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化学问与实力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 301=30分 2、辨 析 题: 4 5=20分 3、简 答 题: 5 6=30分 4、材料分析题: 210=20分教化学问与实力课程体系 第一章:教化根底 1、教化学根底学问 2、教化根底学问 3、我国小学教化 4、我国根底教化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开展趋势 5、老师及其专业开展 6、小学学校管理、 7、小学教化科学讨论 第二章:学生指导 1、个体身心开展与教化 2、小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及教化 3、小学智育 4、小学德育 5、小学生心理安康及心理辅导 6、小学生的平安指导 第三章:小学班级管理 1、班级和班集体 2、班级管理 3、班级活动 4、少先队活动
2、 5、课外活动 5、班主任 第四章:学科学问 1、小学语文 2、小学数学 第五章: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与教案 2、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理论活动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 第六章:教学施行 1、教学概述 2、教学过程 3、小学教学原则 4、小学教学方法 5、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章: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 2、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化根底一、教化学的产生与开展 (一)教化学的萌芽阶段(前教化学时期) 1、 西方世界的教化萌芽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 柏拉图:志向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2、中国的教化萌芽 孔子:论语 孟子:孟子 无名氏:中庸 无名
3、氏:高校 (二)教化学的创立时期(独立阶段) 创立条件: 1、教化理论开展的客观须要; 2、近代科学开展的总趋势使然; 3、闻名学者的个人努力。 创立的标记: 1、教化问题成为特地范畴; 2、形成了教化概念和范畴体系; 3、有了科学的讨论方法; 4、产生了重要的教化家和教化著作; 5、出现特地教化讨论机构。 主要教化学家: 1、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试验科学鼻祖” 奉献:首次把“教化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纽斯:捷克教化家 奉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化学著作; 3、康德:德国哲学家 奉献:康德论教化认为“教化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4、赫尔巴特:德国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化学家 奉献:一般教化
4、学第一部现代教化学著作,“科学教化学奠基人 5、洛克:英国哲学家 奉献:教化漫话提出了绅士教化理论体系 6、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奉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化领域的表达。 (三)、教化学的开展时期(科学阶段) 1、试验教化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主要观点:(1)反对思辨教化 (2)主见用试验心里学讨论教化问题(3)提出教化三阶段:假设、试验、验证(4)教化试验在教化理论中进展(5)用试验、统计、比拟的方法讨论教化问题2、文化教化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利特 主要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2)教化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化问题的讨论应当实行理解和说明的方法
5、(4)教化目的是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3、好用主义教化学 代表人物:杜威 主要观点:(1)教化即生活(2)教化即阅历增长(3)学校是雏形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阅历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教学过程表达个别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化学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 主要观点: (1)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2)教化起源于消费劳动 (3)教化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开展 (4)教化与劳动相结合 (5)教化与政治、经济互相制约又互相独立 (6)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教化讨论的方法论根底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化与民主制度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化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化、教化诗
6、 杨贤江:新教化大纲 晏阳初:平民教化思潮典型代表 陶行知:生活教化5、批判教化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 主要观点: (1)当代教化在维护社会的不公允和不公正 (2)教化与社会相对应 (3)人们对事实上的教化不公允丢失了意识 (4)提醒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 (5)教化现象充分利益纷争教化学开展的总体特征:(1)教化学的开展总是受到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2)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化风格和传统;(3)教化学的开展得益于不同教化学派之间的互相指责和借鉴;(4)教化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化学的学科声誉受到严峻影响。(四)当代教化学的状况当代教化学的五大特征:1、教化学讨论的
