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制度汇编环境因素辨识清单环境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制度汇编环境因素辨识清单环境应急预案.doc(2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 录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公众参及方法.环境监察方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方法二、重庆市相关法律法规.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法.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方法.重庆市主城区尘污染防治方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年月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第一章 总 那么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
2、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安康,推进生态文明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开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根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及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开展及环境保护相协调。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及、损害担责的原那么。第六条 一切
3、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当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省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第七条 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开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立,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
4、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展舆论监视。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视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视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视管理。第十一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十二条 每年月日为环境日。第二章 监视管理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
5、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
6、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工程,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工程,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第十六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工程,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工程,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
7、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标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测标准的要求。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标准。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第十八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展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第十九条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立对环境有影响的工程,应当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展环境影
8、响评价的建立工程,不得开工建立。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前款规定以外的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或者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第二十一条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效劳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开展。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根底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第二十三条
9、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展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第二十六条 国家实行环境保
10、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承受监视。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第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未到达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
11、采取措施按期达标。第二十九条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修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第三十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平安,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引进外来物种以及研究、开发和利用生物技术,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第三十一条 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12、。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那么进展生态保护补偿。第三十二条 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和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石漠化、地面沉降以及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水源枯竭、种源灭绝等生态失调现象,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
13、环境保护公共效劳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展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三十五条 城乡建立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立及管理。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国家机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组织应当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第三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
14、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第三十八条 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展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第三十九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及安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安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及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第四十条 国家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第四十一条 建立工程
15、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及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撤除或者闲置。第四十二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立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标准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
16、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第四十三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第四十四条 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
17、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第四十五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第四十六条 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制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技术、设备、材料和产品。第四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18、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安康和环境平安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完毕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第四十八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第四十九条
1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和养殖,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科学处置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制止将不符合农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固体废物、废水施入农田。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展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选址、建立和管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畜禽养殖和屠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展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
20、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第五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第五十二条 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第五章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及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及和监视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及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及和监视环境保护提供便利。第
21、五十四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分、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第五十五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
22、施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承受社会监视。第五十六条 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立工程,建立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负责审批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立工程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立单位征求公众意见。第五十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
23、,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承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第五十八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以下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分,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分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分数额按日连续处
24、分。前款规定的罚款处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本钱、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分的违法行为的种类。第六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第六十一条 建立单位未依法提交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立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顿建立,处以罚款,并可
25、以责令恢复原状。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以下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分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建立工程未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顿建立,拒不执行的;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顿排污,拒不执行的;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
26、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制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第六十四条 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当侵权责任。第六十五条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效劳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分外,还应当及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当连带责任。第六十六条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第
27、六十七条 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视。发现有关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向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提出处分建议。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而有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分的,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直接作出行政处分的决定。第六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一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二对环境违法
28、行为进展包庇的;三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四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五违反本法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六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七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八将征收的排污费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 附 那么第七十条 本法自年月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章 总那么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保
29、障公众安康,推进生态文明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优化产业构造和布局,调整能源构造。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大气环境
30、质量到达规定标准并逐步改善。第四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展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考核方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实施考核。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视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视管理。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展对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促进科技成果转
31、化,发挥科学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当责任。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省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第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安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及经济社会开展相适应,做到科学合理。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第十条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
32、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展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第十一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第十二条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展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标准适时进展修订。第十三条 制定燃煤、石油焦、生物质燃料、涂料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产品、烟花爆竹以及锅炉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应当明确大气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燃油质量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并及国家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互衔接,同步实施。前款所称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指装配
33、有发动机的移动机械和可运输工业设备。第十四条 未到达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采取措施,按照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到达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编制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征求有关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专家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第十五条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开。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第十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应当报告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开。第十七条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
34、期达标规划应当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适时进展评估、修订。第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的监视管理第十八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立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工程,应当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遵守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第十九条 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本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
35、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制止通过偷排、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第二十一条 国家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意见后,会同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并下达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控制或者削减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总量控制指标的具体方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
36、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对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之外的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国家逐步推行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第二十二条 对超过国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并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约谈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的监测和评价标准,组织建立及管理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网,组织开展大气环
37、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统一发布全国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信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立及管理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网,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统一发布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信息。第二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标准,对其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本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展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其中,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依法公开排放信息。监测的具体方法和重点排污单位的条件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重点排
38、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力、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商有关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第二十五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重点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进展调查。第二十六条 制止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第二十七条 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严
39、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淘汰期限,并纳入国家综合性产业政策目录。生产者、进口者、销售者或者使用者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停顿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规定目录中的设备和产品。工艺的采用者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停顿采用列入前款规定目录中的工艺。被淘汰的设备和产品,不得转让给他人使用。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损害评估制度。第二十九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通过现场检查监测、自动监测、遥感监测、远红外摄像等方式,对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展监视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
40、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第三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大气污染,或者有关证据可能灭失或者被隐匿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对有关设施、设备、物品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第三十一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公布举报 、电子邮箱等,方便公众举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视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举报的,应当及时处理并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反响处理结果等情况,查
41、证属实的,处理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开,并对举报人给予奖励。举报人举报所在单位的,该单位不得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对举报人进展打击报复。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 燃煤和其他能源污染防治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调整能源构造,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优化煤炭使用方式,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第三十三条 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炭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新建煤矿应当同步建立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的硫分、灰分含量到达规定标准;已建成的煤矿除所采煤炭
42、属于低硫分、低灰分或者根据已达标排放的燃煤电厂要求不需要洗选的以外,应当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制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第三十四条 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干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国家鼓励煤矿企业等采用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对煤层气进展开采利用,对煤矸石进展综合利用。从事煤层气开采利用的,煤层气排放应当符合有关标准标准。第三十五条 国家制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燃用优质煤炭。单位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等物料,应当采取防燃措施,防止大气污染。第三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民用散煤的
43、管理,制止销售不符合民用散煤质量标准的煤炭,鼓励居民燃用优质煤炭和干净型煤,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第三十七条 石油炼制企业应当按照燃油质量标准生产燃油。制止进口、销售和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石油焦。第三十八条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在禁燃区内,制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制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第三十九条 城市建立应当统筹规划,在燃煤供热地区,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在集中
44、供热管网覆盖地区,制止新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已建成的不能达标排放的燃煤供热锅炉,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撤除。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监视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锅炉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环节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情况进展监视检查;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或者要求的,不得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第四十一条 燃煤电厂和其他燃煤单位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立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国家鼓励燃煤单位采用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脱汞等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技术和装置,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第四十二条 电力调度应当优先安排清洁能源发
45、电上网。第二节 工业污染防治第四十三条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立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第四十四条 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国家鼓励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第四十五条 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效劳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展,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第四十六条 工业涂装企业应当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并建
46、立台账,记录生产原料、辅料的使用量、废弃量、去向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第四十七条 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对管道、设备进展日常维护、维修,减少物料泄漏,对泄漏的物料应当及时收集处理。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和油罐车、气罐车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油气回收装置并保持正常使用。第四十八条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采取集中收集处理等措施,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第四十九条 工业生产、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动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的,应当进展污染防治处理。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并向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