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全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全复习资料.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运动生理学部分绪论1 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2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3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与表现,称之为兴奋。4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应激性,为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有兴奋性。(判断)5反馈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不断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入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6负反馈:如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减弱控
2、制部分活动,这样的反馈称为负反馈。(在人体正常体温、血压、心率和某些激素水平等指标的维持过程中,负反馈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7正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反馈信息能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活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如排尿反射、分娩过程、血液凝固等都属于正反馈过程。)8 为保持恒常负反馈 暂时正反馈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一、概念1 肌细胞(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肌小节。肌肉安静时肌小节的长度约为2.02.2微米。2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夸膜电位、膜电位)3动作电
3、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4兴奋-收缩藕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藕联。5阈刺激: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6向心收缩 :肌肉收缩时,长度缩度的收缩,又称为等张收缩。7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的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8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9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10 绝对力量: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力量。11运动单位: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所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
4、缩单位。12运动单位动员: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也可称运动单位募集。二判断,选择 1、肌细胞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2、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规律排列成。粗肌丝主要有肌球蛋白(肌凝蛋白)组成。许多肌球蛋白的杆状部分集束构成粗肌丝的主干,其头向外突出,形成横桥。横桥部具有ATP(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可分解ATP而获得能量,用于横桥运动。细肌丝又要有肌动蛋白,(又肌纤蛋白)、原肌球蛋白(又称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又称原宁蛋白)组成。3、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K+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由于动作主要是Na+由外向内流动
5、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4、当膜内正电位所形成的电场力增大到足以对抗Na+内流时,膜电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即Na+离子平衡电位(动作电位)。5、等动练习是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6、 相对力量可以更好地评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7、运动单位是由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所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重点大题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形态、机能、代谢、运动)1、肌纤维类型的划分:根据收缩速度,可分为快肌纤维、慢肌纤维。根据收缩与代谢类型,可分为快缩、糖酵解型,快缩、氧化、糖酵解型,和慢缩氧化型。根据收缩特性与色泽,也可为快缩白、慢缩红和慢缩红三种类型。2不同肌纤维的形态
6、、机能与代谢特征。(1)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的收缩蛋白。快肌纤维的肌浆网也较慢肌纤维发达。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2)生理学特征:1) 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2 )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 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3) 肌纤维类型与疲劳 和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慢肌纤维抵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的多。(3) 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作为氧化反应场所的线粒体大而多,线粒体蛋白的含量也较快肌纤维多;快肌纤维中线粒体的体积小,而且数量少,线粒体蛋白含量也
7、少。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较慢肌纤维高。3、运动时不同类型运动单位的动员(1)肌纤维类型(2)动员 在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兴奋性较高首先被动员;而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爆发力速度) 在运动训练时,采用不同强度的练习可以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快肌-最大强度的练习;慢肌-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练习。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肌纤维百分比)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参加时间短、强度大的项目的运动员,其骨骼肌中的快肌纤维百分比较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高。而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却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既需要耐力有需要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其肌肉中快肌纤
8、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第二章 血液 一、概念1、细胞比容或压积:在血细胞中主要是红细胞,它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红细胞比容或压积。男子约为40%50%,女子37%48%2、内环境:细胞外液。3、碱储备: 血液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4、运动性贫血: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里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量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底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又叫假性贫血。(应视为运动员血液系统对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二、选择,判断1、健康成年人的RBC比容,男子约为40%-50%,女子约为37%-48%。2、细
9、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3、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5-7.45,平均值为7.4。4、血浆中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成为缓冲对。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有NaHCO3和H2CO3,它们的比值为20:1时血液酸碱度能维持恒定。5、碱储备的单位是以每100毫升血浆中H2Co3能解离出的CO2的毫升数来间接表示,正常约为50%-70%。6、正常成年男子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约为450550万个,平均为500万个,女子380-460万个,平均420万个。7、一次性运动中,在同样时间的运动中,运动量越大,RBC增加越多。运动中RBC数量的暂时性增加,在运动停止后变开始恢复,1-2小时后可恢复到