7、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化学讨论根底和讨论形式的多样化;3、教化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初步形成教化学科体系,出现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综合4、教化学讨论与教化理论改革的关系日益亲密5、教化学加强了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化学的元理论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的含义的差异: (1)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不是获得学问,而是明了事理; (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 (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 (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二)教化的定义 1、教化的定义: 在确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特性化的理论活动。 2、教化的定义的理解 (1)描绘了
8、教化的理论特性。 (2)把教化看作是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特性化两个耦合的过程。 (3)强调教化的“活力性”,教化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特性化过程中起“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4)强调教化行为发生须要确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二、教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学校教化:在确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支配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特性化的理论活动。 结论:老师是学校教化者的主体和代表,是干脆的教化者 3、教化者: 包括:(1)老师 (2)教化支配、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 (3)教化管理人员 (4)参与教化活动的其别人员 4、受教化者:即教化对象,各级各类学生。(1)学生的一般特征:理论
9、活动必需遵循学生身心开展的规律;(2)特殊性表如今学生身心开展的规律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在随着外界影响不断变更的。 5、教化影响: 教化过程中教化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传递和反响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1)内容:教化内容和教化材料(2)形式:教化手段、教化方法、教化组织形式。6、教化者、受教化者和教化影响三者关系(1)三者互相独立、互相规定,构成完好的体系。(2)没有教化者,就没有受教化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殊开展价值的教化影响;(3)没有受教化者,整个教化工作就失去了对象;(4)没有教化影响,教化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三、教化起源与开展 (一)教化
10、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代表人物:全部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观点:1、教化由人格化的神所创建; 2、教化的目的是表达神和天的意志。 评价: 1、非科学的 2、反映了相识程度的局限2、生物起源论 主要观点: (1)人类教化是对动物界教化的继承、改善和开展; (2)教化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的过程; (3)生物的冲动是教化的主要动力。 评 价: (1)标记着教化起源问题开场从神话说明转向科学说明; (2)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化的目的性和社会性。3、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 孟禄(美国教化家)教化史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评 价: (1)从心理学观点动身,批判了生物起源论; (2)没有说明人类本能与
11、动物的类本能的界限,离生物起源说并不远。4、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 恩格斯 米丁斯基 (苏联) 世界教化史 主要观点: (1)教化起源于人类特有的消费劳动 (2)制造、运用工具及消费劳动 阅历、技能技巧 生存与开展 传授给下一代(教化) 评 价: 这种观点是对恩格斯思想的曲解;人类生活的第一个根本条件而非全部活动的最充分条件。5、生活须要起源说 代表人物: 杨贤江、钱亦石 主要观点: (1)教化的发生就植根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须要。它是扶植人营谋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2)教化只能起源于人于环境互相作用的须要。 评 价: 该学说的局限性在于未考虑到从须要到现实的限制因素和中介因素 1、原
12、始社会与原始教化 (1)特征: 教化程度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化机构,教化内容贫乏,教化方法主要史口耳相传和理论仿照; 教化没有阶级性。 教化与原始宗教或意识有着严密的联络。 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化 (1)奴隶社会及其教化 特征: 古代学校的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代。教化阶级性的出现。古代学校教化与消费劳动相脱离。 结论:学校的产生标记着教化从消费劳动中的第一次分别。 奴隶社会教化的阶级性表现: 教化目的:培育奴隶主治国所需人才 教化对象:奴隶主贵族子弟 教化内容:军事教化和道德教化 教化方法:体罚盛行 老师地位:被赐予很大权利,具有很高
