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参考答案(110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035071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参考答案(1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参考答案(1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参考答案(1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参考答案(110页).doc(1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知识填空、小畜集、杨亿、钱惟演、醉翁、六一居士、苏洵、苏轼、苏辙、易安居士、“易安体”、陆游、杨万里、遗山、中州集、汉宫秋、西厢记、关汉卿1、柳开1、林逋、山园小梅1、李商隐1、子瞻、东坡居士1、后山体、山谷体1、幼安、稼轩1、论诗三十首1、裴少俊、李千金1、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2、感天动地窦娥冤 21、晏殊、晏几道2、苏洵、苏辙2、淮海居士长短句2、山中白云词2、元丰类稿2、北宋、唱2、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任选其三)2、崔莺莺、张生、红娘2、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3、琵琶记3、西昆体、西昆酬唱集3、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3、嘉祐集

2、、六国论3、黄庭坚、“山谷体”3、李清照、“易安体”3、西厢记诸宫调3、崔莺莺待月西厢记、3、元代、北曲3、虞姬自刎乌江4、高明 4、审势、审敌、权书、衡论、心术、远虑、管仲论、六国论(任选其二)4、喜雨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石钟山记(任选其二)4、庆湖遗老诗集、东山寓声乐府4、白石道人、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4、梦窗词4、辛弃疾、李清照4、西厢记诸宫调4、己斋叟、大都4、张可久5、李逵负荆51、栾城集、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二者任选其一)52、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任选其二)5、黄庭坚、秦观、5、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5、柳永5、辛弃疾5、大都、白朴、马致远、关汉卿(三者选

3、二)5、赵氏孤儿5、高文秀、李逵负荆6、关大王单刀会、西蜀梦6、王禹偁6、秋声赋、醉翁亭记、祭石曼卿文、泷冈阡表(任选其二)6、苏轼6、姜夔6、示儿6、赵师秀、翁卷6、萧观音、萧瑟瑟6、唐明皇、杨贵妃6、倩女离魂7、温州、“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71、白体、昆体、晚唐体7、渔家傲7、杜甫、黄庭坚、陈师道7、词论7、雨霖铃、八声甘州7、杨万里、范成大7、姜夔7、梧桐雨、墙头马上7、柳毅传书、张生煮海8、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任选其二)81、醉翁、六一居士82、后村长短句83、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84、易安、易安体85、白石道人、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任选其一)86、白朴、马致

4、远、关汉卿、卢挚(任选三人)87、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贩茶船、芙蓉亭(任选其二)88、贯云石、睢景臣、张养浩、刘时中、张可久、乔吉、徐再思、钟嗣成(任选其三)8、窦娥冤9、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91、杨亿、钱惟演9、柳开9、淮海居士长短句9、黄庭坚、“山谷体”9、梦窗词9、辛弃疾9、萧观音、萧瑟瑟9、梧桐雨、墙头马上9、高文秀、李逵负荆0、高明二、名句识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水护田将绿绕。、毕竟东流去。、红杏枝头春意闹。、疏影横斜水清浅 6、淡妆浓抹总相宜。7、脉脉此情谁诉。8、夜阑卧听风吹雨。9、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10、只留清气满乾坤。1、冻雷惊笋欲抽芽。1、澄江一道月分明

5、。1又岂在朝朝暮暮。1一一风荷举。1、泪眼问花花不语6、冻雷惊笋欲抽芽。17、一蓑烟雨任平生。18、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9、废池乔木,犹厌言兵。20、无可奈何花落去。21、每岁烟花一万重。2、闲看儿童捉柳花。2、山重水复疑无路。2、山河破碎风抛絮。2、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26、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7、行人更在春山外。28、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9、波心荡、冷月无声。30、醉翁之意不在酒。3、春风又绿江南岸。3、深巷明朝卖杏花。3、尘满面,鬓如霜。3、杜鹃声里斜阳暮。3、厩马肥死弓断弦。36、楼船夜雪瓜洲渡。37、身世飘摇雨打萍。8、稻花香里说丰年。39、尘满面,鬓如霜。40、

