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070771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分析武 涛 1207020064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摘要: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围绕着职业倦怠的定义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美国学者马勒诗所提供的研究范式,依次从三个维度分析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并从行为主义观点和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个体因素 一 引言职业倦怠是一种累积的慢性反应,长期的工作压力,自身知识水平和心理健康以及学校制度和来自于社会的评价压力,都有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现象的普遍发生。1我国教师普遍处于过高的工作压力之下,教师知识水平和心理健康程度参差不齐。教师作为

2、助人行业中比较普遍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极其明显,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极其重要。研究表明,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来自于很多方面,例如个体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等。其中,对于教师员工而言,个体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影响最具可控性和操作性,这就必然使得以个体因素为依据的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策略最具实用性。二 教师职业倦怠分析(一)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倦怠描述了助人行业中的工作者在工作中因长期持续付出情感,并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挫折感,最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2从静态的角度定义,主要侧重描述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如Pines和Aronson,他们将

3、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境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而动态角度的定义则着重描述了职业倦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如Cherniss和Etzion。Cherniss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职业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 3两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职业倦怠的标准属性和特征属性。目前最为各国广大学者广泛引用的是玛勒诗和杰克森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4(二)玛勒诗的职业倦怠研究范式上述玛勒诗和杰克森为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指出职业倦怠所显含的三个

4、维度。情感耗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和个体压力维度,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又称为去个性化,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指个体感受到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情绪,并在工作中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玛勒诗的职业倦怠研究范式提供了研究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现象影响的途径。个体因素通过情感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决定职业倦怠现象的程度以及强度。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三 按个体因素类型分析玛勒诗的

5、职业倦怠研究范式提供了研究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现象影响的途径。个体因素通过情感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决定职业倦怠现象的程度以及强度。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个体差异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理健康因素、心理健康因素、知识能力水平三个方面。(一)生理健康因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缺乏锻炼的现象。由教师工作性质所决定,教师的工作环境多为教室、办公室和会议室等室内场所。除体育教育工作者之外,在工作情景内多为脑力劳动,接触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基于当今教师薪资水平普遍不高的社会现实,教师的生存压力较大。加之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学生及

6、其家长的期望,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之下,工作压力极大。导致与教育工作相关的工作大量占据教师职工的业余时间,直接导致缺少户外锻炼活动。同时,教师行业的女性从业者较多,因此大多不愿意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休闲时普遍倾向选择看书、听音乐、聊天等相对静态且放松的休闲方式。由于以上原因,教师体能逐渐下降,在工作中易产生疲劳,教学时会由于疲劳忽略一些教学细节,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容易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而厌烦自己的工作,导致产生倦怠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整体数量的缺乏,所以普遍存在一个教师负责两到三个班级教学内容的现象。高强度的工作会导致身体极易疲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工作,很容

7、易造成课堂上知识点的遗漏或者对知识点讲解的错误。除此之外,身体不适的教师在情绪波动和控制方面易表现出不足,加之大量的教学任务就难免会感到烦躁而产生职业倦怠。显然地,由于身体健康原因而导致的疲劳和精力不足也会以情感耗竭的形式产生倦怠现象。(二)心理健康因素正如上文中描述的,教师在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时,无暇顾及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发展。特别的是,对于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的形式与教师工作的形式存在明显的重合阅读以及思考。因此,教师工作者阅读和思考的对象多数为专业领域知识或教育学领域知识,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对自身心理调适能力培养缺乏重视。令人欣慰的是,信息加工理论家已经证实,大量的人类认知的发展可以根

8、据专门领域知识的获得以及专业知识带来的高品质的认知功能而予以有益的刻画。5 教师在认知功能方面的优势有助于情绪管理的效率。但是,依旧存在一部分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部分教师员工易感到自己能力不足,教学能力受到质疑,因此打击教师的自信心与积极地教学态度。显然地,这极易导致教师成就感降低,并直接导致职业倦怠现象。心理调适能力的不足对职业倦怠程度的影响除了“成就感”维度之外,还存在其他重要途径。心理素质不高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时感到害怕惶恐而不知所措。这样一来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下降,教师易是去自信。导致教师对服务对象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即出现人格解体,从而直接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这一

9、点与知识水平因素导致职业倦怠的机制十分相似。(三)知识水平因素教师的工作内容即是“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对于教科书以及专业领域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达到自动化。只有这样在应对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发问题时,教师作为专业领域的专家,有足够的记忆容量处理突发问题。同时,运用科学系统的心理模型和图式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要求非常高。然而当今现状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而忽略教育、心理知识的现象。导致教师专业学科知识和学生管理能力不能兼得。教师专业学科知识掌握程度有限,将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细节问题,

10、或对学生的提问束手无策。长期积累的结果必将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教学效率降低。教师将很容易从教学效绩中得到负面的反馈效果差、效率低、学生满意度差。这将直接导致教师产生负面的情绪反应自卑、自责等。长期对教学的负面情绪会削弱教师教学这一操作行为。同时,对于回避教学的行为将被负强化。同时,如果教师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因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而方法不当,导致管理效果极差,依此发展下去教师可能会对管理好学生这项任务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显然,这是去个性化的表现。加之由低效绩产生的成就感下降,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在所难免。四 结束语通过本文可以看出教师个体素质存在很大缺陷,并且这些缺陷将导致职业倦怠现象的普遍发生。

11、而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亦不是潜移默化的,而是有系统的心理学、行为管理学依据的。教师可以通过上述分析结合自身条件整合出个体化的职业倦怠预防和缓解策略。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三种因素的任意一种,实质上都是对教师在个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应激反应的分析。可见,在个体因素研究范围内,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应当关注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和情景适应能力。参考文献1 Capel SA. The incidence of and influences on stress and burnout in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Br J Educ Psychol 1987;57 ( Pt 3):279-882 赵春阳,谷峪.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研究MA.2005.23 胡春梅,姜燕华.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天津市教科院学报J.2006(3)4 Maslach, C.Schaufeli . W.B. Leiter, M. P. Job burnout .AnnualReview ofPsychologyJ. Annual 2001:397-422.5 德利斯科尔著 王小明等译.学习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0-181-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