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论语》试题精选(附解析).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018年北京卷)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子路问:“闻斯【3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 也兼人,故退之。”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那么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 想。试题解读:译文:子路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 ”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 能听到就行动呢? ”冉有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 ”孔子说:“一 听到就行动。”公西
2、华说:“仲由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父亲 和兄长都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 您说一听到就行动。我有些糊涂了,斗胆想问问老师。”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重点词汇:诸一一兼词,相当于“之乎”如之何怎么;怎么办 惑糊涂 是以诗意的生活画面和形象的比喻表达安贫乐道的人生追求。孔子的语 言,典雅不枯燥,生动不浅俗,含蓄不晦涩,准确不乏味,可谓“文质 彬彬”的典范。7.(2019年通州一模)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宪问篇:子路日:“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日:未仁乎? ”子日:“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3、。如其仁,如其仁。”子贡日:“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日: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假设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上面两那么论语中记述了子路和子贡质疑而孔子肯定管仲是“仁者” 的对话。请简要概括学生质疑和孔子肯定的理由,并说明孔子的回答反 映了其怎样的思想。试题解读: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死。”接着又说:“管仲是不仁吧? ”孔子说:“桓公屡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 不用武力,都是管仲出的力。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
4、能以死相殉,反 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 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 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玷,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 语八伶)子路日: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 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 左衽矣。岂假设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 问)以上三那么语录都涉及了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请简述孔子批评管仲和表扬
5、 管仲的原因,并概括孔子品评人物所遵循的原那么。(5分)试题解读:译文: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太小啦!”有人问:“管仲节俭吗? ”孔子说: “管仲有三处豪华的公馆,他手下的人从不兼职,怎么能称得上节俭呢? ” “那么管仲懂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举行友好会见时,在 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就有这样的士台。如果说管仲 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曾与其争位,杀 掉了他),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死。”接着又说:“管仲是不 仁吧? ”孔子说:“桓公屡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
6、不用武力,都是管仲 出的力。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 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 一切,人民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 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 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重点词汇:或 有人摄 兼任死为而死相辅佐微一一如果没有谅诚信解析:第一那么孔子之所以认为管仲“器小”,孔子有两点依据,一是 管仲缺乏节俭的美德,二是管仲不遵礼制。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礼制 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管仲不遵礼制,当然称不上君子。在古代道德
7、评 价中,节俭占有很大的分量,而管仲生活奢侈,故而受到孔子批评。有 人也许会问,遵礼和节俭与“器小”有何关系?在孔子看来,遵礼是对 传统和制度的敬畏,节俭是对自己欲望的约束,越礼必然狂妄,奢侈必 然放纵,狂妄放纵的人肯定偏狭,容不下不同思想和持不同意见的人, 故日“器小”。器小之人,固然可以凭才干成功于一时,但很难广采博 纳,建立起为后世效法的制度。确实,管仲辅佐齐桓公建立了伟大功业, 但是,在他死后,齐国便人亡政息了。也就是说,管仲并未为建立一套 真正的能使齐国长治久安的制度。孔子说他器小,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后两那么,孔子与子贡谈论的是“管仲不死君难”是否为仁。子贡认为, 管仲不能算仁者
8、,甚至连忠臣也算不上。但是孔子并不这样看,他说管 仲虽然没有为国君而死,但他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让社会战乱稍安, 百姓安居乐业,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贡献巨大。不仅如此,管仲的 恩德还泽被后世。如果管仲当时追随公子纠死掉了,历史将会是另一个 样子。在与子路的谈话中,孔子对召忽的死并未加以贬斥,当然也没有 说死于君难就值得赞赏。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一个人生也好,死也好, 这是一种个人选择,而如何使这种选择更富有意义,更有价值,才是值 得我们考虑的。答案:批评管仲的原因:不节俭,不知礼(每点1分,共2分)。表扬管仲的 原因:尊王攘夷,保存了华夏文明,造福百姓(2分)。孔子品评人物 遵循的原那么:坚持