6、忧劳可以兴国。41、梅子黄时雨。42、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43、杨柳岸、晓风残月。44、黄蜂频扑秋千索。4、昨夜西风凋碧树。46、淡妆浓抹总相宜。47、澄江一道月分明。48心在天山,身老沧州。9、波心荡、冷月无声。0、厩马肥死弓断弦。三、问题简答、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全诗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上片前五句写临别所见,以柳寓离别之情。柳在古代常被寄以留别之情,古人即有折柳送别的的说法。词以柳起兴,借柳写离愁,并

7、将场景设于清寒的春天,更增离别之愁绪。、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4、上片前五句写临别所见,

8、以柳寓离别之情。柳在古代常被寄以留别之情,古人即有折柳送别的的说法。词以柳起兴,借柳写离愁,并将场景设于清寒的春天,更增离别之愁绪。5、此词是稼轩借登临之际,抒发自己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抑郁之情。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下片连续运用三个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这首词沉雄豪壮,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6、结构的宏伟和情节的曲折变化。作者把三千字的莺莺传扩大为五万字的说唱文学作品。在用曲词吟唱的同时,间以说白复述情节,使故事脉络分明,情文相生,发挥了说唱文学的特长。善于叙述。无论景物点染,气氛酝酿和人物事件的进展,都能运用曲词、说白自

9、如地加以表现。而且擅长人物内心的刻划,如莺莺与张生在长亭分别后,作者用黄锺宫一套九支曲子来刻划莺莺的心绪十分成功。提炼民间口语,吸收古典诗词里的句法与词汇。曲词朴素而流畅,语言字字本色,可以明显地看出长短句歌词在民间艺人手里是沿着和词家不同的道路发展的。7、欧诗则从自由啼啭的画眉联想到锁向金笼的画眉,在对两者的比较和反思中,表现了对人生自由的哲学思考。8、上阕着力描写出猎的阵势,豪兴勃发,气势恢宏。下阕抒写为国效力的愿望。9、青玉案词得以广为流传,正是由这四句奠定基础的。四句一问三答,以“一川烟草”喻愁的广泛,以“满城风絮”喻愁的深远,以“梅子黄时雨”喻愁的持久,取喻新颖而意思饱满。三个意象组

10、合成一幅朦胧飘忽、惝恍迷惘的意境,于江南其地其时,尤显契合无垠。这种意象组合在晚唐李商隐诗中不一而见。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其间影响的痕迹还是清晰可辨的。0、清代冯煦六十家词选例言说他“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即指出欧词具有多方面的美感特征。故而“疏隽深婉”构成了欧词主要的风格特征。11、词以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为依托,想在天外,意落人间,措思极为巧妙。上阕重点叙写二星相会。“纤云弄巧”的美景与七夕良辰彼此衬合。星流如飞,即见相会心情之迫切,盖一年一次,相等已久,故疾飞之中,恨意未消。歇拍以二星秋夕一相逢与人间常相厮守作一对比,揭

11、出二星七夕之会的意义实远在人间之上。上阕境界轻柔超逸,写爱写恨俱贴切到位。换头接写相会。“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二句,不惟属对精工,而且体物细微,极写相会时的缱绻情态,让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忍顾”句意思急下。“忍顾”实是“不忍顾”,旧恨刚消,新恨又成,来路转成旧路,佳期翻成记忆,故其惆怅如此,怨叹如此。煞拍两句复又振起,提出爱情的质量是以两情相悦的长久来衡量的,而非以朝暮相守的形式为依据。12、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里的大家,其作品擅长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秋思用意象叠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意境萧瑟苍凉,渲染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感触,似蕴含着无端的悲凉和无尽的思绪。景中含情,

12、蕴藉隽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景致衬托出“断肠人”的无尽思绪。深得唐人绝句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3、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全诗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14、塑造了敢于反封建压迫的灾民张忄敝古的形象和为民除害的清官包公的形象。包公的形象,既有历史上包公的刚正不阿,又有不同史载的幽默风趣,是个平民眼中亲近平和的清官形象。喜剧色彩第三折写包公乔装私访引起妓女王粉莲和两个贪官的误会

13、。15、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16、此诗表现对黄几复的同情与思念。诗中暗用了许多典故。前