10、正常水平。 8、长期运动训练,单体积的RBC和HB量不高,但RBC总数和HB总量较高。(储存库而不是循环血量)9、一次性极限强度运动也会使RBC滤过率下降、悬浮粘度增加、RBC变形降低、血浆渗透压升高。10、影响RBC变形能力的因素:RBC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RBC内部的粘度、RBC膜的弹性。 RBC变形性降低可使血液流变性降低,并影响现象组织供氧和使心脏复合加重。11、血红蛋白的含量,正常人,男子1216克,女子1115克。运动不能超过17克。运动后下降。三、简述(一般了解)1、血液的功能(一)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
11、分等的相对稳定。(二) 运输作用 血液不短地将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又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 化碳、水和尿素等运输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三 )调节作用 血液是神经-体液调节的媒介,通过皮肤的血管舒缩活动,血液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四) 防御和保护作用 白细胞对于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和体内的坏死组织都有吞噬分解作用,称为细胞防御。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止血作用。2、如何应用Hb评定运动强度、身体机能状态,对运动训练指导有何重要意义?(了解)第三章 循环机能 一、概念 1自动节律性:是指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
12、性。2窦性心率: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以窦房结的自律细胞自律性最高,为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从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窦性心率。3心输出量:一般是指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每分输出量。4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5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开/分每平方米)55%-65%。6心指数: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3.03.5L/min7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原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8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13、9 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的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降低至40-60次每分,这种现象就称作窦性心动徐缓二、选择,判断1、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2、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即有兴奋性。心肌的兴奋性(同骨骼肌一样)都要经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但和骨骼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正是这种特点是心脏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从而保证心脏有节律的单收缩。3、心肌收缩的特点,(1)由于心肌细胞的肌质网终池很不发达,所以,对细胞外液的Ca+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2)、“全或无”同步收缩。心房
14、和心室内的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速度快,心肌细胞间闰盘处的电阻有低,从而引起心房肌或心室肌同时收缩。(3)、不发生强直收缩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4、心脏的储备能力取决于心率和搏出量可能发生的最大最适宜的变化。5、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心力储备=最大心输出量-安静心输6、正常人安静时,收缩压为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安静时舒张压高于95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50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7、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中的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中的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的作用: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
15、腺素,它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它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量减弱。8、延髓的心血管中枢是调节控制心血管活动的其本中枢三、论述1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 心脏每搏输出量 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多,故脉压增大。反之,当每搏输出量减少时。则收缩压减低,脉压减小。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运动中,每搏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 2) 心率 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都没有变化时,由于心舒期缩短,贮存于大动脉中的
16、血液就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则舒张压减低,脉压增大。 (心动周期心舒期向外流动血)3) 外周阻力 如果搏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时,心舒期中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输期末存留在动脉中的血流量增多,舒张压升高。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正常人弹性变化不明显,老年人明显。5)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才能使血管足够地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重点)一、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
17、/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的结果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即使安静已降到40次/分的优秀运动员,停止训练多年后,有些人的心率也可恢复接近正常值。 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故可将窦性心动徐缓作为训练程度的参考指标。 二、动性心脏增大 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病理性增大的心脏扩张、松弛,收缩时射血能力弱,心力贮备低,心肌纤维ATP酶活性下降,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体力负荷。而运动性增大的心脏,外型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其重量一般不超过500克。因此,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
18、以静力与力量性运动为主的投掷、摔跤和举重运动员心脏的增大是以心肌增厚为主;而游泳和长跑等耐力性运动员的心脏增大却以心室腔增大为主。 三、心血管机能改善a动员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b过训练新心肌的细微结构回发生改变,心肌纤维ATP酶活性提高,心肌肌浆网对Ca2+的贮存、释放和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速度增加,冠脉供血良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c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动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第四章呼吸机能 一、概念 1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为潮气量,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或
19、为深吸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男3500ml,女2500ml。 2解剖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新鲜气体,有一小部分将留在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腔内,由于这部分的管腔因其解剖特征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其管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故这部分管腔称为解剖无效腔。3生理无效腔: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之和称为生理无效腔。4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时间肺活量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5最大通气量:以
