替换、归纳或发散。三、答题方法指导: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同学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耗时却很长。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我们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1 解题前提:心静心不静则神不凝。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洞悉秋毫,明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里,结果只能雾里看花,越看越花,误入陷阱,不能自拔。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侧重

8、于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所论述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其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一般来说我们常用三步解题法:即一读、二找、三比。一读:读原文,明确主旨思路; 读题干,明确考查问题二找:找依据,发现信息来源三比:比题文-看异同比细节-看用词有无差异比关系-看逻辑是否严密比结论-看推论是否成立比肢干-看肢干是否对应【一读】:读全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吃透阅读材料,把握主要观点)整体阅读,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勾画关键句: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

9、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关联词、标志性词语。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特殊句。 特殊句子作 用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结尾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中心句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 联系.转承句承上启下,转换话题.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感情句明显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修辞句结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勾画关键词:关联词:“因此”

10、“但是”“如果”“一旦”等;表程度、限制、范围的副词:主要、关键、最重要、特别、更、甚至、尤其;唯一、一些、某些、凡是、几乎、全部、差不多、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的词:可能、一定、或许、已经、将来、正在、目前、如果、必然、预计等。表数字的词:大约、约、近、左右、最多、最少、至少、大概等。代词:这,那,它,其,如此等。 读题干读准题干,明确要求。(题干、选项)题目要求:选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解释”“理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应注意“内容”和“程度”差异;“推测”“分析”

11、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具体方法:(1) 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

12、两段,或者全文。【二找】找错因。明确区间,筛选信息。(找到与选项对应的信息区)找区间,审题干。即细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间。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三比】: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辨析筛选。设题情形有三种: 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注意微小的带迷惑性

13、、欺骗性的错误)基本方法: 围绕每一个选项内容查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句,然后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筛选出的信息前标明题号及选项号,例如与7题A项对应的原文就在该原文前加上“7A”,依此类推,这样标记筛选出的原文,在将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快捷地寻找到原文信息,节省了答题时间,提高了解题速度。小结:心存考点,整体把握,答案在文中。审清题意和要求;看清文中有没有;弄清概念莫忙乱;修饰词语勿遗漏;“可能”“将来”不要丢;“原因”“结果”不调头;夸大作用是吹牛;外延改变也是错;意思相反最不该;推测结论有缘由。四、命题者对干扰项的设计有如下十大雷区:1以偏概全 2已然未然不分 3前后倒置

14、(时间事件) 4主次颠倒 5选择与兼备 6因果倒置 7答非所问 8肯否混淆 9夸大与缩小10无中生有(一)以偏概全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计干扰,故意以片面的、局部的认识来概括整体。出现“凡”“一切”“全”“都”等词一定要小心。例1:【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试题】关于中医学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例2: 对应文段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

15、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试题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二)已然与未然不分(或然、必然不分)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还未出现的情况。 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还未出现的情况”表述为“已经产生的情况”,或将“已经产生的情况”表述为“还未出现的情况”。 把可能发生的表述为一定发生的,或者将肯定发生的表述为可能发生的。注意“已经”“正在”“将要”“可能”等词。例3:对应文段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说:“表面

16、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 试题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 例4:【对应文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千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

17、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三)前后倒置(时间、事件) 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发展的时间上设计干扰,他们有时将先发生的表述为后发生的,有时将后发生的表述为先发生的。例5:【对应文段】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探侧出来。 【试题】下列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

18、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便会产生微小振荡,发射出共振波。例6:对位信息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邗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旅交通、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试题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 (四)主次颠倒事物的

19、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例7:【对应文段】到宋代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试题】下列关于“茶马互市”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在宋代,“茶马互市”的主要目的是以其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 (五)选择与兼备 事物产生某种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条件,多个的时候,是选择性的,还是兼有性的应当注意。例8:【对应文段】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

20、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 【试题】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六)因果倒置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计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注意“所以”“而”“导致”“引发”等词,看是否乱用因果,违背逻辑。例9:对位文段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

21、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 试题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必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七)答非所问(言此与言彼)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计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或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尽管选项内容出自文章,但与题干毫不相干。例10:【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杭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

22、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试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例11: 对应文段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即是说,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是社会精英层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 试题

23、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重庆卷第5题) D社会或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 (八)肯否混淆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计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例12:【对应文段】网格协议使得人们几乎能够链接与计算机有关的其他任何东西:数据库、虚拟和可视化工具,甚至是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试题】下列有关“网格协议”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网格协议能提供标准平台,但与计算机本身的计算能力无关。 例13:对位信息木版年画的雏形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

24、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第二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第五段) 试题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 (九)夸大与缩小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抛开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例14:【对应文段】在太空中,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

25、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试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十)无中生有 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例15:【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8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

26、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 例16:对位信息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的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27、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试题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小结:1、容易出现的问题:心情紧张或压抑,难以明辨文意,提取要点 跟着感觉走,忽视标题,读完全文不明说明对象就答题。对选项语句结构形式与原文语句类似或相同的语句,倾向认同,对改换了表达形式的语句倾向否定。 2、注意:抓“修饰限制语”。 错误的句子一般表述较为“绝对化”。注意因果、条件、递进关系的句子。 五、科技文阅读题出题陷阱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推理、

28、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常见设题陷阱有:1、以偏概全: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 “全部”等,见到这些词时,就用笔划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2、无中生有: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因此,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3、张冠李戴: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因此

29、,考生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4、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因此,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5、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

30、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清楚哪些是主要一面的,哪些是次要一面的。6、混淆时间: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 “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来”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作为关注点,否则就会造成时间的混淆。7、信息遗漏就是命题者在设置“陷阱”时,故意漏掉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全面。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题设计方式,认真阅读把握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8、曲解原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此类型的陷阱,要从整体上感知,在原文中准确寻

31、找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条件,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用信息,跳出命题人设置的陷阱。9、指代不明: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解答此类试题,要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断。10、逻辑错误:主要指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逻辑错误类型出题方式有两种。一是条件不充分。二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且必要条件。 注意: 1、抓“修饰限制语”。 2、错误的句子一般表述较为“绝对化”。 3、注意因果、条件、递进关系的句子。 六、复习指导做论述类文

32、本阅读题的选择题,虽然题目不难,但因内容过于专业,设题点过于隐蔽,考生很难做全对;即便做对了,又耗费较长时间。所以,复习时要把重心放在“快速”“准确”上。为此,应注意:1坚持一个原则此类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因此,答案一定在原文中,我们完全可以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培养两种心态(1)专注。做题时要高度专注,全身心地进入阅读和解题状态,切勿心浮气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2)仔细。虽说信息全都来自原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有的看似与原文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千万马虎不得,要细之又细。3掌握一个前提即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全文的主旨、思路,各段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对信息比对时盲人摸象。4用好两个方法比对法和排除法。重点是比对法。最后将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解题步骤编写成顺口溜送给大家 咬住原文不放松,答案就在文章中。 先读全文做标记,依据特点通大意; 再读题干明方向,落实原文对应句; 最后巧比看差异,得出答案较容易。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