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046753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细化工工艺学Fine Chemical Technology课程代码:13410062学 分:2学 时:32 (其中: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 材:精细化工工艺学,宋启煌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三3 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精细化工产品具有投资少、附加值高、利润大、品种多、更新快、技术密集度高等特点, 加速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本课程综合了精细化工发展的 重点及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反映了其先进性、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并与国民经 济重点发展

2、的精细化工新领域密切相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精细化工的基本面貌、技术范畴、重要系列产品的基本原 理、生产工艺、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打下精细化工工艺学的 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满足现代化工对精细化工专业人才 的需求。(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基本面貌、技术范畴。课程目标2:熟悉精细化学品配方设计原理,牢固掌握代表性的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工 艺、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课程目标3:能够设计典型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路线及生产工艺。(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1 .毕业要求1-3:能够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

3、杂化学工程问题。2 .毕业要求3-1: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工艺流 程,并能够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等。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3.毕业要求62:能正确认识化学工程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1-3毕业要求3-1/毕业要求6-2/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精细化工的定义、范畴和分类 介绍精细化工定义和分类方法。1. 精细化工的特点 精细化工产品具有品种多、利润大、投资少、附加值高、更 新快

4、、技术密集度高等特点。2. 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和动向包括传统大宗精细化学品的更新换代及优先发 展的关键技术。(二)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任务;了解精细化工的分类、特点。1. 掌握精细化工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产品开发;理解精细化工的共性和特性。第2章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技术开发(一)课程内容精细化工的生产特性。1. 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 精细化工工艺所涉及的化学计量学、配方设计原理。2. 精细化工的过程开发的一般步骤。3. 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 包括精细化工新产品的开发程序、开发新技术、开发规律及市场预测等。(二)教学要求了解精细化工产品技术和过程开发的一般规律和步骤。1. 熟悉配

5、方设计原理掌握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相关的计算及概念。2. 了解精细化工技术开发与市场的关系。第3章表面活性剂(一)课程内容.概述 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物化性质和用途。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4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二)教学要求.熟悉表面活性剂的有关概念、分类、性质;熟悉表面张力概念。1 .掌握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原理及雾化法连续硫酸化原理流程。2 .掌握硫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环磺酸盐)生产工艺路线,磺化反应的基 本规律,主要反应方程和反应等。3 . 了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品

6、种 及合成工艺。4 . 了解其他表面活性剂性能、制取原理。(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硫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环磺酸盐)生产工艺路线;1 .难点是磺化反应的基本规律,主要反应方程和反应。第4章合成材料助剂(一)课程内容概述介绍助剂的定义和分类,作用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1. 增塑剂 介绍主要品种,合成化学工艺。2. 阻燃剂 介绍主要品种,合成化学工艺。3. 抗氧剂 介绍主要品种,合成化学工艺。4. 热稳定剂介绍主要品种,合成化学工艺。5. 发泡剂 介绍主要品种,合成化学工艺。6. 抗静电剂介绍主要品种,合成化学工艺。(二)教学要求了解助剂的定义和分类,作用。1. 掌握增塑剂的增塑机理,主要

7、品种的合成工艺,最新发展趋势。2. 掌握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主要品种的合成工艺,最新发展趋势。3. 了解抗氧剂的的定义和作用。4. 了解热稳定剂主要品种及合成工艺。5. 掌握发泡剂、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是阻燃剂的合成化学工艺;1 .难点是增塑剂的增塑机理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第5章食品添加剂(一)课程内容.概述 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主要品种及生产方法介绍 防腐剂、乳化剂、 酸味剂、鲜味剂主要品种及合成工艺。1 .其它品种简介食品保鲜剂、食用色素、增稠剂、面粉添加剂等。(二)教学要求.熟悉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特点。1 . 了解防腐剂、乳化剂、酸味剂、鲜味剂的生产方法

