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5篇)学习新课标 促进新课改——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022024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编5篇)学习新课标 促进新课改——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汇编5篇)学习新课标 促进新课改——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汇编5篇)学习新课标 促进新课改——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编5篇)学习新课标 促进新课改——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新课标促进新课改一一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 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随着今年4月21日,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的颁布,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再次翻开了新的一页,新的课 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导 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识 到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立足核心素养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育人导向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

2、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 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 创新精神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增强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 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应以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准确、 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把立德树 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3、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学习新课标促进新课改一一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版的义务 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忽如一夜春风来,吹得千万教研开,新 课标发布后,每位老师都在认真地研读着,探索着。5月6日下午, 我认真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欣歆老师关于义务教育语 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的线上讲座,今年暑假又捧书自学, 发现新课标主要涉及了四个重大变化:一、强调文化自信。学好语文是一个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学科第一次和 国家的战略挂钩。课时比重语文占到了 20-22%,相信语文的知识 广度会越来越大。二、注重传统文

4、化。小学原来学129首古诗文,现在增加到了 160首,为学生积累 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石。三、测评形式多样。除了基础、阅读、作文测评之外,还增加了整本书的阅读, 以及孩子的提取信息能力,评价人物能力,品味语言能力。四、关注学习任务群。原来高中的概念,现在下移到小学初中,原来孩子是一篇一 篇的学、现在要一组一组的学。尤其是里面涉及到的实用性阅读、 思辨性阅读、跨学科学习能力,对学生要求非常高。新课标所提出的是理论框架,是旗帜,是指南针,我们要创 设情境,开展真实有效的活动,将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 的教学活动。新课标所提出的是理论框架,是旗帜,是指南针,我们要创 设情境,开展真实有效的活动,将新

5、课标的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 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课程目标在过去三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新增了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此次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在总 目标中尤为凸显。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要树立全新理 念,在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指导上,要多围绕这三大文化来拓展 阅读、答题和写作。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 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说 说写写、读读背背。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池塘,而学生每天的 课堂

6、学习、阅读积累和实践活动就是一滴滴水,累积多了水面就 高了。增强课堂实施情境性、实践性我们在准备公开课时,往往会让孩子做很多的实践准备,比 如,搜集资料、拍照片、带实物道具,课前小采访、假期小调查 这些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新版的课程标准更突出了这个实施特性,这其实是育人核 心素养目标的一大展现,也要求学生更高的参与度、更强的思 辨能力、更好的审美体验。这也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转变观 念,情境性和实践性不仅仅体现在公开课中,更应该切实融入家 常课里。重视语文学习任务群2022年版的课标把课程内容定义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 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概念上有一个进阶的过程,寓

7、意 着学生学习上的循序渐进,并且学习任务群具有情境性、实践性 和综合性的特点,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目的的达成。作为教师,我们要追求的是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 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知识的简单获取,而 是渗透于生活的实践当中,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的体现,这种潜 移默化的过程也使得学生实现了知识上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渗透学习任 务群,不断地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等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沁入,提高学生认知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 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预示着语文教学进入了新

8、课标的新时代。一线教师应有强烈的使命感,在自己“应为”的方向 上转变,在自己“可为”的具体事件中勇于实践,为发展学生的核 心素养而努力。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顽疾性问题,“久治不 愈”,进而成为社会性问题,其中“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幼 儿园小学化”最为突出。这两者其实具有密切的关系,中小学生的 学业竞争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各种渠道冲击着幼儿园的教育改 革,并将学习压力下移到幼儿阶段。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幼儿园 去小学化成为社会共识。为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 针对入学初的学习负担下移问题,但收效并不明显。世界各国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9、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各国推进幼 小衔接的路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从学段入手对如何实现幼小衔接、 小幼衔接或双向衔接提出要求,二是从课程与教学入手,强调设计 专门的衔接方案或课程来实施幼小衔接。而后一条路径受到了越来 越多国家的认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 深化课程改革,2019年,教育部启动修订义务教育课程,并将纵向 学段间有机衔接不够,横向学科间有效配合不足作为要解决的问题 之一。修订过程中,教育部组织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幼教专家等多 方力量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吸取国内外解决幼小衔接 问题的经验教训,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对小学如何帮助儿童从幼 儿园到小学

10、平稳过渡提出了专门要求。第一,小学要将入学适应作为低年级段教育教学工作之一。儿 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在教育出发点的儿童和教 育归宿点的社会之间,形成了教育历程。漫长的教育过程瞄准了两 头,一头是儿童,即教育必须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一头是社会,即教育必须考虑社会所要求的人才标准是什么。同样,当整个人生 教育分成若干个学段的时候,每个学段的教育起点衔接的应当是儿 童的身心特点,教育终点衔接的是为高一级学段所做的准备。所以 真正解决儿童由幼儿园向小学平稳过渡,离不开两个学段的双向衔 接,即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的入学适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帮 助低年级入学适应明确作为一二年级的教育教学