20、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是衡量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6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当Va/Qc =0.84通气量与血流量匹配最合适,肺换气的效率最高。7Hb的氧容量:每100毫升血浆中Hb与氧气结合的最大量。 14Hb的氧含量:每100毫升血浆中Hb与氧气结合的量。8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提取的氧量。可作为判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9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二、简答或论述肺通气机能的指标(概念、评定方法)(一)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
21、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二)连续肺活量 连续地测五次肺活量,根据5次所测数值的变化趋势,判断呼吸肌的机能能力。 可以简单、快速地判断呼吸肌的疲劳与身体机能状况。(三)时间肺活量 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四)最大通气量 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是衡量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一、概念1糖酵解:是指糖在人体组织中,不需耗氧而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
22、一部分能量的过程。每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乳酸。2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度条件下。3基础代谢率:是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况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这种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4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称为呼吸商。呼吸商,糖为1,脂肪约为0.71,蛋白质约为0.80。剧烈运动糖酵解呼吸商可能大于1。5 物质的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6代谢当量: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的耗氧量的比值。可以用于评价代谢强度和运
23、动水平。二、选择,判断1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又被称为三大能源物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2人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血糖、肝糖原、肌糖原。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约有350400g3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为血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mg4每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时,产生38个ATP,为糖酵解产能的19倍。5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元的贮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运动前或赛前补糖可采用稍高浓度的溶液(35%-40%),服用40-50克糖,运动中或赛中应采用稍低浓度的糖溶液(5
24、%-10%),每20分钟给15-20克糖。低聚糖为好。7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男性为体重6%-14%,女性为10%-14%,男性体脂20、女性30属于肥胖。8脱水是指体液丢失达体重1%以上。失水量为体重的2%左右为轻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4%左右为中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6%-10%为重度脱水。 9为改善和缓解脱水状况所采用的补水方法称为复水。10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当量,可以用于评价机体运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11人体处于安静时,肝、肠和肾等内脏器官的产热量占机体总产热量的50%,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可占机体产热量的90%以上。三、简答,论述
25、三大能源系统的特征?(重点)(三大能源系统供能特点+举例)(以马拉松/800m/自行车为例 供能特点)(名称、底物、可供运动时间、供给ATP恢复的物质和代谢产物) 人体在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氧化能系统。1磷酸原系统 又称ATPCP系统 底物ATP、CP CP在肌肉中贮存量很少,磷酸原系统作为极量运动的能源,虽然维持运动的时间仅仅6-8秒,但却是不可代替的快速能源。如100米跑2酵解能系统 又称乳酸能系统,是运动中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的能源系统。底物为肌糖原。储量较大,运动开始阶段即可参与供能。
26、在运动30秒左右供能速率最大,其输出功率可达5.2mmolATP/Kg/s,持续时间2-3分钟。酵解能系统与磷酸能系统共同为短时间高强度无氧运动提供能量。中距离跑如400、800等运动持续时间在2分钟左右的项目,主要由酵解能系统供能;而篮球、足球等非周期性项目在运动中加速、冲刺时的能量亦由磷酸原与酵解能系统提供。3氧化能系统 又称氧能系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底物为肌糖原和脂肪。但其储备良丰富,维持运动的时间较长。成为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如马拉松。第六章 肾脏机能 一 概念1肾单位:肾脏基本的机能和结构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2有效滤过
27、压: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动力) (阻力)3肾糖阈:我们把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肾糖阈为160180mg% 4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5运动性血尿: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二 判断 选择1一般认为是由于运动负荷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引起的。2尿蛋白生成的比例岁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 一 概念1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提内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
28、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2内分泌:内分泌腺所生成的激素并不能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作用部位,而是直接分泌到血液成淋巴液中,而后又血液运送全身。由于这种方式并为借助导管的输送作用,故将其称为内分泌。内分泌调节称做体液调节。3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某组织或器官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火性物质称为激素。4应激反应:当机体突然受到创伤,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感染,惊恐和剧烈运动等不同的刺激时,均出现血中ACTH浓度的急剧增高和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这一现象称为应激反应。5应急反应:当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交感肾上腺髓系统的活动也大大加强,称为应急反应。4糖尿
29、病:胰岛素分泌不是最明显表现为血糖升高,超出肾糖阈,糖随尿排出,称为糖尿病。二 选择 判断1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表现在(1)促进生长。分泌不足将出现侏儒症,分泌过多将出现巨人症或肢端肥大。(2)对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加强对糖的利用。加强对脂肪的分解作用。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体内糖和脂肪的分解。(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甲状腺素主要影响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由于脑与长骨上午发育障碍而出现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等现象称为呆小症。(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甲状腺素可使心薄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大,外周血管扩
