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15 监察与谏议-【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考点15 监察与谏议-【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解析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频考点15 监察与谏议1. (2022.重庆.模拟预测)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唐代的职官设置中.有一职官的职掌为: “分察巡按郡县、屯田、铸钱、岭南选补、知太府、司农出纳、监决囚徒。”该职官最有可能 是A.刺史B.节度使C.监察御史 D.巡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分察巡按郡县、屯田、铸钱、岭南选补、知太府、司农出纳、监决囚徒” 可知,唐朝的这一官职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官职是唐朝的监察御史, C项正确;A项是汉代地方监察制度,排除;B项是唐朝地方掌握军、民、财三政的长官, 不具有监察职能,排除;D项是明清时期地方军政官员,不具有监察职能,排除。应选C 项。2. (2022
2、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模拟预测)汉旧仪载汉惠帝时“承相初置吏员十五人,皆六 百石,分为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但“不常置据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刺史制度在汉惠帝时期正式确立刺史隶属于丞相,负责监察地方丞相职能范围扩大架空御史大夫刺史在当时仍属临时差遗的官员A.B.C.D.【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承相初置吏员十五人,皆六百石,分为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史” 可知刺史隶属于丞相,负责监察地方,正确;根据材料但“不常置”可知刺史在当时仍属临 时差遗的官员,正确;C项正确;刺史制度在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错误;丞相职能范 围扩大架空御史大夫说法错误,错误;排除ABD项。应选C项。3. (2022
3、.天津河东二模)汉书张苍传载,西汉初,萧何任丞相时,发现张苍“明习天下 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于是任命他掌管“那国上计”。由此判断,当时张苍主要负责的 事务是A.掌管地方教化,维护基层治安B.核查王国财政,察举地方贤才C.审核各地计薄,考核官员政绩D.买卖运输货物,调剂各地物价【答案】C【解析】根据“明习天下列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以及“上计可得出他负责的是地方的审核, 官员的考查,C项正确;材料与地方文化及选官无关,排除AB项;D项是均输的职责,排 除D项;应选C项。4. (2022.内蒙古赤峰.模拟预测)唐代以前,御史“不专言职”;进明代后,御史有了言谏与 议政的职能,“凡政事得失,
4、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臣关系的对立B.御史地位的提高C.中枢机构的异化D.监察制度的完善【答案】B【解析】根据“进明代后,御史有了言谏与议政的职能”可得出由唐到明,御史地位的提 高,这是皇权加强的表达,B项正确;材料主旨与君臣对立无关,排除A项;御史并不是 中枢机构,排除C项;材料不能表达完善,排除D项。应选B项。5. (2022江西南昌三模)宋代赋予谏官监察百官之职能,御史与谏官职能逐渐合一,合称“台 谏”。对谏官人选与言事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如“不许宰执、台谏、侍从亲戚子弟交荐”,凡 进退言事宜,虽执政不得与闻,盖以杜绝台谏私于宰执”。这些规定A
5、.表达监察权的相对独立B.有效提高了行政的效能C.提升了台谏的实际权力D.规避了文官集团的斗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凡进退言事宜,虽执政不得与闻,盖以杜绝台谏私于宰执”以及所学知识 可知御史和谏官实际上是监察制度的重要表现,监察制度肩负着监察百官维护政治清明的重 要职责,必须尽量少的受到其他势力的影响,因而监察权需要相对独立,A项正确;材料并 未反映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监察权要独立,没有反映提升了台谏的实 际权力,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应选A项。6. (2022.江西鹰潭二模)西汉武帝时开始置司隶校尉,掌察举百官以下,京师近郡犯法者, 刘秀复置司隶校尉,并
6、领一州,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管尊卑,无所不纠,重在抑制贵 戚、权臣。这说明东汉A.东汉外戚干政严重B.地方监察体制完善C.皇权有进一步提高D.治安混乱威胁统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刘秀重用司隶校尉,扩大其职权,主要是为抑制贵戚、权臣,这样 就使皇权进一步提高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外戚干政,排除A项;材料说明东汉皇权 有进一步提高,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司隶校尉的设立重在抑制贵戚、权臣, 进而加强皇权,材料未表达治安混乱,排除D项。应选C项。7. (2022.江苏徐州.模拟预测)西汉后期,建立御史台,由御史中丞担任长官,其他官员一 概不得过问御史台的运作;东汉末年,御史中