8、及作用。2 .掌握一两种(如防腐剂)添加剂品种及生产方法;掌握山梨酸及其盐的反应机理、 生产流程;掌握对羟基苯甲酸酯的生产机理及生产流程及操作条件。3 . 了解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要求、生产方应机理、加工过程。(三)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防腐剂的生产方法及作用;1 .难点是山梨酸及其盐的反应机理、生产流程;对羟基苯甲酸酯的生产机理。第6章粘合剂(-)课程内容概述介绍其定义、分类、组成、用途、发展状况。1. 胶接的基本原理 胶接界面、粘附机理。2. 粘接工艺 胶粘剂的选用、胶粘剂配方的影响因素、粘接工艺步骤。3. 合成树脂胶粘剂主要品种和合成工艺简介。4. 合成橡胶胶粘剂主要品种和合成工

9、艺简介。5. 无机胶粘剂和天然胶粘剂 主要品种和合成工艺简介。6. 特种胶粘剂主要品种和合成工艺简介。(二)教学要求掌握粘合剂的定义、作用。1. 了解胶接界面、粘附机理、掌握粘接工艺。2. 了解胶粘剂的主要品种的合成工艺。(三)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合成树脂胶粘剂及合成橡胶胶粘剂的合成工艺;1. 本章的难点是合成树脂胶粘剂及合成橡胶胶粘剂的合成工艺。第7章涂料(一)课程内容概论介绍涂料的定义、分类、作用及特点。1. 涂料的基木作用原理 介绍涂膜固化机理及涂料配方的基本知识。2. 按成膜物质分类(重要涂料)涂料的添加剂介绍介绍提高涂料性能的添加剂3. 涂料的生产工艺实例。(二)教学要求掌握涂料的

10、定义、分类、涂料的作用原理。1. 了解涂料配方的基本知识。2. 了解按用途分类、剂型分类和成膜物质分类的重要涂料。3. 了解涂料的添加剂和涂料的生产工艺一些实例。(三)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涂料的作用原理;第8章香料(一)课程内容概述1. 天然香料的生产合成香料的生产2. 合成香料的制造调香3. 香料的评价和安全性香料生产现状及发展动向(二)教学要求了解香料的概念、构造、分类、命名。1. 了解代表性的动植物香料,了解合成香料的种类及香料工业合成实例。2. 了解香精的基本组成、香精的调配和配制。(三)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香精的调配和香料的评价;第10章化妆品(一)课程内容概论1. 化妆品工艺基

11、础化妆品工艺生产2. 化妆品研发程序与配方设计(二)教学要求了解化妆品的分类1. 熟悉化妆品原料类别组成;香料的类别组成;表面活性剂;保湿剂;色料与粉剂;水溶性高分子;其他添加剂等。2. 掌握化妆品生产机理、流程、配方(以一种化妆品为例)。3. 简解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原则。(三)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化妆品工艺生产;本章的难点是化妆品的配方设计。本章的重点是化妆品工艺生产;本章的难点是化妆品的配方设计。2.1.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 教学实验上机课程 实践小 计第1章10001讲授法1第2章10001讲授法1第3章60006讲授法1、

12、2、3第4章60006讲授法1、2、3第5章50005讲授法1、2、3第6章50005讲授法1、2、3第7章40004讲授法1、2、3第8章20002讲授法1、2第10章20002讲授法1、2、3四、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平时作业留给学生适当的习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针对某一主题,要求学生查阅文献,每人 以PPT的形式在课堂讲解或发给老师。计算全部作业的平 均成绩,按20%计入课程总成绩。0.2考勤及课 堂表现出勤率高,不旷课;无迟到早退;课堂表现积极。以随机 的形式,在每章内容进行中或结束后,随堂测试,或课堂 随机提问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的听课效

13、果和课后及 时复习消化本章知识的能力。0.1期末考试 卷面成绩期末考核:A:写作专题论文。要求:围绕老师制定的内容范围,自拟 题目,内容4000字左右,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以主流 中文核心期刊的版面形式为重要参考。参考英文源期刊可 酌情加分。B:开卷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合成题、 计算题等。若选择开卷考试,则题量应为闭卷考试题量的 1.5倍以上,且适当提高主观题的分值占比。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考核方式之一进行考核。0.7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1 .精细化工工艺学,李和平、葛虹,学出版社,1997年。2 .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学,刘德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3 .合成材料助剂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4 .新领域精细化工,陈开勋,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六、大纲说明.采用多媒体教学;1 .本课程的考核以写作专题论文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本课程无实验。2017年7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