14、半写往日的交情、今天的怀念。后半称赞黄几复不但清贫好学,而且干练有为,然而十多年来,还只在南海之滨作一县令。怜才之意、不平之情,跃然纸上。17、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18、结构的宏伟和情节的曲折变化。作者把三千字的莺莺传扩大为五万字的说唱文学作品。在用曲词吟唱的同时,间以说白复述情节,使故事脉络分明,情文相生,发挥了说

15、唱文学的特长。善于叙述。无论景物点染,气氛酝酿和人物事件的进展,都能运用曲词、说白自如地加以表现。而且擅长人物内心的刻划,如莺莺与张生在长亭分别后,作者用黄锺宫一套九支曲子来刻划莺莺的心绪十分成功。提炼民间口语,吸收古典诗词里的句法与词汇。曲词朴素而流畅,语言字字本色,可以明显地看出长短句歌词在民间艺人手里是沿着和词家不同的道路发展的。9、上片前五句写临别所见,以柳寓离别之情。柳在古代常被寄以留别之情,古人即有折柳送别的的说法。词以柳起兴,借柳写离愁,并将场景设于清寒的春天,更增离别之愁绪。0、此词是稼轩借登临之际,抒发自己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抑郁之情。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下片连续运用三个典故

16、,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这首词沉雄豪壮,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21、这篇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很有意义,它通过一桩冤案、错案,写尽当时官吏的昏庸无能、司法的弊病,写出了人民毫无民主权利的现实。从表面上看,一连串的巧合铸成了陈二姐、崔宁的悲剧。刘贵开了一句玩笑,陈二姐居然信了;陈二姐刚走,偏偏就有小偷进门;陈二姐出走,刚好会遇到年轻人崔宁,而崔宁身上又恰巧带了十五贯钱。可是,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妾可以随意典卖他人)、街坊邻居的害怕连累,怕打没头的官司,小市民那种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行讯逼供的审讯制度、问官的主观武断、草菅人命,一男

17、一女结伴同行便会受人怀疑,这一切却并非偶然。因为一连串的巧合中隐藏着如此丰富的必然性,才使这些巧合没有冲淡小说所包含的社会意义。22、欧阳修散文的感情极充沛、饱满、沉厚,章法上回环曲折,极尽摇曳跌宕之美,语言平易晓畅,声韵谐和悦耳。例如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开头,就是一个“呜呼”,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为五代兴亡感慨万端之意。而后叙庄宗受命于危难之际,发愤图强一段,气势凌厉,锐不可挡,再叙庄宗陷于伶人之手,回顾仓惶一段,极尽悲凉。盛衰对比之中,作者反复感叹,情理一片,使最后拈出的主题:“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直入人心,立于牢不可破之地。他的散文的这种美学风格,被人誉为“六一风神”。23、此联

18、写景尤佳。天上地下,山光水色,远近高低,纵横开合,深得之妙。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黄山谷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所以前人曾评此二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24、他的词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从题材上来说,既有人生的失意颓唐、羁旅行役的感伤、席间方外的酬唱赠答、玩世不恭的

19、自我解嘲、深挚动人的爱情、清高孤傲的咏梅之作,也有游仙学道、闲适自得、纵酒狎妓的无聊篇什。爱国主义是陆游作品中最为鲜明的主题,这一主题也同样鲜明地表现在他的词中。但是它不像是诗中表现得那么直接,而是通过理想破灭的悲哀表现出来。25、此词是稼轩借登临之际,抒发自己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抑郁之情。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下片连续运用三个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这首词沉雄豪壮,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26、“和戎诏”指得是宋跟金签定的屈辱的“隆兴和议”,到陆游写这首诗时,隆兴和议已经签定整整十四年了。乐府诗关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层统治者和守边

20、士兵、沦陷区人民在主战和主和立场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统治集团的妥协求和政策造成的严重恶果。27、上片前五句写临别所见,以柳寓离别之情。柳在古代常被寄以留别之情,古人即有折柳送别的的说法。词以柳起兴,借柳写离愁,并将场景设于清寒的春天,更增离别之愁绪。28、欧阳修散文的感情极充沛、饱满、沉厚,章法上回环曲折,极尽摇曳跌宕之美,语言平易晓畅,声韵谐和悦耳。例如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开头,就是一个“呜呼”,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为五代兴亡感慨万端之意。而后叙庄宗受命于危难之际,发愤图强一段,气势凌厉,锐不可挡,再叙庄宗陷于伶人之手,回顾仓惶一段,极尽悲凉。盛衰对比之中,作者反复感叹,情理一片,使最后拈

