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学会尊重1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什么显著成绩, 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2 .中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 人权。3 .中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 辱、(诽谤)和诬告陷害。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 别人的尊重。5 .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6 .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7 .过度维护自己的表现有(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8 .过度维护自己的不良后果是:(无法
2、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得不到好 的意见和建议)。9 .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10 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11 .“良言一句三冬暖”这句俗语体现了(语言)尊重。12 .尊重他人不仅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实际行动)上。13 .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让他人觉得(舒服)。14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看来,尊重他 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15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从事普通劳动的人,你认为他们值得尊重吗?为 什么?答:我认为应得到尊重。因为从事普通劳动的人靠自己的双手踏实工作, 为身边的人提供了方
3、便,没有他们的服务,就会给周围人们的生活造成困难。 因此,每个从事普通劳动的人都应得到尊重。16 .尊重自己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尊重自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 不自卑;(2)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17 .面对冒犯甚至侮辱,我们可怎样做呢?答:(1)指出对方的错误;(2)要求对方道歉;(3)必要时拿起法 律武器。东南亚国家联盟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13.谈谈中国在联合国中地位和作用。答: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参与了联合国的筹建过程。中国是联合 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有关键话语权。 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
4、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积极参加各项 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十课:我们爱和平.我们热爱和平,但(战争)从未远离。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据不完全统 计,二战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 )万。3 .战争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造成巨大伤害,也 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遗产)等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4 .(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5 .(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在 国际上都有同等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国家之间应当互相尊重, 尊重别过的文化、(制度)和价值观。6 . 2001年
5、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02年起,将每年的9 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7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中过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本着睦邻、(安邻)、富邻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 共同发展。8 .中国的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9 .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 (共同体)。10 .(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11 .对于战争,你想说些什么?答:
6、战争夺走了人们的生命,损坏了家园、破坏了环境,给人们精神和 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我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12 .上网查一查近三年“国际和平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答:2017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尊重、安全和尊严”;2018年的主题 是“和平权利世界人权宣言70周年”;2019年的主题是“气候行 动促进和平”。13 .中国为世界和平做了怎样的贡献?答:1.中国反对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中国主张和平解决 国际争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2.中国始终坚 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 路”建设是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3
7、.中国始终是世界和 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17 .怎样才能避免过度维护自己?答:1.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2.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 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3.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 对事不对人。18 .怎样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答:(1)在语言上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貌,不说恶意伤害他人的话; (2)在与人交往中,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 (3)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他人觉得舒服。19 .课本11页小小的善故事中女士的善举,你体会到了什么?答:在人际交往中,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维护他人自尊
8、,体会他人 感受,理解他人难处。第二课:学会宽容1 .(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和谐、美好生活重要基 础。2 .豁达宽容,与人为善能使人身心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维生素)。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冲突, 让人不开心,而(宽容)能让我们心胸开阔。2 .宽容让我们面对他人的无心之失是要(大度),不计较。同时,也 让我们面对他人的伤害时,要平息心中的不满,放弃报复的想法,懂得(原 谅)他人。3 .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可让我们平静下来,调整情绪,更为(客观)、 (大度)地面对问题。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 的自己。
9、5 .宽容并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 的。6 .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或 观点看法。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7 .宽容对生活有什么意义?答: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 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幸福、愉快。8 .刘青同学很调皮,班主任平时很宽容他。但是当刘青欺负并讽刺新转 来的同学时,班主任却严厉地批评了刘青,并让他向新同学道歉,并在全班 做检讨,你认为班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答:我认为班主任做得对。因为宽容并不是无限度的姑息迁就,而是有 限度、有原则的。刘青欺负并讽
10、刺新来的同学,是对同学的不尊重,伤害了 新同学的自尊心。班主任让刘青向新同学道歉,并在全班做检讨,既维护了 新同学的自尊,也教育了刘青。9 .对于那些不宽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答:(1)别人与自己不同,自己与别人也不同,不能可要求人人相同。(2)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3)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对错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有多种看法。(4)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综合大家的观点, 看法才有可能更加全面。第三课:学会反思.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是在(反思)o1 .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 (分
11、析)和(总结)过去。2 .在我们做了错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经过),吃一堑,长一智; 在我们取得成功以后,可反思(成功的原因),再接再厉;把握反思的时 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反思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作用)?答:(1)反思可让我们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2)反思可以让 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3)反思有助于明确自己 的努力方向,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实现。(4)反思可以更好地 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过去、现在、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做得更好。4 .反思有哪些方法?答:(1)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2)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
12、做得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3) 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4)如果能 够重来,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会怎样做?第四课:地球一我们的家园.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1 .宇宙空间很大,有数不清的星球,但这些星球都不能满足人类生存所 需的适宜的(温度)、(氧气)和(水)的要求。2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研人员建成的模拟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 号”建成后一年宣告失败,说明(人类居住环境无可替代)。4 .浙江乌镇依水而建的小屋、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的御寒冰屋, 都因地制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 .近百年来,随着(人
13、口增长)和(人类需求增加),地球越来越不 堪重负。6 .由于人类过度开采资源,无节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等,地球出现(资 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说一说下列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燃煤电厂排放废造成(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海洋上大面积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水 污染,海洋生物死亡);沙漠面积扩大会造成(农田、耕地、草场锐减,导致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会造成(海岸 退后,陆地面积减少,沿海地区洪涝灾害加剧),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造成 (降水减少,气候干旱,气温升高)。7 .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8 .2016年4月,175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0 .为保
14、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国重新修订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1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2 .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 物的高效回收)。13 .你知道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 能)。14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 地球日)。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15 .仿写日本水俣病案例,写两个类似的图示。例:(人类排放未处理的废水)一(海水污染)一(鱼虾中毒)一(人 类染病)(1)(人类过度砍伐树木)一(森林减少)一(土地荒漠化)一(气 候变化)(燃
15、煤发电排放废气)一(空气污染)一(雾霾天气增多)一(影响健 康).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答: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随意破坏生态环 境,就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16 .太阳能、海浪、地热、风能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点?人类使用新能 源替代石化燃料对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答:太阳能、海浪、地热、风能等新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人 类使用这些新能源替代石化燃料既可以节省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减少环境破 坏,又不会产生温室废气,污染空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17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该怎么做呢?答:(1)不乱扔垃圾,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做好家里的垃圾分 类。(2)节约
16、用水。(3)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不让父母开车接送。(4)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踩踏绿地。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1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 震)、(泥石流)和(病虫害)。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是(种 类多,分布广)。2 .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 发或加重自然灾害。3 .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 防 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4 . 200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 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做了规定,共分为四级,依次用(蓝)色、(黄) 色、(橙)色和(红)色表示。5 .