7、丞可以直通天子。这反映了A.监察权的独立性增强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御史台成为决策中枢D.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其他官员一概不得过问御史台的运作御史中丞可以直通天子。”可知 监察制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地方,排除B项;决策中枢说法错 误,排除C项;材料表达不出行政效率,排除D项。应选A项。8. (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自唐以降,封建国家监察机关一直是台谏并列,御史台负 责监察百官,给事中(谏官)负责规劝皇帝。明代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清代雍正帝将给事 中合并于督察院,二者职权范围共通,稽查信息共享。这一过程A.提升了监督稽查效率B.防
8、止了国家决策失误C.扩大了司法职权范围D.适应了皇权变化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至明清皇权专制逐步的强化,因而为了适应皇权 的强化,监察制度在逐步的发生变化,以便于皇权对大臣的监管,D项正确;材料并未表达 监察的效率得到了提升,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制 度的变化,并未表达司法职权的变化,排除C项;应选D项。9. (2022湖北模拟预测)唐代前期,中央政府设置录事参军负责地方州县的文案覆察及行 政监督、唐中后期录事参军的职责重点那么转变为督察私盐贩卖、监临征税与专判州府财政等 事务。据此可推知,唐中后期()A.监察体系不断完善B.中央与
9、地方的权力得到平衡C.中央财政出现危机D.监察官员的职权进一步明确【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中后期录事参军的职责由负责地方州县的文案覆察及行政监督转 变为督察私盐贩卖、监临征税与专判州府财政等事务,这说明唐朝中后期中央财政出现危机, 需要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C项正确;材料不能表达监察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唐朝 中央集权趋势仍然在加强,因此“平衡”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前期和中 后期监察官员职能的转变,而非职权进一步明确,排除D项。应选C项。10. (2022海南海口模拟预测)宋代以前,谏官和御史(又称台官)分别负责谏饰皇帝和弹 纠宰相百官,宋代谏官转向了与御史一样以监察
10、弹奏宰相百官为主,史称“台谏合一宋代 “台谏合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精减中央机构人员需要B.强化皇权专制统治的需要C.加强对官员控制的需要D.制约宰相部门权力的需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台谏合一”并以弹劾官员为主,说明对皇帝监督减弱,这是强 化皇权专制统治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谏官职责的变化,不是人员的减少,不能 说是为了精减中央机构人员,排除A项;谏官转向监督宰相百官后,对官员的控制进一步 加强,但主要还是服务于皇权专制的,C项不是最正确选项,排除C项;谏官可以弹纠宰相, 自然也制约了宰相的权力,同样也是服务于皇权专制的,D项不是最正确选项,排除D项。应选B项。1
11、1. (2022江苏盐城中学模拟预测)元初,朝廷商议裁撤按察司。有大臣认为“各路州郡去 京师遥远,贪官污吏侵害小民,无所控告,惟赖按察司为之审理。假设指为冗官,例罢去,那么 小民冤死而无所诉矣。最终朝廷依议保存了该部门。这说明按察司有利于A.强化君主专制B.提高行政效率C.约束行省权力D.促进吏治澄清【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按察司有利于监督地方官员,对吏治清明产生积极作用,故说明按 察司有利于促进吏治澄清,D项正确;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行省 制实施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材料也不是约束行省权力,排除BC项。应选D项。12. (2022江苏徐州二模)汉武帝时张汤出任御史
12、大夫后,“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财用 情况,一直谈到黄昏,天子也忘记了吃饭。丞相空占相位,天下事情都取决于张汤”。这表 明A.御史大夫的职权有所扩大B.监察机构已兼有行政职能C.丞相的行政权力被严重削弱D.内朝官员政务决策权增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丞相空占相位,天下事情都取决于张汤”可知这一时期御史大夫的权力大, A项正确;材料表达不出监察机构已兼有行政职能,排除B项;材料表达不出丞相的行政 权力被严重削弱,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御史大夫,表达不出内朝官员政务决策权增强, 排除D项。应选A项。13. (2022.湖北.模拟预测)元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官员的选用,都要通过中书省吏部,但 监
13、察系统官员的任用,那么由御史台在本系统内自行选择,监察系统官员的迁调,主要也在本 系统之内进行。这反映出元政府意在A.发挥监察机构的制衡作用B.贯彻蒙古贵族的政治传统C.削弱宰相为首的政治势力D.确保监察机构的权力至上【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元朝监察系统的官员由御史台在本系统内自行选择,这表达了元代监 察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这主要是为了发挥监察机构在国家机器中的制衡作用,A项正确;材 料没有表达蒙古贵族的政治传统,排除B项;监察官员针对的是除皇帝外的一切官员,而 不仅仅是以宰相为首的政治势力,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体系的相对独立性,而非 监察机构的权力至上,排除D项。应选A项。14.
