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中医药治疗脑中风的三大优势 【中风又称卒中、真中风、脑中风等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病和难治病,居于世界医学界公认的人类健康杀手的第一位。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笔者从事脑中风的研究工作为时已久,累积接诊接治了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等西医疾病在内的脑中风患者成千上万,颇多有经验和体会。现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内在优势,目的在于使更多的人能够客观而正确的认识中医中药,合理地采用中医药之法来降低致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方法学优势目前在我们中医界,许多的中医脑病专家们都在努力寻找着治疗脑中风的突破口,特
2、别是在独特方法上下功夫,颇有成效。其一,根据传统医学理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原理,采取“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因人而异的灵活采用中医中药法进行内服性治疗,具有贴合病情且无毒副作用之优势。其二,按照中医经络理论,根据脑中风患者的经络气血异常变化情况而准确选用相应的经穴进行穴位、经络治疗,具有简便易行、疗效迅速和安全性高的优点。例如,在指定的穴位上进行灌注,对脑中风偏瘫恢复起了明显效果。其三,依据中医“内病外治”学说,采用中药外敷外洗法局部用药,配合治疗脑中风和其后遗症,具有直达病所、无毒副作用的优势。例如脐贴疗法,中医称脐为“神阙”,是贴敷疗法的重要穴位,也称之为脐部疗法。脐居正中,为生命力居住的
3、地方,故名“神阙”。人们出生后剪去脐带,则一点真元之气聚于脐下,为生命之根本。今天我们找到了以脐为中心的九宫分布,找到生命的中枢,即生命之根。神阙穴位于任脉,而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之百脉,所以脐和诸经百脉相通。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且为任脉、督脉、冲脉之源,为“一源三岐”,故三脉经气相通。由于奇经八脉纵横,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联系全身经脉。因此,药物直接贴敷脐部能影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肤筋骨,从而起到祛除病邪,康复机体的作用。脐贴疗法在脑中风引起的偏瘫失语中可用中风膏贴脐(当归、牛膝、红花、麝香、冰片等药),可以达到通十二经络,百脉相通,肢体恢复的作用。其
4、四,根据“多位一体”治疗包括脑中风在内的基本理念,将中医药内治、外治、针灸、按摩、功能锻炼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因此发明了足针疗法,1984年,有位姓柴的左侧瘫痪,伴有剧烈头疼的患者就诊。采取以往针灸疗法,在足部行间穴针刺,头疼好转,病人也能够独立行走,象这样经治疗康复的病人为数甚多,多是取穴足部,引起深思中医讲究“头疼医足”,时隔一年,有一位突然失语的患者前来就诊,为了有意识地验证足部穴位的灵感程度,先板患者大拇足趾,发现第一关节有麻木感,于是按传统针灸取阿是穴,扎了几针,患者立即恢复了说话能力。验证了这些穴位的作用与功能,肯定了自己的发现。一双足,在普通人眼中,
5、不过是仅能行走的人体部位。然对针灸大夫来说,这五个脚趾,隐藏着无数奥秘。想到古老的针灸疗法起源于人类祖先,针法和灸法受刺激最多的部位当属足部。便在中医古典理论中发掘,在自己的足上摸索新穴位。按照体针疗法分布足上三十多个穴位,找到六十多个新穴位,并一一试验,发现并记录下它们的新作用。其中疗效明显的有三十五个,分别给这些穴位命名:提腿穴、抬肩穴、扩管穴、失音一穴、失语二穴等,并把这些穴位绘制成二十多张图例。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基本理论,研究足针疗法。头为天,足为地,头足相应,上下贯通。人为一个整体,六经相连,天地一体,足针自有其特殊功效。还根据民间十指连心的说法,研究足趾,对脑血管痉挛病人在五个
6、脚趾腹中心用针刺收到效果。归纳出“足针加破阻通络法”,打破急性期不针灸或一日只针一次的传统针疗。提出“一日两针”的理论,上午头针,降阴通经,下午足针,升阳通经,达到“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脑中风引起的上肢瘫痪,取下肢和足部穴位,条口穴、承山穴、太冲穴、失语一穴、失音二穴;下肢瘫痪取上肢的手三里穴、虎边穴、合谷穴、中堵穴、后溪穴;上下肢瘫痪用三针启动穴、百合穴、合谷穴、太冲穴、足针的抬腿穴、扩管穴、失语一穴、失音二穴。其五,由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以,“凡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指的是阴阳。笔者依此为据,率先提出了“调控阴阳治疗脑中风”的用
