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七年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七年制.docx(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2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七年制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使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编写2012年9月前 言病原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强、及临床密切相关的课程。病原生物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它是各高校生命科学类和医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病原生物学教学在医药学等专业人才培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是我校目前已开设的临床医学、儿科学、麻醉、检验、生殖、预防、药学、康复、心理、老年等专业和方向本科生的主要课程之一。2004年,根据国家教委学科调整精神,我校在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科调整中将原微生物学教研室和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组成病
2、原生物学教研室,也形成一门新的课程-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是针对临床医学等各专业医学生开设的医学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熟悉及了解常见病原体(医学微生物和医学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性、检测方法以及防治原则,为今后学习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奠定基础。本大纲按照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根据我校教学计划的安排,编写本教学大纲,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医学寄生虫学部分24学时(占40%),医学微生物学部分36学时(占60%)。本教学大纲分两大部分: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本修订的教学大纲从2012年9月开始施行。参考书目 贾文祥. 医学微生物学.
3、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李凡. 医学微生物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殷国荣. 医学寄生虫学. 第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0.罗恩杰. 病原生物学. 第4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目 录(医学寄生虫学部分)总论6第一章 医学线虫7第二章 医学吸虫9第三章 医学绦虫11第四章 医学原虫13第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16教学时数分配表(共24学时)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总论3第一章 医学线虫4第二章 医学吸虫5第三章 医学绦虫3第四章 医学原虫6第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3合计24总 论 一、目的要求1. 了解全世界及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2
4、.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及防治原则。3. 掌握寄生虫,宿主,生活史等基本概念;掌握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的概念;掌握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寄生虫病的名称;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二、主要内容1. 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研究范围。 2. 寄生的概念;寄生虫的类型(体外、体内、专性、兼性、长期、暂时、机会性寄生虫);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3. 寄生虫及宿主的相互作用。4. 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对社会经济及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5.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
5、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基本原则。三、教学方法讲授。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寄生及宿主的概念,宿主的类别,体现寄生虫免疫的特点的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现象,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影响流行的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第一章 线虫一、 目的要求1. 了解蛔虫、蛲虫、鞭虫、钩虫、丝虫成虫形态结构,所致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2. 掌握蛔虫、蛲虫、鞭虫、钩虫虫卵的形态特征及相关的鉴别要点。3. 掌握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的生活史(主要是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及致病的关系、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
6、原则。4. 掌握两种主要丝虫微丝蚴形态及鉴别要点、生活史中成虫的寄生部位、人体感染过程、微丝蚴夜现周期性及致病作用;掌握丝虫感染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5. 掌握旋毛虫幼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及及致病的关系、感染方式及诊断方法二、 主要内容1.线虫概述,线虫主要形态特征(虫体外形、雌雄虫区别、生殖系统基本结构、虫卵基本结构),生理特征(虫卵孵化、幼虫发育、幼虫蜕皮、成虫取食及代谢),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生物源性),主要线虫种类有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2.蛔虫雌雄成虫的形态,虫卵详细结构(受精卵、未受精卵、感染期卵的区别),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感染性蛔虫卵的
7、发育过程、幼虫移行、成虫寿命、产卵量、卵的抵抗力),人的感染蛔虫的方式及途径,致病作用,常用检查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等),广泛流行的原因及防治方法。3.鞭虫成虫的形态特征,虫卵形态结构,生活史特点(成虫寄生部位、人的感染方式及途径),致病作用,常用检查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等),防治方法。4.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钩虫成虫形态结构 (大小、外形、口囊及交合伞的区别)、虫卵特征,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土壤内的发育、人的感染方式及途径、幼虫在体内移行)、致病作用 (钩蚴性皮炎、肺部炎症、成虫引起的钩虫性贫血,重点是钩虫性贫血的机理),常用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等),流行因素(两种钩虫在