13、权威(2)封建社会及其教化 特征:教化目的:培育统治阶级所需的官吏和骑士;学校教化具有显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教化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教化方法:严格的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形成了比拟系统的教化体系,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化阅历和教学思想。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化 (1)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化 特征:教化目的:培育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同时赐予广阔劳动人民确定的文化科学学问; 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课程构造、内容得到了不断调整,敬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师生关系民主化;独立形态的教化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开展。 双轨制: 指资本主义的学校教化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
14、 一个是特地为资产阶级子弟效劳的,装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深化一些出名的高等学府,毕业后就可以干脆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 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打算的,师资力气和教学设备都比拟差,主要学习一些好用学问和技能,一般在上中学之后就进入劳动力市场。(2)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化 特征:教化目的:培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人才; 教化与消费劳动相结合; 教化科学的讨论有了科学方法论的根底。四、现代教化的特征 (一)现代教化的公共性(群众性) 现代教化的公共性的含义:现代教化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是面对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效劳的。 现代教化公允性的含义
15、:现代教化为每一位受教化者供应同样的时机和效劳,努力做到受教化时机均等。 结论:公共性即群众性,现代教化应当是群众教化。 (二)现代教化的消费性 含义:现代教化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消费相结合,越来越与消费领域发生亲密的、多样化的关系,消费的开展也越来越对教化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结论:现代教化的消费性的重要标记是职业教化的大力开展。 (三)现代教化的科学性含义:一方面,科学教化是现代教化的根本内容和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现代教化的开展越来越以来教化科学的指导,摆脱教化阅历的束缚。 (四)现代教化的将来性 含义:一方面现代教化的价值去想、目的定位会对将来社会和个体的开展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
16、,现代教化的开展必需考虑到将来社会的开展趋势对教化提出的要求,教化要面对将来。 (五)现代教化的国际性 含义:现代教化应当从看法、学问、情感、技能等方面培育受教化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打算,要面对世界。 (六)现代教化的终身性 含义:现代教化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化的改革应当着眼于创建一个合适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化者的教化需求。五、国内外闻名的教化思想 (一)中国古代教化思想 1、孔子: 有教无类 克己复礼 四书五经 因材施教 2、孟子: 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 人人同等:人皆可以为尧舜 道德自觉:强调内省 3、荀子: 人性本恶 化性起伪 教人向善
17、4、道家 道法自然 弃圣绝智 弃仁绝义 回来自然 复归本性 5、墨家 兼爱非攻 重视技术 亲知闻知说知 6、学记 战国 世上第一步教化文献 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内外结合、臧息相辅 教学相长、师道尊严 反对灌输、主见启发 敬重规律、按部就班一、小学教化的地位 1、我国小学教化的历史开展 小学教化:初等教化、根底教化、第一阶段教化 对象:6-12岁 内容: 根本技能:语言技能、运算技能、操作技能; 根本学问:国家历史、天下大事、文化艺术、道德标准 根本素养:和善诚恳、吃苦耐劳、遵纪遵守法律、社会道德 1、小学教化历史: 产生:殷周时期 西周:周天子在官府建小学 春秋战国
18、:孔子兴私学 隋唐以后:官办小学和私办小学 2、近现代小学教化 19世纪80年头后,新式小学兴起 近代小学开端:1878年张焕纶上海创办正蒙书院内设小班-私立; 最早的公立小学:1897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该校四院中外院即为小学; 清末小学: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5年 民国小学:1912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初小4年,高小3年,1919年改为小学6年前4年初小,后2年高小 3、近现代中国小学教化的开展特征 (1)明确小学教化为一般教化和义务教化的性质 (2)明确“4+2”的小学学制 (3)明确小学教化为培育合格公民打根底 (4)小学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 4、新中国成立后的小学教化 (1)普
19、及小学教化:1986年推行9年义务教化 (2)改革学制:“4+2”=“5年一贯制” (3)教学改革试验:学制退回“4+2” 5、义务教化 概念:国家采纳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需承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需予以保证的带有强迫性的国民教化。 理解:义务教化普及教化 义务教化是公民教化 义务教化的意义: (1)义务教化标记着经济开展程度,且能促进经济开展; (2)义务教化表达文明程度,又促进国家文明程度的提升; (3)义务教化保障公民根本权利,又培育公民法律意识。 义务教化的法律保证: (1)义务教化法:1986年公布 (2)义务教化法施行细则:1992年国务院颁 (3)宪法有关精