30、张。3肾上腺包括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4引起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刺激是相同的,但反应的途径是不同的,前者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的增强,后者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的增强。5甲状旁腺激素具有声升高血钙、减低血磷的作用。第八章 感觉和神经机能 一 概念1前庭功能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2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肌梭和腱梭)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感觉3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4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的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二、判断、选择1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
31、,其感受器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椭圆囊、球囊其适宜的刺激是耳石的重力与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三个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旋转正负加速度。2肌梭是一种感受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感受器。腱梭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肌肉舒张。3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腱反射,一种是肌紧张。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紧张性收缩。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牵张反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身体姿势、增加肌肉力量。4 状态反射中,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与背部伸肌紧张性增加。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与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和腹肌的肌紧张性增加。头
32、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增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第九章 运动技能 一 概念 1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2 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 条件下完成。二 判断 选择1运动技能的分类: 运动技能可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类。闭式运动技能的特点是:a成动作时,基本上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b运动结构上多属周期性重复动作。c成动作时,反馈信息只来自本体感受器。多数单人项目属于闭式运动技能。开式运动技能的特点是:a成动作时往往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b运动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或非周期性特征。c成动作时由多种分析器参与
33、工作,并综合总的反馈信息,其中往往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2 运动技能与一般运动条件反射的区别在于:复杂性 连锁性 本体感受性。三 论述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与各阶段的特点?1泛化过程。学习任何一个动作的初期 特点:大脑皮质内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表现:在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教师: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2分化过程。 特点: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逐渐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
34、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和连贯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会重新出现。 表现: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逐渐消除。教师: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是动作更趋准确。3巩固过程。达到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 特点: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表现:不仅动作优美准确,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出现自动化,在环境变化时技术动作也不易受破坏,完成练习时也感到轻松和省力。但是动力定型发展到巩固过程也不是就一劳永逸了。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
35、提高,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第十章 有氧 无氧工作能力一 概念1需氧量是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需氧量约为250毫升/MIN2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3氧亏:在运动过程中,集体摄取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4运动后过量耗氧:将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成为运动后过量耗氧。5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里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6乳酸阈:在若干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强度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
36、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有氧无氧) 7个体乳酸阈: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先答乳酸阈概念)8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是衡量集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指标。9无氧功率:是指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二选择 判断1最大摄氧量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生理指标。我国正常成年男子VO2Max 为3.0-305L/Min,相对值为50-55ml/kg/min,女子绝对值为2.0-2.5,相对值为40-45。2、乳
37、酸阈受训练影响,能反映训练水平,不能评定选材。3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持续训练法(时间在5分钟以上,甚至可持续20-30分钟以上)、乳酸阈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高原训练法。三 论述或简答(一)最大摄氧量的生理机理与影响因素?(重点)1氧运输系统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1)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器官的活动吸如肺,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肺功能的改善为运动时氧的供给提供了先决条件。(2)HB含量 (3)心输出量,它受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制约。(4)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与心输出量的比值,正常人为0.84,此时最合适。2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3其他因素对最大摄氧
