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014208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结题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结题报告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中的应用结题报告(子课题)课题负责人:陶龙满成员:石溪小学部分教师课题所在单位 :枞阳县项铺中心学校 枞阳县项铺镇石溪小学一、基本情况预期完成时间2012年12月2014年8月二、课题论证(一)、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新课程教改实验过程中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的时代,对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及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伴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处于核心层次的理念或观念的转变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往往只是辅助教师强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改变

2、教学的方式,只是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的形象化,或者是教学过程具体化、细致化,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很少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作用,信息技术只是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另外的一种偏差是,教师只是单纯地关注技术、追求技术、为技术而技术,缺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教学设计问题、学生综合素质的生成、学生解决问题的激励及有效评价。综上两者,在认知上,仅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而使用,缺乏将信息技术作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宏观环境背景的视野。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环境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机械地照搬照抄已有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

3、模式,而应该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运用教学理论及学习科学,重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整过过程,教学从而促进问题的有效性。本课题的提出,就是突破以往将信息技术停留在技术展示层面的层面,将信息技术作为丰富的资源背景,为学生学习创设广阔的智力背景,为师生的教及学设立突破时空限制的技术背景,构建起立体化、多样化、信息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环境,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使得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最终达到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总目标。 其次,通过本课题的研

4、究,期望使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能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可以借鉴的具体提问教学策略,规范教师的提问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素质等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即通过创建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提问,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及对数学的情感及态度,达到有效的教学和学习。(二)、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起适合小学数学的信息技术化的课堂提问教学,让学生生活在自主化个体发展、多元化的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系统中,全方位重新建构我校有效课堂教学

5、,使我校的在班班通应用环境下的教学特色更鲜明。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学生的解决课堂问题的观念的转变,从影响学习或教学成效的因素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习方法及学习的有效性等进行研究,探讨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提问的条件、时机、及不同形式的知识内容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探究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有效提问的规律,确立科学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有效提问方式。3、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起有效课堂教学的学生主体自主发展的空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和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益。 4、通

6、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提问能力,培养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的骨干队伍,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积累经验和大量的实践案例,进而培养一大批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三)、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及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1、本课题组组长,有较强的实践基础。为省级课题组的核心负责成员,所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先后有20余篇在省市级竞赛中获奖或发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2、课题组成员是一线的数学年青教师,新课程理念吸取快,并能及时实践于课堂教学,便于迅速提升自已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3、实验学校按照省现代化小学一类标准建设,学校的信息化设备设施齐全,每

7、班均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班班通) 学校将借助外力支撑课题研究,及上级教育信息技术部门开展协作工作,获得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三、研究内容:1、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模式,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起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的情境创设、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2、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主要探讨如何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目标实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探索不同的教学问题设计对学生参及学习活动影响的效应,以及问题的价值

8、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影响。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的选择,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提问的主要方式,以及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不同方式;和科学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能力的效应。应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积极性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 ,改善学生应用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思维素质。3、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提问策略评价体系。四、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不断反复地进行整合实践,并在课题组或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和批判性的思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的课堂提问的设计实施

9、不断的改造。2、调查研究:运用观察、访谈、问卷、测试、记录表等方式收集研究问题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及归纳,从而得出研究结论。3、个案研究:通过典型的课例作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炼相关结果。个案研究贯穿在其它的研究类型中,使研究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4、测验法。通过进行数学测验的方法,来分析和比较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评价课题实验的效果。五、研究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2)加强培训和交流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和其他课题组成员的交流,提高课题组成员的信息技术环境的构建及应用能力,主要采用下面几种方式:一是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组织和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二是积极参加各级

10、教研和信息化管理部门的交流;三是校内针对性培训。(3)认真落实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积极参加全体课题组成员参的课题实施情况例会,各研究子项和小组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调整和落实下阶段课题研究方案。(4)开展课堂研究实践,要求课题实验教师上好一课题实验课,并对提问设计、教学过程、评价及反馈作好记录,特别是在问题的设计、实施、反馈过程中涉及的整合方法和手段进行认真的研究;作好课堂实录和课堂结构性观察,开展课后总结及反思,及时对课堂结构性观察数据进行统计。(5)作好总结。每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工作,每年参加总课题总结和交流。六、课题实施过程设计:1.课题论证阶段:【时间】:2012年5月10月【