20、神 义务教化法的具体内涵: (1)施行对象:6岁入学,义务教化9年; (2)学制:“6+3”、“5+4”、“九年一贯制” (3)管理体制:财政分管(乡)、人权共管(县)、业务统管(县) (4)办学条件:经费+师资6、小学教化在义务教化中的地位 (1)普及性 (2)根底性 (3)强迫性7、小学教化的根本特征 (1)全民性 (2)义务性 (3)全面性二、小学教化的目的 1、小学教化的意义与根据 (1)小学教化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2)小学教化目的具有鼓励作用 (3)小学教化目的具有评价作用 2、制定小学教化目的的根据 (1)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特定阶段的社会现实 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 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21、 (2)儿童身心开展规律 (3)教化志向 教化志向-高校: 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三、全面推动素养教化 (1)素养教化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教化; (2)素养教化使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化; (3)素养教化使以培育创新精神为重
22、点的教化第四节:我国根底教化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开展趋势 一、我国根底教化课程改革背景 1、观念滞后 2、课程目的过于重视学问传授 3、课程学问陈旧,构造单一 4、课程教学以老师为中心 5、思政教化理论性不强 6、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功能 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二、根底教化课程改革目的 1、总体目的: 根底教化课改核心价值追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开展 总体目的:培育四有新人 2、具体目的: (1)提倡全面、和谐开展的教化 (2)重建新的课程构造 (3)表达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提倡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三、根底教化课改内容 1、构建新的课程构造 2、由教
23、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3、教学过程改革(1)讨论性学习(2)信息技术的一般应用 4、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材开发与管理 5、开展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 6、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四、根底教化课程改革开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开展作为课程目的的根本价值取向; 2、课程构造的综合化、平衡化和选择性 3、变更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 4、鼓励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留意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第五节:老师及其专业开展 一老师的含义及性质 1、老师概念:老师是履行教化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当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立者和接班人,进步民族素养的
24、使命。 2、老师的性质:(1)老师是专业人员;(2)老师是教化者;(3)老师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职业二、老师的角色扮演1、传道授业者2、知心者3、管理者4、协调者5、讨论者6、促进者 三、老师劳动的特点 1、困难性(1)目的全面性(2)对象差异性(3)任务多样性 2、主观能动性(1)教学方法不断更新(2)因材施教(3)教化机灵 3、劳动时间的持续性 4、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劳动的示范性 6、劳动成果的精神性 7、劳动的间接性 四、老师的权利与义务 1、老师享有的权利(1)教化教学权(2)科学讨论权(3)管理学生权(4)薪资休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2、老师担当的义务(1)遵纪遵
25、守法律,为人师表;(2)执行支配,完成使命;(3)思政教化,开展活动;(4)关爱学生,助其成才;(5)爱护学生,防止损害;(6)政治学习,业务提升 五、老师职业专业化 1、老师职业实力素养(1)学科专业素养(2)教化专业素养(3)综合实力素养 2、老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爱岗敬业(2)品性优良(3)心理安康(4)人际良好 六、老师专业化开展 1、老师专业开展的内容(1)建立专业精神(2)深化和拓展专业学问(3)进步专业实力(4)形成专业自我 2、老师的专业开展途径(1)培训(2)自学(3)教研活动第六节:小学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的根本要素(1)管理者(2)管理手段(3)管理对象
26、 2、学校管理原则(1)方向性原则-社会主义方向(2)教学为主、全面支配的原则(3)民主管理原则 (4)进步效率效益原则 二、学校管理过程 1、学校管理过程的根本环节: (1)支配 (2)施行 (3)检查 (4)总结 2、学校管理的根本途径 (1)沟通 沟通的功能:信息传递、限制、鼓励、情感沟通 (2)学校沟通的形式 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 (3)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 主观障碍 客观障碍 渠道障碍 三、学校管理的目的与尺度:学校绩效 1、学校绩效: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记; 2、学校绩效形式: 目的形式 投入产出形式 需求满意形式 环境适应形式 学校内质优化形式 3、学
