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1).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MACRO/ 常州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项目投资分析报告常州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项目投资分析报告报告说明经过10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产业化基础。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52074.9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4066.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62%;建设期利息49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4%;流动资金7518.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44%。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
2、运营每年营业收入116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95921.90万元,净利润12115.6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56%,财务净现值1848.1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08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十二五”以来的五年是常州发展史上综合实力奋力提升的五年,也是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城乡面貌明显变化、改革开放明显突破的五年,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
3、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为我市对接国际高端产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实施,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加速,为我们融入全方位开放格局、更大范围参与地区协调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经历“十二五”发展,常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发展基础更为扎实、发展优势更为彰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速形成,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叠加,这些都为“十三五”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和条件。该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
4、、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第六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第七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第八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第九章 项目环境保护第十章 劳动安全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说明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第十三章 进度计划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分析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第十六章
5、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第十八章 总结分析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附表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附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5:总投资估算表附表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附表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编制原则1、所选择的工艺技术应先进、适用、可靠,
6、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运行。2、所选择的设备和材料必须可靠,并注意解决好超限设备的制造和运输问题。3、充分依托现有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4、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5、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标准。6、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作出研究结论。三、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四、编制范围及内容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五、项目建设背景基于能源结构安全和环境保护压
8、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迫切需求。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能源来源、尾气排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纯电动汽车在本质上是一种零排放汽车,一般无直接排放污染物,间接污染物主要产生于非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过程,其间接污染物可以采取集中治理的方法加以控制。插电式(或增程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纯电动行驶模式下同样具有零排放的效果,同时由于减少了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可降低30%以上。另外,随着火电比重减少,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核能发电比重的增加,电力生产对大气造成的废气污染将逐渐减少。电动汽车比同类燃油车辆噪声也低5分贝以上,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将大幅度降低城市噪音。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
9、保产业快速壮大,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完善电动汽车生产准入政策,研究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十二五”以来的五年是常州发展史上综合实力奋力提升的五年,也是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城乡面貌明显变化、改革开放明显突破的五年,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为我市对接国际高端产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实施,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加速,为我们融
10、入全方位开放格局、更大范围参与地区协调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经历“十二五”发展,常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发展基础更为扎实、发展优势更为彰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速形成,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叠加,这些都为“十三五”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和条件。六、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105.05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车载电源90000台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
11、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52074.9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4066.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62%;建设期利息49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4%;流动资金7518.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44%。(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2074.9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2074.92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0000.00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16500.0
12、0万元(含税)。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95921.90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2115.67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7.56%。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08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1580.72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70033.26约105.0
13、5亩1.1总建筑面积88942.24容积率1.271.2基底面积44821.29建筑系数64.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97.051.4基底面积44821.292总投资万元52074.922.1建设投资万元44066.502.1.1工程费用万元38355.11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4568.912.1.3预备费万元1142.482.2建设期利息万元490.002.3流动资金7518.423资金筹措万元52074.923.1自筹资金万元32074.923.2银行贷款万元20000.004营业收入万元116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95921.906利润总额万元16154