11、实施内容】:为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理论、环境、氛围、研究队伍组建等条件,使子课题成员进入科研状态,形成并了解课题的总框架,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课题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论证、确定课题实验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做好申报工作。【阶段成果】:课题研究方案、问卷调查分析报告。2.课题启动阶段:【时间】:2012年12月【实施内容】:组织学习相关理论、专家讲学、落实子课题的研究方案。拟定课题实施计划,确定子课题成员及实验课堂;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并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开题培训。3.课题研究及实践阶段:【时间】:2012年12月2014年4月【实施内容】:组织开题讨论、咨询、制定阶段实施规划,按计划分组分段

12、实施,注意过程动态管理、调控。在这一阶段中,进行实验研究交流和培训活动,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完成教学设计、论文等。并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阶段成果】:实验前期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反思札记、教学叙事、学习环境设计、网站建设,阶段研究报告。4.课题总结阶段:【时间】:2014年4月-2014年8月【实施内容】:整理分析实验资料,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完成课题结题鉴定。【成果】:研究报告、学生学习心得、论文集、案例、札记及反思集,教学资源库(教学设计、课件、组件、平台)。七、研究原则:1、课堂中心性原则:不管哪一教

13、学层面的研究,都要以课堂为立足点和归宿,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推动课题研究的全方位开展。2、全体参及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3、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4、启发探索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索。5、求异择优性原则: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尽可能及众不同的新观念、

14、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择“优”。6、评价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的信心。八、阶段性研究安排表: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及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具有传统简单问答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师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有效运用,激发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正确地借助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切实小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15、和自主性,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健全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模式。2012年12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2013年15月:应用信息技术提问,创设有效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研究;2013年611月:应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2014年123月:应用信息技术,由被动到主动,由动口到实践;加强学习过程体验,借助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研究;2014年48月:应用信息技术,评价方法从单一到多元,从固定到不断调整;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健全课堂提问的评价模式研究。八、研究成果:1、促进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供

16、课堂问题设计、调控和评价的能力;项铺中心学校已有下属五所完小的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参及中心学校网站的课题讨论。2、学生学习能力、兴趣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通过调查表明: 95以上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上多媒体课和网络课,认为学习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习方法和最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参及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都很高。例如:网络课旋转和平移,教师将各种及旋转平移现象相关的素材串联成数学故事“风车娃寻宝记”,使各自独立的材料和练习巧妙的融入生动的故事情节当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对旋转平移现象的感性认识。新颖的设计,全方位的参及,使学生完全融入教学过程,取得

17、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快速收集、快速处理和运用的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通过实验研究,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路开阔,方法多样,富于独创性。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大都能依照图意写出相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由于两个乘法算式只是因数的位置不同,学生往往误认为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意义相同,进而混淆现实背景的意义。为加深学生对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印象,深入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师把计算机引入课

18、堂,要求学生运用电脑,绘制一幅反映乘法意义的示意图,并写出图意表示几个几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活动中,学生表现了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每个学生不仅完成了一幅或多幅成功的作品,部分学生甚至还创作出内容丰富的情景图。活动结束时,就连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都拉着老师欣赏自己的作品。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中屡获殊荣。3、探索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

19、中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然而,问题来源于生活。怎样沟通数学及现实生活的联系?计算机网络以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开放的交互功能,自主的学习方式为我们解决这一疑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应用信息技术 增强学生的问题能力期待学生,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新的问题提出既不能是缺乏挑战的平庸问题,也不能是让学生不着边际的断层问题。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学习新知前,教师根据学习目标,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视不同情况恰当选用新旧过渡,问题牵引、情境激发、直接显式等多种形式,鼓励质疑问难,提出问题。不是所有的教学都适合运用信息技术,但