27、校绩效评估的分类: (1)按性质分:定性评估定量评估 (2)按形式分:口头评估和书面评估个别评估和集体评估干脆评估和间接评估 (3)按主题分类上级评估同级评估4、学校管理的根本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依靠指导者的权利,通过行政吩咐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根据行政系统进展管理。 (2)法律方法:运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展管理; (3)思想教化方法:通过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扬,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志向,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的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4)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手段来施行管理的方法; (5)学术方法:对学校教学讨论等学术工作进展管理时应遵循的学术管理方式。 五、小学管理的根本
28、内容: 1、思想品德教化管理 2、教学工作管理 3、教务行政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第七节:小学教化科学讨论 一、小学教化科研 1、小学教化科研的特征: (1)目的上:留意应用性 (2)主体上,强调广泛性、群众性 (3)内容上,强化理论性 (4)方法上,提倡行动讨论 2、小学教化科研的意义: (1)推动小学教化改革 (2)进步教化教学质量 (3)开展小学教化理论 (4)进步小学老师素养 3、小学教化科研的任务: (1)总结小学教化阅历教训 (2)开展小学教化现状调查 (3)进展小学教化改革试验 (4)参与课改和学科教学讨论 4、小学教研须遵循的规律: (1)敬重讨论对象 (2)敬重客观事实 (3
29、)敬重科学规律 (4)敬重合作伙伴 (5)敬重学问产权 (6)敬重自身价值 5、小学教化科研种类: (1)宏观讨论、中观讨论、微观讨论 (2)理论讨论、应用讨论 (3)历史讨论、现状讨论、预料讨论 (4)定性讨论、定量讨论 6、小学教化科研的开展趋势 (1)讨论领域不断扩展 (2)讨论方法生态化、多样化和现场化 (3)讨论手段的现代化 二、小学教化科研的根本程序: 1、选择课题 2、文献综述 3、课题论证,形成假设 4、选择方法 5、变量分析 6、选择被试 7、制定讨论方案 8、资料整理 9、得出结论 10、撰写科研报告 三、小学教化科学讨论方法 1、教化视察法 2、教化调研法 3、教化试验法
30、 4、行为讨论法 第二章:学生指导第一节:个体身心开展与教化 一、个体身心开展 1、概念:个体身心开展是指个体一生身心特点向主动的方向开展变更的过程。 (1)生理开展 (2)心理开展 2、人的身心开展的特性: 人的身心开展离不开社会环境 人的身心开展具有功能性 3、个体身心开展的动因 (1)内发论: 代表人物:孟子 观点: 个体开展由个体内部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确定; 心理开展本质上是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呈现; (2)外铄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观点: 人的开展依靠外在力气 环境的刺激和要求、别人的影响、学校的教化促进人的开展 学习是成长的主要途径 (3)多因素论(辐合论) 代
31、表人物:德国施太伦 观点: 人的开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开展观及其教化影响 1、遗传确定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 主要观点: (1)人性的个体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养或人的自然素养中的某些特点所确定的。 西方: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基督教:原罪说; 中国: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董仲舒和韩愈:三等人性论2、环境确定论 代表人物: 洛克:教化漫画“白板论” 华生:可塑成医生、律师、艺术家 (1)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开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殊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确定论。 (2)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开展中起着确
32、定影响作用的力气,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化引导 (3)仍认为儿童的开展的是处于儿童的主观限制之外的某种因果关系所制约,依旧是一种确定论环境确定论,否认人的生物遗传素养在儿童开展中所起的作用,因此环境确定论又被称之为哺育论 (4)环境确定论关注儿童成长的环境调教,后天教养内容和教化方法以及这些环境因素在儿童成长与开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3、辐合论 代表人物:德国施太伦 (1)确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开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 ; (2)中庸的儿童开展观,遗传确定论与环境确定论各执一端,互相否认,对于教化过程中儿童个体开展常常会造成消极影响。三、当
33、代儿童开展观的进步及其主要内容 1、杜威与皮亚杰的奉献 皮亚杰的奉献:以儿童相识实力的开展为根本线索,讨论了儿童开展过程中遗传、环境和儿童自身作用的关系问题,得出了具有劝服力和广泛影响的结论。 皮亚杰观点: (1)儿童的开展是以自我调整为机制的自我演化过程; (2)儿童的开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建构过程,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开展的根本缘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开展的必要条件。 皮亚杰理论评述: 高度重视儿童的自我调整功能,认为儿童的自主调整功能在儿童的开展中起关键作用 清晰的阐述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儿童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各自由儿童开展中的意义 讨论成果为现代儿童开展观奠定了心理学的
