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三班微生物免疫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080900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三班微生物免疫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药学三班微生物免疫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学三班微生物免疫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三班微生物免疫学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药学三班微生物免疫学复习资料微生物学部分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2.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芽孢、鞭毛、菌毛3.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4. 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共有成分:肽聚糖 特有成分 :G+ 磷壁酸 G- 外膜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地神环境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屏障与保护作用决定细菌某些重要特征:致病性、免疫原性、药物敏感性、染色性(革兰染色)5. 细胞膜结构:磷脂和蛋白质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转运 呼吸作用生物合成作用:青霉素结合蛋白 参与细菌分裂:中介体。6. 细胞质结构:由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糖和无机盐组

2、成,其中含有许多重要结构。包括:核糖体、质粒、胞质颗粒。质粒的概念: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如菌毛、耐药性、细菌素和毒素的产生。7. 核质: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决定细菌的遗传变异,亦称细菌的染色体。8.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一层黏液性物质。 荚膜的医学意义:抗干燥对外界抵抗增强。抗吞噬作用。抗体液杀菌作用。抗原性分型和鉴定。9. 鞭毛的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根据鞭毛菌的动力和鞭毛的抗原性(H抗原),可用以鉴定细菌和进行细菌分类。10. 菌毛的医学意义:构成致病因素,普通菌毛有吸附作用。参与遗传变

3、异,性菌毛可转移质粒。11. 芽孢的概念: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在营养缺乏的条件下,细胞质核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芽孢的医学意义:鉴别细菌大小、形态、位置。重要传染源炭疽、破伤风等。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12.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特征G+菌G-菌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厚,2080nm薄,510nm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3层肽聚糖含量多,占细胞干重5080%少,占细胞干重1020%肽聚糖结构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二维空间(平面结构)糖含量约45%1520%磷壁酸+染色紫色红色细菌的生理1. 细菌生长的必要条件:营养物质、能量和适宜的环境。营养物质:水

4、、无机盐、蛋白胨(或氨基酸)和糖酸碱度:最适PH为7.07.6。结核分枝杆菌:6.56.8 霍乱弧菌:8.49.2温度:37。气体环境:O2和CO22. 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二分裂。 繁殖速度:相当快3.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热源质或称致热源、毒素与侵袭性酶、抗生素、维生素、色素、细菌素4. 菌落的概念:一般经过1824h培养后,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消毒与灭菌1. 消毒的概念: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2. 灭菌的概念: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3. 无菌的概念:指物体或环境中没有任何存活的微生物存在4. 无菌操作的概念;防

5、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细菌的感染与抗菌免疫1. 正常菌落:定居于人体表和开放性肠道中的微生物群,正常时对身体有益无害,并与宿主保持动态平衡的生态体系2. 细菌致病性的概念:细菌引起机体产生疾病的性质。致病的特性菌种的特性3. 细菌毒力的概念:病原菌致病能力强弱的程度。衡量指标: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4. 影响毒力的因素:侵袭力和毒素5. 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体。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6. 影响致病菌的致病作用的因素:细菌的毒力(侵袭力和毒素)、侵入的数量、侵入部位7.

6、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液,但未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你,只是短暂的一次性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例如:伤寒早期。8. 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鼠疫耶氏菌、炭疽芽孢杆菌等。9. 脓血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至宿主的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10. 感染的类型:不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球菌1. 革兰阳性球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阴性球菌有: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2. 葡萄

7、球菌属形态特征与染色:G+,球形或椭球形,呈葡萄串样排序,无鞭毛、芽孢、体外培养无荚膜。紫色。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种毒素和酶。3. 链球菌属形态与染色: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61um。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短的48个,长的2030个球菌。革兰染色阳性。无芽孢、鞭毛培养早期有由透明质酸构成的荚膜,后期荚膜消失。紫色分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最强)、丙型链球菌(一般不致病)4. 肺炎链球菌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阳性,菌体呈矛头状,常呈双排列,可产生荚膜(最主要的致病物质),无鞭毛,无芽孢、紫色。营养要求较高,该菌是人体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致病

8、。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5. 奈瑟菌属形态特征: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无芽孢,有菌毛。对人致病: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6. 脑膜炎奈瑟菌形态与染色:革兰染色阴性,菌体呈肾形,成双排列,凹面相对,主要分布于中性粒细胞内,红色。病菌主要经飞沫侵入人体的鼻咽部,呼吸道传播。7. 淋病奈瑟菌形态与染色:菌体呈咖啡豆形,凹面相对,革兰阴性,病菌经尿道传播。肠杆菌属1. 肠杆菌科细菌是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常随人的粪便排出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或食物中。2. 埃希菌属: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两大原因可以致病:条件致病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染,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

9、株: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引起肠道感染3. 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因,通称痢疾杆菌。形态: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的革兰阴性短小杆菌,致病物质是:侵袭力和内毒素,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急性痢疾、慢性痢疾、免疫性。)4. 沙门菌属一大群人与动物肠道中的寄生菌,胃肠炎是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厌氧性细菌1. 破伤风梭菌形态与染色:G-细肠杆菌;芽孢正圆、比菌体粗、位于菌体顶端;呈鼓槌状:周身鞭毛;严格厌氧;不分解糖类、蛋白质;芽孢的抵抗力很强。致病物质:破伤风痉挛毒素。只有重链和轻链同时存在时才能致病。分枝杆菌属1. 结核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细长或微弯的杆

