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春节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56064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祁春节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祁春节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祁春节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祁春节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一、 名词说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通过探讨经济学中各种有关总量的确定及其变更,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学。总量分析方法:总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特有的分析方法。总量经济学就是探讨一国总需求, 总产出, 价格总水同等经济总量水平的确定及其变更规律,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的确定, 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展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流量及存量:流量和存量是对经济变量的一种区分。在确定时点上取值的经济变量称为存量,在确定时期内取值的经济变量称为流量。事前变量分析:对事前变量分析称为经济分析;事前变量是指经济变量在决策时的取值,又称为方案量,

2、 意愿量。事后变量分析:对事后变量分析称为统计分析;事后变量是指经济变量的实际取值,又称为实际量, 统计量。萨伊法那么:一种产品的供应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应及需求给必定相等。二、 单项选择题15 610 三, 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的探讨对象是什么?所关切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探讨对象;包括国民经济种物品和劳务总产出量以及各种资源的总运用量是如何确定的,它们又是怎么发生波动,各种物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如何变更,经济增长状况怎样等相关问题。主要探讨四个问题:1什么确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存在着显著差异?2哪些因素导致了通货

3、膨胀?3失业问题4国际经济。2. 宏观经济学的探讨方法有哪些?总量分析, 需求及供应分析, 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 事前变量分析和事后变量分析。3. 宏观经济学及微观经济学有何区分及联系?联系:1微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总量确定的前提下,探讨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宏观经济学是在配置方法既定的条件下探讨这些资源总量的确定问题;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接受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3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4都接受均衡分析的方法。区分:1两者分析对象不同。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微观经济学探讨的是个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2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

4、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及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决策目标的最优化,如消费者选择的效用最大化,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等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即在把资源最优配置作为既定条件,探讨如何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3两者的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全部的分析和探讨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绽开的;宏观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确定理论。4两者探讨方法不同。微观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是总量分析方法4. 结合实例,谈谈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何在?对宏观经济运行进展预料,无论是私人的储蓄, 消费, 投资等决策,还是政府的货币发行, 财政支出等决策,都须要对将来的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作出根本的推断。通过对

5、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可以扶植国家解决通货膨胀, 失业, 对外贸易等问题。5. 如何理解凯恩斯法那么凯恩斯法那么及萨伊法那么对立。萨伊法那么的主要内容是“供应创建需求,资本主义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生产过剩的现状,更不会出现就业缺乏,既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而凯恩斯认为“需求创建供应,资本主义的常态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他认为: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或者说价格的调整滞后于数量的调整,经济活动下降的缘由在于有效需求缺乏。依据凯恩斯的定义,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实力的需求,有效需求缺乏使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削减,企业库存慢慢增加。这样企业不得不削减工时, 降低产量,尽量维持生产的状况,以度过难关。假如销售

6、困难的局面不能扭转,那么企业将辞退工人,从而使失业工人人数增加。同时,企业倒闭的数量也大大增加。随着失业的增加和企业倒闭的增加,社会总产量大为下降。凯恩斯进一步分析了有效需求缺乏的缘由。他认为有效需求缺乏存在着某种必定性。这种必定性的根源在于人们的三大心理定律。即消费倾向根本心理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淌性偏好规律。凯恩斯认为这三大心理定律会导致消费缺乏和投资支出缺乏。一般而言,随着收入提高,消费支出也提高。但是由于心理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不断削减,这就使得消费倾向递减。抽象的看有消费倾向递减造成的需求缺口可以通过投资支出弥补。企业投资支出一边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另

7、一方面取决于市场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的时候,企业才会进展投资。但是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是不断下降的;另一方面,利息率的下降又受到了确定的阻碍,因此企业的投资支出对由于消费缺乏造成的需求缺口的弥补远未完成就已经完毕了。总的看来,消费缺乏和需求缺乏造成了有效需求缺乏,从而使资本主义经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即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四、 案例分析自从2006年下半年工资改革进展以来,“涨工资成了许多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工资涨了之后没几天,大家反而又快乐不起来了,缘由何在?那就是物价涨得比工资更厉害。许多市民说物价在“跑,而工资再“爬,兜里的子儿没见多了多少,却

