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类重点单位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类重点单位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上的一切组织及个人都应遵守消防法规,各负其责地对本单位内部的消防平安工作进行管理。宾馆饭店消防平安治理标准一、建筑消防平安合法性2、单位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 用、营业前消防平安检查合格证,并在醒目位置悬挂。二、消防平安管理1、单位消防平安主体责任落实,消防平安责任人、管理人依法 履行职责;2、制定并落实消防平安制度、消防平安操作规程;3、消防平安责任人或消防平安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 查;其内设部门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保人员每日进行 防火巡查,营业期间每2小时至少巡查一次,餐饮等场所营业结束时 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厨房工作人员在班前、班后进行岗位
2、防火检查, 消除不平安因素;4、厨房、灶间烟道定期清洗,定期检测燃气线路设施;5、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消防控制设备正常运行, 相关记录符合要求;6、属于消防平安重点单位的建立“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 的微型消防站,实现消防平安巡查队、灭火救援先遣队和消防知识宣 传队“三队合一”;其他一般单位建立志愿消防队,并组织开展消防 专业技能训练,具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实体墙进行防火分隔;6、与周围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得占用;7、消防车通道应设置明显标识标线,严禁占用,保持畅通;8、疏散通道、平安出口保持畅通,生产经营期间不得锁闭、封 堵、占用;9、人员密集的厂房、仓库、员工宿舍外墙门窗不得设
3、置影响逃 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10、除按国家标准需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外,任一层建筑面积大 于25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500 m2的厂房、仓库,应设置独立式感 烟探测器、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消防软管卷盘(轻便消防水龙);11、设置洁净厂房的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对于全封闭的洁净生 产车间,要设置永久性的便于识别的平安疏散指示标志,车间出入口 处应安装应急照明灯具和平安出口指示标志,封闭的玻璃平安疏散门 应配置破拆工具。五、火灾危险源控制1、易燃可燃物品仓库、堆场、生产加工车间、发电机房、变配 电房、冷库、用油用气用电及明火作业工段等重点防火部位应设置醒 目的防火标志;2、电气线路严禁私拉乱接
4、,并应按要求穿管保护;由专业人员 定期检查、检测照明灯具、开关、插座、电气线路、设备;工作结束 时,应切断场所内非必要电源;3、库房内不准使用碘鸨灯和超过六十瓦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当使用日光灯等低温照明灯具和其他防燃型照明灯具时,应 对镇流器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 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可燃物品;4、冷库内严禁拉设临时线路,固定安装的电气线路应穿管明敷,照明灯应具有防潮性;5、员工宿舍应设置严禁吸烟标志;规范安装电气线路,严禁违规使用电热毯及电热水器、电饭煲、电炒锅等大功率电器;6、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履行动火审批,落实
5、现场监护人、定施工区域、配置消防器材,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7、严格员工管理,生产、储存区域内禁止吸烟;8、加工生产区域内严禁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中使用酒 精、燃料油、危化品、油漆等危险物品时,应严格控制使用量(不超 过一天的使用量),危化品暂存区与高温作业区保持平安距离;9、使用油、电、气和明火的工段在生产期间必须现场监控,采 用必要的防过热自动报警切断保护设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控制加热 温度和时间巡查,现场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10、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集中存放,生产设 备、电气设备、使用热源设备周围应保持清洁,0.5米范围内不应有 可燃物;11、可燃原
6、材料生产加工等工艺要对静电导除设施定期检测;定 期清理照明装置、发电机、机械设备等热外表的可燃粉尘、原料、杂 物等;操作人员应着防静电服进行操作;12、机械设备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障正常运行。高速转动 的轴、轮等部位要定期注入润滑剂;13、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14、有易挥发性化学危险物品的厂房或仓库应按照防爆要求落实 防范措施。文物古建筑、博物馆消防平安治理标准一、消防平安管理1、消防平安责任人和消防平安管理人履行消防平安职责情况;2、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 筑群的管理单位建立专职消防队,承当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其他 属于消防
7、平安重点单位的建立“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微型 消防站,实现消防平安巡查队、灭火救援先遣队和消防知识宣传队“三 队合一”;其他一般单位建立志愿消防队,并组织开展消防专业技能 训练,具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3、与周边单位建立区域联防协作组织,定期开展平安互查和灭 火应急演练,实现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 同作战”,提高区域联防协作能力;4、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平安责任制建立情况,消防平安责任 书签订及平安责任落实情况;5、消防平安制度和保障消防平安的操作规程制订情况;6、确保消防平安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的保障措施情况;7、消防平安责任人、消防平安管理人、专兼职消防工作人
8、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接受消防平安专门培训情况;8、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消防控制设备正常运行, 相关记录符合要求;二、建筑防火1、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并保持畅通;2、不存在古建筑之间及毗连古建筑私搭乱建问题;3、古建筑与毗连的其他建筑之间防火分隔、消防通道设置符合 规范要求,坐落在森林区域或者位于郊野的古建筑周边有防火隔离 4+4- 市;4、非宗教活动场所的古建筑内不存在燃灯、烧纸、焚香问题;指定为宗教活动场所的古建筑在指定地点内燃灯、烧纸、焚香,并采 取有效防火措施;5、古寺庙、道观、庙堂内悬挂的帐幔、伞盖等易燃物品进行防 火处理。三、电气防火1、不存在古建筑本体上直
9、接安装电源开关、电线,或者在古建 筑内使用电气设备等问题;2、用于文物保护必要的电器设备和电气线路符合安装敷设要求,并采取有效阻燃措施;3、安装应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气线路温度、电流数据和电器设备运行情况。四、消防平安疏散4、外墙门窗未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五、消防设施六、消防培训演练仓储物流单位消防平安治理标准3、消防平安责任人或消防平安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 查;其内设部门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保人员每日进行 防火巡查,员工每日应进行岗位防火检查,消除不平安因素;4、库房内是否设置办公室、休息室;6、依法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建立专职消防队,承当本单