7、药策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的麻黄桂枝汤,绝非纯为辛温解表之剂,而是有效治疗包括脑中风在内的诸多疑难杂症的特色方剂,其完全符合“调控阴阳治疗脑中风”的基本认识。急性脑中风为几大难症之一。所谓发病急,如大风吹倒树木一样;所谓大,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所谓难,难以治愈,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夫风之为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这都是古人对脑中风的评价。笔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认识到,急性脑中风(脑出血)之前的一刹那,是阳亢表现,而当血液溢出后就表现为阳虚的表现,既气血阻滞,血瘀受阻,经络不通。其脉:寸脉细、关脉数、尺脉沉。其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意识不清、神昏谵语,一切都
8、是阴的表现。阴属静,一切阴都是静止的,惟独阳才是灵动活泼的。阴生于阳而统帅于阳,失去者则瘦,补气则发动气机,十二经络运行不息,五脏六腑合化内行,因而治疗脑中风减少后遗症,重用附子回逆汤。以药氧疗法抢救脑中风数例,其病人都转危为安,生命回春。治疗脑中风平衡阴阳,打破了脑出血不能用解表药和热药的观点。在治疗脑瘤(脑瘤也是脑中风的一种),头痛,呕吐,一侧偏枯,其病理属于寒气积聚,气血凝滞,久而不散,成为症瘕,近年来肿瘤学者都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其不知阴长阳衰,血凝结块,治疗肿瘤应以重用附子为主的真武汤,起到热药化冰,斩关夺门,雷霆万钧,破阴回阳,辟秽开络,化瘤为血,结散血通,气血清利,经
9、络宣畅,肿瘤消失。 辨证学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精华所在,其妙在辨、其要在证。脑为人体脏腑器官中最为贵重之器,脑中风的出现,实乃大脑功能全面受损的标志,其病机涉和到气、血、痰、火、风、虚六端,极其复杂,相互交织,变化难测。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形,中医学在辨证论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方法,颇多优势。第一,辨气重在辨闭症辨脱症。大凡闭症者,常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脉多有力,用大续命汤治疗;大凡脱症者,多见突然仆倒、目合口张、手撒肢冷、二便自遗,脉微欲绝等,用急救回阳汤治疗。若病情严重,则闭症脱症并见,病势危重。对其治疗,或开闭,或固脱,不可反用。第二,辨
10、血症重在辨血瘀辨血虚。凡是血瘀引起的脑中风患者,除其主症之外,尚可表现为面色青紫、爪甲不荣、舌质紫暗、舌下瘀斑或脉络怒张,脉沉涩等脉证,用益气活络法,补阳还五汤治疗;而由于血虚所致的脑中风,则与之不同,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心悸、舌质淡白、脉沉细微等,用益气活血法,补中益气汤治疗。瘀当化,虚宜补,自可收功。第三,辨痰症重在辨有形或无形之痰。中医所指的痰,有有形与无形之别。有形之痰多在肺部,以咳喘为主症;而无形之痰则可随气流行全身,无处不到,且最易与气、瘀、火、毒交结为患,其基本特征为突然昏仆、神识痴呆、舌多胖大,苔腻脉滑。对其治疗当以化痰通络为大法,用十味温胆汤治疗。第四,辨火症重在
11、辨肝火还是心火。中医有谓“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毒由火生”,凡因七情过激、郁闷烦怒者,多为肝火亢奋;凡伴见面红耳赤、坐卧不安、烦躁易怒、口渴喜冷饮者,多为心火亢盛。无论何种火症,均应以清火败毒为首务,用清火败毒法,易大承气加减的通腑醒脑汤治疗。第五,辨风症重在区分内风与外风。古人言风,在唐宋之前,多指外风,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言之“中风”,即为此意;唐宋之后,医学家所记述的“中风”,方指内风而言。具体而言,又可分为热极生风、火旺动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等不同类型。凡此等等,皆可依据其兼夹表现而确定其不同证型。在辨明了内风的不同类型之后,方可因证立法、以法选方、依方用药,灵活化裁,