8、一个劲的往外蹿。工资上涨是好事,但一边是必需品日渐上涨,另一边是工资不涨或上涨很慢,这种两头挤压的现象,的确让许多市民感觉到了生活压力的承重。回望2006年,老百姓几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甚至到了现在的2021年,这种现象照旧没有丝毫的变更,放眼将来,老百姓最渴望的就是,能够把物价狠狠的“踩上一脚。依据以上材料分析下面的问题:1. 从材料中表达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分?2. 简要分析加薪对我国经济会造成哪些影响?答:1.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及微观经济学探讨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探讨的是个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2宏观经济学要解

9、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决策目标的最优化,如消费者选择的效用最大化,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把资源的最优配置作为条件,探讨如何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3探讨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是如何确定的,如某种商品的市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而宏观经济学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所探讨的对象都是社会总量,如本材料中所提到的物价, 工资。2. 1低收入者工资的增加会促进消费,依据乘数原理,消费的增加会是国民收入成倍增加;2增加工资,意味着劳动力的价值更贵了,企业会削减对工人的雇佣,但及此同时,较高的工资水平对应一

10、个较高质量, 较高水品的劳动队伍。3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的劳动力比拟廉价,劳动者工资的增加,势必是我国丢失这一比拟优势,外国会将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更廉价的国家,削减对我国劳动力的运用,但这是我国经济转型所必需的;4增加工资,扩大消费者有效需求,能够增加国民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但在通货膨涨的年头,工资的小幅度增加比起物价的飞速上涨,是微乎其微的。人们手中货币的实际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人民生活水品下降,社会动乱担忧。5通货膨胀会降低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实力,会使出口量削减,引起黄金外汇贮存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第二章一、 名词说明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确定的时期内应用生产要素所生产

11、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一国或地区的常住居民在确定的时期内应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本钱净投资:资本存量的增加量总投资折旧重置投资:又称为折旧,是指更新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那局部资本存量的投资二, 单项选择15 610 三、 计算题1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2856.3+274.9+43.2+184.5+98.3

12、=3457.210亿人民币 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 =3457.2+365.3 =3822.510亿人民币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 =3822.5+256.4 =4078.910亿人民币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金+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转移支付+红利 =3457.2-184.5+242.0+111.4+245.6+55.5 =3443.210亿人民币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3443.2-442.2 =300110亿人民币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 =3001-43.2-2334.6 =623.2

13、10亿人民币 2, 解:1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 =1832.3+403.8+667.9+339.6-286.3 =2957.3100亿人民币 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2957.3-302.3 =2655100亿人民币 2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 =2002.8+135.7+38.3+168.9+689.1+302.3 =2681.3100亿人民币 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2681.3-302.3 =2379亿人民币3, 解:12000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3.

14、528+8.046+6.640+4.872+3.055+7.430 =98+368+264+345.6+165+222 =1130.6 2002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3.832+9.454+7.848+5.686+3.560+8.038 =121.6+507.6+374.4+481.6+210+304 =1999.2 22002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532+8.054+6.648+4.886+3.060+7.438 =112+432+316.8+412.8+180+281.2 =1734.8 四、 简答题1. 简述两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假设条件两部门经济是指由居民户和厂商这两种经济单位组成的经济

15、。在两部门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供应各种生产要素,厂商向居民户支付酬劳,即收入。厂商用这些生产要素进展生产,向居民户供应产品和效劳,居民户为此进展支付。假如居民户把一局部收入用来向厂商购置商品和效劳,另一局部收入储存起来。金融体系能把储蓄集中起来,贷放给企业,转化为企业的投资,这个经济体系仍能正常运行下去。2.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确定时期内应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效劳的市场价值的总和。这确定义包含以下意思:(1) 国内生产总值运用的是“国土原那么2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3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4国内生产总值是确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

16、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5是流量而不是存量6只计算通过市场活动而产生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市场规模。3. 比拟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及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联系及区分区分:名义生产总值是按当年价格计算;实际生产总值是按不变价格计算。联系: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某年名义生产总/某年实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反映了通货膨胀的程度,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4. 概述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及关系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确定时期内应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和效劳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净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确定的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效劳按市场价