10、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其他属于消防平安重点单位的建立“有人员、有 器材、有战斗力”的微型消防站,实现消防平安巡查队、灭火救援先 遣队和消防知识宣传队“三队合一”;其他一般单位建立志愿消防队, 并组织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具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平安治理标准3、消防平安责任人或消防平安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 检查;根据重大节日、季节变更的需要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 门每周应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保人员应每日进行防火巡 查,生产和使用场所可以结合工艺巡检进行防火巡查,员工应每日开 展岗位防火检查,消除不平安因素;4、电气线路、设备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有无违章使用情况等;
11、7、组织单位技术人员成立工艺处置技术小组,提高专业处置能力;7、与周边单位建立区域联防协作组织,定期开展平安互查和灭 火应急演练,实现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 同作战”,提高区域联防协作能力;8、应用物联网消防管理服务平台,实时采集单位日常消防平安 管理信息,提高单位消防平安自我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9、属于消防平安重点单位的,按照规定使用“社会单位消防安 全户籍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消防平安“户籍化”管理档案,落实 消防平安管理人履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平安自我评估等三项 报告备案制度;10、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平安评 估机构,每年对本单
12、位消防平安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1次评估,出 具消防平安评估报告;11、消防平安“四个能力”建设达标。三、建筑防火1、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并保持畅通;2、与周围建筑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无占用行为;3、防火分区、防火分隔物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4、未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5、不存在“三合一”、“多合一”现象。四、电气防火1、不得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不得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 器;2、疏散走道、楼梯间、前室、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相关设备用房应设置应急照明;3、平安出口、疏散门的正上方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4、电气线路、插座不能敷设在可燃材料(泡沫夹心板、木板等) 上。闷顶内
13、敷设配电线路时,应采取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等防 火保护措施;5、安装应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气线路温度、电流 数据和电器设备运行情况。五、消防平安疏散1、疏散通道、平安出口数量、设置形式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保持畅通,无锁闭、封堵、占用等现象;2、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并保持完好有效;3、应急广播完好有效;4、外墙门窗未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5、每个楼层、每个客房内设置楼层疏散平面图。六、消防设施1、按要求设置相应的防火灭火消防设施;2、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与具备资质的维保企业签订维保 合同,安装应用“*省消防维保监督系统”,每月对
14、消防设施进行维 护保养;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每年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确 保完好有效。七、消防培训演练1、消防平安制度明确规定消防平安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不存在消防平安教育培训制度只上墙不实施现象,无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内容缺乏操作性现象;2、依法依规定期组织消防平安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无员工未 接受上岗前、换岗前和日常消防平安教育培训现象,无教育培训内容 不贴近工作和岗位消防平安实际现象,无消防演练走过场现象,无应 实施综合性消防演练而只组织一般性演练现象,无对消防演练不做记 录、总结现象;3、员工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员工无不熟悉岗位火灾危 险性现象,无不会检查消除身边火灾隐患现象
15、,无不会扑救初起火灾 现象,无不会自救逃生和组织疏散现象,消防岗位从业人员无不会开 展消防平安教育培训现象;4、应在单位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平安告知书”和“消防平安 承诺书”。商场市场消防平安治理标准1、制定并落实消防平安主体责任,消防平安责任人、管理人是 否依法履行职责;2、制定并落实消防平安制度、消防平安操作规程;3、消防平安责任人或消防平安管理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防火 检查;其内设部门每周应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保人员每日 进行防火巡查;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每2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值班人员夜间防火巡查不少于2次,消除不平安因素;4、无用火、用电、人员住宿违章行为
16、;5、厨房、灶间烟道定期清洗,定期检测燃气线路设施;6、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消防控制设备正常运行, 相关记录符合要求;7、属于消防平安重点单位的建立“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 的微型消防站,实现消防平安巡查队、灭火救援先遣队和消防知识宣 传队“三队合一”;其他一般单位建立志愿消防队,并组织开展消防 专业技能训练,具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8、与周边单位建立区域联防协作组织,定期开展平安互查和灭 火应急演练,实现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 同作战”,提高区域联防协作能力;9、应用物联网消防管理服务平台,实时采集单位日常消防平安 管理信息,提高单位消防平安自我管理的信息