14、.237净利润万元12115.678所得税万元4038.569增值税万元3839.9310税金及附加万元4423.8711纳税总额万元12302.3612工业增加值万元30137.6813盈亏平衡点万元21580.72产值14回收期年5.08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7.56%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848.19所得税后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一、产业背景分析(一)行业竞争格局和经营模式国内车载电源行业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车载电源行业。国内的一些车载电源生产企业在与国内新能源汽车整车厂配套研发车载电源产
15、品的过程中,在配套车型、台架实验、道路实验以及实车运行期间的故障数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抢占了市场先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国外车载电源厂家因进入国内市场较晚,同时面对国内市场的定制化和快速的升级换代要求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进入量产配套车型较少。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包括三种:第一种模式是专业的车载电源生产商直供整车厂,特征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技术优势以及渠道优势的企业借助先进的技术平台,开发多领域应用的系列产品,并在技术规格上对产品进行模块化、标准化设计,直接为整车厂提供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第二种模式是具有渠道资源的系统集成商采购车载电源产品向整车厂提供集成产品。第
16、三种模式是整车厂自主生产车载电源用于自产的新能源汽车。(二)生产资质壁垒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生产资质要求,但因车载电源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车载电源的生产厂家应符合现行新能源汽车相关准入资质以及生产标准。我国2015年7月正式实施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要求,新建企业须提交对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质保承诺,质保承诺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相关规定。车载电源作为纯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产品标准也需满足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质保承诺。目前国际通行的IATF16949:2016技术规范对汽车整车厂和其直接的零配件制造
17、商提出了严格的限定。只有与生产汽车有关的汽车整车厂和其直接零部件制造商才能获得IATF16949:2016认证注册,且制造商必须具备有至少连续12个月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记录,包括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的完整记录。(三)市场壁垒车载电源的最终客户主要是整车生产企业,大型整车生产企业对供应商均实行严格的认证机制,需要对厂家的资产规模、管理水平、历史供货信息、生产能力、产品性能、销售网络和服务保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只有通过整车生产企业的评审,才能进入其供应商体系。成为整车生产企业的供应商,必须经过长期的认证过程;为保证汽车质量的稳定性,整车生产企业会保持与供应商的稳定供应关系。二、项目必要性分析(一
18、)技术和人才壁垒车载电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对车载电源产品安全可靠性、一致性、转化效率、电磁兼容、功率密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这些技术都需要企业大量的研发投入与长期的积累。车载电源产品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诸多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品。同时,其与新能源汽车其他零部件的相互兼容需要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工艺及安装调试服务等全过程的协同配合。上述要求对于技术人员在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上均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型技术人才作为保障,如在电力电子学科方面的对高频大功率开关电源技术精通的人才;在汽车设计学科方面对汽车整车电磁兼容技
19、术精通的人才,对汽车级耐冲击、抗震、高低温、湿度冲击、人机交互可靠性设计技术精通的人才;以及对于IATF16949、ISO26262等行业规范及标准精通的管理方面的人才。(二)发展新能源汽车为我国国家战略,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对象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发展,将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201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
20、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之后,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以车辆购置补贴政策为主,包括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扶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全方位政策扶持,为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的迅猛发展奠定基石。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市场良性发展,接档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2017年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公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大体确定了补贴退坡后下一阶段燃油汽车产业反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秩序与方向。(三)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增进了消费者信心随着新能源汽
21、车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发展以及整车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程度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加快,性能指标稳步提升,成本明显降低;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20瓦时/公斤、价格1.5元/瓦时,较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2017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瓦时/公斤、系统价格低于1元/瓦时、行业总产能超过1000亿瓦时等目标。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型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预计可以达到300-350瓦时/公斤,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将达到300-400公里,消费者
22、里程焦虑将逐步消除。第三章 行业发展及市场分析政策支持是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也在逐步调整。2015年4月,国家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2016-2020年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提出2017-2018年的补贴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的补贴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2016年12月,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调查告一段落后,国家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
23、的通知,基本思路是:在保持2016-2020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完善补贴方法、改进资金拨付方式、提高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等措施,形成进一步鼓励技术进步和扶优扶强的财政补贴机制,净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从2017-2020年的政策补贴上来看,国家政策补贴存在着一个逐步退出的节奏。国家政策补贴的扶持是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产业在成长初期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而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性能趋于成熟后政策补贴相应合理下降及逐步退出,是考虑到市场发展的自身规律,符合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整体思路不会改变。预计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
24、车行业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基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建设汽车工业强国的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仍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对象。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市场良性发展,接档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2017年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公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大体确定了补贴退坡后下一阶段燃油汽车产业反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秩序与方向。充电设施欠缺目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关键障碍,我国已出台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鼓励政策,鼓励建设充电基础设施。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出台了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