12、立可见功。第六,辨虚症重在辨气虚还是阴虚。大凡以气虚为主者,多伴见疲倦乏力、面色咣白,头晕目呆,舌淡苔白,脉沉细弱;而以阴虚为主者,多伴见腰膝疲软、精神萎顿、五心烦热,舌多瘦红,脉多细数。治之大法,气虚者宜大补元气,佐以活血易益气活血法,用十全大补汤治疗;阴虚者当填补真阴,佐以潜阳,易滋阴填阳,用大定风珠汤治疗。 方药学优势与现代医学比较而言,祖国医学在治疗脑中风方面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方药学优势。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不同方剂和特效中药的互补作用,则有利于脑中风的顺利康复。古今名方:1、急性脑中风、脑出血使用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古今验录大小续命汤小续命汤【组成】麻黄(另
13、包) 防己 红参(另包) 黄芩 上肉桂(后下) 白芍川芎 杏仁 灸甘草各30g 制附子45g 防风45g 生姜45g 大枣12枚大续命汤【组成】麻黄(另包) 红参(另包) 黄芩 上肉桂(后下) 川芎 杏仁灸甘草各30g 生姜45g 大枣12枚 当归30g 生石膏50g【主治】卒中风欲死,不醒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謇不能语,亦治风湿痹痛。夫风为百病之长,诸急卒病多是风,宣速与续命汤。大续命汤治中风之壮烈如火者。【煎法】孙思邈特别强调使用古今大小续命汤以水200ml,先煮麻黄三沸(大沸后以冷水点之,再沸再点,3次为三沸,时间约50秒)去沫,入诸药,煮取3升(600ml)。【用法】对中风昏迷欲
14、死者采用下列四种方法治疗:(1)对脑中风昏迷者,即不能饮,可以鼻饲管送下100ml,每日1次或3次,以体表出汗为至;(2)对中风昏迷严重者不能使用鼻饲管者,将100ml药水放入氧气流量瓶从鼻管吸入肺部,随血置大脑(简称药氧);(3)对即不能用药氧又不能口服者,将煎好的药水放入毛巾热敷命门和神阙或洗前心后背,待病人发汗有效时再去掉毛巾。(4)上述方法均无效者,可用药水以100ml灌肠使用。所用上述4种办法,凭的是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可达到急性脑中风全身发汗,通利小便,脑水肿减轻,脑血肿消失。【体会】孙思邈所载入的古今验录大小续命汤,对治疗中风昏迷欲死者的奇效推崇备至,曰:“大良”,曰:“甚
15、良”,曰:“必佳”,曰:“诸风服之皆验”,此方使用后体会到确是从古到今、空前绝后的金方,方中强调“录验”二字,是记录了使用本方若干真实病例,体验到本方确实有效。对“续命”二字的体会是脑中风欲死者不醒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謇不能语者,在生命断续的情况下可续命而生。大小续命汤以小续命汤为常用,两者大同小异,主治相似,不同点是“大方”主治“卒中之壮热如火者”。中风突发高热,现代认为是脑溢血继发感染,中枢性高热,必然还有神昏谵语等其他危象,但在加减法中,仅减去防己、附子、加当归、生石膏,而不去麻黄,因为汗法得宜,可以减轻脑压,消散瘀血、水肿,故中风危证亦不避麻、桂。2、脑血栓、半身不遂用王清任的
16、补阳还五汤【组成】黄芪80g 当归10g 川芎10g 红花6g 桃仁6g 地龙6g 赤芍9g【用法】上药配齐,水煎服,1日1剂,1剂煎2次,每煎200ml,连服15剂为1疗程。或药氧100ml。【作用】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可治疗脑中风、脑血栓形成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面神经麻痹、膀胱、直肠障碍等。【体会】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为后世医家所敬佩,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历代名家论中同主虚、主痰、主火,而清代王氏认为偏瘫为气虚血瘀所引起,他认为元气藏于血管之内,分布全身,左右各得一半,人才能行、生、动、转,若血管气虚血瘀,就要发生半身不遂,因全身之气,缺少一半而偏瘫,所以要补50%的
17、气,又可行、坐、动、转,因而名叫补阳还五汤。3、脑中风引起的头昏用天麻钩藤饮为基础的熄风汤天麻、钩藤、羚羊角、黄芩、全蝎、石决明、夏枯草。4、脑中风引起的大小便失禁以缩泉丸为基础的降阙饮益智仁、乌药、枳壳、升麻、柴胡、黄芩、太子参、云苓、泽泻。5、脑中风引起偏瘫失语转音散【组成】茯苓100g 郁金60g 全蝎15g 僵蚕60g【制法】先用茯苓100g、生姜汁5ml,竹沥水150ml,拌湿后晒干,再和郁金、僵蚕拌匀,研成细末备用。【用法】每次用上药末4g,1日3次,用开水调成糊状,吞服。回音膏【组成】土鳖15g 水蛭20g 地龙15g 白芥子20g 蝉衣6g 大黄12g三七10g 麝香0.5g