10、菌,有分枝状排列或聚集成团不易着色,亦不易被酸性乙醇脱色胞壁含丰富的脂质(与抗酸性、抵抗力及致病性有关)不产内、外毒素、侵袭性酶。2. 抵抗力:四怕湿热紫外线乙醇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等抗痨药物敏感,但长期用药容易出现耐药性。四不怕:燥酸碱碱性染料对青霉素等抗生素耐药。3. 感染方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机体;所致疾病:结核病,以肺结核常见。其他原核细胞微生物1,。支原体的概念: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上呈多形性、可通过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目前所知的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2. 衣原体的概念:是一类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

11、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生物型微生物。3. 支原体生物学性状:多形性、形态微小、光镜下不能观察到单个菌体。无细胞壁对低渗敏感,革兰阴性,可通过滤菌器,细胞膜胆固醇含量较多,基因组小,含2种核酸和顶端结构:少数支原体有与致病性有关。4.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5. 衣原体生物学特征;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 有细胞壁,其组成与革兰阴性菌相似。 含DNA和RNA两类核酸 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系统,但缺乏代谢所需的能量来源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二分裂繁殖,有独特的发育期。6. 螺旋体的概念: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分类:2个科七个属 钩端

12、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疏螺旋体书属。7. 钩端螺旋体属传播途径:接触消化道胎盘、吸血昆虫真菌学概述1.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既可以无性生殖又可有性生殖,多数不致病,仅少数致病,也多为条件致病。2. 多细胞真菌结构主要分为:菌丝和孢子3. 菌丝:在环境适宜情况下由孢子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4. 按结构分为无隔菌丝、有隔菌丝(多数致病性真菌)、基内菌丝。按功能分为气生菌丝,生殖菌丝 。 按形态分为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梳状、螺旋状。病毒的基本性状1. 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六大特征:1.形体微小,缺乏细胞结构 2.只含一种核酸(DNA or RN

13、A) 3.以自我复制方式进行繁殖 4.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统 5.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6.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2病毒的基本结构:核心衣壳核衣壳3病毒的基本化学成分:核酸蛋白质4病毒的增值条件:活细胞严格寄生性;敏感细胞选择性(亲嗜性)5病毒增值的方式:自我复制 病毒的增值过程: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6病毒大分子合成三个连续阶段:合成早起蛋白质核酸复制合成晚期蛋白质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以侵犯人类肝细胞为主。目前引起肝炎的病毒有:甲型肝炎V (HAV) :单股RNA.V 消化道传播乙型肝炎V (HBV) :双股DNA.V 血行传播丙型肝炎V (HCV)

14、:单正链RNA.V 血行传播 丁型肝炎V (HDV) :单股RNA.V 血行传播戊型肝炎V (HEV) :单正链RNA.V 消化道传播己型肝炎V (HFV) :基因未定 消化道传播 庚型肝炎V (HGV) :单正链RNA.V 血行传播甲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征 1、 球形,直径为27nm,无包膜;结构:衣壳:呈20面立体对称, 核酸:单股正链RNA,由7500核苷酸组成2、 抵抗力:耐热(60 1h) 耐酸(pH3) 抵抗力极强 耐氯(在污水中存活数月) 耐乙醚(因为无包膜)二、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消化道HAV 机体 血流 肝C内增值 血流 (第一次V血症) (第二次V血症) 肝炎三、免疫性:

15、主要为体液免疫,预后良好 Ig M 急性期出现 早期诊断 Ig G 恢复期出现 防止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 HbsAg镶嵌表面 外衣壳(脂质双层、蛋白质) pres1抗原 pres2抗原 (1)大球形颗粒 内衣壳(20面立体对称,27nm) HBcAg(完整HBV或Dane颗粒) HbcAg 核心 核酸:双股环状DNA 长链(-) 短链(+) DNA多聚糖:病毒复制相关酶(2)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主要为HbsAg,无核心结构,病毒装配过剩的衣壳蛋白。(3)管形颗粒:22*100-500,成分同小球形颗粒,许多小球形颗粒聚集成串。(二)抗原组成:乙型肝炎表面

16、抗原HbsAg 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产生抗-HBs 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仅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中 不易在血液中检出 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 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G、IgM) 表面病毒在复制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 游离存在于血液中 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 产生抗-HBe,是预后良好的征象(三)抵抗力抵抗力最强的病毒 耐低温、干燥、紫外线 耐高温:煮沸1-2小时,高压灭菌法可杀灭V 耐乙醇:70%乙醇不能杀灭病毒 对过氧乙酸敏感,但HBsAg保留(四)HBV的致病机制免疫低下:HBsAg无症状携带者病毒变