9、两点论,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地品评人物;遵循重 点论,看事功重于看小节(1分)。57. (2021年房山一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6分) 子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论语为政)子日:“小子!何英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可以怨。(论语阳货)(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1)请指出“一言以蔽之”中的“一言”指什么,并解释其所指内容的意 思。(2分)请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读诗经对我们的意义,并择其中一点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4分)试题解读:译文:孔子说:“诗经三
10、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粹。”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 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挖苦方法。近那么可以用其中的道理 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曾经单独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 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 就学诗。重点词汇:蔽概括兴观群怨一一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尝一一曾经 趋一一小步快走,表示恭敬解析:(略) 答案:(1) “一言”指的是“思无邪”,(1分)其意思是“(诗经的)思想主旨纯粹无邪”。(1分)读诗经,可以借其纯粹的
11、思想提升我们的境界、陶冶我们的情操,(1分)可以激发我们的心志,助我们观察、融入、评论(参与)社会 生活,(1分)可以帮我们提高处世立言的能力。(1分)启示从略。(谈 启示占1分)(2021年平谷一模)阅读下面含有“直”字的论语五那么,回答 问题。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哀公问日:“何为那么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那么民服;举 枉错诸直,那么民不服。”(论语为政)子曰:“恭而无礼那么劳,慎而无礼那么蕙,勇而无礼那么乱,直而无礼那么 绞。君子笃于亲,那么民兴于仁;故旧不遗,那么民不偷。”(论语泰伯)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惶惶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 语
12、泰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 德。”(论语宪问)(1)概括“直”字的几种释义。(3分)(2)结合语句,联系现实,谈谈孔子认为的“直”带给你的启示。(4 分)试题解读:译文:孔子说:“人凭着正直生存在世上,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靠侥幸 防止了祸害啊。”鲁哀公问道:“我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 ”孔子答道:“把正直的 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那么百姓就服从了;如果把不 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孔子说:“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只知谨慎小心,却 不知礼,便会害怕多惧;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
13、乱;心直口 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民 众中那么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那民众便不 会对人冷冷淡然了。”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幼惟而不谨慎,看上去诚恳却不守信用,我 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 恩德呢?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重点词汇:罔不正直错一一同措,放置 枉不正直,弯曲蕙一一害怕绞一一刻薄侗幼稚,无知怪怪一一诚恳的样子解析:此题需要分析“直”的几个意思,其实就是语境义的问题,能 够用恰当的词汇表达就可以。下面谈启示,任选一个方面去说。答案:正直(的人
14、),直爽(坦白、爽快、直率),公平(刚直不屈)。58. (2021年密云一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学而第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第十四)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那么爱人,小人学道那么易使 也。“(论语阳货第十七)(1)请解释“爱之,能勿劳乎,与“小人学道那么易使也”。(2分)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君子之爱的认识,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4分)试题解读: 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
15、待政事,并且 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保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 种、收获的时间。”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吗?忠于他,能不以善言来教诲他 吗?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就会爱人,老百姓 学习了道就容易使唤。”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 才说的话是同他开玩笑罢了。”重点词汇:道一一通“导,引导之意。此处译为治理。千乘(sh加g)之国:乘,古代用 四匹马拉的兵车。春秋时期,打仗用兵车,故车辆数目的多少往往标志 着这个国家的强弱。千乘之国,即代指大国。敬事一一“敬是指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即
16、今人所 说的敬业。爱人一一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 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 言。使民以时一一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里是说役使百姓要 按照农时,即不要误了耕作与收获。解析:关于君子之爱的内容,也是需要根据选文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 其实就是不同的对象。答案:爱之,能勿劳乎:爱一个人,能不勉励他勤于劳作吗? /爱一个人, 能不让他勤劳吗?小人学道那么易使也:小人(老百姓)学习道(礼乐)就容易驱使了。(2)君子之爱是就统治者的立场而言的,“爱人”即“爱民”,孔子的 爱人思想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来源之一,(1分)故“爱人”可与“