11、工作,并从课程安 排、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体化设置,提升课程的科学 性和系统性,促进学段间的衔接。第二,合理设计一二年级的课程和学习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 学习具有生活化、综合性、活动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设计课程内 容与学习方式时,融合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要强化学生学习 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创设生活情境,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支持学生在游戏、操作、体验等亲身参与的活动中获得具体直观的 经验。为此,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特别提出要合理设计小学1至2年 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各学科课程要 重点关注小学一二年级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减缓坡度,降低难度,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12、和吸引力。第三,注重低年级学生发展素养的评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基 于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 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课标基于义务教育 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各 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学生核心 素养发展重点,并且各课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课程核心素养 进行水平划分,对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进行整体刻画。特别强调学前教育结束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艺术领域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此外,为更好促进幼小衔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除了国家课程 特别关注学段衔接外,还提出在

13、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领域, 设计针对一二年级体现生活化、综合性、活动化的课程主题,强调 实践,创设情境,运用体验、合作、探究、表现、交流等学习方式,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作为 我国义务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在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热切期待中 终于面世。新方案中更加明确的培养目标、更加系统的课程设置和 九年贯通的课程与学业标准,全面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了对 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度融合,为中小学的 教育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我们要研判校情,统筹谋划, 锚定改进领域,研究策略方法,加强

14、自我评估,以创造性落实新版 课程方案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能力。一、“顶天立地”,加强学校课程一体化设计义务教育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突出全纳性、全面性和基 础性。新方案进一步明确了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育人目 标,提出五大基本原则,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面向全 体,面向未来,进行了课程系统化的设计。当前教育实践还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割裂现象,比如学段断层、 三级课程设计系统性不够、面对不同的学生需求针对性不强等。学 校课程建设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聚焦国家和时代对人 才培养的要求,聚焦育人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落实;“立地”就是要 深入研究学校实际和回应学校每一个

15、孩子的真实需求,强化针对性。 既要充分发挥国家课程的主体性和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地方课程 和校本课程的补充拓展功能,进行一体化系统设计。要建立必修和 选修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新方案为 学校预留了充分的探索空间,为更好的满足每一个学生需求提供了 更多可能。近年来,在北京十一学校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北京 十一龙械实验中学针对初中学段的特点,开展了积极探索,围绕育 人目标,将国家主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特长赋能课程三级体系 整体设计。用丰富的课程尽量覆盖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孩子打开视 野和边界;用多样性课程,满足孩子多样化需求。改革取得了初步 成效,充分说明新方案是可行的,

16、更加符合育人规律。二、聚焦素养,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新方案中强调,要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 习、落实因材施教,把劳动课程单独列出,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 力的培养。结合“双减”的要求,转变讲授式的被动学习,减轻学 生过重学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高阶思维与能力, 必须从改变学习方式开始,特别是打破学科边界,打通学校与社会 生活的链接,打破时间、地点束缚,提供更多元的资源支撑,用最 适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得更好。跨学科任务式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引进课堂,通过有意思、有意 义、有可能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挑战,经历问题解 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把紧扣课标的学习量规和成功

17、标准贯穿 其中,培养自我评估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激发 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开启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比如,北京 十一龙槌实验中学数学建模课程的学习产品校园监控系统改进建 议,成为学校安全管理改进方案,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的意义,更让学生体会到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升 思维品质。这种学习超出学科本身,能更好发挥其综合育人的价值。 充分发挥学科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做中学,能大大激发 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展思维视野。三、育人为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新方案实施,关键是教师,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 契机。要引导教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提高全方

18、位 育人能力;帮助教师打破竖井式分科的边界,提升跨学科学习设计 能力;抓住实施中的关键点,如作业设计、学习任务设计、考试与 命题、多元评价方式等,通过项目研究进行突破。发挥校本研修作 用,建立跨学科大教研机制,培育先锋学科,搭建分享平台,把教 师培养成学习的领导者。我们要牢牢抓住新版课程方案实施的契机,全面提升学校课程 的育人能力。用勇于改革的创新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 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 化自信。还要注意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 探究的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认真研读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整体

19、规划语文学习内容任务群是新课标新增加的一项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共 同指向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 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提示。综合考虑内容和学生情况,根据实 际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要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 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要关注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学习任 务群在不同学段之间的联系性和排异性,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把握 好学习难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组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学 习中积累语文

20、学习经验,发展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在 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增 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 言经验。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 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的等,增强学生学语文、 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组织开展语文活动,创设 有意义的语文

21、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加强阅读教学注意阅读指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书。注重读书指导,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读书品位。读书为学 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 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 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作为语文老师,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针对这次课改中古诗文增加,阅读量增大这种情况。语文老师应 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提倡早读、晚读、课外阅读等。早读时采 取多样化的形

22、式让学生大声的诵读古诗文、课文,增强优秀文化地浸润, 培养学生的语感。晚读、课外阅读时,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提倡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当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读 书积累时,老师还要为学生读书搭建交流的平台,可在班级进行读 书分享、读书比赛等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 趣,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鉴赏能力。新课标,新理念,同时为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继续研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 认真落实新课标精神,贯彻新课标理念,在课改路上努力前行,使XX小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更高效,进一步提升XX小学教育教 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