25、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的通知,提出总体目标: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016年,我国新增公共充电桩10万个,全国公共充电桩建设运营数量累计超过15万个,我国已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国家。居民专用充电桩同步增长,“随车配桩”的安装比例达到80%。从重点城市来看,北京、上海电动汽车充电平均服务半径已缩短至5公里;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公共充电网络也在迅速布局,向着“5公里”时代的目标加快推进。随着新能源汽车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发展以及整车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程度在不断提
26、高。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加快,性能指标稳步提升,成本明显降低;单体、电池包、BMS等方面的安全技术研究全面推进。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220瓦时/公斤、价格1.5元/瓦时,较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8。2017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瓦时/公斤、系统价格低于1元/瓦时、行业总产能超过1000亿瓦时等目标。地方城市政策对消费者需求引导作用将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包括北上广深在内已有8个城市实施汽车限购政策,在上述城市新能源汽车上牌无须摇号,申请后直接配置但控制总量,新能源汽
27、车购买偏好明显提升。以北京为例,2016年北京新能源汽车指标共6万个,至2016年8月北京新能源汽车全年指标已全部配置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将面对空气污染加剧、交通拥堵加重的治理难题,预计还有更多的城市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第四章 产品规划方案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70033.26(折合约105.05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8942.24。(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车载电源90000台,预计年营业收入116500.00万元。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
28、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一、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二、建设区基本情况常州位于北纬3109至3204、东经11908至120
29、12,地处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东与无锡相邻,西与南京、镇江接壤,南与无锡、安徽宣城交界,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区位条件优越。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现辖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5区,代管溧阳市1个县级市,共有36个镇、25个街道。总面积
30、43.85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36.18万公顷、水域面积7.33万公顷;耕地面积14.82万公顷。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3.3%。全市户籍总人口385万人,增长0.7%,其中男性188.8万人,增长0.5%;女性196.2万人,增长0.9%。户籍人口出生率7.8,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1.2。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荟萃。风景名胜、历史古迹有圩墩村新石器遗址、春秋淹城遗址、天宁寺、红梅阁、文笔塔、北宋藤花旧馆、苏东坡舣舟亭、太平天国护王府遗址、瞿秋白纪念馆、中华恐龙园、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金坛茅山风景区、动漫嬉戏谷主题公园、
31、东方盐湖城、华夏宝盛园等等。目前共有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4家,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A级景区32家,其中5A级旅游区3家,4A级旅游区8家。历史名人有吴公子季札,昭明文选作者萧统,抗倭英雄唐荆川,南田三绝恽格(号南田),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数学家华罗庚,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主要特产有萝卜干、大麻糕、芝麻糖、溧阳风鹅、野山笋、溧阳水芹、南山板栗、长荡湖螃蟹、常州梳篦、砖刻屏、景泰蓝掐丝工艺画、乱针绣、中国彩绒画、留青竹刻、金坛刻纸。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为我市对接国际高端
32、产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实施,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加速,为我们融入全方位开放格局、更大范围参与地区协调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经历“十二五”发展,常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发展基础更为扎实、发展优势更为彰显,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速形成,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叠加,这些都为“十三五”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和条件。在看到机遇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还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决战期,常州总体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诸多矛盾的叠加要求我们统筹化解,风险隐患的增多需要我们未雨绸缪。
33、当前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市场需求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长普遍放缓,发展的国际环境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下,常州自身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尚在培育,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压力并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的基本趋势,准确把握常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以创新的思路探索发展的新路径。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一是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01亿元,增长6.8%、全省第
34、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进出口总额2330.8亿元、增长2.8%,其中出口1738.8亿元、增长5.2%;实际使用外资26.3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5.7亿元,增长7.8%、全省第三。二是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0亿元,增长5.3%、全省第二,税比85%、全省第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8%;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8.5%;单位GDP能耗下降4.5%。三是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达2.8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1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58件,同比增加3.82件;高新技术产
35、业投资增长9.8%。四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840元、全省第四,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10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推进“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进出口总额稳中提效,实际使用外资26亿美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84%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GDP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登记失业
36、率分别控制在4%、3%以内。三、创新驱动发展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窗口期,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优化市域发展空间。按照新的行政区划版图,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明确各辖市区的发展定位,更好促进各板块形成统筹联动、合理分工、各具特色、功能衔接的融合发展格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能级。推动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争先进位,推进常州经济开发区和金坛、溧阳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加快形成“东南西北”联动格局。进一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推进“四个西进”,加快常金一体化进程,推动溧阳“宁杭经济带重要副