38、量的影响。(1)遗传因素。(2)年龄性别因素。(3)训练因素。(二)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耐力的关系与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1 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 2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3 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如为论述,则答最大摄氧量和有氧耐力的概念、影响最大摄氧量因素,以上3点)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 一 概念1、 身体素质:人体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以与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2、 最大重复次数: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3、 反应时: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4、 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39、距离。5、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运动能力。6、无氧耐力:是指体机在无氧代谢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二 选择 判断1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通过协调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2后天训练可以使单根肌纤维的收缩力得到明显的增加。上肢屈肌的横截面积增加23%时,肌力增长92%,训练可使肌原纤维收缩蛋白含量显著增多。3 耐力训练使慢肌纤维百分比等增加,而速度和力量训练可使快肌纤维面积百分比等增加。4 肌肉的功能肥大主要表现为肌纤维的增粗,可表现为肌浆型功能性肥大和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肌浆型功能性肥大可以提该肌肉
40、的有氧工作能力和收缩耐力(耐力性运动),而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表现在肌纤维中收缩蛋白的含量增多,导致肌肉绝对肌力和相对肌力的显著提高(力量速度型)。5 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长和步频2个变量。6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与高原训练法等。三 论述 简答(一) 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有哪些?1肌纤维的横断面积。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增加造成的。2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 3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慢肌运动单位兴奋较高,快肌运动单位神经元的兴奋性较低。4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肌小节最适初长度为2.0-2
41、.2微米 5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通过协调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最大肌力的20%-80%通过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完成,大于80%则靠提高中枢发放冲动的频率完成。6年龄与性别。肌肉力量从出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自然增长,通常在20到30岁时达到最大,以后逐渐下降。7体重 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大,直线增加。(二)力量训练的原则(大题)(6个标题+解释+生理机制)1、大负荷原则 此原则是指要有效提高最大肌力,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要足够大,阻力应接近或达到甚至略超过肌肉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生理机制:阻力负荷较小时,调动兴奋性
42、高的慢肌纤维的运动元参加收缩,随着阻力的加大,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逐渐增多。2、渐增负荷原则 此原则是指力量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肌肉所克服的阻力也应随之增加,才能保证最大肌力的持续增长。3、专门性原则 是指所从事的肌肉力量练习应与相应的运动项目相适应。4、负荷顺序原则 是指力量练习过程中应考虑前后练习动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总的来说应遵循先练大肌肉、后练小肌肉、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的原则。5、有效运动负荷原则 要使肌肉力量获得稳定性提高,应保证有足够大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引起肌纤维明显的结构和生理变化。6、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就是寻求两次训练课之间的适宜间隔时间,使下次力量训
43、练在上次训练出现的超量恢复期内进行,从使运动训练效果得以积累。(三)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概念、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最大摄氧能力。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凡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均能影响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心脏的泵血机能和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2肌纤维类型与其代谢特点。肌纤维类型与其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优秀耐力专项运动员慢肌纤维的百分比高切=且出现选择性肥大的现象。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长时间进行耐力训练,不仅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耐受力和神经过程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改善各种中枢间的协调
44、关系,表现为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更加集中,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更加协调;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耗费,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与高原训练法等。(四)无氧耐力基础(概念、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 肌肉内无氧酵解功能能力 (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与其无氧酵解酶如乳酸脱氢酶等的活性)。2、 缓冲乳酸的能力 (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以与碳酸酐酶的活性)。3、 脑细胞对酸的耐受能力 发展无氧耐力的方法有:间歇训
45、练法和缺氧训练法。第十二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一 概念1赛前状态: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我们将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2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3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的生理过程。4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46、的变化过程。5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与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二 选择 判断1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升高与内脏器官活动增强。2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可以用条件反射机理解释。3 赛前状态的三种类型:准备状态型 起赛热症型 起赛冷淡型(针对不良的赛前状态,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一,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比赛。第二,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增加比赛经验。第三,进行适当形式和强度的准备活动。)4准备活动的强度以45%vo2max强度、心率达100-120次/分、时间在10-
47、30分钟之间为宜。 准备活动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在一般教学中以2-3分钟为宜。5 极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6 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同时运动速度下降。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开始进入稳定工作状态。7 第一拐点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动员阶段)结束、稳定工作状态开始。 第二拐点标志着稳定工作状态结束、人体整体工作效率明显下降、疲劳开始。 8疲劳的分类: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分全身性疲劳和局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分中枢性疲劳、外周性疲劳和混合性疲劳。三 论述 简答(一)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产生机理。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调整赛前状态(2)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2准备活动作用的生理机理。通过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