23、好学校.学习新课标促进新课改一一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这犹如灯塔,为数学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5月中旬, 我校数学教研组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认真观看了东北师范大学史宁 中教授的专业解读视频,并进行了学科研讨,使我对新课标有了 较全面的认识。暑假期间,我再次捧书研读,对新课标有了更深 刻的理解和体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体现了社会发展对 人才培养的要求、数学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数学课程改革积累 的经验。其变化与突破主要体现在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 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

24、的课程目标、建构 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内容结构等。2022年版课标在2011年版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 订,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凸显了数学学科在促进 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变化与突破(一)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2022年版课标将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表述为“三会”, 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会”是数学教育对未来公民数学素养的期望,旨在通过 不同阶段的数学教育,使学生获得适应终身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课标组将核心 素养分学段进行表述,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数感、

25、量感、符号 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 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具象为主,核心素养的表现侧重于意 识,即基于经验的感悟。核心素养及其表现的明确提出,为课程目 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调整以及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 革奠定了基础。(二)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2022年版课标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表述为:“通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 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 界。总目标以“三会”为统领,体现基于知识内容学习的“四基” 基于问题解决的“四能”(发现、提出、分析、解

26、决问题的能力) 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022年版课标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征,将总目标的三 个方面分解为四个学段的学段目标。学段目标基于不同学段的 内容要求,融入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 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的设计提供依据。(三)建构了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2022年版课标虽然在内容结构上保留了 2011年版课标“数与 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但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又进一步对各领域的主 题进行了结构化调整。例如,第一至三学段,将“数与代数”领域原有的六个主题 整合为“数与运算” “数量关系”两个主

27、题;将“图形与几何” 领域原有的四个主题整合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图形的位 置与运动”两个主题,从而表明数学概念的教学应当与概念的性 质、运算或者关系融于一体;将“统计与概率”领域原有的“分 类”调整为“数据分类”,意在突出大数据时代对学生数据意识 的培养。与主题调整的思路一脉相承,内容的表述强调整体性和 一致性。2022年版课标还对一些具体内容做了增删或调整。为了加强对 基本概念的感悟和符号意识的培养,小学阶段取消了 “简易方程” 强化了 “字母表示数”内容的学习;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和加强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将“百分数”的内容纳入“统计与 概率”领域等等。(四)提出落实核心素养培

28、育的教学建议2022年版课标改变了 2011年版课标单纯述说内容的方式,对 各学段的每一个学习主题,都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 三个方面进行表述。内容要求是对学习范围的表述,表达“学什 么”;学业要求是对学习程度的表述,表达“学到什么”;教学提 示是关于教学实施的意见,表达“怎样学”。三个方面的表述都 融入了核心素养的表现,使得学习内容的要求与核心素养的达成 有机融合。例如,第一学段“数与运算”主题的学业要求为:“能用数表 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 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形成 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不仅有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

29、还有核 心素养达成的要求。2022年版课标的教学提示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阐述如何 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出合适的问 题,指出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等等;强调以跨学科的主题或 者项目活动为载体,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数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五)建构了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2022年版课标通过“学业质量” “评价建议”部分阐述与评价 相关的内容。学业质量以核心素养的学段表现为依据,以结构化的 数学内容主题为载体,利用不同水平的情境和活动方式,对不同学 段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出要求。特别注重“四基

30、”与核心素养的一致 性,体现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以及 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水平。“评价建议”提出了形式丰富、维度多元、 主体多样的评价方式,以及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强调 建立与核心素养一致的命题规划和方法。重点与建议2022年版课标对教材编写、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教学活动 设计与组织及教学评价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其实施的重点 在于切实理解数学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准确把握数学课程内容本 质、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准确理解数学课程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载体。课程实施者要全面理解以“

31、三会”为 统领、融入“四基” “四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目标, 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 发展数学思维、积累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认真 分析每一个主题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建议,把握数学内 容的本质和关联的核心素养,创设和实施合适的教学活动,引发 学生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把课程理念和目标落实在每一个环 节。关注结构化重组的思路和部分调整的内容课程实施者要理解2022年版课标对各领域的主题进行结构 化重组和部分内容的调整是为了使概念与概念的性质、运算或 者关系有机结合,有利于实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例 如,小学阶段新设定的“数

32、量关系”主题,增加的尺规作图内容, 调整的百分数内容,以及去掉简易方程、强化字母表示数的变化 等。教师是2022年版课标的最终实施者,有效的教师培训、目标 明确的校本研修非常重要。学生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也不是通过个别知识点的学习获得的,因此,教师的整体研修、 整体备课是必要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清楚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 以及其与核心素养是怎样融合的,还应当清楚教学内容与前后年 级所学内容的关联。总之,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和实施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 学既提出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良好 契机,必将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中小学数学教 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改革的整体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