17、异:逃逸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为主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肝外损伤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 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 球形,直径100-200nm,核心有ds-RNA、反转录酶等,外有二层衣壳。二、致病性1、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传染源是无症状HIV携带者和AIDS病人。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源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2、免疫损伤机制: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病人最终死于多发性感染或恶性肿瘤。免疫性免疫性概论一、 免疫的概念和功能现代“免疫”系指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己”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

18、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免疫的功能 免疫防御:正常:清除病原微生物、过低:免疫缺陷、过高:超敏反应 免疫自稳:正常:清除衰老、变性及损伤的细胞、紊乱: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正常:清除突变细胞、过低:肿瘤二、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杀伤细胞的作用体液成分的作用构成因素:生理屏障作用体液因素细胞作用2、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B细胞介导细胞免疫、T细胞介导基本过程:抗原呈递与识别阶段活化、增值与分化阶段效应阶段3、 三种免疫器官1)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有: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功能:(

19、1)是多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是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是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腔上囊(禽类动物)。2) 外周免疫器官:是多种免疫细胞居留和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有淋巴结脾脏黏膜免疫系统淋巴组织扁桃体抗原概念: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免疫反应性)的物质,亦称免疫原。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抗原的两种性能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第一节 决定抗原物质的条件一、 抗

20、原的理化性质、化学性质、分子量大小、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分子构象和已接近性、物理状态。二、抗原的异物性: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成分(隐蔽的自身成分释放、修饰的自身成分)三、抗原的特异性:1、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2、交叉反应:抗原除与其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外,也可与其他相关抗体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交叉反应。此反应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引起的,这种决定簇称为交叉抗原或共同抗原。一、 抗原的分类1、 根据B细胞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辅助分类: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2、 根据抗原来源与

21、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等3、 依据抗原的来源分类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基因工程抗原等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异种抗原: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对人而言,包括病原微生物、细菌外毒素、寄生虫、异种动物血清、药物及化学物质等。2、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具有的特异性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HLA系统等。3、自身抗原:包括隐蔽的自身抗原和修饰的抗原。4、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5、肿瘤抗原:包括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性抗原。6、超抗原:在极低浓度下可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并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免疫球蛋白1、 免疫球蛋白

22、: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2、 抗体:是由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3、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四肽链结构(两种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4、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L链有两个功能区(VL和CL),IgG、IgD、IgA的H链有4个功能区(VH、CH1、CH2、CH3),IgM和IgE的H链有5个功能区 (VH、CH1、CH2、CH3和CH4)功能区的作用有: VH+VL: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部位 CL 和CH1:遗传标志所在 IgG的CH2和IgM的 CH3:含有补体结合位点:IgG的CH2与穿过胎盘屏障相关 Ig

23、G的CH3和IgE的 CH4:能与多种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发挥不同的免疫应答。5、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通过胎盘和黏膜具有抗原性 6、各类Ig的特性:(1)、IgG:含量最高,功能最全,半衰期最长,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2)、IgM:分子量最大,半衰期短,约510天,是个体发育过程最早产生的抗体,胚胎晚期已能合成,抗体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3)、IgA:分泌型IgA是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4)、IgD:其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了。(5)、IgE:参与型超敏反应。7、基因工程抗体的定义:在DNA水平对Ig基因进行切

24、割、拼接或修饰,导入受体细胞表达的抗体。补体系统1、 补体的概念:是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2、 补体激活途径:(1)、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2、C4、C3,形成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2)、MBL途径: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激活。(3)、旁路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面,而从C3开始激活。3、补体的两条激活途径比较比较项目经典途径旁路途径激活物质免疫复合物脂多糖、酵母多糖等参与成分C1-C9C3,B、D、P因子,C5-C9所需离子Ca2+, Mg2+Mg2+C3转化酶C4b2bC3bBbC5转

25、化酶C4b2b3bC3bBb3b(C3bnBb)作用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效应阶段参与非特异性体液(感染早期)4、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一、溶解靶细胞 C1-C9 二、调理作用 C3b、C4b 三、免疫粘附与清除免疫复合物四、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因子1、 细胞因子的概念: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称为细胞因子。如单核因子、淋巴因子等。2、 细胞因子的种类:(1)按来源不同分类:如单核因子、淋巴因子等。 (2)按细胞因子的功能分类: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因子1、 组织相容性抗原:诱发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被

26、称为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2、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基因产物。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相连的基因群。4、 MHC的生物学功能:1.参与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2.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3.参与T细胞在胸腺发育4.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抗原呈递细胞及抗原提成作用1、 抗原提呈细胞(APC):又叫辅佐细胞。指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 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细胞。2、 APC的种类: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非专职APC:如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淋巴细胞1、 免疫细胞:所有参与免疫应答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称免疫细胞。2、 T细胞的亚群:(1)CD4+辅助性T细胞(Th1、Th2)(2)CD8+T细胞。3、 T淋巴细胞的功能:(1)介导细胞免疫应答(2)辅助体液免疫应答 (3)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4、B细胞亚群: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可将人B细胞分为B1(CD5+)(胚胎期或出生后早期的前体细胞分化而来)和B2(CD5-)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类别)。4、 B淋巴细胞的功能:(1)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2)提呈抗原(3)参与免疫调节免疫应答1、免疫应答的概念: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发生活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