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市政施工企业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总那么为建立平安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分级排查治理 平安隐患岗位主体责任,加强平安隐患监督管理和排查治理 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平安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平安和 财产平安,根据有关平安生产法律法规相关要求,依据企业 生产平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制定本规定。二、术语与定义(一)生产事故隐患本规定所称平安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 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平安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 程和平安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 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平安 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二)事故隐患分类事故隐
2、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 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 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 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 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 活动、施工现场、作业场所等进行监督检查,企业每半年对 企业及所辖工程工程部(车间)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进行 检查考核一次;企业每季度对基层公司及所辖工程工程部(车间)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一次;基层公 司平安管理部门或专职平安工程师应当每月对工程部、车间 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一次;工程部(车间) 应当每周对所属班组开
3、展事故隐患排查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一次。七、奖惩(一)奖励1、各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 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 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2、按照本规定经检查考核,在年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中表现突出的班组或个人,同级管理主体应当予以奖励, 也可表达在工XX予以奖励或兑现。3、凡在平安生产与文明施工工作中成绩突出,符合企业 员工奖惩暂行方法的奖励条件或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单 位和个人,由单位或个人申报或公司主管部门推荐,经公司 研究给予表彰或物质奖励:(1)认真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平安生产法律法规和文明 施工有关规
4、定,取得显著成绩,受到市级以上通报表彰的;10(2)在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方面,有重大创造、技术改 进或提出重大合理化建议,取得明显成效的;(3)在施工过程中,处理险情及时果断,防止了重大事 故发生的;(4)在事故抢险、施救过程中表现突出,防止了事故扩 大的;(5)其它成绩突出者。4、对完成年度平安生产责任目标,依据平安生产检查 考核方法,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对单位平安生产主要负责 人、平安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或专职平安工程师,依照相 关规定给予奖励。(二)处分1、各企业、基层公司、工程部、车间主要负责人未履行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岗位平安职责, 致使出现事故隐患或对已发现的事
5、故隐患整改不力,导致发 生生产平安事故的,依照相关规定,予以问责并追究责任;2、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单位负责人,未履行平安管理 协议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或不服从发包单位的管理, 由企业平安职能部门处1000元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平安 事故的,平安生产与文明施工奖惩规定(试行)进行处耨。3、违反本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由公司平安管理职 能部门责令基层单位整改或处1000至5000元的罚款:11(1)未建立平安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2)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3)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4)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5)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
6、自生产经营的;(6)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公司平安管理职能部门审查同 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4、各级平安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专职平安工程师 未依本规定履行职责的,依照本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处分。5、工程(作业点)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根据 本企业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分。八、附那么1、本规定与国家和上级规定有抵触时,以执行国家和上 级有关规定为准。2、本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未尽事宜,由企业平安生 产委员会负责解释和研究解决。3、本规定自下达之日起执行。附件:附件一:平安检查记录附件二:事故隐患整改(处分)通知书附件三:事故隐患整改回复报告12附件四: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附件五:重大事