8、我国的地区分布不同)及防治方法。5.蛲虫的成虫及虫卵特征,生活史(寄生部位、产卵位置、虫卵发育时间短的特点),肛门-口-手的特殊感染方式,致病特点,常用检查方法(透明胶纸法等),反复感染的流行特点及相应的防治方法。6. 旋毛虫成虫、幼虫囊包形态,生活史特点(成虫、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生活史完成需要换宿主),人感染旋毛虫的方式,致病作用的严重性,常用检查方法(肌肉活组织压片检查),流行因素及防治方法。7. 寄生人体的丝虫种类、地区分布, 重点是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丝虫致病作用(急性期及慢性期的临床症状),检查微丝蚴的病原学方法。三、 教学方法讲授。四、 重点、难点重点:蛔虫、钩虫、蛲虫,鞭虫虫卵
9、的形态特征,旋毛虫囊包形态,上述线虫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重要致病作用,最佳病原学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难点:钩虫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蛲虫的重复感染及异位感染。第二章 医学吸虫一、目的要求1.了解常见人体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等)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及流行特点。(宋体四号)2.熟悉上述吸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3.掌握常见人体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等)虫卵的形态特点,成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为主),防治措施。二、主要内容.吸虫概论,吸虫的外形特征(体表、吸盘)及主要内部结构(盲管型消化
10、系统、雌雄同体的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活史基本过程(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生活史特点(幼体繁殖、宿主转换及世代交替),主要吸虫(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肝吸虫成虫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及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毛蚴),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成虫致病为主),实验诊断方法(粪检查虫卵),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鱼的习惯)及防治措施。.鉴别两种肺吸虫(卫氏及斯氏)成虫的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及大小、消
11、化系统、生殖系统的并列特点)、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童虫在终宿主体内移行),致病作用(卫氏肺吸虫以成虫致病为主,斯氏肺吸虫由童虫致病),实验诊断方法(查痰、查粪、活检皮下包块),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蟹或喇蛄的习惯)及防治方法。4.寄生人体的血吸虫种类及流行地区(以我国流行的日本血吸虫为主要内容)。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结构(雌雄异体、形状、口腹吸盘位置及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成熟虫卵、未成熟虫卵及死亡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血管内
12、、卵如何进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过程、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主要是虫卵所致),实验诊断方法(针对急性期、慢性期、晚期病人的不同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查方法),流行因素(重要的是接触疫水)及综合防治措施(治疗病人及病畜、管粪、管水、灭螺)。5.姜片虫成虫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及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最大的吸虫卵、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成虫致病为主),实验诊断方法(粪检查虫卵),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的菱角等水生植物)及防治措施。三、教
13、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少量相关视频。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成虫及虫卵的结构特征,鉴别要点。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重点掌握日本血吸虫。2.教学难点 幼体繁殖的概念,吸虫生活史的共性及特点。第三章 医学绦虫1.了解常见人体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及流行特点。2.熟悉常见人体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的生活史过程。3.掌握常见人体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成虫、幼虫和虫卵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及途径、致
14、病作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为主),防治措施。二、主要内容.绦虫概述,成虫外形(带状、分节)及节片构成(头节、颈节、幼节、成节、孕节),寄生人体的圆叶目绦虫及假叶目绦虫的形态及生活史主要区别(虫卵、中绦期幼虫结构特征、中间宿主),常见绦虫(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猪带绦虫成虫,头节、成节、孕节、囊尾蚴、虫卵的形态特征、生活史(成虫及囊尾蚴寄生部位、中间宿主、囊尾蚴及虫卵均可为感染阶段、多种感染方式),致病作用(猪带绦虫病及猪囊尾蚴病),病原诊断方法(孕节压片法等),流行因素(生食猪肉、猪的饲养方法)及预防方法(治疗病人、不食生猪肉、加强
15、猪肉检疫)。牛带绦虫成虫头节、成节、孕节结构,生活史(中间宿主及感染阶段),致病作用(只有成虫致病),注意牛带绦虫及猪带绦虫比较。4.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棘球蚴的结构特征,生活史(虫卵为感染阶段,人为中间宿主,棘球蚴寄生人的主要部位),致病作用及部位有关,诊断(免疫学诊断及B超、等影像学诊断),流行特点及地区,预防方法。5.曼氏迭宫绦虫成虫、裂头蚴、虫卵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裂头蚴感染人的方式、寄生部位,人可作为转续宿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裂头蚴的致病作用,及裂头蚴病的预防方法。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少量相关视频。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重点讲解猪带绦虫成虫及囊尾蚴、细粒棘