14、(2022.河北.模拟预测)唐朝专门制订了各种形式的监察法规。唐玄宗开元年间将西汉的 监察法规六条同事开展为六察法,内容不仅涉及官吏的政绩,也旁及官员的品行,才能, 学识等方面,规定;”诸诬告人者,各反坐,即纠弹之官,挟私弹事不实者,亦如之。”这说 明唐代监察制度A.机构完备,职能健全B.选官慎重,考核严格C.依法监察,立法全面D.以卑察尊,以轻制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说明唐朝依法监察,对官员的监察比拟全面,对官员违法规定 了严厉的惩戒措施,C项正确;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唐代监察 制度方面的法制建设,及对在任官员在政绩、品德、才能方面的监察,不涉及选官的相
15、关内 容,排除B项;材料也未表达出监察官员与被监察对象在官阶品秩方面的比拟,排除D项。 应选C项。15. (2022安徽黄山二模)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地方监察事 宜。东汉时期的刺史,已不再如西汉时一般平时巡行、岁末进京,而在州内拥有了常驻治所, 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西汉初置时的监察区,最终演变为郡国之 上的一级行政区。这一变化A.适应了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B.埋下了地方军阀割据的隐患C.提升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D.解决了王国问题带来的威胁【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汉代的刺史由最初的监察官员逐渐演变为一级地方长官,而且掌握了 较大的地方权力,这
16、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集权,为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B项正确; 这一变化不利于加强皇权专制,并不一定能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AC项;解决王 国问题的是推恩令,排除D项。应选B项。16. (2022.黑龙江.哈九中二模)在唐代,谏官制度日趋完善,士人进谏意识很强,谏官扮演 的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依靠舆论来实现监督君主言行与国家决策的重要角色。谏 官制度的设置意在A.使谏官履行监督中央决策的职能B.在专制制度下能够强力制衡皇权C.有效防止决策失误维护国家稳定D.积极弘扬儒家士大夫责任和精神【答案】C【解析】谏官主要是对皇帝言行与国家决策的监督,唐代有浓厚的进谏气氛,其意在有效避 免决
17、策失误维护国家稳定,c项正确;A项不是谏官设置的目的,排除A项;谏官不能强 力制衡皇权,排除B项;谏官设置的意图是政治意图,而非思想文化意图,排除D项。故 选C项。17. (2022.河南.模拟预测)汉代对地方的监察主要由各部刺史负责,他们依据六条问事 行使监察权,其实际监察对象仅针对二千石以上长吏和地方豪强,低于二千石以下的地方官 和“六条”以外的事项,均一概不问,而由地方长官去处理。这表达出汉代地方监察制度 A.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B.庞杂且干涉地方政务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消除了干弱枝强局面【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汉代各部刺史依据六条问事行使监察权,其实际监察对象为二千石 以上官员
18、和豪强,“六条”以外的由地方官负责处理,可知汉代地方监察制度具有明确的指向 性,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汉代地方监察制度是防止地方威胁中央集权,与君 主专制无必然联系,A项错误;汉代地方监察制度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B项错误;刺史在 西汉时期与推恩令等措施一起缓解了干弱枝强的局面,但地方割据的威胁并未消除,在东汉 时刺史成为了地方行政长官,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D项错误。应选C项。18. (2022,辽宁沈阳一模)杜佑通典载:“秦置监察御史。汉兴省之。至惠帝三年,又 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词讼其后诸州复置监察御史。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泰法,下失其职, 乃遣丞机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武帝元封元
19、年,御史止不复监。至五年,乃置部刺史。”据 此可知,汉代前期A.地方监察制度确立B.中央集权日渐强化C.中枢权力逐步下移D.察举制度得以完善【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汉初,监察御史废而复置;汉文帝时,丞相督监察御史;汉武帝 时,刺史取代监察御史。这说明西汉朝廷对地方官员的监督管理不断强化,B项正确;秦朝 设置监察御史,负责地方监察事务,排除A项;地方监察制度完善,增强了中枢权力,排 除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应选B项。19. (2022.河南,模拟预测)汉代形成了以“督邮”为主的地方行政组织内部监察制度。督邮由 太守直接领导,可监督太守以下的官员,也
20、可监督刺史这样一来就与刺史制度形成相互监 察的椅角之势。这说明汉代地方A.官僚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B.以小督大、以卑临尊的制度设置C.监察机关的反向制约特征D.监察官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督邮由太守直接领导,可监督太守以下的官员,也可监督刺史这样一 来就与刺史制度形成相互监察的椅角之势”及所学知识,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 察制度,督邮又可以监督刺史,C项正确;材料无法表达官僚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排除A 项;材料无法表达刺史和督邮的尊卑,排除B项;材料无法表达监察官拥有监察权而没有 处置权,排除D项。应选C项。20. (2022山东平原县第一中学模拟预测)北宋咸
21、平三年,宰相张齐贤醉酒后上朝,冠冕不 正,几乎摔倒在殿上。御史中丞弹劾其失仪。张齐贤自辩系饮酒御寒至醉,并顿首谢罪。宋 真宗说:“卿为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遂免其相。这一事件说明宋代 A.监察职能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B.御史中丞权力超越宰相C.崇文抑武治国策略进-步得到落实D.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可分析出监察职能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A项 正确;材料“御史中丞弹劾其失仪。“只表达了御史中丞弹劾宰相,无法表达御史中丞权力超 越宰相,排除B项;材料没有表达抑武,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中央权力分割,排除D 项。应选A项。21. (2