7、故隐患治理验收报告13附件一平安检查记录检查单位(部门)检查人员受检单位(工程)检查日期检查记录记录人:单位(工程)负责人:整 改 意 见 及 措 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签字)14附件二平安隐患整改(处分)通知书施_1单位整改责任人工程(作业点)签收人存在隐患及整改意见整改期限复查时间处分金额执检部门()检查员执检部门负责人整改复查意见15附件三平安隐患整改回复报告_L程工程名称工程经理受检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通知书编号回复日期已整改平安隐患内容整改措施及整改情况16附件四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隐患所在单位/部位隐患发现渠道和时间责任人隐患现状描述和临时 控制措施隐患分析和评估隐患发生 原因分析
8、技术原因管理原因隐患现状严重程度及 临时措施有效性评估隐患治理 措施建议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分析评估 人员签字平安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平安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组人员责任单位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备注17隐患所在单位/部位隐患现状隐患治理主管/配合部门隐患治理方案 主要内容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完成时间验收组 组织及分工平安管理部门负责人和 平安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组人员责任单位负责人和相关 管理人员外部专家其他人员隐患治理验收记录验收日期隐患治理技术措 施有效性验证验证方案验证意见隐患治理管理措 施有效性验证验证方案验证意见验证结论及遗留问题处理意见验收人员签字公司平安管理部门审核意见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意见附件五:附
9、件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验收报告18的隐患。(三)事故隐患等级按照企业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风险 管控确定的管控原那么和分级要求,事故隐患从低到高分为: w级(低风险、蓝色)、m级(一般风险、黄色)、n级(较 大风险、橙色)和I级(重大风险、红色)。按照事故隐患分类,将w级、m级风险定性为一般事故 隐患;将II级、I级风险定性为重大事故隐患。三、隐患排查组织级别、责任分工与权限(一)企业及所属单位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以下排查 组织级别:岗位级、工程部(车间)级、基层公司级、公司 级、企业级。(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分工1、岗位级(1)隐患治理范围作业岗位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测量工具、仪
10、器仪表、个 体劳动防护用品、平安距离、周边平安环境、操作程序等, 特种作业操作规程、危险作业审批手续、平安技术措施、警 示标识设置等。(2)隐患排查周期岗位级隐患排查的周期:岗前确认一次、岗中检查一次、岗后清理一次。(3)隐患治理责任与权限岗位作业人员是岗位作业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 对本岗位作业的平安隐患排查负有岗位平安责任。岗位作业 人员作业前应当熟知岗位平安操作规程,按照岗位作业事 故隐患排查工作清单自我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隐患能够应 当在确保平安的情况下自我进行整改或消除的,不能自我整 改或消除的,应当立即报告班组长,遇有危机情况应领先行 撤离岗位并报告班组长。(4)隐患治理等级按照
11、企业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9、风 险管控确定的管控原那么和分级要求,作业岗位人员负责治理 W级(低风险、蓝色)平安隐患。2、工程部(车间)级(1)隐患治理范围工程部(车间)所从事的施工作业涉及的人、机、物、 料、环运行的全过程。重点对物的不平安状态(如:施工作 业区域、临时设施、机械设备等存在的不平安状态)、人的 不平安行为(如违反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不安 全行为)和管理缺陷(如平安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区域 分工、方案、交底等管控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隐患排查。(2)隐患排查周期工程部(车间)级隐患排查的周期:定期排查每周一次, 由工程经理(车间主任)组织平安员、施工员、技
12、术负责人 进行,也可根据情况邀请工程现场监理参加;巡视检查由工 程工程专职平安员每日不定时巡视检查。(3)隐患治理责任与权限工程经理(车间主任)是工程部(车间)隐患排查治理 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部的平安隐患排查负有领导责任,依 照企业授权行使工程工程的综合管理权,负责识别、建立项 目施工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岗位作业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清单;工程平安管理部门或专职平安员依照企业的平安管 理制度行使平安隐患纠正、限期整改、经济处分和停止作业 权;其它部门或重点岗位人员本着“管业务必须管平安”的 平安工作原那么,根据区域或责任分工适时开展平安检查活动, 在履行职权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
13、纠正 或消除,不能及时纠正或消除的应当立即反应至工程平安管 理部门或专职平安员参与治理,情况紧急时有权要求停止作 业。(4)隐患治理等级按照企业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9、风 险管控确定的管控原那么和分级要求,工程部(车间)负责治 理w级(低风险、蓝色)和ni级(一般风险、黄色)的一般 事故隐患,如一般事故隐患的风险级别超出本工程部(车间) 治理等级且整改难度或已超出了本工程部(车间)的治理能力,应当在采取紧急措施后立即按照9、3隐患治理分级的 要求,逐级上报。3、基层公司级(1)隐患治理范围基层公司所辖范围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人、机、 物、料、环运行的全过程。负责对管理单元(如
14、:工程工程 部、车间、班组、作业点、机关驻地)风险源辨识出的各级 风险源进行管控,对n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源和所属 工程工程(车间)存在的平安隐患列入重点治理范围。(2)隐患排查周期基层公司级隐患排查的周期:定期排查每半月一次,由 基层公司平安生产管理机构(专职平安工程师)组织,也可 根据情况和要求组织基层公司领导、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也 可自行组织;日常平安监督检查由基层公司平安生产管理机 构(专职平安工程师)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自我开展。(3)隐患治理责任与权限基层公司经理是基层公司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 对基层公司的平安隐患排查负有领导责任,依照公司授权行 使基层公司所辖范围的综合管