21、出的主题:“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直入人心,立于牢不可破之地。他的散文的这种美学风格,被人誉为“六一风神”。9、上阕着力描写出猎的阵势,豪兴勃发,气势恢宏。下阕抒写为国效力的愿望。0、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里的大家,其作品擅长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秋思用意象叠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意境萧瑟苍凉,渲染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感触,似蕴含着无端的悲凉和无尽的思绪。景中含情,蕴藉隽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景致衬托出“断肠人”的无尽思绪。深得唐人绝句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四、艺术论析、运用层层铺叙的手法展开描写和抒情。如全词从未别饯行之时写

22、起(上片前三句),将别分手之际(接下五句),写到已别之后(从“念”字直到结束)。前两层描写为主,描写得很细致。后一层以抒情为主,但也是运用铺叙法,逐层加深加重地展开。铺叙之中有实写、虚写,形成虚实交映,特别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前两层为实描饯行之时,将别之际的情景,自“念”字一转,直到结束,为设想中别后的种种情景,是虚写。铺叙中的“点染”。上片起首是以叙事之中描景。下片写法一变,过片两句突发议论,说自己别后一人在途中,实在冷落孤单。接着以“今宵”一问句顿错出一片景象画面来:“杨柳岸、晓风残月”。因为前后句都是很直切的抒情,这里忽然顿出一片景来,就好象飞舞着的画笔到这忽然停住,点染出一片墨迹。如刘

23、熙载艺概词概云:“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乃就上三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在写法上这叫“借景点染抒情”。、此词作于淳熙六年()。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词里面的玉环、飞燕,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辛弃疾在淳熙已亥前之两三年内,转徙频繁,均未能久于其任。他曾在论盗贼札子里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这与“蛾眉曾有人妒”语意正同。作者本来是要积极建功立业的,被调到湖北去管钱粮,已不合他的要求;再调到湖南,还是管钱粮,当然更是失望。他心里明白朝廷的这种调动就是不让恢复派

24、抬头。一想到国家前途的暗淡,自不免要发出“烟柳断肠”的哀叹。鹤林玉露云此词:“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与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便在汉唐时,宁不贾种豆种桃之祸哉。愚闻寿皇见此词颇不悦。”词里所流露的哀怨确是对朝廷表示不满的情绪。、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美丽,多才,既深受封建礼教的濡染,又有着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她和张生在佛殿相遇,一见钟情,又经过隔墙联吟,彼此心有灵犀,互相爱慕,但碍于老夫人的拘管,没有更多接近的机会。在孙飞虎围兵普救寺,老夫人许婚,张生下书解围之后,莺莺和张生都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如愿以偿,成就婚姻。不料老夫人赖婚,这激起了莺莺对母亲的不满。

25、当她听了张生在琴中向她倾诉的心事以后,她更加倾向、爱慕张生。但她毕竟是相国小姐,家庭教育和上层社会的身份,使她难以贸然走出和张生自由结合这一步。于是戏剧出现了这样的冲突:明明是她叫红娘去探望生病的张生,但当红娘带回张生给她的信时,她却责骂红娘带回“这简帖戏弄我”!她要红娘带信给张生,叫他下次休得如此,但是张生打开信一看,喜出望外,原来莺莺寄去的是约会的诗简。当张生果然来约会时,她又以大道理责备了张生一通。作者对莺莺矛盾心理的描写,展示出她既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又深受封建礼教的浸染的真实心理。这就突出了莺莺最后作出和张生结合的决定是难能可贵的。4、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

26、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难将息。“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

27、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

28、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

29、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5、此曲写秋天的感受。首三句叠用九个名词,名词与名词衔接,无须动词作中介,却又能够使人理解作者所见所想。这就象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那样,通过画面的组接,启发观众联想画面以外的涵义。秋天的黄昏,乌鸦返巢,藤缠老树,失去依托的游子,面对这样的景色,不能不触动愁思。远处,小桥流水,村舍人家,显得宁谧温馨,反衬游子离家心情的失落。而放眼望去,古道蜿蜒,瘦马踯躅,周遭一片寂寞苍凉。这三组景色,情味不同,在夕阳的照映下,统一构成富有韵味的意境。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贯穿全曲,却又戛然而止。至于游子的情感,已不必多写。游子是谁?