18、冰片0.5g【制法】上药除麝香、冰片外,研细末,再用蜂蜜调匀,放麝香、冰片再调匀,要调到不稠也不稀,不硬也不软,备用。【用法】制成面积44厘米见方的布质膏药,将此膏药贴在双侧人迎穴,每次贴敷7天,再换新膏药,可连续贴敷2个月共8次。6、脑中风引起的偏瘫麻木海蛤粉【组成】海蛤粉60g 穿山甲60g 川乌60g【制法】上药混合研细末,备用。【用法】取上药15g ,用捣碎的葱白调成药饼约2.5厘米的直径贴左右足心,用布包扎,静坐0.5h,待全身出汗,去药、避风,半个月用1次,一般贴2次麻木症状便可消除。7、脑中风引起的上肢肿胀鸭跖草汤【组成】鸭跖草20g 琥珀6g 万年青30g 牛膝30g 附子12
19、g【用法】上药按剂量配齐,水煎服,1日1剂,连服1周。8、脑中风引起的偏瘫抖动【组成】附子15g 干姜10g 云苓20g 甘草6g 党参15g 熟地10g 白芍10g 当归10g【用法】上药水泡1h,煎半小时,取150ml,二煎不泡,煎20分钟,取100ml,食后1H温服,每日2次。9、脑中风引起的尿闭7个胡椒,1节葱捣在一起,制成膏贴在肚脐,可迅速排尿。10、脑中风引起的面瘫杨树皮汤【组成】杨树皮100g【制法】杨树皮加水1000ml煎【用法】上药煎沸后趁热熏患侧面颊部,器皿下置小炉,文火缓缓加温,使热气持续而均匀,每次0.5h,热熏1次未恢复者,隔2天再熏1次。良药成分:随着制药工业的快速
20、发展,在全国各地中医药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近些年来针对以脑中风为核心的治脑新药层出不穷,极大地拓展了临床医生准确用药的选择范围,同时也为众多脑中风患者求得康复而提供了可行之道。就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资料来看,以下这些新药颇有临床实效;由我院研制发明的瘫痪康复丹由牛黄、地鳖虫等药物组成,具有通经活络,开窍醒神之功;由山西省忻州市云中制药厂生产的活血通脉胶囊由水蛭等药物组成,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止痛之功;由广州敬修堂药业公司所生产的中风回春丸由丹参、当归、红花、川芎、地龙、全蝎、僵蚕、土元、白花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效;由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脑心通胶囊由三七、黄芪、血竭、赤芍、地龙、葛
21、根等药组成,具有益脑健神、活血化瘀、宣痹止痛之功。以上诸药,均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用于脑中风的防和治,如果病情单纯,常常选用单品即可奏效。而对于病情较为复杂者,则可联合应用,亦可配用中药汤剂,促进疾病达到康复的目的。单味中药: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药学工作者,在众多医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单味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脑中风而言,其种类亦不为少。例如从丹参中提取出来的丹参酮,从川芎中提取出来的川芎嗪,从葛根中提取出来的葛根素,从三七、人参中提取出来的人参皂甙,从银杏叶中提取出来的血管活性成分杏丁等,均为其例。以上这些久经考验的单味中药,在脑中风病的防治中也
22、有颇为重要的临床实效。综上所述,笔者试从方法学、辨治学和方药学三个方面简要地论述了中医药在防治脑中风一病中的内在优势。从中可以看出,尽管脑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健康的顽固性疾病,但是中医药学也有许许多多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用之得法、遣药准确,常常可以力挽狂澜于须臾之间,实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学优势,努力解救患者之疾苦,提高生活质量。足针治疗脑病医案 (一)足针失语医案张某,男,60岁,工人,2005年10月9日,失语、偏瘫两月余,患者于两月前昏迷,右肢体偏瘫,经CT诊断为脑出血,经外科开颅引流术后,神志清楚,遗留失语、右偏瘫,来诊时家属代诉,经某家医院的大夫治疗右侧肢体偏瘫好转,但不
23、会说话,经常发脾气,夜睡不宁,易惊醒,纳差。翻阅在该院治疗病历,都诊断脑出血后遗症,脑中风(中脏腑),曾针刺的穴位有心俞、脾俞、气俞、足三里、三阴交、亚门,经过月余治疗,右偏瘫肢体有恢复,但不能自己行走,语言未见好转,闻听本院用足针让患者能说了话,就来试诊。检查:神清,失语,可听懂别人的话,但不表达,舌红,少苔,脉细弱无力,右侧肌力级。中医诊断:中风失语、偏瘫。西医诊断:脑出血后遗症。治疗:足针疗法。操作方法:平卧位,在取穴点75酒精棉球消毒。取穴:失语、解痉、失音、行间、太冲。手法:选穴要准,进针宜快不宜慢,宜浅不宜深,调针后留针20分钟,待足发热,让嘴唇作上下碰撞动作,连续针15次一个疗程