16、球绦虫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2.教学难点 中绦期的概念,囊状蚴及实体蚴的区别,曼氏迭宫绦虫的生活史。第四章 医学原虫学一、目的要求1. 了解常见寄生人体原虫的流行病学情况。了解利什曼原虫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方法。2. 熟悉常见寄生人体原虫的生活史过程。3. 掌握常见寄生人体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等)及病原学诊断有关的形态特征,对人的感染,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方法,防治方法。二、主要内容1医学原虫概论,原虫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原虫主要形态特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原虫生理特性(
17、一个细胞完成全部生理功能,包括运动、营养、代谢、繁殖等,重点在繁殖的各种方式),三种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人兽传播型、媒介昆虫传播型),原虫致病特点(增殖致病、扩散致病、机会致病),主要医学原虫(注意种名及俗名的对应):溶组织内阿米巴、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等。2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伪足、内外胞质、泡状细胞核、)及包囊(形状、1-4个核、糖原泡、棒状的拟染色体)主要形态结构,生活史基本过程(四核包囊-小滋养体-包囊),感染阶段及方式,致病作用(肠内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及致病机理(虫株毒力、滋养体侵袭、宿主的免疫状态和伴有的其他细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急性期
18、查滋养体及慢性期包囊的方法)。阿米巴痢疾的流行因素及防治方法。根据溶组织内阿米巴,比较结肠内阿米巴及致病型自由生活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以及致病的特点。3寄生人体的利什曼原虫种类,生活史基本过程(在人体内无鞭毛体、在白蛉体内前鞭毛体的发育),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内脏型、皮肤型、淋巴结型黑热病),实验诊断方法(骨髓穿刺法为主)。4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和包囊形态结构(鞭毛、细胞核),生活史过程,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水源性疾病),致病作用(旅游者腹泻,脂性腹泻),诊断方法(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不同方法),预防方法。5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仅有滋养体,感染阶段、致病阶段和传播阶段都是滋养体
19、,直接和间接方式传播,致病作用(引起阴道炎、尿道炎等性传播疾病),诊断方法(生理盐水涂片法等),预防方法(注意性伴侣的治疗)。6寄生人体的疟原虫种类,我国以间日疟原虫为主。生活史过程(人体内及蚊体内的发育繁殖过程),红内期主要形态特征,感染阶段(子孢子的两型)及感染方式(按蚊作传播媒介),致病作用(潜伏期,疟疾发作,再燃及复发,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疟疾性肾病),诊断方法(薄血膜法,厚血膜法,免疫学方法),流行因素及地区,防治方法(现症资料、预防复发、预防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疟疾的免疫机理及预防疟疾的疫苗。比较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的红内期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7弓形
20、虫生活史的多种形态(滋养体、包囊、假包囊、卵囊),滋养体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主要特点(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间传播,多种阶段可以感染人),感染阶段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先天性及免疫低下者的机会性弓形虫病),诊断方法(涂片染色,免疫学方法),流行特点,预防方法。 三、教学方法(宋体四号粗)理论讲解,演示。课堂提问及总结相结合。四、重点、难点重点讲解猪痢疾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疟原虫、弓形虫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第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学 一、目的要求1. 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原则及方法。2. 熟悉医学节肢动物发育过程及生态习性。3. 掌握重要医学节肢动物(蚊、
21、蝇、蚤、虱、蜱、螨)的主要形态特征,传病方式及传播的病原体。二、主要内容1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发育过程的变态特性,对人的危害(昆虫病,虫媒病),重点是医学节肢动物的传病方式(机械性及生物性传播)。昆虫纲主要虫种:蚊、蝇、虱、蚤、白蛉;蛛形纲的主要虫种:硬蜱、软蜱、疥螨、蠕形螨、尘螨。重点是蚊、蝇、疥螨、蠕形螨。2蚊(卵、幼虫、蛹、成蚊)的变态发育过程及生态习性(滋生地、栖息地、食性及生殖营养周期、季节消长、越冬)。传播疾病的三属蚊(按蚊、库蚊、伊蚊)卵、幼虫、成虫的鉴别,主要蚊种名称,重点是各种蚊媒传播的疾病名称及其病原体,灭蚊的主要措施(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尤其是灭蚊的新方法、
22、新药物)。3蝇、蛆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阶段(卵、蛆、蛹、成蝇)及生态习性(幼虫滋生地、成蝇食性、活动及栖息场所、季节消长及越冬),重点是传播疾病的生活习性。常见蝇种(家蝇、麻蝇、绿蝇、大头金绳、丽绳)的主要鉴别特征。4蚤、虱(人虱、耻阴虱)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活史阶段,传播的疾病名称及病原体。5硬蜱及软蜱的主要形态区别,蜱所致疾病及传播的疾病。疥螨、蠕形螨、尘螨的主要形态特征,所致疾病,诊断及防治方法。 三、教学方法理论讲解,演示。课堂提问及总结相结合。四、重点、难点重点讲解医学媒介节肢动物的致病方式,蚊、蝇、虱、蚤、传病方式及传播的病原体。疥螨、蠕形螨诊断及防治方法。目 录(微生物学部分)绪
23、论22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及结构23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24第三章 消毒及灭菌24第四章 噬菌体25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及变异26第六章 细菌感染及免疫27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28第八章 球菌28第九章 肠杆菌科29第十章 弧菌属30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31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32第十三章 其他细菌33第十四章 支原体34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35第十六章 衣原体35第十七章 螺旋体36第十八章 真菌学概述37第十九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37第二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38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感染及免疫38第二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39第二十三章 呼吸道病毒40第十四章 肠道病毒41