30、是作者还是别人,也不必说明。因为,它概括了羁旅天涯的人最典型的感受。周德清中原音韵誉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人,均不能辩此”。确实,此曲所表现的艺术魅力,别人难以企及。6、这是关汉卿的一首著名的散套,由四支曲子组成:第一支铺写作者作者的浪子生活,第二支进一步渲染作者的风流生活,第三支宣扬自己对于欢乐场的不会“老而暂休”,第四支展示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坚强不放弃的性格。就表达主题来说,表现了作者的泼辣放肆的性格,突破了传统的风范,就抒情方式上说,与其夸张,情绪强烈,使得曲子豪迈其实充沛,尤其是运用了大量的夸张与铺排手法,使得作者的情怀达到最大的限度

31、,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偏、炸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这正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自画像。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创作,写出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作品。7、上片描述扬州眼前萧条的景况:以“淮左名都”之昔日繁华对比今日“尽荠麦青青”之荒凉,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极写伤乱之感。最后三句以“暮色、军角、空城”,描绘眼

32、前凄凉。下片侧重对扬州史事的虚拟。词人想象风流俊赏之杜郎今日重游扬州之“难赋深情”,并多次化用杜牧歌咏扬州昔日景物的诗句,构成风月繁华与萧条颓废的意象对比。8、此曲写秋天的感受。首三句叠用九个名词,名词与名词衔接,无须动词作中介,却又能够使人理解作者所见所想。这就象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那样,通过画面的组接,启发观众联想画面以外的涵义。秋天的黄昏,乌鸦返巢,藤缠老树,失去依托的游子,面对这样的景色,不能不触动愁思。远处,小桥流水,村舍人家,显得宁谧温馨,反衬游子离家心情的失落。而放眼望去,古道蜿蜒,瘦马踯躅,周遭一片寂寞苍凉。这三组景色,情味不同,在夕阳的照映下,统一构成富有韵味的意境。最后一句,“

33、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贯穿全曲,却又戛然而止。至于游子的情感,已不必多写。游子是谁?是作者还是别人,也不必说明。因为,它概括了羁旅天涯的人最典型的感受。周德清中原音韵誉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人,均不能辩此”。确实,此曲所表现的艺术魅力,别人难以企及。9、首先,话本扩大了小说题材的领域。话本大多数以城市为主角,如工人、商人、妇女、和尚等,这些人物的经历际遇,都比较容易令观众产生共鸣。其次,话本的布局巧妙,情节离奇曲折。例如简贴和尚的开头,只见枣巷口的小茶坊中来了个浓眉毛,大眼睛的官人,引起读者的悬念,以巧妙的布局引人入胜。而且话本故事完整,条理清晰,

34、能紧扣住读者的心弦。第三,话本语言明白流畅。用生动、风趣、流利质朴、富有生活气息的白话叙述故事,描述人物。第四,开始运用细节刻划人物,并出现了心理活动的描写。例如错斩崔宁中对陈二姐的描写,就是通过人物内心活动和言行的细致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而没有社会地位和人身自由的贫家女形象。第五,有时通过富有戏剧性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碾玉观音中秀秀、崔宁逃出王府后的一段对话中,表现了秀秀追求爱情时的主动、泼辣的性格和崔宁的憨厚、怯懦的个性。0、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上片前两句是当

35、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

36、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11、梧桐雨是一部具有浓厚抒情意味的诗句,这不仅是由于句中词曲的优美动人,更是由于作品继承了我国咏史诗的传统,着重通过历史故事来抒发作

37、者的情感,同时把描写情感与抒发情感完美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充满诗歌的魅力。成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描写安史之乱前的欢乐情景,又表现了安史之乱后的凄凉处境,再加之一折比一折浓郁的悲剧气氛,使作品主题得以深化。12、本剧完整地描写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争取爱情自由的曲折过程和微妙心理,揭露了封建礼教与封建家长制对青年自由幸福的摧残,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以及他们的斗争和胜利。西厢记发出的“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呐喊,是对讲求门第观念的封建婚姻的冲击和挑战,也是对理想婚姻制度的向往和召唤,闪耀着民主性的思想光辉。13、运用层层铺叙的手法展开描写和抒情。如全词从未别饯行之时写起(上片前三句

