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与药品风险管理分析.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084360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药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与药品风险管理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制药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与药品风险管理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药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与药品风险管理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药质量风险管理制度与药品风险管理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1. 目:树立风险意识,分析查找质量风险并加以控制,力求把风险导致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之符合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要求。2. 范围: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应用于和药物质量相关所有方面,包括原料、溶剂、赋形剂、包装材料和标签使用,开发、生产、发放和检查及递交评审过程。3. 职责:风险管理由相关部门和领域专家负责实施,包括:质量保证部、生产设备部、研发部、生产车间及其他相关部门。4. 内容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审核等程序,持续地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其中每个步骤重要性会因不同事件而有所区别,因此应在早期对风险进行确认并考虑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从确定风险管理程

2、序中(特定风险分析工具,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沟通)得到事实证据(数据和信息)做出最终决策。4.1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第一步,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总结为如下三个基本问题: (1)将会出现问题是什么? (2)可能性有多大? (3)问题发生后果是什么?4.1.1风险识别 是进行质量风险管理基础,即首先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来确认工艺、设备、系统、操作等过程中存在风险,指出将会出现问题在哪里。4.1.2风险分析对已经被识别风险及其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确认将会出现问题可能性有多大,出现问题是否能够被及时地发现以及造成后果。通过分析每个风险严重性以及发生可能性,对风险进行

3、深入描述,然后在风险评价中综合上述因素确认一个风险等级。4.1.3风险评价 根据预先确定风险标准对已经识别并分析风险进行评价,即通过评价风险严重性和可能性从而确认风险等级。在风险等级划分中,可以对风险进行定量描述,即使用从0100可能性数值来表示。另外,也可以对风险进行定性描述,比如“高”、“中”、“低”,它们所代表意义需要用户进行准确定义或尽可能详细描述,以便于最后做出是否对该风险采取措施决定。4.1.4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在生产中设备清洁环节,规定清洗程序为首先使用清洁剂清洁,再用纯化水最终清洗,清洁剂选择标准是依据说明书中适用范围,清洁具体操作是依靠操作人员经验。 风险识别: 这里我们

4、可以设想潜在对下个批次产品风险是: (1)前一种产品活性成分残留超标 (2)清洁剂残留超标 风险分析: 因为活性成分残留危害性比较大,我们定义为严重危害,而清洁剂残留相对危害较低,我们可以把它严重性定义为轻微。进一步分析发生风险原因,可能是因为清洁剂不适用或者清洗时间不够。这里我们可以将发生清洁剂不适用可能性定义为“中等”,因为虽然说明书标明了适用范围,但结果没有经过验证确认。而清洗方法不当可能性定义为“高”,因为依靠操作人员经验是不受控制行为,发生偏差可能性很大。因此,可以将不同情况下发生风险严重性和可能性按照表1(风险级别评价表)进行风险评价,即确认其风险级别,并进一步结合风险被发现及时性

5、(见表2:风险持处理优先等级评价表)对风险待处理优先性做出判断,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见表3:风险评估表)。表1:风险级别评价表风险严重性风险发生可能性高中低严重高等级风险高等级风险高等级风险一般高等级风险中等级风险低等级风险轻微中等级风险低等级风险低等级风险表2:风险持处理优先等级评价表风险级别风险被发现及时性很迟稍后立即高等级高优先级高优先级中优先级中等级高优先级中优先级低优先级低等级中优先级低优先级低优先级表3:风险评估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控制风险接受风险程序子程序可预见失败模式原因严重性可能性风险级别发现及时性待处理优先级别措施残余风险水平清洁程序第一步:使用清洁剂溶液清洗活性成分残