17、值计算的净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酬劳。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个人收入:是国民收入经过各种调整和转移支付后,作为公民的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个人收入中减去政府税收中规定的“个人所得税和其他非税支付后归个人支配的局部,也就是供个人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5. 有哪几种常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1支出法:这种方法从最终产品的运用动身,把一年内购置各种最终产品的支出加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劳务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XM其中C为消费,I为储蓄,G为政府购置,X为出口,M为进口,XM为净出口

18、(2) 收入法:又称为所得法, 要素支付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把生产过程中个各种要素所得到收入即工资, 利润, 利息, 租金等相加起来即可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3) 部门法:又叫生产法,是依据供应产品和劳务的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五、 论述题1. 论述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的缺陷及调整传统的缺陷列举如下(1) 没有核算环境资源的耗减:长期以来,人们把人造资产作为生产性资本价值化,将损耗从生产价值中扣除;而对于自然资源却没有这么做,因此夸张了净产出和资本形成总量;2没有核算环境资源损失的

19、本钱。开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3没有考虑资源环境的复原本钱和爱惜本钱。破坏良好的环境简洁,将破坏的资源环境复原到良好的状态,却须要花巨大的本钱,传统的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此外,传统的还不能解决以下问题:1不能衡量社会投资效益,致使许多投资完成后生产实力闲置;2不能衡量社会支配,如经济增长中的两极分化;3不能衡量社会福利的增长。调整:须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绿色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本钱2. 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XM六、 1其中是一国在一年内国内居民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的市场价格所计算出来的总和。这项经济指标未扣除生产过程资本损耗的折

20、旧费用,所以称为“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包含的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计算生产中消耗掉的中间产品的价值。2消费C包括耐用的消费品如家电, 家具等,非耐用的消费品如食物, 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 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3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 设备, 住宅和存货的支出, 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虽然都用于生产别的产品,但不一样的是前者在生产别的物品的过程中是局部被消耗,而后者那么是完全转化。在资本产品的损耗中,一方面包括实际的物质损耗,另一方面还包括精神损耗指由于技术进步或者出现了更高效的新设备而导致原设备的贬值。存货投资指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削减,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即期末存货可能小于

21、期初粗活。公式中的I为总投资,而净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是指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消耗。4政府购置G为各级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供应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置只是政府支出的一局部,政府支出的另一局部如转移支付, 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5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进口应从本国总购置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入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置本国产品时的指出。出口应参加本国总购置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国外流入,是用于购置本国产品时的支出。因此,净收入应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五, 案例分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首先,不

22、能反映经济开展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在开展经济的过程中都须要消耗确定的自然资源,并影响到生态环境。这是开展经济过程中必定要付出的代价。然而,指标却只反映了经济开展的相关状况,而无视了资源损耗及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损失。比方,砍伐森林会带来就业的增加扩大生产等经济效果,从而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后森林资源的削减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负面影响却没有计算在中。更有甚者,把为治理这些环境污染所进展的活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也被作为一般经济活动对待,同样的计算产出,汇总到中。因此,指标只核算了经济开展主动的一面,而没有核算对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消极一面,从某种程度上高估了当期经济活动创建的价

23、值。其次,指标不能精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社会财宝的增长。一个国家社会财宝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局部就是固定资本存量。因此,一个国家的社会财宝能否有效地增长,就取决于固定资本存量是否能有效的增长,这就不仅取决于其总额的大小,更取决于其质量。假如固定资本的质量不好,没有被充分运用或者未到达运用期限就不能接着运用,那么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再多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的社会财宝。但是指标只能反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而不能描述其质量,因而指标不能精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社会财宝的总积累。再次,指标的统计核算存在较大偏差。仅以是否有交易行为的发生,相应的是否产生市场价格作为核算的依据和范围。这样一来,那些虽然属于经济意义上