24、第二十五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42第二十六章 肝炎病毒42第二十七章 虫媒病毒43第二十八章 出血热病毒44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45第三十章 逆转录病毒46第三十一章 其他病毒 朊粒46教学时数分配表(共36学时)教学内容理论课学时绪论0.5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及结构2.5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1.5第三章 消毒及灭菌自学第四章 噬菌体0.5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及变异1.5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及免疫2.5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自学第八章 球菌2.5第九章 肠杆菌科2.5第十章 弧菌属0.5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1.5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1第十三章 其他细菌1第十四章 支原体0.5第十五章 立克次
25、体0.5第十六章 衣原体1第十七章 螺旋体1第十八章 真菌学概述0.5第十九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0.5第二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2.5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感染及免疫 2.5第二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自学第二十三章 呼吸道病毒2第二十四章 肠道病毒1第二十五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0.5第二十六章 肝炎病毒2第二十七章 虫媒病毒0.5第二十八章 出血热病毒0.5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1第三十章 逆转录病毒1第三十一章 其他病毒 朊粒0.5合计36绪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的定义,按结构组成分类,医学上常见的微生物种类。2了解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况。二、主要内容1
26、微生物的定义2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3微生物学的发展史4医学微生物学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微生物的定义,按结构组成分类,医学上常见微生物种类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及结构一、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测量单位,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及意义,L型细菌的含义及特性,质粒的概念,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2熟悉革兰染色的方法、结果判定和意义。3了解细胞壁的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中介体的作用,核糖体的组成和功能,细菌形态学检测的方法,革兰染色的原理。二、主要内容1细菌的形态、大小及测量单位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3细菌的特殊结构:芽胞、
27、鞭毛、荚膜、菌毛4细菌形态及结构检查法:革兰染色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细菌的基本形态、测量单位,细菌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及意义,L型细菌的含义及特性,质粒的概念,细菌特殊结构的含义及功能。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一、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化反应(糖发酵、吲哚、H2S试验)的原理及意义,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2熟悉细菌按气体环境不同所分的种类,厌氧菌厌氧生长的机制,细菌个体生长的方式和速度,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3了解细菌的营养类型和营养物质,细菌的能量代谢,细菌生物氧化的类型,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分类原则和命名方式
28、。二、主要内容1细菌的营养类型及生长繁殖条件2细菌的代谢产物分解性代谢产物,合成性代谢产物3细菌的生长繁殖的规律4细菌的人工培养5细菌分类和命名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的生化反应(糖发酵、吲哚、硫化氢试验)的原理及意义,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第三章 消毒灭菌一、目的要求1掌握消毒、灭菌的概念,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巴氏消毒法、煮沸法、干烤法、高压蒸气灭菌法)的条件。2了解防腐、无菌的概念,其它常用消毒灭菌法的条件,化学消毒剂的应用。二、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物理消毒灭菌法3化学消毒灭菌法4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三、教学方法自学四、重点、难点重点:消毒、灭菌的概念
29、,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第四章 噬菌体一、目的要求1掌握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菌、前噬菌体的概念,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2了解噬菌体的应用。二、主要内容1噬菌体的概念2噬菌体及宿主细胞的关系3噬菌体的应用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菌、前噬菌体的概念,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周期。难点:温和噬菌体的溶源性周期。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一、目的要求1掌握质粒的主要特性及医学上常见的质粒,细菌基因转移及重组的主要方式(转化、转导、接合和溶原性转换)。2熟悉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的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菌落变异),细菌的遗传