17、仁” 同义,也是学习道(礼乐)的目的。(1分)孔子也指出明智的、真正 的爱并非让一个人享受安逸,而是劝勉他通过努力而奋进向上。(1分) 就真正的“爱”而言,确实刺到了当下某些“温室”教育的痛处,好的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独立面对挫折和苦难的能力,而不是一味溺爱。(1 分)(4分。共4点,每点1分)(2021年通州一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张日:“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 张)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请解释“见贤思齐”与“见得思义”。(2分)结合以上材料,请分条简述“思”对于
18、提升个人修养的意义。(4分) 试题解读: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 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子张说:“土人看见危险肯献出生命,看见有所得就想想是否合于义,祭祀时想到恭敬,服丧时想到悲哀,这也就可以了。”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笃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常 常思考眼前的事,仁就在这中间了。”重点词汇:省一一反省致给,献出笃一一坚定解析:第二问强调的是“思”对于提升个人修养的意义,也是不同方 面,依旧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答案(1)见贤思齐:见到有德行的人想向他看齐。见得思义:遇到得利的事 要考虑是否符合正义。意义:树立人生典范,约束言行举止,提升思想境
19、界。62. (2021年东城二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行也;于予与何诛? ”(公冶长)子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日:“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1)请解释“宰予昼寝”和“不舍昼夜”。(2分)(2)结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时间的认识。(4分)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 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重点词汇:死一一为动用法,为而死相辅佐微假如没有工乐诚信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
20、需要先翻译文 段,大体把握文段意思,然后概括作答。学生是质疑的角度:子路日:“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日:未仁乎? ”意思:子路说: “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节,但管仲却没有自杀。”子贡日: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的意思同上。子 路和子贡两个学生都认为管仲不能为主人死节,又辅佐桓公,背叛主子, 不忠。孔子是肯定的角度:子日:“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 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意思是:孔子说:“齐桓公屡次召集各诸侯 国,主持盟会,没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 算他的仁德!这就算他的仁德! ”子日:“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天
21、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假设匹夫匹妇之为 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意思同上,都是肯定的角度,概括作 答即可。答案:学生质疑的理由:管仲不能为主人死节,(又辅佐桓公,背叛主子)不 忠。孔子肯定的理由:管仲辅佐桓公不以武力称霸,维护了天下的秩序,试题解读: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 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又说: “起 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 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孔子说:“给我增加几年的寿命,让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 就
22、可以没有大过错了。”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孔子说:“假如有人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之内就可以见到成效了, 三年便能成效显著。”重点词汇:朽一一涂抹加一一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苟假如,如果期满一年解析:(略)答案(1)参考答案:宰予在白天睡觉白天黑夜都不停止(2)答案要点: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利用时间,不断学习,增加个体生命质量; 时间飞逝,时不我待;利用时间,事业有成。63. (2021年西城二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那么止,
23、毋自辱焉。”(颜渊) 注释:几:轻微,婉转。道:引导。(1) “劳”有“劳累”和“忧虑”的意思,材料中“劳而不怨”的“劳” 的意思应该是(2分)(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在劝告父母和朋友方面的共同原那么,并简 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分)试题解读: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 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 子贡问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 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侮辱。”重点词汇:事侍奉毋不要解析:原那么应该比拟好说,关键是谈自己的看法时要做引申,要有观 点和分析,千万不能只是重复孔
24、子的观点。答案(2) (2分)参考答案:忧虑(3) (4分)参考答案:原那么: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就不再劝说。看法:略(2021年朝阳二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共6 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请解释两那么章句中的“和”的含义,再谈谈你对“和”的认识。(6分) 试题解读:译文:有子说:“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的圣明君主治 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 原那么去做。如遇到行不通的,仍一味地追求和