24、的生产性活动,例如家庭劳动或者一些非法的或地下经济活动,但是由于没有涉及到交易行为或者没有产生市场价格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就被解除在指标的统计核算范围之外。这些非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自给性效劳产品的价值。核算中未包括家庭和个人为自己的最终消费而产生的自我效劳。例如,自己做家务, 抚养孩子, 照看老人等。假如这些自我效劳未纳入核算范围内,那么它反映的就不是全部的社会劳动成果;2义务劳动的生产成果。义务性劳动包括义务植树, 义务照看老人等。这些劳动是没有酬劳的,因此也未计入,这样也会使反映的生产成果不完全;3不正规经济的生产活动成果。不正规经济又称地下经济, 隐藏经济或未被视察经济,这些活

25、动是未经工商部门登记, 没有纳税的生产及经营活动,很难精确统计。中假如不包括这局部生产成果,是不完整的,不仅低算了生产总量,还会影响经济分析和决策。最终,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一般认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构造优化;居民收入增加, 生活质量提高, 收入差距适度且社会安定;环境质量改善,并非生态环境恶化;本国国际竞争力增加,不使本国经济依附于外国。指标能够较好地说明国民经济增长的前面三个方面的质量状况。正如前文所论述到的,从及其增长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视察到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用社会劳动生产率及从业人员人数之比和

26、投资效果系数及投资总额之比等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来反映经济增长方式是否优化;用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占全国总量的比重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反映各个时期产业构造的状态以及其发生的变更比照。但是,在描述国民经济增长的后三个表现方面的质量状况上是没有实质性作用的。这就说明,指标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只能是局部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 指标是经济合理性及局限性并存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局限性而将全盘否认,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万能的,不管是优点还是缺陷,我们都要慎重地对待。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清楚地相识到本身是具有确定缺陷的,它不是万

27、能的,因此应当学会合理运用,不断开展和完善这一重要指标。第三章一、 名词说明1、 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 ),用公式表示为(y)2、 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及可支配收入总量之比,3、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一单位收入时用于增加消费局部的比率。 EMBED Equation.KSEE3 4、 投机乘数:在存在闲置生产实力的条件下,假如自发投资增加,必定会提高有效需求,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且国民收入增加是自发投资增加的一个正倍数,这种由于投资增加而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倍数,就叫投资乘数,用k表示投资乘数,那么5、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及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

28、种是税收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确定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及定量税对总收入的影响。6、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削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一。二、 单项选择题15 610 四、 简答题1.为什么说国民收入确定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答:收入及支配相关,支配及需求和投资相关,也就是说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关,而宏观经济学的探讨目的就是扶植政府制定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2.经济学中所谓“节约的驳论,请问什么道理?“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约悖论, “节约反论, “节约的冲突依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确定理论,消费

29、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依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削减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削减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旺盛,是好的,这种冲突被称为节约悖论。3. 凯恩斯说: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先雇佣一批失业工人挖坑,在雇佣一批失业工人把坑填上,这也能增加收入,你如何理解? 雇两百人挖坑,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这叫创建就业时机。雇两百人挖坑时,须要发两百个铁锹;当他发铁锹时,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生产了;当他发铁锹时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时食品消费也都有了。等他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时,还得发两百把铁锹,还得发工资。也

30、就是当一国经济萧条时,政府应当出来做事,用“看得见的手,通过发国债的方式把经济拉起来,让经济从萧条中摆脱出来。4. 短期消费函数及长期消费函数有哪些区分?短期消费函数的公式为: C = + Y (式中C为现期消费,为自发性消费即必需要有的根本生活消费,为边际消费倾向为可支配收入,Y表示引致消费),它的根本含义是消费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的和,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收入。 即凯恩斯确定收入假说理论。而长期消费函数的公式为:C = Y ,常数表示消费及收入的固定比率,它说明在长期消费函数中,消费为收入的一个固定比率,平均消费倾向并不是呈递减的趋势,而是相当稳定。即“库兹涅茨反论,它否认了凯

31、恩斯确定收入假说的第四个命题: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上升而下降。长期消费函数和短期消费函数的区分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而长期消费曲线经过原点,即在长期中,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并且长期消费曲线比短期消费曲线陡峭。5.概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根本内容,并进展分析和评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影响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收入水平, 价格水平, 利率水平, 收入支配, 消费者的资产, 消费信贷, 消费者年龄构造以及制度, 风俗, 习惯等,都会影响到消费支出。但是凯恩斯的理论假设,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最重要的确定因素,收入的变更确定消费的变更。这样消费函数可以用方程 (Y)表示。式中,等号左