24、。10月15日取穴:失语、行间、失音,病人立即哼出声音,舌头用力可伸出嘴唇。10月19日取穴:失语、行间、失音、太冲、醒脑、神明,病人反应敏捷,可以发出啊的声音,说三五个数字。10月27日取穴:太冲、涌泉、行间、醒脑、失语、失音,患者上下嘴唇闭合灵活,发出八的声音。经15次的治疗,语言已恢复,肢体可扶拐杖行走。【按】足针疗法对语言的恢复有独特的疗效。根据“天人相应”学说,足针疗法的理论是“天地感应,经络传导,相互沟通,相对平衡”,利用经络信息传导系统来发挥作用,穴位是个信息站,经络是条线,病位是个点,站、线、点的信息保持不断畅通,协调阴阳平衡,通则无病,不通则病。足部的穴位敏捷性最强,针感传到
25、病位的信息更强。亲验过这种感应,针感达到病位反应性激烈,因此出现立杆见影的效果。(二)足针语言謇涩医案杨某某,男,51岁,延长石油公司经理,2004年7月5日,突然说话不利落,三日后来院就诊,比刚发病时严重,这两天完全丧失语言功能,舌体不能自行转动,吞咽动作自如,一问就哭,心急如火的表情,流着泪,指着口,表示很快让他说出话来。CT诊断:腔隙性脑梗塞,无运动性肢体障碍,纳差少食,舌苔白,脉弦紧,证属肝阳上元,语言謇涩。取足部穴位:失音、失语、肝穴、行间、太冲,针后稍能发出低声,但语言不清晰,听不清他说话的意思,后有加用天柱穴,天柱穴用三寸长针,针向舌根方向刺入,使其直抵咽喉,出现酸麻感觉,又取风
26、府穴,向舌根方向直刺一寸。针后舌根有了灵活度。接着取足部的新老穴位:失音、失语、涌泉、太冲、醒脑、兴奋、开窍、神明,不一会儿舌尖向外伸,能叹出一二三四五的声音,第二天早上又针刺失音。失语,发音质量明显好转。【按】足部的失语、失音穴对脑血管有直接调节功能,配合天柱、风府穴有相辅相成的作用。用新发现的穴位,又用传统的体穴,体会到中医要经久不衰,传承是根本,发掘是前提,创新是蹊径,疗效是核心。语言謇涩用针刺方法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使人感到神奇,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语言流利,病人十分感激,拿两万元表示感谢,我们感到这是应该做的一种责任,婉言谢绝了。给改送一面锦匾,“针到病除”四个字永远灿烂发光。(三)足
27、针下肢瘫医案秦某,女,46岁,2008年11月2日,患者出门坐汽车,因受风寒,下午回家后,感到左侧下肢麻木不仁,认为受冷风吹而患,没有在意,又头痛,看医生后血压140/94mmHg,服降压药入睡。第二天晨起发现左侧下肢活动受限,不能自主站立,有人扶才能行走,立即来院救治。CT诊断:脑梗塞,立即进行针灸治疗。取穴位:抬腿、曲膝、扩络、兴奋、配三里。三里穴取法:曲池穴与桡骨小头顶点的虚线分三等分,取内三分之一,再分两等分,用等分的长短为等腰三角形的腰,腰顶点为三里穴。其穴进针宜快不宜慢,用体插法,用三种方法使热感从三里直达足部。如何能使针感从三里到达足部:1、捻插三里穴;2、针者将患侧的中指屈起来
28、,作屈曲动作;3、扳开足中趾往后压上十几次。这三种动作反复十余次,针刺的下肢立即感到热乎乎的,这时瘫痪的下肢就立即运动起来,麻木消失,不能屈的能屈,不能伸的能伸,不能走的立即能走,下肢痛的立即不痛。但必须先针刺抬腿穴、扩络穴、兴奋穴,三里才能有这种神奇效果。 喜读中西合璧的脑病心悟【山西中医学院 王世民我认识脑病心悟的作者高允旺院长,是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山西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高院长兼任班长,因此接触较多。后来在临汾市创建了永旺脑病医院,医院有100张病床,设备、医疗技术不错,病人也很多,服务态度也好,颇受好评,高院长已是享誉一方的脑病专家。去年掷下其专著脑病心
29、悟一书,拜读后受益良多,书曰“心悟”真有其特色,我认为与他有着现代医学背景和认真钻研中医学,热爱中医学有关。高院长早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今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参加工作后,战斗在医疗第一线,并兼任不少行政管理工作,一肩双挑,可以说是无有闲暇。但对中医却情有独钟,经常千方百计地收集民间的验方,学习当地中医的经验,多次参加省里和地方举办的中医学习班。上世纪七十年代,还专门去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中医,由于学习努力,获得当时的一些名老中医的好评。虽然他是科班的西医高等学校毕业的“西医出身”,但他能自觉自顾的认真学习中医、研究中医,按照中医药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去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有所悟、有所得,尝到了中