20、在合适问题情境中,用多媒体创设开放的、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挥潜能积极探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时,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问题意识:出示我们班级的座位图片,学生写出自己在班级中位置;让学生沟通不同的写法,找出在描述位置方法上的相同之处。(第几列、第几行,两个数据)难道非得用两个数据不可吗?只出示一小组的图片,指出丁洁的位置。这次用一个数据怎么也可以呢?什么情况下用两组数据、什么情况下用一组?教师接着出示班级上次获得表彰的阳光体育比赛活动图片,同学们情绪更高涨啦,教师标出插在队列前的班旗,同学们马上意识到:咦,这旗帜的位置可不好表示了!怎

21、么办?教师让同学们想办法确定,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各自进入了思考问题的真实生成过程。充分留白,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要熟练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工具和帮助,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撑。教师要留出时间,等待学生。让学生问题探究经历此以下阶段:一是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提出假想;二是搜集支持自我假想的资料,并适当进行归纳整理;三是

22、独立或合作进行探究;四是形成自己的认识或结论。交流验证,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它要求学生通过教学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学会及人合作,并能及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对学生的数学理解及数学思维的呈现,一是汇报个人或小组探究的结果,进行小组或班级交流,交流方式可是口头的,也可通过灯片、网络等;二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验证,辨析正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数学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是不是会做习题了就是学生数学素质就提高了呢?显然不是。学生的

23、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仅体现他其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理论的多少,也不是仅看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知识就是为了用知识,要全力培养及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并进行巩固练习后,就要结合本节课或本教学内容,精心创设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一个学解老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3)学生自主知识建构,课堂充满生态无论是从数学教学的目的出发

24、,还是从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而言,要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形成数学技能、培养数学情感,积累数学经验,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及知识建构过程,做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及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结合在县教研室王传宾主任指导下,我们课题组成员吴宝林的教全县研讨课圆的面积一课,有几点体会。因生设问 质疑激趣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教师的问题为什么要问?问什么?怎么问?这要求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已有的经验,养成的数学情感出发,数学在教学过

25、程中,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问题要有层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要处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深度及广度适宜。同时,教师对问题的处理要收放自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导入时,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层次的展开了问题串: 看谁答得快:3 7 12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39c,低长9,它的高是多少 ?同学们谁能说说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是怎样剪拼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剪拼同学过程。学生演示。教师出示课件:草地上一棵树,栓着一匹马,同学们讨论马儿饿了会怎样?前面几个问题激趣导入很成功,把握问题提出的原则,但第四个问题

26、一提出,班级可炸锅啦:有的学生谁马儿会把草地吃掉;有的说老师马儿把树上的树叶吃了;还有的谁马儿会很着急想跑掉而教师预设的提示课件课件是马儿围着树儿吃了一个圆形的空地,再设疑吃掉草的圆形空地面积是多大?我们在研讨时,分析生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问题4在收放上重新改进:1、动漫展示一只牛栓在一根电杆下吃草;2、一只羊栓在空地上的一棵矮树下,问题是它饿了会怎样?(吃树叶)结果会怎样?这些问题的恰当提出,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的学习欲望。充分留白 主动发挥。杜威说:“许多儿童缓慢,由于不能迅速作出回答而受到指责,其实,他们那是正在积极力量以便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问题。在

27、这种场合下,若不提供给他们时间和闲暇,从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那就是鼓励他们得出迅速的但却是仓促的、浅薄的习惯”.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思维角度、速度、深度都不相同,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就要了解这种差异,真心期待,耐心留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交流的空间;操作的空间;实践的空间,质疑的空间。亲身体验 合作探究。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亲手参加学习的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切实体验。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现代信息技术及学科的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为课堂有效提问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有力的工具。教师在

28、启迪学生打开转化思维时,运用多媒体展现用不同的剪拼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这样,展示的问题及现实的学习经验密切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丰富多彩。再适时提出思考性的问题:你怎样求出羊吃出的圆形草地的面积呢?这就要求学生整合、想已给的和记忆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判断和假设,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当有的学生用画小方格的方法试图求出圆的面积而不能解决后,教师不仅作没有简单的是否判断,还对学生作出热情的价值判断和鼓励。肯定这种思维也是我国古代数学的办法,用分割单位面积的方法来求。激励学生以后去探索。为促进学生体验交流、合作互动的广度及深度,教师用了一些追问性问题引起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达到了理解和认同

