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课程代码:20410043学分:4学时:64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64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统计学、会计学、宏观经济学、线性代数适用专业:统计学教材:陈明主编:国民经济核算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2011年7月第1 次印刷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线 性代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知识基础上,是使统计学专业本科学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要领的重要课程。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
2、框架结构、核算方法和基本原理,包括 以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为主体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核算,资金流量、资产存量和国际收支等 核算,并且通过指标体系、会计账户、统计分析方法来研究国民经济运行。本课程强调运用核算数 据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简要分析的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提高学生在统计 学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课程目标2: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制度、规那么和基本数据。课程目标3: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和有效的综合分析。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总论(一)课程内容1 .国民
3、经济与国民经济核算;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开展;3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4 .国民经济分类。(二)教学要求了解国民经济的涵义及运行过程,国民经济核算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的开展,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产生与开展,国民经济核算的原那么,国民经济分类的原那么,掌 握SNA与MPS的区别,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和内容,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成,掌握国民 经济核算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掌握产业部门分类、三次产业分类和机构部门分类。(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国民经济核算的原那么和SNA与MPS的区别,国民经济核算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国民 经济核算的主要分类。2 .难点:国民经济核
4、算的主要分类。第二章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核算(一)课程内容1 .基本概念:社会产品;国民经济投入总量核算范围;2 .反映生产总量的统计指标体系:国内总产出与部门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国内 生产净值及相关指标;3 .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核算的应用;4 .生产账户。(二)教学要求掌握几个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工业总产出,农业总产出的核算,掌握其它部门总产出和国内总 产出的核算。熟练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与它们相关指标的核算,了解国民经济生产 总量核算的应用,理解生产账户的结构及其平衡关系。(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国民经济投入总量核算范围,各主要行业总产出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
5、 法,生产账户的结构及其平衡关系。2 .难点:生产总量核算系列指标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国民经济分配与使用核算(-)课程内容1 .国民经济收入分配;2 .国民经济收入使用核算;3 .金融交易与资金流量核算。(二)教学要求理解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概念及分配的主体、客体,熟练掌握收入初次分配及再分配核算的内 容及相关账户。理解消费核算的概念、核算原那么,掌握最终消费支出核算与实际最终消费支出的内 容及相关账户,了解消费结构分析,理解资本形成的特点,掌握资本形成的核算方法,理解资本账 户的表式及平衡关系,了解投资核算的分析应用,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的表式及平衡关系。 理解金融交易的概念、分类、核算原
6、那么,金融账户的表式及平衡关系,资金流量核算的含义作用, 掌握我国资金流量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了解资金流量核算的分析应用,资金流量表与金融账户的 异同。(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收入初次分配及再分配核算的内容及相关账户,消费核算的指标,资本形成的核算方 法,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2 .难点:收入分配及使用等系列账户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资金流量表的关系。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一)课程内容1 .投入产出核算与投入产出法的概念;2 .对称型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与内涵;3 .消耗系数;4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5 .投入产出分析应用。(二)教学要求理解投入产出核算与投入产出法的概念,投入产出表的概念及种