30、医药的甜头,成为真正的中医。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给高允旺院长亲笔题词:“西医学中医已成,铁杆中医”。高允旺院长选择脑病为主攻方向,我看是他基于有现代医学背景的,是有识、有胆之举。因为中医业界素有“风痨臌膈”四大证之说,即这四种病都是疑难大症、重症、顽症。所谓风是指中风,大体与今天的脑中风、脑溢血或其后遗症相类。众所周知,中风也好,其后遗症也罢,治疗上都是很棘手的疾病,尽管也有不少治疗的新方法或措施,但真正令人满意的不多。高氏却敢迎难而上,就是根据中医药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大胆的将温热药用于脑中风和其后遗症,总结出“血无热不行,瘀无热不散”的经验和理论,确有新见。而且此说言之有据,不悖古人用方遣药之
31、道。如用小续命汤治疗脑出血昏迷案(P79),用补阳还五汤加参附姜治疗脑梗塞偏瘫案(P81),都取得了极好的疗效,高氏遣用温热之方收到意想不到的临床效果,为脑中风患者的顺利康复开辟了一条新路。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治未病,脑中风是一个危急重症,一旦发病,重者丧命,或造成终生残疾,变成废人;轻者也常留下后遗症,对病人、对家庭乃至社会都是很大的不幸。所以,预防、减少发病,重视“治未病”更显的意义重大。他利用自己现代医学出身的根底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借用唐代诗人许浑咸阳成东楼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句,来形容脑中风和自然界的刮风下雨一样是有先兆的,并总结出了30条中风先兆表现和原因,描述的比较详细,通
32、俗易懂,可资参考。并且还用心良苦的搜集了三个防治的小方剂验方,这三个验方出自中医名家之手,故抄录如下,以供诸君参考。桑钩汤:桑寄生12g 钩藤15g 竹茹6g 陈皮12g 半夏10g 云苓12g 甘草6g 水煎服。本方出自中国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赵金铎老大夫之手,可看作是二陈汤去乌梅、生姜,加桑寄生、钩藤、竹茹,高院长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风痰内阻的中风先兆。熄风汤:全蝎10g 天麻10g 南星10g 僵蚕10g 陈皮6g 水煎服,以黄酒为引。本方出自山西省洪洞县名老中医范仰五先生,可看作是牵正散的加减方,似更接近五虎追风散(史全恩家传方:蝉蜕、天南星、明天麻、全蝎、炒僵蚕、朱
33、砂)。高氏将此方制成蜜丸用于预防如治疗中风,有效率在75%以上,并有降压、降血脂、醒脑化痰的作用。小中风汤:丹参12g 草决明15g 石决明12g 血蝎10g 赤芍12g 钩藤10g 水煎服。本方出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任应秋教授,高氏临床观察中发现该方有缓解中风先兆和改善血粘稠的作用。本书当然还有不少值得称道之处,如足针心悟、脉诊心悟等,限于篇幅,只能割爱。总之,脑病心悟虽是出自西学中的老中医之手,但他都能用自己的现代医学的“家底”,自觉自顾的学习中医、研究中医药,把中医药学理论和方法用于临床脑病的治疗,并获得了成功。因此说该书是学有师承,又广集诸家,浇铸众善,又益以己见的一本中西合璧又临床实用
34、的好书似不为过。因此定能启迪后学,嘉惠医术,功德无量。四逆汤加味治脑出血(发表2010.6.21中国中医药报 (2010-07-07 16:17:01)患者,李某,男,58岁。因突发神志不清、口眼歪斜、左半身不能活动,急送当地县医院,CT确诊脑出血(大脑内囊出血约20ml)。入院后病情逐渐加重,在第5天突然昏迷加重,发现头部发红,颈部强硬面潮红,下肢冰凉。院方通知家属病危。头面、颈发红,呼至不应,痰湿壅盛,双下肢凉如冰,脐周围发凉,脉象沉细微弱,辨为戴阳证。治以温阳救逆,方用四逆汤加人参:附子100g,甘草50g,干姜15g,红参30g。上药每隔2h小时煎1剂,每次取300ml,鼻饲100ml
35、,灌肠100ml,药氧100ml。按:本案患者为脑出血,笔者当时考虑过是否敢用温热法治脑出血,怕用热药更出血,但最终坚持了“有是证用是药”的治疗原则,用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回阳救逆,取得了好的治疗效果。这位患者复苏后,用补阳还五汤加附子服15剂,半身不遂好转,进而用具有通经活络、开窍醒神之功的牛黄、地鳖虫等药物制成的瘫痪康复丹巩固3个月,自己可行动自如。经方验案2则(发表于2010.6.18中国中医药报) (2010-07-07 15:56:19) 案1、患者廖某某,男,52岁。因脑出血左侧肢体瘫痪3个月,住院治疗好转后回家休养。在此期间瘫痪肢体拘急,难以屈伸,有酸、麻、胀感。近来因感冒,曾服发
36、汗中药,无效。刻下症见:小便困难,大汗不止,脉浮虚。予以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5克,地骨皮15克,地肤子15克,太子参5克。4剂,水煎服。服后第2天汗少,患侧肢体发软,第4天大汗止,患侧可屈伸。按:桂枝附子汤在伤寒论中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遂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此案给笔者的启示是:伤寒论早就对脑中风偏瘫提出了治法;只有学好伤寒论,才能用好伤寒论。案2、王某,男,62岁。患糖尿病2年。近1年服“格列齐特缓释片”,最近烦躁不安,夜不能卧,汗出,疲乏无力,下肢走路抬腿困难。CT诊断脑梗塞。舌苔薄黄,脉微洪,尺脉不足。证属白虎加人参汤证,予石膏60克,知母40克,人参30克,蜂