37、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市级统筹,制定全市产业布局规划,引导重大项目向重点园区集聚、特色产业向特色园区集聚,实现布局优化、错位竞争、特色发展。顺应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进程,更好接轨上海、融入上海,充分发挥在苏锡常都市圈中的特色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探索多元化方式建立产业基金。深入推进“个转企、小转规、规转股、股转市”,支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挂牌,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做强做大。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相互渗透、跨界融合,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制造智能”“制造网络”“制造服务”,让融合发展成为
38、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智慧常州建设,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平台的集聚效应和市场价值,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升产品价值空间。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精致生产”,施行“精益管理”,专注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名品名牌培育,以质量和品牌提升增强有效供给能力,实现产品由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变。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以品牌塑造常州产业形象,推动常州发展迈入品牌时代,努力建设“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开放机遇,做到对内对外开放齐抓,深化拓展“
39、五个国际化”,努力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格局。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主攻高端人才、高端技术、高端产业的集聚和培育,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使其成为常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着力推动外贸提档升级,进一步优化外贸产品结构,支持大型成套装备出口,鼓励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进口,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使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匹配。着力推动利用外资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引进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处于中高端的产业,更有效地促进常州经济转型升级。开拓对内对外开放领域。鼓励引导光伏
40、、轨道交通、输变电等产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推进本土企业国际化。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发挥常州港一类口岸、航空港口岸、铁路运输等功能区叠加优势,发展海陆空联运,推动航空港、常州港、综合保税区等实现“区港联动”,构建长江流域开放型经济物流区域中心。深入推进常台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港澳地区的交流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机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落实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实施方案,加强开发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载体的功能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
41、关一体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做好华贸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四、“十三五”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常州发展的目标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按照省委要求,结合常州实际,今后五年要更高水平推进“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建设,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在“经济强”上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城市先进水平
42、。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在“百姓富”上创造更多成果。居民收入结构优化,收入差距缩小,提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总体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公共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在“环境美”上实现明显改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实现“双提升”。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建成国
43、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更多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产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境意识显著增强。五、产业发展方向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推动产业集聚化、智能化、高端化、特色化、服务化发展,做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主干,打造“常州智造”“常州服务”两大品牌,着力增强现代产业竞争力。发挥投资对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加大有效投入,优化投资结构,坚定不移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大力招引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重大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引领产业层次提升。放
44、宽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打造升级版的工业明星城市目标,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三位一体”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深化十大产业链建设,按照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做实做强做大和打造集群的要求,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推动智能装备制造、先进碳材料、通用航空、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实现由转型升级生力军向主力军快速转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行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推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广泛应用,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快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
45、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化办法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大力扶持和培育高新技术小微企业。突出整机整车的带动作用,加大产业间纵向、横向整合力度,提升行业配套和协调发展能力。加速壮大现代服务业。实施新一轮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注重引导消费服务提升和消费结构转型,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等十大产业,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西太
46、湖电子商务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充分挖掘自然山水、文化创意等特色资源,发展智慧旅游,不断扩大常州旅游的优势和影响力,努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围绕构建区域性资本运作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引导金融产业集聚、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服务创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快建设金融商务区。支持中心城区文商旅融合发展,推动凌家塘农副产品、夏溪花木、邹区灯具等专业交易市场内涵发展、品牌提升,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应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满足项目科研、生产要求,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
47、益相互协调发展。 第六章 建筑技术方案说明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一)设计原则本设计按照国家及行业指定的有关建筑、消防、规划、环保等各项规定,在满足工艺和生产管理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改善工人的操作环境。在不额外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对建筑单体从型体到色彩质地力求简洁、鲜明、大方,突出现代化工业建筑的个性。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力求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以使建筑物富有艺术感,突出时代特点。(二)设计规范、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二、建设方案(一)混凝土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之规定,确定构筑物结构构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一类,本工程上部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上部结构构造柱、圈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