32、边的C表示消费;右边的C表示函数关系;Y表示收入;(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消费函数又称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区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的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以表示平均消费倾向,那么有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局部所占的比率,也就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以表示边际消费倾向,那么有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Y)的斜率。 边际消费倾向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这是因为,依据凯恩斯理论的假设,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局部。 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即。这是因为,即使收入为零,也必定存在根本消费。假如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

33、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那么消费函数就可以用以下方程表示式中,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确定水平; 为自发性消费或根本消费,即当收入为0时,消费等于;c为边际消费倾向,c和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也称引致消费。所以,消费函数的经济含义还可以说明为: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及引致消费之和。当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函数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对于凯恩斯的上述观点,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有缺陷的。例如,阅历性的事实似乎证明白短期收入及消费水平之间的稳定关系;由于消费的习惯的作用,人们的消费构造并不能随收入的变动而得到相应的调整,当收入增加时,

34、消费可能不会及收入一样也调整到新水平,收入削减时,消费也一般不会立刻调整到类似的低水平。而且,照旧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消费倾向确定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另外,假如从长期来视察,消费函数同目前收入的关系可能不如某些长期收入或资本财宝的关系那样密切。再者,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抹杀了资本主义社会消费的阶级区分。他依据“先验的人性断言存在根本心理的消费倾向规律,即在收入增量中消费局部越来越小而储蓄局部越来越大,并以此作为消费缺乏论的依据。事实上,资本家的消费和劳动者的维持最低生活的消费在性质上和变更趋势上是不同的。劳动者收入的增加经常落后于最低生产费用的增加,而不是消费的增加落后于收入的增加。四、 计

35、算题1. 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100+0.8,为可支配收入,投资50,政府购置200,政府转移支付62.5,税收250.试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投资乘数, 政府购置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平均预算乘数各为多少?1可支配收入 由收入恒等式100+0.8(187.5)+50+200 解得均衡国民收入 =1000亿元2依据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那么: 投资乘数=1/15 政府购置乘数=1/15 税收乘数14 转移支付乘数14 平衡预算乘数= 111(2) ,税收函数=6+0.2Y,转移支付2,投资20,政府购置10.计算:(1) 均衡产出为多少?(2) 假设充分就业产出为120,须要增加多少政府

36、购置可以实现充分就业?(3) 政府购置增加对消费需求有何影响?(4) 实现充分就业须要增加多少转移支付?(5) 在平衡预算状况下须要增加多少政府购置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答:1在经济萧条时期,总产出确定于总需求。利用,即可求得均衡产出Y。因为+20+10那么由求得 105(2) 因为 =120-105=15,又因为 所以 = =15=63因为 所以 以上计算结果说明,政府购置增加6,通过的乘数,使总产量增加15。按的税率缴纳税金,可支配收入增加12。依据的边际消费倾向,消费需求增加9。4因为 ,所以 =0.7515=85首先计算比例税状况下的平衡预算乘数。因为 ( ) 依据平衡预算的要求,有 即

37、 将该式代入总需求函数中在萧条经济中,总产出确定总需求,这就说明,在比例税状况下,平衡预算乘数照旧为1。 由于充分就业产出为120,均衡产出为105,所以必需使均衡产出增加15,即 因为平衡预算乘数为1,政府购置必需增加15 这说明在比例税状况下,当政府购置增加15时,自发性税收必需增加12才能满足平衡预算的要求。 下面进展检验:当政府依据这样的方式增支增收时,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即均衡产出能否增至120。 所以 1203.1依据消费函数,当500时,有 0.8*500=400 (2)依据相对收入假说,收入下降是消费变更听从短期消费曲线所提示的规律。由收入下降时,边际消费倾向为,可见,由于收入下