22、022,云南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模拟预测)下表反映了秦汉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 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文献文字记录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通典文帝十二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 史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兀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A.秦汉时期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B.秦汉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管理C.秦朝时开创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D.秦汉时期地方的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无论秦朝还是汉朝,政府先后设置御史、刺史监察,说明秦汉不断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地方监察制度
23、日趋严密,B项正确;A项中的“杜绝”表述绝对,排 除A项;国材料无法判断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是秦朝开创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西汉刺 史均位卑而权重,排除D项。应选B项。22. (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宋人自称“立国在乎台谏二台谏窝是御史、谏官合一的统称, 由皇帝直接任命,为“百职之中,期任最重二宋仁宗时,主随等四人任宰执而少有作为,被 左司谏韩琦连疏其过,四人竟同日被撤职。此后台谏弹罢官员屡见不鲜。这说明宋代 A.吏治腐败问题严重B.专制皇权到达顶峰C.监察制度效能提升D.台谏官员职权扩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台谏合一,并可以谏言罢免宰相,监察技能提升,C项正确;材 料与吏治无关
24、,排除A项;清代专制皇权到达顶峰,排除B项;台谏官员职权扩大并没有 扩大,排除D项。应选C项。23. (2022.河北.模拟预测)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代表着皇帝和朝 廷外出视事。监察官员“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且可以“风闻奏事。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这表达出秦朝监察御史A.分化相权,加强皇权B.风闻奏事,权力无限C.位卑权重,以小制大D.地位崇高,彼此制衡【答案】C【解析】材料“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外出视 事”“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表达了秦朝监察御史官职虽然 很低,但却代表皇帝和朝廷监察天下,表
25、达了秦朝监察御史“位卑权重,以小制大”的特点, c项正确;根据材料“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可知,秦朝监察御史主要监察地方,加 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B项“权力无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秦朝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受皇 帝管辖,排除B项;“地位崇高”不符合材料“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的限定,且材料不表达 监察御史之间彼此制衡的特点,排除D项。应选C项。24. (2022.河北,模拟预测)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 “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 西汉相比,当时魏国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
26、.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答案】C【解析】根据“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可知三国时期的刺史出现了领兵和专职民事的情况, 这与刺史最初的监察职责不符,说明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C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刺史 制度,不能说明地方监察制度的逐渐完善,排除A项;“加强中央集权”的说法不能表达, 排除B项;刺史制度并不一定能够保障吏治清明,排除D项。应选C项。25. (2022.辽宁沈阳.一模)东汉光武帝下令“广求民瘦,观纳风谣”,将民间品评歌谣作为郡 国长官政绩考评参照;明帝时,荆州刺史郭贺因百姓赞“厥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 被赐以三公之服。据此可知,东汉民间品评谣谚()A.起到监督官吏的社会作用B.是九品中正制的雏形C.成为考核官吏的主要依据D.遏制了地方官员贪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将民间品评歌谣作为郡国长官政绩考评参照”“荆州刺史郭贺因百姓赞厥 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二被赐以三公之服”可知,东汉民间品评谣谚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反映官员的政绩和品行,能够起到监督官吏的社会作用,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依靠 门第选官,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东汉民间品评谣谚可作为考核官吏的依据之一, 并非是主要依据,排除C项;“遏制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应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