30、物质。3了解细菌基因突变的规律,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二、主要内容1细菌变异的表现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3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及重组4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质粒的主要特性及医学上常见的质粒,细菌基因转移及重组的主要方式。难点:细菌基因转移及重组的主要方式。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及免疫一、目的要求1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感染、毒力的概念,侵袭力的组成、带菌者的概念及意义,内毒素和外毒素的主要特性。2熟悉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机体对胞外菌、胞内菌和外毒素感染的免疫。3了解感染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二、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2细菌的致病机制3宿主的
31、免疫性4感染的发生及发展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内感染、毒力的概念,侵袭力的组成,带菌者的概念及意义,内毒素和外毒素的主要特性。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一、目的要求1掌握死疫苗和活疫苗的优缺点。2熟悉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和概念。3了解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二、主要内容1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2人工主动免疫3人工被动免疫4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三、教学方法自学四、重点、难点重点:活疫苗及死疫苗的比较。第八章 球菌一、目的要求1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的形态染色性,葡萄球菌A蛋白
32、,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链球菌的培养特性、主要致病物质,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的培养特性及抵抗力。2熟悉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所致疾病,链球菌的抗原构造和分类,A群链球菌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肺炎球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性。3了解葡萄球菌的免疫性和防治原则,其它群链球菌所致疾病,链球菌的免疫性和防治原则,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的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二、主要内容1葡萄球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2链球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3肺炎球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4奈瑟菌属: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33、三、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四、重点、难点重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的形态染色性,主要致病物质。难点:葡萄球菌A蛋白第九章 肠杆菌科一、目的要求1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5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所致疾病,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沙门菌属的生化反应特点、抗原构造及分类,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标本采集及肠热症病程关系,肥达试验的原理、结果分析及意义。2熟悉志贺菌抗原构造及分类,抵抗力,所致疾病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3沙门菌属的免疫性、带菌者的检查及特异性防治。4了解大肠杆菌在卫生学上的意义,志贺菌的防治原则。二、主要内容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2大肠杆菌生物
34、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3志贺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4沙门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大肠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5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所致疾病,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法。沙门菌属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标本采集及肠热症病程关系,肥达试验的原理、结果分析及意义,带菌者的检查。难点:志贺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肥达试验的结果分析。第十章 弧菌属一、目的要求1掌握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学类型及所致疾病。2熟悉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3了解弧菌的致病性、培养特性、防治原则。二、主要
35、内容1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2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性,两种生物学类型及所致疾病。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一、目的要求1破伤风梭菌的芽胞特征,致病条件,防治原则,产气荚膜杆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2熟悉厌氧菌的种类,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性,破伤风梭菌的抵抗力。3了解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气性坏疽的防治原则,厌氧菌的分布,常见无芽胞厌氧菌及所致疾病。二、主要内容1厌氧菌的种类及分布2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防治原则3产气荚膜梭菌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致病性,防治原则4常见
36、无芽胞厌氧菌及防治原则。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特征、所致疾病。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防治原则。难点: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机制。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属一、目的要求1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特征,变异性,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和用途,结核病的防治原则。2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特性、抵抗力。3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麻风杆菌。二、主要内容1结核杆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2麻风分枝杆菌三、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四、重点、难点1重点: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特征,变异性,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和用途。2难点:结核分枝
