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共混》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共混》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聚合物共混(Polymer Blending)课程代码:07410154学分:2学时:32(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复合材料、材料性能 与测试方法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材: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王国全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 一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聚合物共混是材料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与材料科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它是建立在高 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和聚合物成型原理基础上的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高聚物共混与复合的机理, 共混物
2、的结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课程,对于现有高聚物的改性工作起着指导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聚合物共混物及复合材料的基本理论、制备方法、表征技术、改 性原理及最新进展,能够运用共混、共聚、交联、互穿网络等制备技术,进行聚合物共混物及复合 材料的改性,新型聚合物共混物及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2:掌握聚合物共混过程及其调控;课程目标3:掌握聚合物共混工艺的设计和加工;课程目标4:掌握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及应用。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1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
3、1 聚合物共混发展概述1.2 聚合物共混的优势1.3 聚合物共混应用与研究(二)教学要求了解聚合物共混的发展历史;掌握聚合物共混的优势;理解聚合物共混应用与研究。(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聚合物共混的优势;(2)难点是聚合物共混应用与研究。第2章 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一)课程内容2.1 聚合物共混的定义2.2 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2.3 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2.4 关于共混物形态的基本概念2.5 关于相容性的基本概念2.6 聚合物共混的分类2.7 共混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的基本框架(二)教学要求掌握聚合物共混的定义、分类、及主要方法、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理解共混物形态、相容性 等方面的基本概念;
4、了解聚合物共混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的基本框架。(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和组分含量表示方法;(2)难点是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第3章聚合物共混过程及其调控(-)课程内容3.1 混合的基本方式与基本过程3.2 聚合物共混过程的理论模型3.3 共混过程的实验研究方法3.4 共混过程的调控方法(二)教学要求掌握混合的基本方式、基本过程及调控方法;理解聚合物共混过程的理论模型;了解共混过程 的实验研究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共混过程及其调控方法;(2)难点是共混过程的理论模型。第4章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课程内容4.1 共混物微观形态研究的基本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4.2
5、 共混物形态的观测研究方法4.3 共混物形态的表征与研究4.4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4.5 多组分共混体系的形态4.6 共混物的结晶结构4.7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测试技术发展(二)教学要求掌握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及共混物形态的表征方法;理解共混物的结晶结构;了解聚 合物共混物形态测试技术发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的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2)难点是多组分共混体系的形态及共混物的结晶结构。第5章共混物相容热力学(一)课程内容5.1 共混物相容热力学5.2 相容性的实验研究方法5.3 共混物的相界面5.4 相容剂(二)教学要求掌握共混物的相界面形成与破坏机制、共混物
6、相容热力学;理解共混体系中的相溶剂;了解相 容性的实验研究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共混物的相容热力学;(2)难点是共混物的相界面。第6章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一)课程内容6.1 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因素6.2 共混物性能的预测6.3 共混物试样制备与测试6.4 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6.5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6.6 共混体系的其它性能(二)教学要求掌握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性能预测;理解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了解共混体系试样的制 备与测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共混物性能的预测;(2)难点是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及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第7章聚合物共混的应用(一)课程内容7.1 聚合物共混应
7、用体系的选取7.2 通用塑料的共混改性7.3 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7.4 橡胶的共混改性(二)教学要求掌握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及橡胶的共混改性;理解聚合物共混应用体系的选择原则。(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聚合物共混应用体系的选取;(2)难点是塑料和橡胶的共混改性。第八章聚合物化学反应第10章聚合物共混工艺与设备(-)课程内容10.1 共混工艺路线的设计10.2 共混设备简介10.3 挤出共混设备与工艺的调控(二)教学要求掌握聚合物共混工艺路线的设计;理解挤出共混设备与工艺的调控。(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共混工艺路线的设计;(2)难点是挤出共混设备与工艺的调控。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如课程
8、不含实验,该项可不填)编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类型要求支撑的课程目标12注:1. “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2. “要求”填必做、选做。实验L (实验名称)写明实验目标及要求。实验2:(实验名称)写明实验目标及要求。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按序填写)课堂 教学实 验上机课程 实践小 计第一章22讲授法1AA- -. 弟一早44讲授法、讨论法、研 究型教学方法1、2第三章55讲授法、讨论法、研 究型教学方法1、2第四章44讲授法、讨论法、演 示法1、2第五章44讲授法、讨论法、研 究型教学方法1、2第六章55讲授法、讨论法、研 究型教学方法4第
9、七章44讲授法4第十章44讲授法、研究型教学 方法3合计3232注:1 .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2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项目、案例 等教学方法)等。五、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以随机的形式,在授课过程中进行随堂提问, 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的听课效果和课后及时复 习消化本章知识的能力,结合平时的随机点 名,最后按10%计入课程总成绩。10%平时作业课后每章完成相应习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 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最后平均 成绩再按10%计入总成绩。10%大作业在授课内容进行中,结合课程内容,给出专题,10%
10、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自主学习聚合物共混理 论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交作业, 根据作业情况进行打分,按10%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闭卷)试卷题型可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及 综合分析等类型。根据评分标准计算得分并以 卷面成绩的70%计入课程总成绩。70%注:1.分学期设置和考核的课程应按学期分别填写上表。3 .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 论文、项目设计和作品等。4 .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5 .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王国全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及技术,陈绪煌、彭少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七、大纲说明(内容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要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1、每次课后布置2-5条作业,作业总量约为20-30题。另可布置一些思考题供学生理解教学内 容。2017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