17、 1.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生活,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人 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6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 神共同应对灾难。7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该怎么做呢?答:(1)不乱扔垃圾,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做好家里的垃圾分 类。(2)节约用水。(3)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不让父母开车接送。(4)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踩踏绿地。8 .说一说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答: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 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9 .怎样防御自然灾害?答:(1)增强防灾避险意识、
18、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 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2)建立气象、海洋、地质等灾害的监 测,建设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3)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 提高抗灾能力。(4)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1 0.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 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 这件事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怎样的精神?答:这件事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追溯人类文明发祥地,我们发现人类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2 .(长江)和(黄河)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
19、被称为(母亲河)。3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4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5 .我们发现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出现。6 .世界上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 类文明)的瑰宝,见证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7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成遗址,距今已 有33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 除了殷墟,我还知道(长城)、(故宫)、(少林寺)(都江堰) 等文化遗址。9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迄今已知的
20、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 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古巴比伦)。10 .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 互相学习和借鉴的。11 .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 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12 .古代文明的遗迹使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 神财富)和(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13 .在()里填写下列房屋和用品是河姆渡人还是半坡人居住或使用 的?半坡人居住河姆渡人居住半坡人实用工具河姆渡人使用工具.古代各国文明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答: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
21、而是互相 学习和借鉴的。第七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1 .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 ) %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仅占地 球表面积的(29 ) %o.七大洲是指(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州)、(北美洲)、(南极洲)。2 .四大洋是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3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请你写出几种地形:(平原)、(高原)、(盆地)、(高山)、(峡谷)。4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5 .探戈、桑巴、恰恰等别具风情舞蹈,是(拉丁美)州盛行的舞蹈。 (草裙舞)和(花环)被称为夏威夷的两大特征。凯利舞是(苏格兰) 高地的特色文化。6 .礼仪是
22、约定俗成的,人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尊重)。7 .(握手)是许多国家人们见面时最常见的礼节。8 .在全球化时代,对于不同国家地文化,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 重)差异。9 .各种文化应该互相(尊重)。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该 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在文化交流 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要(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10 .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 慧)。11 .说一说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答:文化交流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理解。同时,文化交流不仅 使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特色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不同文化取
23、长补短, 共荣共存。第八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1.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根据前人的 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 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 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异景观,证明了新天文学说。3. 15世纪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经历了两次伟大的航行。一次是中国的 (郑和)下西洋。另一次是欧洲的(哥伦布)航海。4.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 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5. 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和 人类自
24、身的看法。6.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7 .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8 .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9 . 1970年4月,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拉开了我国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10 .我国从2001年开始,把每年5月的第三周定位(科技活动周)。11 .哥白尼、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答:表现了他们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惜 牺牲生命的精神。12 .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探索,开辟了新航路,有什么意义? 答: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
25、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 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13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科技成果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哪 些烦恼?答:科学技术成果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例如农药在除虫、没草的同 时,也会对土壤、水和农作物造成污染;电子产品会产生电子垃圾,同样也 会给环境造成污染。14 .如何减少科技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答:(1)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2)通过法律约束、共同约定、 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第九课: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组成(国际组织)。1 .按照地理范围,国家组织可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地区性国 际组织)。2 .按照职能范围来分,国际组织可分为(一
26、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 性国际组织)。3 .国际组织在推动国家之间广泛的(交流合作)、(解决矛盾纠纷)、 (促进和平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 .(联合国)是当代最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 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增进各国友好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 的作用。5 . 1945年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 议,通过了(联合国宪章)。截至2019年1月,联合国共有(193 ) 个会员国。6 .联合国徽记图案是一幅从北极俯瞰的世界地图,地图周围环绕着(橄 榄枝)。7 .联合国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其中(秘书 长)是联合国的首席行政长官。8 .联合国大会由(所有会员国)组成。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包括(中 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等五个国家。联合国国际法院位于(荷 兰)。9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之一,被称为(经 济联合国)。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10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 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践行中 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利益。11 .指出下列图标是哪个国际组织的标志?联合国国际奥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