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滴入临床应用.docx
《直肠滴入临床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滴入临床应用.docx(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直肠滴入临床应用和大家一起研究第一讲:第一章 概述一、 直肠滴入的基本概念。二、 直肠滴入的历史沿革与应用进展。三、 为什么要开展直肠滴入的研究。21世纪医学模式: 1、临床与实践相结合; 2、循证医学与经验积累相结合。主题:正确的治疗源自于正确的诊断,而正确的治疗方案的推出,是对一个医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测验。好医生应该是一个“哲学家”。(神医治未病 良医治末病 庸医治死人)当今医学领域四大突出亮点:1、医患关系(紧张) 2、医疗安全(加强) 3、服务质量(提高) 4、医疗纠纷(凸出水面)主题:对病人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同时,要努力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远离医疗纠纷,时刻牢记“责任
2、重于泰山”,“生命至上,人命关天。”未来医学发展趋向:1、中西结合 2、特色特效 3、自主创新主题: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走特色特效之路,走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去捕捉一切可以适合我们开展的特色医疗技术,不断完善自我,以极其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永远冲锋于同行业的前沿。直肠滴入临床应用ZHICHANG DIRU LINCHUANG YINGYONG第一章:概述 一、直肠滴入的基本概念请参阅直肠滴入临床应用P.2请参阅肘后直肠给药指南P.1基本概念:一、 定义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物,通过直肠滴入器械滴入直肠,通过经络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
3、目的的一种给药形式,称为中药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详见“直肠滴入教材”P.2)(详见“内参资料”P.1)经络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药物的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直肠给药的理论内涵:经络和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主题:如:穴位注射 液针刀 火针 自血疗法 中药外贴等都是“双重”治疗作用的范例。药物穴位注射举例举例1、表现为双重治疗作用的给药形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足三里(康复合剂1号注射液)穴位注射经络作用选取 双侧足三里穴药
4、物治疗作用(康复合剂1号注射液)山莨菪碱注射液 5mg维生素B6注射液50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500ug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主治:膈肌痉挛双侧内关穴 颈性眩晕 美尼尔氏综合怔 顽固性呕吐等。举例2、表现为双重治疗作用药物成为三重治疗作用给药形式在临床中的应用自血穴位药物(调免2号)+穴位注射治疗多种皮肤病血液的免疫调节作用 经络作用 药物治疗作用 (调免2号) 氯苯那敏注射液 5mg抽取患者静脉血 取:双侧曲池穴 地塞米松注射液 2.5mg68ml 双侧足三里穴 维生素注射液B12 250ug(提示:需先抽药后抽静脉血) 康A注射液 402010mg 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主治:
5、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病的治疗如慢性荨麻疹、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咳嗽,不加“自血”,只行双侧肺俞穴药物注射),老年性皮肤瘙痒、特应性皮炎等。正常人体的三种正反溃:1、血液流出体外 必须凝固 2、母亲怀孕以后 必须正常分娩 3、尿到了一定的量 必须排出。附:常用穴位选穴歌:肚腹三里留,头面合谷收,颈项寻列缺,腰背委中求,心胸若有病,速与内关谋。附:针灸深浅歌:胸背薄如饼,腹部深如井,面部要浅刺,四肢深浅皆适宣。 注意:在针灸或药物穴位注射时,一定要避开大的神经和血管。直肠给药:(Enema 灌肠法)包括以下三种给药形式:直肠滴入:(Enema- drip,E.d):直
6、肠注入:(Enema-afflux,E.a或E.A):肛肠栓剂:(Enema-spigot,E.s)。请参阅直肠滴入临床应用第2页 请参阅肘后直肠给药指南第1页。1、 直肠滴入(Enema- drip)直肠滴入(Enema- drip)又称为直肠输液,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把输液管剪掉过滤器,接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第一种直肠给药形式。一般情况下,液体量大于50毫升以上者,多采用直肠滴入方式给药,直肠滴入给药的速度,成年人一般需控制在150滴/分钟左右,儿童直肠滴入药液的速度,由医生根椐患儿年龄大小和液体量的多少酌情掌握。2、 直肠注入(Enema-af
7、flux) 即肛肠灌注(Enema 英文音译 艾纳莫),(地门饲法 蒙语意译),2007年7月,国家六部委联合推出的“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会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乡村医生临床技能培训教材第5154页中也有较详细的介绍,2008年8月直肠滴入临床应用一书被内蒙古民族医科大学修正后(以蒙语)编入教材使用。直肠注入(Enema-afflux),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根椐患者的用药量,选择520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拔掉注射针头,抽取所需直肠给药的药液后,接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注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第二种直肠直肠给药方式。 一般情况下,液体量等于或少于50毫升以下者,可采用直肠注入给药,直