38、降,平均消费倾向提高。 3 依据相对收入假说的说明,虽然收入下降了,但消费由于过去较高收入的影响而下降较少,即消费相对稳定。4.1依据收入均衡条件和条件可得100+300+160=2000亿元即均衡收入水平就是2000亿元。依据三部门经济模型中的乘数公式,投资乘数为政府购置乘数为税收乘数t不变2由上题公式,可干脆得出当政府购置增加为300亿元时的均衡收入水平为2500亿元也可依据政府购置乘数,得亿元3由1题公式,可干脆得出当投资增加40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为亿元也可依据投资乘数,得亿元4由和 , ,可解得7000亿元由上式可得政府购置乘数为明显比原来的乘数要大。税收乘数5干脆用公式,可得到新的

39、均衡收入和各乘数亿元投资乘数 政府购置乘数税收乘数 须要留意的是这里的税收乘数是指税率 的乘数,而没有涉及到调整到 这个变更过程。五、 案例分析一纵向考察我国居民消费总量确定量指标,表现为“两波升势 这两波升势分别为19921996年和20002004年两个时段见表1。前波升势跟通货膨胀有着密切关系,更多表现为名义上的增长,而第二波那么是在通货紧缩经济背景下出现的真实的增长。也就是说,在始自2002年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居民消费总量事实上保持了较高的增幅,年增幅均在3000多亿元,2004年更高达6300多亿元,居民消费 总量增长呈现加快之势。还须要指出的是,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居民消

40、费水平指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居民消费总量同步走高,呈现“三高态势。 20002004年五年间,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以1978年为100增幅分别为35.2, 24.3, 30, 32.4和41.5个指数点位见表2,远高于18个点位的平均增幅。 由上述两项总量指标可以看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居民消费总水平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稳定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增长的高速度。消费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国民收入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从相对份额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又呈现“三低现象所谓“三低,即消费率最终消费及的比率低, 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份额低, 居民消费率低。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徘

41、徊在60%上下,最低年份的2004年仅为53.6%,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在2002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消费率全都处于60%以下,而且创下了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在消费率逐年走低的同时,投资率却连年攀升。20002004年,中国的投资率分别为36.4%, 38%, 39.2%, 42.3%和43.9%,而兴盛国家和许多开展中大国的投资率一般为2030%,消费率一般为7080%。消费及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率偏低,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安康开展,简洁造成局部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商品供求失衡。 由于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占主导地位,消费率低必定表现为居民消费率偏低。依据国际阅

42、历,人均到达1000美元左右时,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自1978年以来始终在53%以下,并且逐年下降,2003年居民消费率仅为43.4%,2004年那么进一步降至41.9%的最低水平,而且首次出现了投资率高于居民消费率的不正常状况。 居民消费率之所以低,首先在于居民消费增速明显慢于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增速就长期慢于增速。按当年价格计算,19902003年,居民消费增长比增长慢1.5个百分点。不仅居民消费总量增速缓慢,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速度慢于经济增长的状况也更加明显。其次,从最终消费的构成看,表现为居民消费的增速在大多数年份慢于政府消费增速,居

43、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份额偏低。1992年以来,我国政府消费增速逐年加快,占总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而居民消费增速那么逐年减缓,占总消费的比重也不断降低其间只有1995, 1996和2003, 2004四个年份除外。19912002年政府消费年均增长16.3%,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4.8%,居民消费增长低于政府消费增长1.5个百分点。第三,从按支出法核算的的构成看,居民消费率偏低,主要是受高投资率“挤出效应的影响。以2004年为例,由于该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超乎寻常的高速增长,尽管当年居民消费在总量和增速上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仍出现了投资率首次高于居民消费率的不正常状况。反观2005年,由于净出口

44、增长迅猛,投资增速也不会出现大的回落,居民消费有可能受到二者的“双重挤压,居民消费率低的状况不会有大的改观。 第四章一, 名词说明一般均衡:通过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以及这两种市场相互之间的供应和需求力气的相互作用,每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应量及需求量在某一价格下同时趋于相等,社会经济将到达全面均衡状态。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展正常的交易活动而须要足够的货币,现金来支付开发。慎重动机: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局部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置有价证券的时机而持有一局部货币。流淌偏好:是指因现金存在流淌性,使人们更渴望持有更多的现金。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使一项资本物品的运用期内各种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应价格或者重置本钱的贴现率。二, 单项选择题1, 一般来说,曲线的斜率B A, 为正 B, 为负 C, 为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