25、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 它,也是行不通的。”孔子说:“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 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重点词汇:节节制同苟同 解析:有关“和而不同” 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异的、多样 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说过:“假设以水济水,谁能食之?假设琴瑟 专一,谁能听之? ” (左传昭公二十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基础 上,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异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于是便 有了论语子路中的那句话。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 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 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
26、不和”那么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 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 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与小人不同,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注重人际往来中的利益纠葛,但在大 是大非面前却勇于坚持立场;真正的君子并不十分计较人际往来中的是 非恩怨,但却能在正视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因此,真正的君子 或许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能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这,也便是“和而不同”的境界所在。答案“和”:和谐,调和(1分)。“和”与“礼”相互作用:在强调礼治的基础上,要注意用“和”来 调节;在强调“和谐”的时候,要注意用“礼治”来约束。(3分) 既要保持“和谐”,也要坚持独立。(
27、2分)( 2021年海淀二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6分)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那么可矣,抑末也。本之那么无,如之何? ”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 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子张)注释:言游,即子游。意思是,君子之道,哪一样应该先传,哪一样应 该后传。试题解读: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们,做洒水扫地、接待客人、趋进走退一类的事, 是可以的,不过这些只是细枝末节的事。根本的学问却没有学到,这怎 么行呢? ”子夏听到这话,说:“咳!言游说错了!君子的学问,哪些先传授、哪 些后传
28、授,就好比草木一样,是区分为各种类别的。君子的学问,怎么 能歪曲呢?有始有终地循序渐进,大概只有圣人吧!”重点词汇:抑一一表转折,可是焉怎么诬歪曲解析: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那么自王公以下,至于庶 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 御、书、数之学。及其十有五年,那么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 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接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 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节之所分也。”洒扫应对进退小学 末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 本(君子之道)人的才性资质不同,如同草木有别,故教人要因材施教。对初学者讲道 理,既不易领会,又空费
29、精神,不如从具体做事入手。洒扫应对进退, 当然是琐碎的日常事务,但中间也含着道理。由此导入,既学会做事, 又领会其中道理,不应以本末精粗之别而轻视。答案子游观点:洒扫应对进退是小事,学习这些是舍本逐末。子夏观点:洒扫应对进退等小事应该学习,道在其中。子游认为学习此事是门人所做之事,子夏做那么是本末倒置,追求细枝末 节。而子夏认为子游言过,学习君子之道是不管先传与后传的,学习洒 扫应对进退之事也很重要,有始有终便为圣人了。我更同意子夏的观点, 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便知小事和所谓“末节”之重要性, 假设平日中我们连洒扫,向人问好等小事都做不到位,那么修习更宏阔的 仁道、君子礼义更是无从
30、谈起的。应从点滴做起。64. (2021年丰台二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子贡问日:“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 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 弟焉,”曰:“敢问其次? ”日:“言必信,行必果,经廉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日:“噫!斗筲之 A,何足算也!”(子路)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 谓土矣。朋友切切偲偲, 兄弟怡怡。(子路)(1)请解释“斗筲之人”与“兄弟怡怡”。(2分)(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心目中“土”必备的品格。(4分)试题解读:
31、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称得上土呢? ”孔子说:“能用羞耻之心约 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这就可以称作 了。”子 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土是什么样的? ”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 他孝顺,乡里的人称赞他友爱。”子贡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土是 什么样的? ”孔子说:“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这虽 是耿直固执的小人,但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土 了。”子贡说:“现 在那些执政的人怎么样? ”孔子说:“唉! 一班器量狭小的家伙,算得 了什么呢! ”子路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土呢? ”孔子说:“互相帮助催促而又和 睦相处,就可以叫作上了。朋友之间互相勉励催促,兄弟之间和睦相处。” 重点