6、留清洁剂不适用严重中高等级很迟高优先进行清洁验证,确定清洁剂品牌可接受清洁方法不当严重高高等级很迟高优先制定SOP,用户培训,双人复核第二步:使用纯化水冲洗清洁剂残留清洗方法不当轻微高中等级很迟高优先制定SOP,用户培训,双人复核可接受4.2风险控制 目是将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水平。风险控制重点可以反映在如下几个问题上: (1)风险是否在可以被接受水平上? (2)可以采取什么样措施来降低、控制或消除风险? (3)在控制已经识别风险时是否会产生新风险? 风险控制实施一般包括降低风险和接受风险两个部分。4.2.1风险降低 针对风险评估中确定风险,当其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水平时,所应采取降低风险措施:

7、具体包括降低危害严重性和可能性,或者提高发现质量风险能力。在实施风险降低措施过程中,有可能将新风险引入到系统中,或者增加了风险发生可能性。因此,应当在措施实施后重新进行风险评估,以确认和评价可能风险变化。4.2.2风险接受 在实施了降低风险措施后,对残余风险作出是否接受决定。对于某些类型风险,即使最好质量风险管理手段也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因此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后(付出成本、效果、残余风险危害性、残余风险发生可能性等),作出接受风险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已采取了最佳质量风险管理策略并且质量风险也已经降低到了可以接受水平,不需采取更严格措施。风险控制中难点在于制定什么样风险接受水平,这

8、取决于特定情况下众多因素以及人员经验。一般来说,有两类事件风险性质是没有争议,一类风险是“高可能性,后果严重”,对这类风险可以立即判定属于高风险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另一类风险是“低可能性,后果轻微”,对这类风险我们可以立即判定属于低风险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这个风险。有两类事件风险是容易引起争议,它们是:“高可能性,后果轻微”;“低可能性,后果严重”。 这两类风险可以被理论上归类为中等级风险,但是是否需要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决策者和责任人员持有立场、观点以及所处环境紧密相关。这时,需要依靠和各个领域专家沟通并尽可能地获取充分数据和信息,对风险作最后判定。4.2.3案例分析 例如在前述设备

9、清洁案例中,可以通过进行清洁验证确定清洁剂品牌和用量,建立标准清洁SoP,对操作人员培训,从而将风险发生可能性降为低或很低,并进而实施第二人核对制度,定期监控(提高发现清洁操作偏差能力)等措施,这样结合风险严重性,最终清洁环节风险水平就会被基本消除或者降低到低优先处理级别,从而能够被接受。4.3风险审核 在风险管理流程最后阶段,应该对风险管理程序结果进行审核,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原先质量管理决策事件进行审核。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性质量管理程序,应当建立阶段性审核检查机制,审核频率应当建立在相应风险水平之上。例如:如果我们对前例清洁方法进行审核,在建立了SoP、验证、培训和双人复核等措施后,风

10、险已经降低到可以接受标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再审核事件时,新风险可能是由于厂家清洁剂处方变化带来潜在风险,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供应商审计或者签订处方变更通知协议等措施将风险规避。4.4风险沟通 在风险管理程序实施各个阶段,决策者和相关部门应该对进行程度和管理方面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即进行风险沟通。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关于药品风险管理前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8年7月份发出“高风险品种风险管理计划推进行动”通知,要求在药品上市后监管实践中引进药品风险管理制度措施,有效降低药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

11、公众用药安全。 此次纳入风险管理计划推进行动高风险品种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8月关于开展注射剂类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工作通知中提出高风险品种。这些高风险品种分别被列入化学药品注射剂高风险品种、中药注射剂高风险品种、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注射剂品种目录。其中,被列为高风险等级药品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葡萄糖注射液、亮菌甲素氯化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46个批准文号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注射剂品种有80种,其中化学药品55种,中药注射剂25种。风险管理计划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上市后为更好地发挥药品效用,减少药品风险,使药品给用药人群所带来风险最小化而制定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基本