8、肠注入给药的速度基本上与肌肉注射给药的速度大致相同,也可由医生根椐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操作来决定直肠给药速度。注意:直肠注入给药时,抽取药液后,需要在注射器内留有5毫升左右的空间,(空气),临床上所采用的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长度为28cm,可容纳2毫升左右的液体, 这样,可借助注射器内的空气,将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中的药液送入直肠内。3、 肛肠栓剂(Enema-spigot)肛肠栓剂(Enema-spigot)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直肠给药方式,通常采用对人体无害的混合脂肪酸甘油脂为栓剂基质药物(原料药)配制而成,如临床上常用于小儿发热的小儿退热栓,用于止痛的双氯酚醛酸钠、用于痔疮的马应龙痔疮栓等。
9、 肛肠栓剂的配比为1:4或1:5,也就是说1g药粉需要加入混合脂肪酸甘油脂(基质)4g或5g。研究发现:直肠给药与静脉给药显效速度无明显差异,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是口服给药效果的两倍,一种全新的概念直肠滴入推出,成为21世纪最新兴起的学科之一。(详见“直肠滴入教材”P.2 P.12)临床观察发现: 凡能口服、肌注、静脉点滴的药物,如中西药针剂、液体、片剂、冲剂、散剂、丸剂等,可溶于水或混溶于水的药物均可用于直肠给药。 (详见“直肠滴入教材”P.2 P.13)哪些药物不能用于直肠给药:凡剧毒的、外用中、西药物均不可用于直肠给药。(详见“内参资料”P.1)直肠给药的优势: 1、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10、既适合于医院又适合于基层诊所,既适合于家庭又适合于野外作业使用,应用范围广,不受条件限制。2、适应症广,从简单的发热、呼吸道感染、腹泻病到危重病人的抢救均可不同程度的采用直肠给药,特别是在多种儿科病的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正如原中中国健康报社主编、兼党组付书记余治平在2007年10月青岛全国基层优秀名医大会上所说的那样:直肠滴入给药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儿科用药的主流。二、直肠滴入的历史沿革与应用进展 肛肠灌注(Enema)的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伤寒杂病论,从张仲景的“蜜煎导方中可以看到我国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使用肛肠栓剂的国家,同时又是最早采用器具来直肠给药的国家,据湖南省马王堆二号汉墓出
11、土的文物记载,当时是用唧筒,即把竹管掏空,用水将蜂蜜射入肛中治疗肠燥便秘,开创了人类用器具直肠给药的先河。随着我国医药学事业的发展,直肠给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简单的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到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均不同程度的采用了直肠滴入给药。直肠滴入给药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使者、幸福的福音、生命的向往。(详见“直肠滴入教材”P.3 P.5)三、为什么要开展直肠滴入的研究1、解决患者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困难的课题。 大家知道,在基层,儿科用药还是一个弱势,不论是口服给药还是静脉给药都比较困难,特别是在静脉输液时,部份患儿,如果第一针或者第二针打不上的话,小孩大哭,家长也会跟着小哭,有时还会出
12、现医患关系紧张或不愉快的场景,考虑到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疼爱和孩子害怕打针的恐惧心理,所以说,需要开发出一个适合咱们农村诊所开展的特色项目,于是,在1994年我们就开始了这方面的试验性研究,在湖北远安中医院院长胡献国老师的指导下,2001年3月与北京高等中医药培训学校合作,借助北京高校这一科研平台,联合创建了我国第一所直肠滴入特色专科门诊,这个项目一推出,就显示出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详见“直肠滴入教材”P.14 P.15 P.16)2、 适应于某些疾病的局部用药 某些疾病,如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核性肠炎、便秘、内外痔疮、直肠黏膜炎症性脱垂、肛周脓肿、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的治疗,
13、依靠全身用药,并没有(局部)直肠给药疗效来的迅速。(详见“直肠滴入教材”P.14 P.15 P.16)3、 适应于新形势下医疗市场的需求。 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同其它行业一样异常激烈,特别是在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医务人员难度更大,说白了,也可以说是到了“与狼共舞”的年代,大家都非常清楚医疗市场的现状是: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治不好的才找咱们看,病人和病人家属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真是:一天(次)不好病人吵,两天(次)不好病人恼,三天(次)不好病人跑,本身就相对较少的卫生资源,如果没有特色特效的治疗技术和绝招的话,就会眼睁睁看着病人跑掉,这样就更需要我们知难而进,付出成本,借助别人的思
14、维来改造自己,以“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你特我创”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和壮大自己,这可能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详见“直肠滴入教材”P.14 P.15 P.16)第二讲: 第一章 概述四、直肠滴入的理论依据 四、直肠滴入的理论依据理论和疗效两者之间,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理论的指导,临床的疗效只能称之为点滴的经验,如果这些经验不能总结提高上升为系统的理论,那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重复,从另一方面说,理论发展了,又可以反过来指导临床,从而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既是西医药学的发展史也无数次证明:理论的突破,常常带来临床疗效的大幅度提高,促进医学事业的跨跃式发展,哪么直肠滴入是根椐什么理论发