32、词汇:弟一一同悌,尊敬兄长切切真诚偲偲一一互相责勉解析: 所谓“土”应具备的品格,逐条说明即可。在孔子看来,“行己有耻” “不辱君命”方可算得上“土” ;差一点的 像怀有孝悌之心的、有着良好口碑的人也还可以算得上土;再退而求其 次,那些做人诚信、行动果断的人也还凑合,不过统治者却算不上。孔 子的话里有点儿“肉食者鄙”的味道。依据孔子的观点,我们可以按照 要求从高到低把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土、中土和下士。所谓的上土就是国家级的土,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怀有羞耻之心、出使他 国不辱使命的人。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不已的时代。各国在 内政、外交、军事上都是矛盾重重,为化解复杂的矛盾,就得找到有
33、才 能的人出使别国进行周旋。当然,前提是必须得保证这个人的道德修养 没问题,这就是孔子所言的“行己有耻”,也就是说他对自己的行为要 有羞耻之心,上要维护国家的利益不受损失,下要维护个人的尊严不受 伤害。在此基础上不辱君命,才称得上是上士。秦昭王想得到赵国的国 宝和氏璧,却又不想兑现许诺给赵王的15座城池,结果蔺相如看出了秦 王的意思,以损毁玉璧作威胁,换得秦王的退让。蔺相如随即让属下带 着玉璧回国,“完璧归赵”。蔺相如此举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维护了 个人尊严,堪称土之表率。而中土就是指宗族级的土。这种人时刻铭记孝悌之义,关爱父母兄弟, 在宗族和乡里为人称道。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孝悌的意义在于
34、通过 关爱亲人这种实际行动到达凝聚并团结种族、宗族的目的,增强人们的 宗族认同感。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社会就是由无数个以宗族为单位的个 体共同组成的,只要宗族内部人员团结、人们的宗族认同感强烈,那么 整个社会就能正常有序地运行,这是统治者最希望的结果。作为个体人, 如果能做到谨守孝悌之义,那即是对家族的贡献,也是对国家的贡献, 所以孔子对此不吝表扬,说此类人亦可算作“土”。时年九岁,母丧 父存,温衾扇枕,奉侍晨昏”的东汉黄香,他的孝行为邻居和乡里所称 道,最终感动太守刘护,刘护上书朝廷,推举其为“孝廉”,后来他一 路平步青云,直做到尚书令。孔子眼里的下士是指朋友级的士。虽然“硅硅然小人”,但在朋
35、友圈子 里讲信义、重行为,还是值得称道的。古人讲,与友人交,一定要言而 有信。春秋时期的季札,有一次出使时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 就被他腰间佩剑所吸引,却又不好直说,只是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看 在眼里,内心暗下许诺: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 怎料季札出使返回时徐君已经过世。季札解下配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 季札的随从疑惑地问: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剑悬在这里,还有必要吗? 而季札却说:虽然他已经走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怎么能 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义呢?君子讲求诚信与道义,就像 季札,他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答案器识狭小的人兄弟之间
36、和睦相处有羞耻心有外交才能以孝悌见称讲诚信朋友间能相互批 评(2021年昌平二模)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假设无,实假设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泰伯)(1)请解释“有假设无,实假设虚;犯而不校”。(2分)(2)结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与曾子思想的相同点,并谈谈对你的启示。(4分)试题解读: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谥他文的称号呢? ”孔子说:“他聪明 勤勉,喜爱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他文的称号。”曾子说:“有才能却
37、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 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 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重点词汇:是以一一倒装结构,因此解析:(略)答案(1)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的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 也不去计较。(2)相同点:都主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启不略。65. ( 2021年房山二模)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6 保存了华夏文明。孔子的回答反映的思想:评价一个人要看大处、大节、 大信、大功。8.(2019年房山二模)“仁”是论语的基本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到今天更是发扬光大。
38、 请从下面所列论语关于“仁”的言论中选择一那么,谈谈你对其意 义的理解和它的影响。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 ”不问 马。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试题解读: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 退朝回来,说:“伤到人了吗? 没问马怎么样了。(注:这两句在论 语中不是一章)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 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赞许你有仁德
39、。实行仁德要靠 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损害仁,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价)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 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 知人也。”(论语尧日)人们对“君子无所争”的“争”字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是“争夺” 的意思,有人认为是“以力相争”的意思。请分别以“争”的这两种不同解释为前提,翻译划线句子: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2分)请结合
40、以上四那么材料,分析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是怎样的。(4 分)试题解读: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 孔子说:“君子谋求的是道而不去谋求衣食。耕作,常常会有饥饿;学习,往往得到俸禄。君子担忧是否能学到道,不担忧贫穷。”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 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没有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就没有方法 宣身处世,不知道分区分人的言语,便不能了解别人。重点词汇:射一一指古代的射礼。大射礼规定两人一组,相互作揖然后登堂