12、情况、产品安全性详细说明、药物警戒计划、风险最小化需求评估、风险最小化计划、风险管理计划概要、风险管理计划联系人等。一、美国药品风险管理简介1、药品风险管理模式FDA药品风险管理模式是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主要是依赖于药品上市前评价和审批管理,随着药品管理需求,逐步形成了今天药品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强调为专业人员和患者提供充分药品治疗信息、增加药品信息透明度、强化药品监测体系、增加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员和患者信息交流。另外,对于新发现、未在说明书中提及不良反应,及时发布通告或完善说明书,以便指导临床更安全地使用药品;而对于严重、危及生命不良反应,在通常情况下,除了生产企业自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外,政府

13、部门也立即采取干预和行政管理手段,如警告、召回、撤市等,避免药品造成更严重或范围更大损害。2、药品风险管理机构调整FDA在1998年成立药品上市后风险评估办公室(OPDRA)。该部门工作主要是和审评部门人员协作,关注突出、未确定药品安全问题,并结合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发现、研究并确认安全信号,以做出相应计划和指导。对于涉及严重和威胁生命药品问题,由药品审评部门、OPDRA、相关药品评价部门和中心主任共同组成一个组,决定采取适当管理行动。2002年,FDA为了加强该部门工作,将该机构重新命名为药品安全办公室(ODS),该药品安全办公室工作职责包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安全信息发布计划项目、患者说明书和

14、风险信息管理等。ODS工作还涉及许多处理风险管理实施,包括制订风险管理白皮书、风险管理确认和风险信息研究议程启动等。人们在接受药物治疗时都希望药品安全有效,但药品不良反应却常给人们带来许多麻烦和损失。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和用药目无关或意外有害反应。根据其定义,发生不良反应药品是合格、被正常使用药品,“是药三分毒”,药物能治疗疾病,但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威胁着人类健康。正常药品在合理使用过程中出现有害反应情形,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药品风险,现实证明公众必须树立强烈“用药有风险”意识,有效规避药品有害反应。药品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就是药物流行病学理念

15、在药品监督管理层面上最直接体现,是贯穿药品整个药品生命周期一个持续过程。药品风险管理核心在于进行利益和风险分析,并依据评估结果,对上市后药品采取召回、撤销、限制使用和修改说明书等处理手段,以保障公众合理用药。二、我国风险管理模式。无疑,药物在治病同时,也非常容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有可能导致住院,有药品不良反应来得太快,医务人员还来不及抢救就导致了患者死亡,目前出现众多药品不良反应危害应当引起人们对药品风险认识、重视和警惕。我国先后出台了药品生产、经营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药品生产实行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批准文号管理,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GMP、GSP认证工作,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GMP要求生产

16、药品,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按照GSP要求经营药品。根据药品批准上市时间,药品风险管理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药品上市前风险管理,二是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值得一提是国务院近期出台特别规定明确指出,企业对药品实行召回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实施意见通知”中明确指出,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药品、医疗器械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应当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主动召回产品,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销售者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该产品。销售者发现其销售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

17、害,应当立即停止销售该产品,通知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出台了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药品、医疗器械召回具体要求作出了细致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医药行业史从未有过召回制度坚冰已被打破,我国药品风险管理又进入了一个新里程。三、目前药品风险管理不足。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信息接踵而来,如何对这些安全性方面信息进行评价;如何快速进行应急反应,对风险性药品采取有效措施;正常药品发生不良反应,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都没有过错,患者损失由谁索赔。这些问题都对我国药品安全机制提出新课题。1、对风险大药品“控制”使用。药品风险管理贯穿于药品研发

18、、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对于潜在风险大而临床又需要品种如何管理显得尤为棘手。美国FDA在药品风险管理方面没有采取简单处理态度如产品撤市,而是在能掌控范围内,尽其所能为患者提供急需药品,在流通及使用环节采取必要监控措施将药品使用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对风险较大品种限制使用。2、建立药品不良事件补偿机制。事实上,目前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后果都由患者承受了。一般而言,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自愈或经简单治疗后可痊愈。但如果发生了较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如致残、致脏器损伤、致死亡等,则将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打击。3、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设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基金组织,运行三大职能:一是药物不良救济职能,二是审查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相关职能,三是确保药品安全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