37、杆菌的免疫性。第十三章 其他细菌一、目的要求1掌握白喉杆菌的形态特征,特异性预防原则。掌握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特性。2熟悉白喉杆菌的培养特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3了解白喉杆菌的致病机制及过程。二、主要内容1白喉棒状杆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2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的特性3铜绿假单胞菌的特性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白喉杆菌的形态特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特异性预防。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特性和致病性。难点:白喉毒素的致病机制。第十四章 支原体一、目的要求1掌握支原体的形态
38、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2熟悉支原体的培养特性,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了解其致病机理及免疫性、防治原则。二、主要内容1概述、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2主要病原性支原体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支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第十五章 立克次体一、目的要求1掌握立克次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2熟悉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了解其致病性及免疫性,防治原则。二、主要内容1概述2生物学特性3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4微生物学检查5防治原则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立克次体的形态结构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
39、播方式。难点:立克次体的抗原组成。第十六章 衣原体一、目的要求1掌握衣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发育周期,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2熟悉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了解其致病机理及免疫性、防治原则。二、主要内容1概述2生物学特性3主要病原性衣原体4微生物学检查5防治原则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1重点:衣原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发育周期,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2难点:衣原体的发育周期。第十七章 螺旋体一、目的要求1掌握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钩端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2熟悉防治原则,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3了解其
40、致病机理及免疫性,了解其它螺旋体。二、主要内容1概述2钩端螺旋体生特性物学、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3梅毒螺旋体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4其它螺旋体的主要特性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1重点: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所引起的主要疾病,各种疾病的传播方式。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2难点: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学检查。第十八章 真菌学概述第十九 主要致病性真菌一、目的要求1掌握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的形态特征及所致疾病。2熟悉真菌的培养特性,致病性。3了解真菌的抵抗力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了
41、解其它病原性真菌。二、主要内容1概述、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2常见病原性真菌3防治原则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多细胞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的形态特征及所致疾病。难点:真菌的致病性。第二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目的要求1掌握病毒的概念、主要特性,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病毒的结构及功能。2熟悉病毒增殖周期的基本过程。3了解病毒的形态及分类、核酸及蛋白质,培养,病毒的遗传变异。二、主要内容1概述2病毒的大小及形态3病毒的结构及功能4病毒的增殖5病毒的遗传及变异6病毒的分类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病毒的概念、主要特性,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病毒
42、的结构及功能。难点:病毒增殖周期。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一、目的要求1掌握病毒垂直传播的含义,病毒的感染类型,掌握干扰素的定义,抗病毒作用特点。2熟悉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特异性免疫。3了解干扰素的作用机制。了解其它抗病毒免疫的作用。二、主要内容1病毒的传播方式。2病毒的感染类型。3病毒的致病机制。4抗病毒免疫。三、教学方法讲授四、重点、难点重点:病毒垂直传播的含义,病毒的感染类型,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作用特点。难点:病毒细胞水平的致病机制。第二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一、目的要求熟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病毒感染的预防,了解抗病毒治疗。二、主要内容1病毒感染的诊断2抗病毒治疗3病毒感染的预防三、教学方法自学四、重点、难点重点: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难点:病毒的分离培养。第二十三章 呼吸道病毒一、目的要求1掌握流感病毒的结构及功能、分型及变异。2熟悉流感病毒所致疾病及免疫性,麻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