17、化、智能化水平;10、属于消防平安重点单位的,按照规定使用“社会单位消防安 全户籍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消防平安“户籍化”管理档案,落实 消防平安管理人履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平安自我评估等三项 报告备案制度;11、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平安评 估机构,每年对本单位消防平安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1次评估,出 具消防平安评估报告;12、消防平安“四个能力”建设达标。5、商场市场营业厅内柜台和货架应合理布置,在疏散走道与营 业区地面上应设置明显的界线标志;6、每个楼层设置楼层疏散平面图。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平安治理标准3、消防平安责任人或消防平安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
18、查;其内设部门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保人员每日进行 防火巡查,营业结束时应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夜间防火巡查不应少 于两次;员工每日应进行岗位防火检查;厨房工作人员在班前、班后 应进行岗位防火检查,消除不平安因素;4、无违章设置员工集体宿舍,营业期间不进行设备检修、电气 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营业期间不存在超过额定人数现象;5、设有卡拉0K厅包房的场所设置音视频火灾报警切换装置, 并明确专人负责,确保熟练操作使用;6、每个楼层、每个包房内设置楼层疏散平面图。养老院、幼儿园、福利院、救助机构、医院消防平安治理标准 一、建筑消防平安合法性建筑、场所依法办理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
19、防验收或者备 案手续,使用性质未发生改变。2、制定并落实消防平安制度、消防平安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 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3、消防平安责任人或消防平安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 查;其内设部门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保人员每日进行 防火巡查,食堂工作人员在班前、班后应进行岗位防火检查,消除不 平安因素;5、不存在“三合一”、“多合一”现象;6、外墙、隔墙、吊顶、屋面等严禁采用泡沫夹心彩钢板材料。5、每个楼层、每个房间内设置楼层疏散平面图。学校消防平安治理标准3、消防平安责任人或消防平安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 查;其内设部门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单位消防安保人员每日进行 防火
20、巡查,消除不平安因素;6、外墙、隔墙、吊顶、屋面等严禁采用泡沫夹心彩钢板材料, 宿舍如采用彩钢板,其夹心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A级。5、集体宿舍是否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6、安装应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气线路温度、电流 数据和电器设备运行情况。5、每个楼层设置楼层疏散平面图。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平安治理标准二、消防平安组织1、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该单位消防平安责任人。单 位以书面形式明确消防平安管理人、消防归口管理部门、消防管理人 员、专职或志愿消防队员,逐级明确并落实各自的消防平安管理责任;2、依法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建立专职消防队,承当本单 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其他属于消
21、防平安重点单位的建立“有人员、有 器材、有战斗力”的微型消防站,实现消防平安巡查队、灭火救援先 遣队和消防知识宣传队“三队合一”;其他一般单位建立志愿消防队, 并组织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具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3、与周边单位建立区域联防协作组织,定期开展平安互查和灭 火应急演练,实现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 同作战”,提高区域联防协作能力。三、消防平安制度及实施1、根据单位实际制定各项消防平安管理制度,针对生产经营设 备、工艺制定符合消防平安要求的操作规程,悬挂上墙,并列入员工 岗前必训内容;2、每月至少组织消防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全面防火检查,每日组 织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
22、隐患。检查巡查记录应存档备查;3、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需经消防平安培训合格后方可上 岗;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员工参加的消防技能培训,到达消防 平安“四个能力”标准要求;单位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预案, 于每年上半年和11月份各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培训、演 练资料应存档备查;4、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持证上岗,且每班不得少于2人,均 能熟知火警处置程序、熟练操作消防控制设备;5、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与具备资质的维保企业签订维保 合同,安装应用“*省消防维保监督系统”,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维 护保养;委托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每年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确 保完好有效;6、应用物联网
23、消防管理服务平台,实时采集单位日常消防平安 管理信息,提高单位消防平安自我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7、属于消防平安重点单位的,按照规定使用“社会单位消防安 全户籍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消防平安“户籍化”管理档案,落实 消防平安管理人履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平安自我评估等三项 报告备案制度;8、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平安评 估机构,每年对本单位消防平安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1次评估,出 具消防平安评估报告;9、安装应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气线路温度、电流 数据和电器设备运行情况;10、应在单位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平安告知书”和“消防平安 承诺书”。四、建筑防火1、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建、扩建;2、严禁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为芯材的彩钢板搭建厂房、仓库、 员工宿舍;3、严禁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或做隔热保温层;4、严禁在厂房、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5、建筑内的加工、储存等不同使用功能部位之间应采用不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