37、蜜一匙为引。服10余剂后,患者行走自如,睡眠良好,查血糖由原来9.11mmol/L降为5.90mmol/L。按:患者汗出疲乏无力,脉微洪,尺脉虚,是伤寒论中提到的白虎加人参汤证,由于阳明热盛,伤津耗气,里热炽胜,扰乱心神而烦躁不安,热胜迫津而汗出,热胜伤气而疲乏无力。白虎汤加人参清热、益气、生津,方证、药相符,故取效甚捷。我在广东省中医院讲中医 (2010-06-01 16:58:07)转载标签: 杂谈广东省中医院是广州中医大学的附属医院,是全国有名的中医院,2010年5月24日应杨志敏副院长的邀请去讲中医。在讲学之前,我专门拜访了中医泰斗、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虽我已年过花甲,去拜邓老为师,这
38、是终身渴求的愿望,因为学习中医师承是继承,发展是捷径。当邓老认下我这白发苍苍的学生时,心情深感万分激动,邓老已九十五岁高寿,思维清晰敏捷,对中医的执着、关心,使我满怀信心走出一条现代化的中医学派之路。我汇报了中医有五论,即天人相应是中医的整体论,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系统论,阴阳是中医的矛盾论,经络学说是中医的信息论,辨证施治是中医的辩证论,并用具体的病案来说明这五论是中医的灵魂和核心,邓老听了总结到中医是理论医学,在理论的探索下提高疗效,成了健康保健治疗的需求和选择。几年来在治疗脑病上发展了中医,丰富了中医内容。用中医的思维和方药提高中医的疗效,走出了一条新路,因而我编著了一本脑病心悟。听了这番汇
39、报,邓老兴致勃勃的挥起大笔题了“脑病探源”四个大字,并赠送给几本著作和最近写的三篇文章,并说:“研究脑病要从经典上探索,在中医源头上发掘提高,把脑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为中医再做贡献”。邓老叮嘱我,明天在千人大学堂讲中医,首先给大家说清楚你是西医大学毕业的,原汁原味的讲中医,在脑病心悟著作中暂养你西医学中医有成,铁杆中医,他语重心长的说:“不仅西医学中医的铁杆少,就是学中医的铁杆也少呀!”广东省中医院对这场中医讲座十分重视,提前几天发出通知,预览了讲座的内容和我的简历,我在主会场讲课,同时还设了三个分会场通过视频幻灯听课,听讲人数达三千余人。我讲了两个题目,一是学习中医的感悟。1、学习经典,继承
40、发展;2、学好诊脉,破解难症;3、伤寒论治脑中风。二是足针疗法。1、足针的固本求新;2、足针的理论研究;3、经络的最新研究;4、足针的发现穴位;5、足针治脑中风医案。这场学术报告,使我感到广东省中医院的医生们对中医的自尊、自信、自强,对学习经典、学名家之长的信心和决心,为满足病人的需要和选择,不耻下问的精神所感动,有位博士生,准备了20多个问题,希望得到满意的回答,讲完课后有的跟到我的住处,脱了袜子让我在足部点穴,问到用五行系统怎样治疗肾功能衰竭,为病人出方解难,晚上十二点了还不愿意离开解答问题的场面,有博士说:“你深入浅出的把中医讲活了,很适用”我了解到广东省中医院一年门诊量540万人次,一
41、天中药材配备剂量为8吨,用中药汤剂的分量足以说明突出中医特色的结果。我在广东省中医院期间,安排了三次会诊查房,张茂才教授迎接了我的会诊查房,他问我们医院治疗脑中风的方案是什么?以人为本,急性脑出血在25毫升以上,首先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压,减少并发症,而后抓时机,尽早用中药,根据脑出血、脑梗塞阴气有余,阳气不足,提出温热气血法,多用温热回阳,补肾荣脑,补气活血,醒脑开窍,用大剂量附子,和人参、麻黄,温通血脉,脉朝百脉,协调阴阳,平衡五行,畅通经络,康复中风偏瘫。有一位病人急性中经络,右半身不遂,知其脉证后,随证知之,用足针疗法,右下肢立即抬起来,并能搭在健侧的膝盖上,在场的科主任、博士导师黄燕
42、和在场的医生们讲,足针有立竿见影的疗效。第二天在芳村分院中医临床基地(中医经典科)我看到中医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病历全是中医的书写方式。用中医的经典思维和方药为急危重症病人来治病,中医是只能当“主角”,还只能当“主角”,在中医经典科,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医能当“主角”,有的病还能当“独角”。这个科的主任颜芳博士陪同了我两天,从经典问到我伤寒论,从伤寒论问到肺衰、肾衰病人如何从经典来考虑,他海纳百川,把全国著名老中医的经验用的自如,为脑昏迷心衰,肺部感染的病人,让我一一会诊,他们采用的能中医治好的不用西医,像麻黄、附子、麝香、冰片、牛黄等治疗急性病的中药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提出的问题对经典的熟习和