34、理论根底2、杜威的进步主义 杜威的观点: (1)提倡关注儿童的参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化; (2)儿童对教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开展尤其是社会性开展最重要的因素; (3)主见根据儿童的爱好和实力去设计教化活动,使学生的开展更合适儿童的特性需求; (4)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动身,提出了“教化即生长” (5)从强调阅历学习动身,提出了“教化即阅历的改造”杜威观点的评价 (1)留意儿童作为开展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强调环境条件,尤其使教化情景对儿童开展的影响作用; (2)杜威的教化思想对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化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当代儿童开展观的根本内涵 (1)儿童开展是以个体的
35、生物遗传素养为根底的; (2)儿童的开展蕴含于儿童主体活动之中 (3)实现开展是儿童的权利四、儿童的开展与教化 1、理解儿童开展须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开展不是简洁的变更,而是儿童身心沿着由简洁到困难,由初级到高级的序列演化; (2)开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而是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互相作用的过程; (3)教化不等于开展,教化只是促进儿童开展的一种手段。2、儿童开展的自身特点与规律 结论:儿童开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更中普遍存在的特点。具体包括: (1)儿童的身心开展具有依次性; (2)儿童的身心开展具有不平衡性; (3)儿童的身心开展具有阶段性; (4)儿童的身
36、心开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儿童身心开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行3、教化与儿童的开展 教化的科学性对儿童的身心开展的具体影响作用,须从一下几方面把握: (1)教化目的要反映社会开展; (2)在成熟的根底上引导开展; (3)在整体开展的根底上促进特性开展; (4)教化过程中要敬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4、学生主体性与教化 学生主体性:从主体性的构造上看,主体性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建性等根本构成要件。五、教化要适应儿童身心开展的规律第二节:小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及教化 一、童年期儿童的主要特征 1、童年期儿童生理开展的主要特征 总体开展相对稳定与平衡 骨骼增长快且易变形 肌肉水分高且易疲惫 2、童年
37、期儿童心理开展的主要特征 (1)视察力由知觉事物外表对知觉事物本质过度; (2)留意力分散 (3)主要是形象记忆 (4)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 (5)道德感模糊,情感稳定性差 (6)自我意识较差但开场萌芽 3、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难以深入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赞扬 (3)对学习过程形式感爱好而非结果 (4)对学习结果的关注随年龄而增长 二、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1、学法指导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理论性原则 (4)浸透性原则 2、小学生学法指导主要内容和方法 (1)制定学习支配 (2)科学运筹时间 (3)学会阅读 (4)学会视察 (5)学会记忆
38、(6)学会独立思索 (7)建立学科学习程序 (8)选择学习环境 (9)课堂学法 (10)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3、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 (2)学习动机的培育 A、学习动机培育是学校思政教化的组成局部 B、设置目的 C、设置典范 D、培育学习爱好 E、激发学习须要 F、留意归隐倾向 (3)学习动机的激发 A、创设问题情境,施行启发式教学 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限制动机程度 C、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接着努力 D、充分利用反响信息,妥当进展奖惩第三节:小学智育 一、智育: 1、定义: 相识方面的各种实力,即视察力、记忆力、思维实力、想象实力的综合,其核心
39、成分是抽象思维实力 智力是一种天赋、策略与学问等因素合成的综合实力。 2、智育的意义 智育的必要性:人的只会程度有通过智育去培育的必要 智育的可能性: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开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认知开展理论 1、认知开展阶段理论-皮亚杰 (1)认知开展的机制 A、图式 B、同化和顺应 C、平衡 (2)认知开展的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相识命题间的关系; 进展假设演绎推理;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敏捷性 (3)认知开展阶段与教学 认知开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促进学生
40、的认知开展 2、最近开展区-维果斯基 (1)儿童有两种开展程度 现有程度 即将到达的开展程度 (2)儿童现有程度与即将到达的开展程度之间的差距即是最近开展区 (3)维果斯基建议采纳支架式教学扶植学生到达新的开展程度。 三、认知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2)深思型与冲动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 (4)具体性与抽象型 场独立型:自主推断,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场依存型:察言观色,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辐合型:认知事物时表现为辐合思维; 发散型:认知事物时表现为发散思维; 具体型:习惯于深入分析某一具体观点和情境 抽象型:能看到某个问题或观点的众多方面 2、智力差异: 不同个体的智力差异: 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意识智能、自然智能 智力开展时间智能: 少年天才 大器晚成 智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