29、的目的。如:先让学生重复第一个学生的方法,你们同意这个想法吗?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验证你们的想法呢?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呢?在学生反思之间时,教师设计反思、练习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反思及评价的好习惯。教师提问:今天我们获得了什么?求圆的面积时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的?这些方法在什么地方还能用?适当帮助 正面强化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困难和错误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强化策略是经常运用的方法。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次数、合适的方式,在重点、难点、理解的关键处以及易混易错的强化点强化,及整过课堂节奏融为一体。如圆的面积公式的得出以及用字母让学生意符号表示,开始好多学生表达不完整或是

30、出错,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回顾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针对性的评价、激励,对其他学生认真聆听、诚恳接纳他人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收获及时表扬,对把圆切割成小三角形再拼成大三角形的思维更是充分发掘它的闪光点。并用课件制作展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情感的培养,起到推动和深化的作用。 (4)建立开发多元的问题有效性评价模式 好的课堂提问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

31、激励学生积极参及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在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的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达到提问的有效性?怎样的有效提问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参及学习?一、对问题的内涵评价(评什么) 问题提出内容本身的有效性,深度适中、广度适宜,前后的知识位点衔接自然,收放可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否吃透课程标准标和学生,不能为信息技术

32、而信息技术,花式设问。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探究时,这样设计问题:探索长方体的体积 请生猜一猜一个长方全的体积可能及什么有关?(根据生的猜测板书) 有同学认为长方体的体积及它的长、宽、高有关,是不是呢?请同学们观察电子白板上面的几组长方体:(红、绿、黄三组,每组两个) 问:每组中的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有什么特点?那个长方体的体积大一些?(请生自由发言,分析问题) 生明确:长方体的长宽相等,越高,体积越大 长方体的长高相等,越宽,体积越大 长方体的宽高相等,越长,体积越大。 问题提出所把握的主体环节,注重过程评价和问题解决的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情感。如学生自主学习时

33、,教师问题引导: 长方体的体积确实及它的长、宽、高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分小组探讨。出示生分组活动的要求,并完成书上46页的表格。(问题引导,明确合作学习任务) 生分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展示表格的完成情况。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新发现?(问题解决方法交流) 生概括: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根 bh (生齐读公式) 及时练习:拿出引入新课时出示的那个长方体问:现在你们有办法算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生根据需要测量出相关数据,并在电子白板上写出体积。问题提出能体现三基的课程标准要求,汪华老师在执教圆的认识时,讲完新课后,巩固新知时运用多

34、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评价的方法和策略(怎样评)有效的提问需要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定量及定性相结合 对问题的主体评价(谁来评) 多主体

35、互动,我们在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过程中,探索了形式多样,开放的问题有效性评价模式,课题组成员,教师、学生来互学互评,既评学生的问题能力,学习效果,也评教师问题的有效性,学生、教师、家长互动评价,促进问题能力共同成长。问题结果呈现模式和应用评价:教师问题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能力发展了,如何得到应用和持续上升?我们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了多种呈现模式和平台,学生建立电子个人记录问题成长记录袋,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互动的欢乐谷、互动纠错的啄木林、问题个人独特成果展示的星光台。课题研究搭建了大平台组建了生本、校本大课堂,有力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大家边研究,边讨论,借鉴应用,实现资

36、源共享,成果共用。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到五月份,课题群累计讨论信息九百多条,上传共享论文十几篇,优秀案例几十篇。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评价也是如此,我们期待在研究和实践中有收获,有突破。让我们的教学、课堂风生水起!九、几点思考:1教师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建构”的过程,是建立和构造关于新知识认识结构的过程。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学解老问题解决新问题解决疑难题发现新问题”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解决疑难题和发现新问题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高级思维能力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仅要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要具有基础性思维,基础的作用决不可忽视,因此在习问题设计中必须有学解老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环节。2、在数学教学中,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和有效的网络学习方式及生生、师生互动方式,实验教学证明,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实验教学同时证明:多媒体教学并不能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同时也不是唯一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因“材”而异,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22 /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