7、类,掌握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 结构及其中的平衡关系,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计算。了解RAS法,直接编表法, 理解间接编表法,熟练掌握行(列)模型的运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计算,掌握生产要素 综合平衡的分析。(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消耗系数的计算及应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 计算及应用,行模型及列模型。2 .难点: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及其基本模型。第五章资产负债核算(一)课程内容1 .资产负债核算的概念与开展,资产负债的估价原那么与方法;2 .资产负债账户及资产负债表;3 .资产负债变动核算及相关账户。(二)教学要求理解资产负核算的概念,资产负
8、债的估价原那么与方法。掌握各个资产负债工程的核算,理解资 产负债账户,掌握资产负债变动核算及其账户,理解持有资产损益的概念,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与平衡关系,国民财富的计算。(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资产负债的估价原那么与方法,资产负债变动核算内容,积累账户序列。2 .难点:资产负债的估价方法,期初期末资产负债表与资产负债变动核算的关系。第六章国际收支核算(-)课程内容1 .国际收支核算的概念、核算标准、核算方法;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种类、结构内容、平衡关系及编制;3 .国际投资头寸表的内容与结构;4 .国外账户体系中各账户结构及相互之间关系。(二)教学要求理解国际收支核算的概念、核
9、算标准、核算方法,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掌握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内容、平衡关系、编制方法,理解国际投资头寸表的内容与结构, 了解国外账户体系中各账户结构及相互之间关系;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关系。(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结构及平衡关系;国外账户体系的构成及其与国内机构部门的关系,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外账户的关系。2 .难点:国际收支中常见工程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登录。第七章国民经济物价和物量核算(-)课程内容1 .国民经济动态比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不变价账户的物量指数;3 .价格指数的编制及其应用;4 .国际比拟的目标与难点;5 .国
10、际比拟的购买力平价法;6 .汇率法与购买力平价法的差异分析。(二)教学要求了解国民经济动态比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物量指数的编制,理解价格减缩法,了解价格 指数体系的内容。理解GDP国际比拟的目标与难点,理解汇率法,掌握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原那么与双 边比拟的方法,理解汇率法与购买力平价法的差异。(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国民经济指标纵向比拟与横向比拟的方法。2 .难点:计算不变价GDP;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原那么与双边比拟的方法,理解汇率法与购买力 平价法的差异。第八章国民经济附属核算(一)课程内容1 .人口数量、构成和变动统计;2 .劳动力数量、构成和变动统计;3 .失业统计;4 .自然资
11、源统计;5 .环境保护统计。(二)教学要求掌握人口数量、构成和变动统计的相关指标,理解劳动力数量、构成和变动统计的相关指标, 理解就业与失业的概念及相关统计指标,了解自然资源统计和环境保护统计。(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人口数量、构成和变动统计的相关指标,劳动力数量、构成和变动统计的相关指标。2 .难点:人口变动统计的相关指标,就业与失业的界定与度量。第九章国民经济综合分析(-)课程内容1 .经济增长分析;2 .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关系分析;3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分析-;4 .综合国力测评。(二)教学要求掌握常用经济增长分析的方法,理解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关系分析指标,社会总供给和总 需求
12、平衡分析的指标和方法,了解综合国力测评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三)重点和难点1 .重点:经济增长分析的常用方法,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关系分析指标,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平衡分析的指标和方法。2 .难点:经济增长分析的指数法、经济增长模型和生产函数法。三、 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 教学实验上 机课程 实践%第一章总论66讲授法课程目标1和2第二章国民经 济生产总量核 算88讲授法课程目标1、2和3第三章国民经 济分配与使用 核算1010讲授法课程目标1、2和3第四章投入产 出核算88讲授法课程目标1、2和3第五章资产负 债核算66讲授法课程目标1、2和3第六
13、章国际收 支核算66讲授法课程目标1、2和3第七章国民经 济物价和物量 核算66讲授法课程目标1、2和3第八章国民经 济附属核算66讲授法课程目标1、2和3第九章国民经 济综合分析88讲授法和讨论法课程目标3合计6464四、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点名和回答下列问题10%平时作业2次10%期末考试闭卷80%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1.2008国民账户体系,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开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 银行编,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所译,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年11月第1版。2.国民经济统计学一一国民经济核算原理,杨灿,科学出版社,2017年8月第2版。六 大纲说明1 .由于学科理论成果、改革实践以及其他客观情况的变化,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对大纲内容作出 适当动态安排。2根据本大纲进行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用本课程理论解读宏观经济数据、 分析宏观经济现象。3 .每次课后布置适量作也题,并布置一些思考性探究性的讨论题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和运用知 识的能力。2017年 9月 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