15、展起来的呢?(详见“直肠滴入教材”P.17 P.18 P.19)(一)、中医理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肺与大肠互为经脉的络属关系,肺的主要功能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体合毛,开窍于鼻,职司呼吸,生理上,肺与大肠相互协助,肺气肃降,大肠之气亦随之而降,使传导功能保持正常,大肠传导通畅,亦有助于肺气的清肃通利,病理上,如肺所肃降失职,影响大肠传导,可致大便秘结,大肠雍滞不畅,亦会影响肺的肃降功能,而引起咳嗽,胸满等,直肠滴入药物后,通过肺与大肠相表里与肺主宣发,外合皮毛,朝百脉的作用,将药物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重点提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
16、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看“忌口”的重要性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通过肺的推动作用,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三、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水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让我们依据以下四组传统医学术语来依次展开讨论: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食鱼生火,食肉生痰;脾与胃相表里;主受纳 通降,肺与大肠相表里,在体合皮毛。从以上肺主宣发的第二个生理作用中可以看出,通过肺的推动作用,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
17、,大家知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又脾与胃相表里,主受纳,通降,当然脾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均来自于胃,民间有食鱼生火,食肉生痰之说,从汉字的字意剖析,食鱼生火的“火”字,好象有火越烧越旺之势,一个火读火,两个火读炎,三个火仍读焱,四个火读燚,食鱼虾类(海味)炎症似乎有越发展越(炎)重之势,所以海味又有“发物”之称;从食肉生痰的“痰”字来剖析,这个字是由“病”字头与“炎”字的组合,“痰”,意喻一个藏在病字底下“炎”。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患有以下三大病症时需忌食鱼虾类(海产品),肉类(鸡、鸭、驴、牛、狗、羊肉等)1、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2、肠道疾病:包括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
18、性腹泻病等;3、皮肤病:出疹性疾病如:水痘、麻疹、幼儿急疹、荨麻疹、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疱疹性咽峡炎、过敏性皮炎,特异性皮炎、手足口病、烧烫伤等。(二)现代研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直肠黏膜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有利于药物治疗作用的发挥,据张东铭教授在其所著的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中介绍,大肠的吸收能力很强,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份和电解质,大肠24小时内可吸收水份和电解质2500毫升。有报道认为最大量,可吸收水份和电解质5000毫升。(详见“直肠滴入教材” P.18 P.19)1、 直肠的解剖与生理:直肠是大肠的末端,长约20cm左右,直肠黏膜表面无绒毛,皱褶少,故直肠不是药物吸收的合适
19、部位,但近肛门端血管丰富,故也是某些剂型如栓剂、灌肠剂的特殊用药部位,吸收效果良好,药物从直肠吸收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一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循环全身;二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与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大循环;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详见“直肠滴入教材”P.18 P.19)2、 直肠的药物吸收:(1)、脂溶性与解离度: 直肠黏膜是类脂膜,药物在直肠中的吸收也是通过脂膜与微孔途径吸收,药物从直肠的消失符合一级速度式,故直肠吸收也属被动扩散。直肠黏膜的PH值对药物的吸收速度起重要作用,但一般直肠液的PH值约为7.4,且没有缓冲能力,
20、故药物进入直肠后的PH值变到能增加未解离药物所占的比例量,就极有可能增加药物的吸收。关于栓剂中药物的吸收情况,据放射性同位素研究报道,当栓剂塞入距肛门口约2cm处,其所含药物可不经过门肝系统而吸收总给药量的5075%,硫酸钡栓剂经X射线透视发现,当该栓剂距肛门口约6cm处时,药物在此部位的吸收,大部份要经过直肠上静脉进入门 - 肝系统。所以栓剂中药物吸收与其塞入直肠的深度有关,应距肛门红2cm处为妥,这样吸收的药物在一半以上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2)、药物的溶解度与粒径:药物的溶解度对直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溶解度小的药物,因直肠中的分泌量较少,药物溶解量少,吸收也少,药物水溶性较大时,吸收也增
21、加,药物的基质中不溶而呈悬分散状态时,其离子大小能影响吸收,如阿斯匹林栓剂,当一种阿斯匹林过80100目筛的粉末,平均粒径为163um,比表面积为320C/g时,与另一种大粒的阿斯匹林相比,后者每粒重600mg,其比表面积只有12.5C/g,这两种栓剂经健康受试者使用后12小时,粉末制的栓剂其总水扬酸盐排泄累积量为大粒的15倍。(分子越小,生物利用度越高。)(详见“直肠滴入教材” P.19)3、 各种给药形式与药物吸收的体内过程(1)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自给药部位经过细胞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胃肠道给药:口服,舌下与直肠给药,分别通过口腔、直肠和黏膜吸收:注射给药:静脉、肌肉、皮下注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肠 临床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