43、应用达到较高的水平,通过会诊的几个病人用伤寒论的理念和顿悟,给病人开出了几个中医处方,究竟疗效如何,还得问颜芳主任。我深信广东省中医院的中医经典科在全国第一家,通过实践与探索会创出一条中医治急症的路子。在大学城分院会诊查房,在陈红霞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医院的设施,展现了是一座现代化中医院,康复科以中医为特色,西医的功能锻炼设备齐全,这叫西为中用。他问中风偏瘫能否康复,我的回答是悦心养性要静,功能锻炼要动,科学饮食要淡,合理用药要少,是能康复的。有位病人反复脑梗塞三次,左半身不遂已有三个月,不能下床,左下肢肌力级,我用足针加体针,当针到手三里、行间、抬腿穴时,病人突然感到有一股热流从上肢跑到下肢,
44、一会儿患侧下肢比健侧皮肤还热时,让病人抬患肢,可抬起,又扶病人下床站立,离开床边,单独可站立起来。在场的大夫、护士无不感到神奇。脑病心悟评介 中国中医药报 常宇 我在主持临床与学术版时,曾阅稿无数。但山西脑病医院院长高允旺先生寄来的稿件温热法在脑病中的应用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对于脑病这种难治的疾病,当时医界是一片活血化瘀的呼声,高允旺院长可谓独树一帜。治病可不是儿戏,尤其是脑病,关于生死。于是我电话联系了作者高允旺,高院长寄来了曾治病人的原始、完整的病例,各项指标历历在目。文章刊登后,有很多医师患者来电来信询问,后来澳大利亚中医学会会长刘炽京还特意到山西临汾脑病医院考察,亲眼看到疗效,立即邀
45、请高院长赴悉尼讲学治病。经高院长诊治的患者感慨,如果他没有什么真经验,退休后敢自己开有100张床位的私人脑病医院?而今,高允旺将自己几十年临床体会,将防治脑中风偏瘫的宝方、医案,将足针治疗脑病的独特穴位与针法合盘披露于世,十分难得。高允旺1938年生于山西农村,山西医学院毕业后,他响应党的号召,到吕梁腹地、大宁县人民医院工作。长期基层的医疗实践、善于吸取地方民间经验,加上山西厚重的文化,使他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功底。期间,他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深造期间,受到已故著名医家岳美中的指点,岳美中指导他偏方治大病,并将治好苏加诺膀胱结石的方子传给他。 1981年,高允旺偶然结识了著名的针灸医家、毛主席
46、的保健医郑卓人。高允旺得到郑公赏识,郑卓人自己后继无人,把高允旺视为可种之人。1982年,78岁高龄的郑卓人肺病垂危,高允旺守护床前十天十夜,煎药奉汤,郑卓人感动非常,比划病疴,指点穴位。临终前,将他翻译的古典灵枢经有历年临床实践的批注的珍贵原稿,赠给高允旺。山西省名中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高允旺,学术上重视经典,认识到起沉疴、去痼疾,都离不开经典的思维和方药,又尤重脉诊,且善于吸收民间宝贵经验,有很多独到之处。脑病心悟一书,共分上篇中风心悟、中篇足针心悟、下篇脉诊心悟和附篇中医杂感四大部分,作者从临床实践经验出发,不仅详细介绍了治病的原理、方法,且附有大量的处方、医
47、案,加减的原理,非常实用而具体。该书用药特殊、疗效显著、一读就懂、一用就灵、有时可立竿见影,值得中医临床工作者、院校教师、学生学习参考。凡是善于学习的人,马上就会意识到脑中风合并症、肺癌、高黄疸、肝硬化、胃脘痛、脑瘤等内容是本书最值钱的部分,例如姚某,脑膜瘤手术后复发,脑膜膨出2.82.5cm大小,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慕名来找高教授就诊,来时左侧肢体瘫痪,面色苍白,语音低微,表情淡漠,畏寒怕冷,纳呆少食,呕吐频繁,间断抽搐,脉沉迟。辨证为癥瘕聚集,寒气凝结、脉络不通,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加用药氧、灌注、足针疗法。治疗20余天后,复查CT显示瘤体缩小至1.2cm0.5cm,患侧肢体开始活动,
48、前臂可抬起,食纳精神好转。对这一病例,采用温热疗法治疗脑瘤,具有显著疗效,肿瘤再复原因是阴长阳衰,寒血凝滞,瘀血内结,故提出治疗肿瘤应温通脉络,消散肿块,化瘤散结为大法。以附子为俊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继承了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创的麻黄桂枝汤,用辛温发汗之法,解开皮腠,通调水道,使尿量增加,脑压下降、瘀血得化,从而起到热能化冰,斩关夺将,破阴回阳,辟秽开络,化瘤为血,散结活血,气血得利,经络得畅,脑瘤顽疾自可消减,以至消失而痊愈。既然是从实践中来的经验,定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国医大师邓铁涛读后认为高允旺新著的脑病心悟是西医学中医有成,称赞是铁杆中医,朱良春国医大师读草稿后,认为:“允旺院长,学验精深,创获甚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