41、,射完 再相互作揖退下。各组射完后,再作揖登堂饮酒。揖一一拱手行礼。解析:关于“谋道不谋食”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谋道还是谋食,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选择。选择不 同,人生就不同。孔子主张的“道”,指的是立身行事、治国安邦之道。 他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如果能体会到道的妙处,就 算是立即死去也毫无遗憾,可见道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 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是道。只有追求仁道,才能表达出生命的意义与 价值。而食指的是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的食物,以及人们赖以 生存的其他物质资料。樊迟曾向老师请教如何耕稼,孔子很鄙视他,说喜欢耕作的樊迟“小人 也”。在本章中,孔子又说,“耕也,馁在
42、其中矣”,意思是说,种地 也不能防止饿肚子。后代有学者因此认为孔子瞧不起从事农耕的劳动人 民,应该受到批判。这是他们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一种曲解。孔子主张仁 者爱人,他并没有瞧不起农业,更没有瞧不起农民,他之所以说“君子 谋道不谋食”,意思是君子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应该致力于立身行事、 安邦治国。这是从整个社会着眼,认为只有社会安定了,土农工商各行 各业才能正常运营,人们才有的吃有的穿。如果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 生,老百姓自顾不暇,谁还有心思耕种呢?君子治理好社会,君主自然 有所回报。由此可见,君子不是“不谋食”,他们恰恰是通过“谋道” 来“谋食”,即孔子所说的“学,禄在其中也”。孔子说“君子谋道不
43、谋食”,只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谋道的重要性,而 不是说君子就不用吃饭了。人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就是活着,因而吃饭 穿衣之类的生理需求是最重要的。孔子所说的食,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物 质基础;而孔子终生追求的道,无疑就是上层建筑,没有物质基础,上 层建筑也无从谈起。孟子对食的重要性理解的最为透彻,在告子上 中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人要是饿死了,还 说什么精神道义呢?但是也不能把眼光都盯在食物上,还应该有一种精 神。如果没有精神的指引,人们的行为就会陷入迷茫。因而,对“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最正确理解是,要坚持道,这是不能动摇 的,在坚持道的前提下谋食。答案第一种翻译:君子没有什么可
44、争夺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赛 射箭吧!(1分) 第二种翻译:君子不以力相争,如果一定要以相力 争的话,那么礼射之时可以! (1分)(2)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是:为人宽怀礼让,不与人争夺(或:不以力 与人相争);(1分)追求道义,不在意物质生活;(1分)站在公正的 立场上识人、断言;(1分)能够做到乐知天命。(1分)66. (2019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
45、之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 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 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 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试题解读:译文: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 到它们,君子不享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 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那么,怎么能 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 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那么,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重点词汇:恶乎一一怎样
46、造次一一急促、仓猝颠沛一一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解析:第一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重点 在于如何如何去表述这个“道”,对于一些同学来说就有些困难了,所 以日常表达的训练很重要。第二题。考查同学们的灵活性,对同学们要求较高,要把道理说明白, 并且说合理。答案“其道”指仁或仁道。全段表达了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离开仁 的思想。根据第一种解读,句意为: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 贱,根据第二种解读,句意为:因行仁道而陷入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 贱。67. (2020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47、)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 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太宰问于子贡日:“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日:“固天纵之 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 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1)请解释“生而知之者”与“不知而作之者”。(2分)(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 的启示。(4分)试题解读:译文:孔子说:“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 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毛病。多 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太宰向子贡问道:“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他这样多才多艺呢? ”子贡 说:“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