38、),将别分手之际(接下五句),写到已别之后(从“念”字直到结束)。前两层描写为主,描写得很细致。后一层以抒情为主,但也是运用铺叙法,逐层加深加重地展开。铺叙之中有实写、虚写,形成虚实交映,特别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前两层为实描饯行之时,将别之际的情景,自“念”字一转,直到结束,为设想中别后的种种情景,是虚写。铺叙中的“点染”。上片起首是以叙事之中描景。下片写法一变,过片两句突发议论,说自己别后一人在途中,实在冷落孤单。接着以“今宵”一问句顿错出一片景象画面来:“杨柳岸、晓风残月”。因为前后句都是很直切的抒情,这里忽然顿出一片景来,就好象飞舞着的画笔到这忽然停住,点染出一片墨迹。如刘熙载艺概词概云

39、:“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乃就上三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在写法上这叫“借景点染抒情”。14、主要写法:在层层铺叙当中,巧于呼应,巧妙结构作品。以变换空间的写法,深化自我抒情,增大作品情感容量。在作品的结构方式上柳词特别善于利用时空的变换来叙事、布景、言情。通常作品采用二或三重时间结构与多重时间结构即过去、现在、将来。柳则从现在回想过去而念重及现在,又设想将来再回到现在,所谓回环往复式例如驻马听凤枕鸾帷。双重空间结构或多重空间结构作品通常是人我双方互写,柳词则常从自我思念对方,再设想对方思念自我,例如本词。15、词中回顾自己当年

40、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

41、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

42、一致的。6、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

43、坐不住,睡不宁,真难将息。“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

44、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

45、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17、这是关汉卿的一首著名的散套,由四支曲子组成:第一支铺写作者作者的浪子生活,第二支进一步渲染作者的风流生活,第三支宣扬自己对于欢乐场的不会“老而暂休”,第四支展示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坚强不放弃的性格。就表达主题来说,表现了作者的泼辣放肆的性格,突破了传统的风范,就抒情方式上说,与其夸张,情绪强烈,使得曲子豪迈其实充沛,尤其是运用了大量的夸张与铺排手法,使得作者的情怀达到最大的限度,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

46、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偏、炸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这正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自画像。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创作,写出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作品。18、这是瑟琶记的第二十一出,也是瑟琵记中最精彩的片段。在这一出中,赵五娘承受了各种苦难,先是吃糠的折磨,后是婆婆去世的巨大打击。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苦难,展现了赵五娘非同一般的性格与品格。作品十分精彩地表现了赵五娘吃糠时的心理及自己被抛弃的

47、命运,读来令人感动。这三支曲子从眼前所吃的糠联想到自己与丈夫的关系,十分贴切形象,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在这种技巧运用当中,人物形象显得真实,而不是概念化、符号化。人物的心理描写尤其出色。作品格律也比较讲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琵琶记成为南戏成熟的标志,被誉为“南戏之祖”。糟糠自厌是琵琶记悲剧情节发展的核心场面。作者深得“戏在人物内心”的艺术精华,紧扣赵五娘的处境:饥荒无食、丈夫不回、公婆不济、自身难支,深入细致的刻画出了她难以排遣的痛苦心灵。尤其是糟糠自厌时,作者非常贴切的运用“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让赵五娘从糟糠簸扬,想到自己入糟糠般的苦难,从米和糠的分离,想到丈夫远离,自己被抛弃的悲凉。在这极为痛苦之时,公公婆婆发现自己的媳妇因为咽糟糠突然昏倒,继而婆婆死去,悲剧情节因此进入极点。为了安葬婆婆安抚公公,她经历了更大的折磨。主人公顽强的意志,舍己为人的悲剧精神在“既悲且曲”的悲剧发展中不断的变化。9、运用层层铺叙的手法展开描写和抒情。如全词从未别饯行之时写起(上片前三句),将别分手之际(接下五句),写到已别之后(从“念”字直到结束)。前两层描写为主,描写得很细致。后一层以抒情为主,但也是运用铺叙法,逐层加深加重地展开。铺叙之中有实写、虚写,形成虚实交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