15、理权,负责识别、建立工程 工程施工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层公司基础管理类隐 患排查清单;基层平安管理部门(专职平安工程师)和工 程工程专职平安员依照公司的平安管理制度行使平安隐患 纠正、限期整改、经济处分和停止作业权;其它业务部门或 重点岗位人员本着“管业务必须管平安”的平安工作原那么, 根据平安职责分工适时开展平安检查活动,在履行职权过程 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或消除,不能及 时纠正或消除的应当立即反应至本级平安管理部门或专职 平安员参与治理,情况紧急时有权要求停止作业。(4)隐患治理等级按照企业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风险 管控确定的管控原那么和分级要求,基层公司负
16、责治理IV级 (低风险、蓝色)、ni级(一般风险、黄色)和n级(较大 风险、橙色)的一般事故隐患,重点对II级(较大风险、橙 色)风险源的事故隐患的治理。如一般事故隐患的风险级别 超出基层公司治理等级且整改难度或已超出了基层公司的 治理能力,应当在采取紧急措施后立即按照隐患治理分级的 要求,上报企业。4、公司级(1)隐患治理范围。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 人、机、物、料、环运行的全过程,对按照企业平安生产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风险源辨识出的各级风险源进 行全面管控。(2)隐患排查周期公司级隐患排查的周期6定期排查每月一次,由公司平安生产管理机构组织,可 根据情况请示企业相关领导、邀请
17、相关业务部门参与排查, 也可自行组织;专项排查由公司平安生产管理机构根据生产 经营情况、危险源分布和季节特点自我开展;日常平安监督 检查由公司平安生产管理机构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自我开展; 业务检查每月一次,由公司各业务部门根据平安生产职责分 工,由各业务部门自行组织。(3)隐患治理责任与权限总经理是公司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负有领导责 任,依照法律法规和企业授权行使所属企业所辖范围的综合 管理权。企业常设平安生产管理机构依照企业平安生产责 任制暂行规定确定的各级各岗位平安生产职责,牵头企业 机关各业务职能部门开展事故隐患治理工作,负责识别、建 立工程工程施工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
18、患排查清单;代表企业行使平安隐患纠正、限期整改、经 济处分和停止作业权;其它各业务职能部门本着“管业务必 须管平安”的平安工作原那么,根据平安职责分工适时开展安 全检查活动,在履行职权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 措施进行纠正或消除,不能及时纠正或消除的应当立即反应 至企业平安管理管理机构参与治理,情况紧急时有权要求停止作业。(4)隐患治理等级按照企业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风险 管控确定的管控原那么和分级要求,企业负责治理IV级(低风 险、蓝色)、m级(一般风险、黄色)和n级(较大风险、 橙色)的一般事故隐患,重点对I级(重大风险、红色)风险源的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企业级对XX相关
19、企业对I级 重大风险进行管控和督查。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与记录各级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均应保持记录,填写平安检查记录(见附件一);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根据危险程度或 风险等级,采取现场纠正、限期整改、停止作业或者停止使 用等方式,由权限单位或部门下达事故隐患整改(处分)通知书(见附件二),在采取上述整改措施的同时,也可依 据有关规定并处分款;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根据风险等级, 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由企业平安生产管理机构组织相关施 工、技术、平安等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并编制重大事故隐 患评估报告书上报企业平安管理部门。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整改责任主体组织有关人员按照 整改要求和期限组织整改。整改完成
20、且经自查验收后,由整 改责任主体出具事故隐患整改回复报告(见附件三)报 送下达整改指令的单位或部门,下达事故隐患整改指令的单 位或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跟踪、复查整改责任主 体的整改情况,在确定事故隐患整改后予以关闭。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整改责任主体按照企业重大事 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见附件四)确定的治理方案和整改技 术措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实行企 业XX各企业两级挂牌督办制度,由企业为主催促整改,责 任主体按照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确定的整改措施进 行监督或实施旁站监管,在确定事故隐患整改后依照重大 事故隐患治理验收报告进行验收,(见附件五)合格后予 以关闭。事故隐
21、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平安的,应当 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 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 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 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五、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工程部、基层公司、企业三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 分别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实施指南附件三、四), 对本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由基层 公司汇总工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报送企业平安职能部 门。企业平安管理职能部门经本单位领导同意后将重大事故 隐患按规定向企业主管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六、检查考核企业及所属企业平安管理职能部门应当定期对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